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

隨着呂夷簡的低頭服軟,從去年七月開始,兩府之間相持不下的攻守之爭,旋即落下帷幕。但一個新的問題,隨即浮出水面:怎麼守?派誰守?

這又是一個新的難題。

正府的參知政事和樞府的副使們,眉頭都開始皺起來。

因爲,即使主守,也分范仲淹方案、張方平方案、杜衍方案和夏竦當年上書提議的十項方略。

此外,要花多少錢去修訾寨堡壘,纔可以將西賊徹底封鎖在橫山以西呢?

這又是一個大問題。

呂夷簡自然也立刻想到了這些問題。

於是,他臉上露出一絲笑容,旋即,這位首相俯首拜道:“老臣斗膽,伏乞國公明示,若用守策,何以御賊於國門之外?”

這就是這位老首相的性格和脾氣了。

哪怕輸了,也從來不會叫自己的對手和敵人好受。

即使對方是前輩、上司,甚至是官家。

也要讓他難受!

呂夷簡的這個問題,若換了其他人,哪怕是范仲淹、尹洙這樣熟悉西事,胸有溝壑的名臣,恐怕一時半會,也拿不出什麼好主意,甚至連策略也拿不出來。

沒辦法,軍國之事,從來由不得馬虎大意。

且,大宋與元昊叛軍控制的區域接壤的面積相當廣大。

從涇原路至麒延路、環慶路,還有河外三州,涵蓋兩三千里的廣袤面積。

地理和環境又無比複雜,從太宗開始,大宋朝野就爲此頭疼無比。

不然,那裡能輪得到元昊囂張?

可惜,呂夷簡面對的是趙昕。

一個在前世,統治了這個國家三十多年,還在其統治生涯的巔峰,滅亡了西夏的重生者。

自然,趙昕早就實踐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可以將西夏活活餓死在橫山以西的方案。

所以,趙昕聞言根本不慌。

他在自己父親懷裡微微一笑,然後道:“孤聽說,去年,爲了撫卹三川口之敗的死難將士遺孤,也爲了振奮士氣,鼓勵軍民殺賊,國家出左藏錢一百萬貫以輸陝西……有這事嗎?”

呂夷簡點點頭,答道:“確有此事!”

“孤還聽說,自西賊起事以來,國家輸邊之費,一歲常常數百萬貫……”趙昕又問:“元臺,此事可屬實?”

“屬實!”呂夷簡又點頭。

但就是不知道,這位壽國公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

趙昕聽着,卻是微笑着,圖窮匕見:“孤還聽說,自西賊起兵,麒延、環慶、涇原諸路富商、地主,紛紛逃亡,其地多廢……有此事嗎?”

呂夷簡聽着,又點點頭。

“買下他們的地!”趙昕擡起頭,看着呂夷簡,目光堅毅的道:“如今,戰事紛紛,三路地價必然大跌,正府和樞府,應該也早就注意到了這個事情吧?也應該開始買地、並地和收地了吧?”

大宋王朝,和之前的所有中國王朝都不一樣。

大宋王朝,不抑兼併,不抑置產,但是堅決廢奴,嚴格限制地主豪強限制他人人身自由。

既然不抑兼併,那就必須有另外一個辦法來平衡國內財富,給底層農民一條出路。

於是,大宋別出心裁的使用了官田制度。

前世,趙昕登基時,就有參知政事按照制度,向他報告整個國家的具體情況。

於是他得知,彼時大宋在冊官私墾田總數爲八百餘萬頃。

其中,官田數量爲三十二萬頃,佔總墾田數的百分之四左右。

但過了幾年,王安石爲相的時候,報告說,官田的數量已經達到了五十八萬頃,佔了總墾田數的百分之七了,所以,請求發賣其中二十萬頃,以平衡官私墾田,使天下臣民皆‘沐陛下之德’。

發現了什麼沒有?

北宋,是在以國家爲意志,通過出賣或者收購土地,來對社會財富和土地進行再平衡。

當官田數量低於某個數字時,國家就以三司、正府來指揮地方官府,大量收購和購買土地,而當官田數量高於某個數字時,又通過官府將這些多餘的土地出售。

就和常平倉一樣,國家手裡控制的官田,就是社會物價與財富的平衡器。

而私人那裡是國家的對手?

特別是,大宋王朝乃是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文官社會。

所以,大宋王朝始終控制大量的土地!

呂夷簡聽着,卻是不太明白,趙昕到底想說什麼?

他疑惑着問道:“國公,老臣愚昧,不知道國公問此事,究竟想做什麼?”

