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

“二郎,來娘娘面前,讓娘娘好好看看……”張才人巧笑嫣然,年輕而美妙的身姿,儀態萬千,風情萬種,令人不免想起了當年曹子建的洛神賦之語: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便是趙昕,也不得不感嘆,這女人確實是一個足夠令男性神魂顛倒的尤物。

於是,他便笑着上前,來到這位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妃嬪前,微微拜道:“娘娘安好,二郎有禮了!”

“果然是得祖宗庇佑的麒麟兒!”張才人笑着伸手,將趙昕抱在懷中,一雙柔夷,輕撫着他頭上淺淺的髮絲:“真是聰明呢!”

說着她眼中明顯閃過一絲的傷感。

她雖得寵,官家甚至願爲她而棄這皇城佳麗三千,與她日日廝守。

但……

沒有生下兒子,是她最大的遺憾。

抱着這懷裡的皇子,張才人甚至有些嫉妒起那個住在保慶殿的苗氏來了。

雖然,那個女人出生低微,但她有兒子啊!

而且還是一個得祖宗庇佑的兒子!

這樣想着,她的手就難免有些用力。

“這女人……”趙昕立刻有了反應:“真是恃寵而驕!難怪王守規敢在曹皇后面前那般囂張!”

他是誰?

這大宋唯一的國本,當今官家獨子。

這滿朝上下公卿大臣,休說動他一根寒毛了,別是連不敬的話,恐怕也沒有幾個人敢說。

但,這張才人卻敢做出傷害他的舉動來。

雖然,只是稍稍用力。

但,在趙昕看來,這已是赤裸裸的跋扈與囂張!

於是,趙昕馬上就記起來了。

前世,這皇城裡流傳的溫成張皇后生前的種種故事。

用皇后儀仗,行皇后制度,甚至越俎代庖,將曹皇后甩在一邊,乃至於當衆給曹皇后難堪、臉色。

還有這位寵妃多次干預朝政,甚至內降文字給大臣宰執,給她家族的人要官職要好處的傳說。

一念及此,趙昕馬上就知道了,他絕不能表現出任何的可能對這位寵妃不滿的態度或者言行。

因爲……

女人若是受到刺激後瘋起來,那是絕對不會管什麼理智、現實、正治、祖宗的。

當初,郭皇后怎麼被廢的?

這位大宋皇后吃醋起來,當着宰臣的面,在趙昕的父親脖子上留下了一個記號。

而郭皇后可是名門世家出生,她是宋太祖的平盧節度使郭崇的孫女。

自小受的教育,皇后之尊養出來的儀態,皇城裡的規矩與制度,都不能控制她吃醋後暴走的脾氣。

可見,對女人,不能講道理。

特別是受寵的女人,尤其沒法子講道理。

只是,可惜了……

“張堯佐終不能用啊……”

張堯佐再合適,這位張才人只要活着,趙昕那裡敢用?

不怕被賣嗎?

甚至,更直接一點,栽贓陷害!

可別忘了,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不能講道理。

第一是女人,第二是被愛情衝昏了頭腦的男人。

而趙昕的父親,此時恰恰是第二種。

心中百轉千回,實則不過一剎那,趙昕旋即就在這個美的讓人窒息的寵妃懷中,甜甜的笑起來,然後問道:“娘娘,娘娘,安壽妹妹最近可還好?”

安壽,是這位寵妃的第一個女兒,同時也是目前大宋最尊貴的公主。

雖然只有十個月大,但卻已被封安壽公主,命賜府邸,規格爲第一等。

更因這位公主之故,贈這位才人之父張堯封爲正四品的秘書監,追封其曾祖爲寧州刺史,祖父爲光祿少卿,又提拔其外祖父曹簡爲秘書省著作佐郎。

真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這還只是生了個女兒,要是兒子……

再回想起自己,趙昕心裡面也有些苦澀。

他的外家撈了什麼?

什麼都沒撈到!

前世,還是他成年後,爲了國家的體統和麪子,他的父親才勉爲其難的提拔了幾個苗家人,又追封了外祖。

還有,他的姐姐福康公主,作爲帝之長女,卻還在襁褓裡,就被強行拉郎配,許給了章懿皇太后的家人,一個醜的讓汴京人都爲公主抱不平的男人。

最終,也釀成了悲劇,讓趙昕的姐姐,不過二十歲就精神分裂了。

心中想着這些,趙昕內心難免是不平衡的。

不過,這些念頭他也就是在心裡想想。

而張才人聽到趙昕提起自己的女兒,也終於是放下了手,態度也變得和煦起來:“二郎是想念安壽妹妹了嗎?過兩天,娘娘帶二郎去看妹妹可好?”

趙昕立刻乖巧的點頭。

這讓這位寵妃笑的更加迷人燦爛。

或許是想到了趙昕身上的光環,也或許是念及這春坊內外,遍佈着宰臣們的眼線。

所以,她也不敢太過放肆。

便將趙昕抱起來,放到牀榻上,然後輕笑着道:“娘娘聽說,二郎前些天逐走了王守規……”這位寵妃湊到趙昕面前,沒有半分瑕疵的俏臉,卻讓趙昕感覺毛骨悚然:“可是娘娘卻是喜歡這個內臣在身邊伺候……”

趙昕連忙道:“既然是娘娘喜歡的內臣,那自然聽憑娘娘處置!”

“這就對了!”張才人於是站起來,幾個貼身的侍女馬上上前,托起她那長的過分的裙子:“那娘娘就留下王守規了!”

“娘娘說什麼,就是什麼……”趙昕勉強維持住自己的儀態。

直到那位才人在數不清的宮人內臣的簇擁下,前呼後擁的離開。

趙昕的臉色一下子就鐵青起來。

心中卻是對張家人判了死刑!

同時,在趙昕心中,王守忠、王守規兄弟,同樣上了黑名單。

不管,今天這位張才人來這春坊是不是他們兄弟慫恿的!

對君王來說,任何挑釁都必須被嚴懲不貸!

因爲,皇權不可冒犯,不可挑釁,不可褻瀆!

當然了,趙昕同樣清楚,現在不是他能強硬和可以反擊的時候。

該裝孫子的時候,還是得裝孫子的。

韓信受胯下之辱,唐太宗有渭水之盟。

但這都不影響他們成爲大英雄大豪傑,反倒是若爲了一時之氣,把自己給搭了進去的話,那恐怕會變成一個笑話。

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十三章 富弼(1)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九十章 緣由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五章 祖宗(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十五章 富弼(3)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六章 祖宗(3)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四章 祖宗(1)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
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十三章 富弼(1)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九十章 緣由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二十章 漢家阿舅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五章 祖宗(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十五章 富弼(3)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六十七節 奸臣的手段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六章 祖宗(3)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八十五章 大宋擲彈兵(1)第四十二章 國公聖明(5)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四章 祖宗(1)第二十章 參政(5)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2)第三十二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九十一章 愛是一道光第一百二十三章 慶暦之盟(3)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百零五章 吐蕃使者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七章 母慈子孝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七十三章 一切盡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