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

站在流內銓的官署正衙上,富弼手裡捏着幾張紙條。這些紙條,都是兩府的宰臣們的家人或者宮裡面的貴人送來的。

代表的,自然是兩府宰臣和宮中貴人的態度與意思。

這些是在今天早上送到這流內銓的,事先連個招呼都沒跟他打,彷彿這流內銓的主官根本不是他富弼!

更讓富弼痛心的是,這幾張紙條上寫着的名字,他已經看過這些人的腳色與印紙和告身了。

那些人的政績、履歷,全都糟糕的難以入目。

若叫他們在自己手裡升官了,富弼感覺自己日後恐怕會內疚慚愧一輩子!

於是,他當着整個流內銓上下官吏的面,將這幾張紙條,慢慢的,一點點的撕碎,然後丟入火盆之中。

“流內銓,爲國家掌人才進取之用!”富弼斬釘截鐵的看着那一個個戰戰兢兢的官吏:“從前怎麼樣,吾不管,但從今天開始,若有人膽敢再恤私情,不顧國家法度與祖宗制度……”

富弼一跺腳:“哪怕拼着這身袍服不要,吾也要將爾等的出身以來文字,全部如這些紙條一樣撕碎、焚盡!”

“明白了嗎?”

所有人戰戰兢兢,連忙俯首拜道:“卑職等明白了!”

在大宋,對文官最究極的手段,就是剝奪其出身以來文字。

特別是京官,最怕的就是這個了。

而富弼素來言出必行,而且他是右正言,確實是可以做到這個事情的。

“善!”富弼於是負手,走到正衙上首,坐到椅子上,面朝其他官員:“爾等都坐下來,聽吾囑託……”

於是,流內銓的大大小小,二三十個官員,連忙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戰戰兢兢的坐下來。

“乙亥日,吾蒙壽國公召見,面授德音之教……”富弼看着那些官員,嚴肅的說道:“國公德音,以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國家倫才,當重纔不重貌,重行不重言,論跡不論心!”

“幕職之官,本州郡之親民官,釐務之事多,當以其政績考覈與事蹟取之!”

“爾等可明白了?”富弼站起來,嚴肅的問道。

“下官等明白了!”於是全體起立,拱手而拜:“必奉德音,謹而遵之!”

對大宋官員來說,上面的官家或者成年的已經得到了官家和朝臣同意、許可和認可的儲君,隨意的按照自己的喜好,降下文字,干預有司之事,插手兩府糾紛,這是司空見慣的了事情。

太祖、太宗、真宗,都喜歡這麼做,尤其是太祖、太宗,那是事無鉅細大小,都喜歡管一管,太宗皇帝當年連汴京城外的老百姓養的豬丟了,都要管,都要干涉,都要內降文字命開封府小心處置!

也就是如今的官家,性格、脾氣都太好了,而且太愛惜羽毛了,故而很少內降文字,干涉兩府、有司。

但這反而令大宋文官們無法適應和難以理解。

因爲,大宋文官們自始至終都相信一個真理——明君雄主,理當乾坤獨斷,口含天憲,怎麼能把權力和國家的事情,全部委託給大臣呢?

萬一出了李林甫、曹操,如何是好?

所以,當今官家親政以後,大臣們與在野的士大夫、元老勳貴們可是操碎了心。

寶元元年,時以天章閣侍制知太常禮院宋祁就特別上書官家說:臣竊見陛下,深執謙德,不先自斷,而委大臣……長此以往,威柄浸移,人心何系?

和宋祁一樣想的不是一個人。

而是無數人!

五代的混亂與慘劇,在宋代士大夫看來,可不僅僅是軍閥藩鎮,還有王室闇弱,宦官當權、權臣當道、朋黨紛爭等種種緣故。

所以,大宋士大夫們堅決吸取了唐代和五代的教訓。

他們不止對武臣坐大和強盛會非常敏感。

更對大臣、權臣、朋黨的可能坐大,侵害到君王利益與權柄,非常敏感。

西京洛陽,就有一幫元老勳臣,天天在那裡憂國憂民,總感覺有曹操、李林甫在朝堂上。

故而,當他們得知,壽國公內降文字,以授兩府的時候。

這幫人高興壞了!