趙昕微笑着,從自己父親懷裡跳到牀榻上,然後從牀榻上堆着的邸報、奏疏、關報裡,翻翻找找,終於找到了一冊已經發黃的老舊奏疏。

接着,他將這冊書打開,翻到了中間的一頁,便將這書奮力的舉起來,獻寶一樣的給自己父親看:“阿耶,阿耶,你看,這上面有真宗皇帝的時候,名將曹公的請奏以及真宗皇帝的批覆……”

於是,趙禎湊過去,就看到了發黃的書冊上的那一行行文字。

“知鎮戎軍臣瑋昧死以奏:軍境川原夷況,便於騎戰,非中國之利也……臣斗膽,請以邊民應募爲弓箭手……請給以境內閒田,永蠲其租,春秋耕斂,出兵而護作之!”

而在這些文字下,真宗皇帝的御筆批示,格外顯目:着令如瑋奏,沿邊設弓箭手,募民以守邊,給地兩頃,出甲士一人,及三頃者出戰馬一匹,設堡戎、列部伍,補指揮使以下!

於是,趙禎想了起來,好像是在天聖中,有朝臣請求解散沿邊弓箭手,理由是這些人不交稅,還很霸道,不利於地方治安。

時任陝西轉運使範雍聞之,立刻上書已故的章獻明肅太后,據理力爭,纔沒有讓這個命令執行下去。

但之後,就很少有人議論這個事情了。

國家的公文邸報上,也很少有聞弓箭手三字。

心裡面疑惑着,趙禎就聽到了自己愛子稚嫩但堅決的聲音:“自寶元以來,國家爲西賊歲費數百萬貫,此外還需撫卹、賑濟士卒、將校,優免士大夫邊民,亦費無算!”

“而麒延、涇原、環慶三路,今民逃亡者衆,地多荒廢,中樞出錢百萬貫,足可得田二十萬頃以上!”

“二十萬頃良田,足可供養弓箭手一萬!”

“孤又聞,沿邊多有荒地,令民墾之,以授弓箭手,又可養一萬!”

“更可募衡山熟番,如中國弓箭手之制,令其墾地以自守!”

“如此,國家費錢不過三五百萬貫,卻可得沿邊長治久安,又能令西賊不敢東顧!”

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十章 交易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十章 交易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四章 祖宗(1)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九章 立威(2)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八章 立威(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九章 立威(2)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十五章 富弼(3)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
第四十三章 國公聖明(6)第十章 交易第一百零六節 遼國謀議(1)第九十三章 驚變(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七十六章 洗腦(1)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洋的饋贈(2)第一十八章 參政(3)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五十六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1)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一百一十八章 G2(2)第七十二章 雞湯沒喝夠啊!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一十四章 富弼(2)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九十八章 孝子(2)第四十九章 前世陰霾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一百一十四章 挑撥離間(1)第一千零四章 父子的不同第十章 交易第八十六章 大宋擲彈兵(2)第七十八章 實驗(2)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三十八章 國公聖明(1)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五十二章 甘昭吉(2)第八十一章 潛龍在淵(1)第三十五章 元昊氣暈了(1)第六十一章 滾刀肉第二十三章 國公千秋(3)第四章 祖宗(1)第十二章 好水川之夢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四十五章 知人善用(2)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一百二十七章 藩部第三章 天降聖王(2)第二十六章 傾國才人(1)第四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二十八章 風流官家第六十七章 落子定川寨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一百三十一節 入寇(2)第四十六章 良才美玉第四十六章 狄青正壯年第九章 立威(2)第四十四章 知人善用(1)第一百一十一章 御前會議(2)第二十五章 世宦之家的智慧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八十二章 潛龍在淵(2)第八章 立威(1)第九十二章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第五十三章 借力打力第二十七章 一忠遮百醜第一百一十七章 G2 (1)第二十九章 外戚(1)第一百零七章 遼國謀議(2)第五十四章 打草驚蛇(1)第八十九章 青唐來使(2)第九十六章 唐王(2)第四十章 國公聖明(3)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賊(1)第五十七章 牛痘一出天下驚(2)第一百零八章 邊事(1)第一百一十六章 救命稻草第九十九章 聽政(1)第五十一章 甘昭吉(1)第一百零九章 邊事(2)第九章 立威(2)第六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一十七章 參政(2)第五十六章 人事紛紛第一百零一章 入中之謀第十五章 富弼(3)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五十九章 只有充錢纔可以變得更強第三十一章 外戚(2)第六十九章 預設伏筆第一章 讀書救不了大宋第二十二章 國公千秋(2)第二十一章 國公千秋(1)第一百一十五章 挑撥離間(2)第一百零二章 回稟第三十六章 元昊氣暈了(2)第七十七章 洗腦(2)第一百二十一章 慶暦之盟(1)第十三章 富弼(1)第七十章 頭大的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