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

銓曹的身言書判,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過程。好在,今年富弼精簡了流程,省掉了最枯燥無味,也最容易被人主觀意志所左右的‘身’式,只是命人檢查了一下選人的身體,看看是否有無疾病。

所以,銓試的速度較往年要快出不少。

不過一個上午,便已經完成了大半選人的銓試。

於是,相關結果立刻封檔,送到了富弼面前。

大宋,是一個考試盛行的王朝。

做官要考試、轉官也要考試,就連選官一樣要考試。

自然,有考試就有獎勵!

身言書判,儘管只是銓試的序幕,作爲一個篩選的程序。

但也是有獎勵的。

按照制度,每歲銓曹三院,都會取身言書判的優勝者若干人,上報中書,由中書予以堂除。

雖然每年名額都不多,可能也就三五人。

但,這依然是堪比進士考試一樣激烈的競爭。

富弼看着自己面前,堆滿的卷宗,他微微活動了一下脖子,然後就開始審閱起來。

作爲流內銓的主官,富弼擁有所有的制度內的權力。

自然,也包括了取這身言書判的優勝者。

一張張卷宗看下來,富弼的神色漸漸疲憊、麻木起來。

實在是因爲大部分卷宗,都是了無新意。

所有的問答情況,幾乎都和格式化了一樣,而答案則相差無幾。

但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這就是大宋文官,人人保守,很少有人敢拿自己的官職來冒險。

直到富弼看到了一份卷宗,才終於笑了起來。

他拿着這卷宗給自己的副手丁諷看:“丁副使,你看,這相州的僧正,竟能想到以度牒而制番人的道理,值得栽培啊!”

丁諷接過來,看了一下,也跟着笑了起來:“這倒是個妙人!”

在大宋,強盛至極的文官,什麼事情都想管上一手!

於是,這僧侶道尼,也難逃文官魔掌。

想剃度對吧?

不好意思,請拿度牒來。

沒有度牒的僧道,就是野和尚!

而這度牒,除了考試外,就只能從官府那裡買了。

於是,大宋朝廷將度牒當成了一樁生意經營,不拘什麼人,都可以買一張回去。

買了度牒的人未必要出家,事實上,如今大宋每年賣出去的上萬張度牒,有九成不是僧侶買的,而是商人、官員和地主。

他們買度牒,純粹是投資、保值的考慮。

因爲,大宋的度牒市價一直在漲!

太祖的時候,度牒是白菜價,幾乎不要錢,太宗時就能值個十來貫了,真宗晚年,一張度牒起碼值錢三十貫。

而在如今,一張度牒的價格,至少八十貫。

於是,只有傻子纔不買度牒!

國家也靠着賣度牒,歲入數十萬緡,於是也很歡喜。

正因爲度牒這買賣太賺錢,所以很少有人考慮將度牒當武器對外使用。

但,這個相州的僧正卻在這卷宗上提出了,給一批度牒給元昊境內的番僧,讓他們擁有獨立建立寺院道觀的能力。

這樣,這些人就有可能給大宋提供元昊的情報。

即使不會,元昊境內的寺院一旦氾濫,也可以消耗元昊國力,令其自敗。

什麼叫人才?

這就是啊!

丁諷甚至起了愛才之心,對富弼道:“彥國兄,課利司不是還有一個闕官嗎?依我看,這僧正正好合適!”

這就要提拔此人入京爲鴻臚寺的官員了。

雖然職位低微,但,卻是鯉魚躍龍門一般的升遷。

富弼聞言笑道:“此等美才,豈能入京空耗其材?去歲,王師敗於三川口,戰歿者衆,官家有意於環慶路爲諸將士建一寺觀以追福,此僧正剛好可以提點該院,既爲將士祈福,又可就近施展才華!”

丁諷想了想,於是點頭同意。

兩人這談話之間,便定下了一個人的未來前途。

富弼回到自己的座位,想了想,於是便在卷宗之中翻找起來。

很快,他便找到了所有壽國公點名之人的卷宗。

一個個看下來,富弼的神色漸漸嚴肅、鄭重。

“皆有郡國之才啊……”他合上這些卷宗,內心的敬畏更加深重。

之前,他看這些人的履歷,便已經爲國公折服。

但現在,看這些人的卷宗,卻不僅僅是折服了。 Www¸ⓣⓣⓚⓐⓝ¸¢O

而是徹徹底底的崇拜與敬服!

沒辦法,壽國公所點名的人,每一個,在富弼看來,皆是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哪怕是哪個他最初以爲是開玩笑的僧正官,事實也證明了此人,不僅僅是一個僧正,而且還有經天緯地之能。

度牒之計,足可見分曉。

更讓富弼深感震動的是,壽國公點名的人。

有僧正官,有馬監,有地方上的監鎮,亦有三司的下吏,甚至還有一個伎術官。

這些人都很年輕,年紀普遍在三十歲以下,奇思妙想居多,但基本上都將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諸了實際

譬如,那叫楊武的伎術官,是揚州的綾錦監。

他在揚州管織戶的時候,發現很多織戶需要十二天才能織好一匹布,效率非常低下。

所以他就想了個辦法,和織戶們定下契約,每個月只要他們上供三匹布就可以完成任務,剩下所織的布,只需要交給他材料錢,就可以自己自由支配。

於是織戶工作積極性大增,每個月居然能織布五匹!

由之,揚州綾錦院的織布產量在一年內就擴大了一倍!

而織戶還沒有任何怨言,每天早早的起來織布,到晚上了還點着燈在加班。

別說富弼了,就連丁諷都想要將此人調來汴京,去東綾錦院當差了。

因爲……

大宋高階文官,每年都有絹布綢緞的福利。

而這些福利,是綾錦院的織工織出來的。

自然,沒有人不喜歡一個能提高織布效率的官吏升官。

因爲,這造福的是所有人!

於是,丁諷在富弼身邊,看完那些人的卷宗,忽然問道:“彥國兄,您是從哪裡知道這些良才美玉的?”

富弼笑了笑,手指向上面指了指。

丁諷於是肅然起敬:“您是說,壽國公?”

富弼微微點頭。

“真……聖王也!”丁諷徹底拜服了:“那……國公聖意是?”

富弼搖了搖頭道:“暫未可知啊……大抵,國公是希望這些良才,能得到一個施展才華的空間吧?”

“吾意皆除沿邊……”富弼問道:“繩武兄意下如何?”

丁諷想了想,想起了自己父親丁度昨日的授意,要他儘量以富弼爲主,於是道:“正言想的不錯,就這樣吧!”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十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十章 交易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十章 交易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十一章 南廳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八十章 實驗(3)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八十章 實驗(3)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百一十九章 G2(3)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十章 交易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三十九章 國公聖明(2)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十章 交易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十章 交易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七十五章 實驗的想法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十一章 南廳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八十八章 青唐來使(1)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八十章 實驗(3)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八十章 實驗(3)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