天降聖王啊!天降聖王啊!

大宋有救了!

兩歲就知道要掌握權力,要干預國家,這長大了豈不是要和太祖太宗一樣,事事躬親。

那曹操、李林甫自然就沒有生存的土壤了,這大宋社稷自然是鐵桶江山!

自然,這樣的人在流內銓也是一抓一大把。

孔夫子的忠君思想,事君思想,可是從來不都缺乏信徒與追隨者。

錯非富弼就坐在堂上,這幫人說不定就要當場手舞足蹈來慶祝了。

富弼看着面前的情況,心裡面也是微微點頭。

他自然也是孔子的忠實門徒,忠君事君的思想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更何況,他已經知道了,自己所侍奉的壽國公,確實是一位生而知之,聰以知遠、明以察微的幼年聖王!

早前的種種,就都不提。

單單是壽國公前日在書冊之中,摺疊起來的那幾個選人。

富弼這兩天就專門的仔細調查過了。

相州僧正路有權,在相州主持僧侶、道士、寺觀事務三年,贏得了上下的一片讚譽,當地有名的僧道人士,都說路施主若是出家,必爲大德高僧!

而那位相州牧龍院監莊霍翔,雖然才爲官二十四個月,但其履歷上全部是上上。

沒有一項考覈,有一點瑕疵!

而且,富弼還找到了他的上官評語以及同僚的印紙上的記錄。

於是發現,這位權發遣相州牧龍院監,一點都不簡單。

雖然只是小吏出身,卻自學成才,通讀了許多典籍,能寫一筆漂亮的草書和行書。

尤爲難得的是,這個小官,竟在其任期內一次假都沒有請,連休沐日都在辦公!

這簡直太對富弼胃口了。

他就喜歡這種人,就喜歡和這樣的人做朋友。

以至於,儘管對方只是一個選人,而且不過是權發遣的小官。

但富弼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邀請他到自己家裡做客,一起談談理想,談談人生。

就像當年,范仲淹對他做過的事情一樣。

而剩下的幾個人,履歷也都很漂亮。

這讓富弼,真的是震驚又崇拜,敬畏而折服。

他深以爲,大宋有此聖主,豈能不興?

於是,富弼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要將壽國公點名的這幾人,全部除爲陝西延邊官吏,讓他們去立功升官,爭取早日來到這朝堂上,與他一起輔佐國公,中興大宋,富國強兵!

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四章 祖宗(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章 祖宗(2)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六十章 小報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九十章 緣由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五章 祖宗(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十五章 富弼(3)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九章 立威(2)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六章 祖宗(3)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
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二十四章 暴君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一百零三章 父子計議第七十一章 不能坐以待斃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慶暦之盟(2)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六十二章 富弼辦小報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十九章 參政(4)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二章 天降聖王(1)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四章 祖宗(1)第六十六章 工具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八十七章 恰同學少年第九十七章 孝子(1)第五十五章 打草驚蛇(2)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七十四章 人質第五章 祖宗(2)第八十三章 驚雷(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三十三章 忽聞汴京有聖王(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九十五章 唐王(1)第六十章 小報第九十四章 驚變(2)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九十章 緣由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五章 祖宗(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二十四章 國公千秋(4)第一百二十五章 唐王爺爺(1)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三十七章 元昊被氣暈了(3)第十五章 富弼(3)第四十一章 國公聖明(4)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九章 立威(2)第一十六章 參政(1)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六章 祖宗(3)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洋的饋贈(1)第六十五章 用人之道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八十四章 驚雷(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六章 祖宗(3)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一百章 聽政(2)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一百二十六章 唐王爺爺(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賊(2)第七十九章 實驗(2)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