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

一路南返,西北大地原本凋敝的生機開始恢復,蔓延的野草和抽枝的樹木遠遠望去格外青翠。

只是對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來說,伴隨着春意而來的,還有越來越濃烈的戰爭氣氛。

呂璟率領着軍士從蘭州繞道隴西,隨後又連夜趕往秦州,一路上就遭遇到了數股宋夏斥候間的鬥爭,蒼茫的土地上隨處可見兩方士卒的屍體,戰爭的號角已然嘹亮。

整整五日多的光景,濤濤渭水河邊,伏羌城的影子終於依稀可見。

“通知全軍,加快腳步,咱們到家了!”一別月餘,眼看着就要到達伏羌城,呂璟臉上也不禁浮現一抹歡喜,馬鞭一揮,身下駿馬已然加速向前行去。

相比較前線各地戰前的緊張氣氛,伏羌城無疑要安寧許多,在原本的夯土牆外,新的一層城牆已經初見端倪,大半個河谷地帶都被納入城中。

在城外新建的集市上,透過大木製成的柵欄,隱隱可以看到來往人流攢動,氣氛十分熱鬧。

爲了防止自己等人的歸來造成擾動,呂璟事先支使了戴宗前去通報,等大部隊快到到達集市位置時,王倫一襲白衣的身影已然清晰可見。

呂璟伸了伸手,身後百餘親軍令行禁止,一匹匹軍馬喘着粗氣,慢慢停了下來。

“伏羌縣主簿王倫,攜一衆僚屬恭賀大人歸來!”

以王倫爲首,包括伏羌城周邊部族首領在內的十餘人同時開口拜見。

“辛苦伯道了。”呂璟翻身下馬,連忙將王倫扶起,看着他隱隱泛黑的麪皮,臉上不由生起一抹欣賞。

“伯道,通知你做的準備可都完成了?”呂璟示意身後親軍盡皆下馬,開口問道。

王倫點了點頭,不過還是忍不住開口問道:“大人,爲何沒有看到那數千百姓?”

他這是看呂璟身邊不過百餘人,有些擔心此前那些信息有誇大的嫌疑,不過是一場拉練,就從西夏人手裡搞來上千百姓,據說還有軍馬?

王倫從心底裡是覺得不信的,不過他刻意提醒,也是希望自家大人早些說明,總比到時候在衆人眼前丟面子要好。

誰知呂璟聞言只是笑着搖了搖頭,伸手往遠處一點,剛要開口,隨即又停了下來。

轟隆的馬蹄聲伴隨着黑壓壓的人羣在渭水的那一邊出現,像是一層烏雲向伏羌城緩緩壓來,事實就在眼前,呂璟已經不需要再解釋什麼。

“大人恕罪!”王倫滿臉的驚訝,其餘縣衙的僚屬官也感到不可思議,不過望向呂璟的目光都比之前多了抹敬畏。

火頭軍初次回返,不僅各軍士們需要安置休息,數千百姓和蘭州遠道而來的蕃民更是個麻煩事情。

不過好在王倫雖然心中質疑,還是做好了萬全的準備,整個過程進行起來還算有序。

呂璟將軍卒們暫時交給了呂方等人安排,就連忙騎馬向城中趕去,匆匆沐浴過後,孤身一人來到了縣衙旁一處普普通通的民居。

敲響門扉後不久,一個眉眼通透的青年人走了出來,面色白皙,略帶些陰柔之意。

“可是呂軍使當面?在下內侍黃門楊戩,可是候您多時了。”

青年臉上帶着柔和的微笑,似是已經將一切洞察。

“楊戩?”呂璟忍不住目光一滯。

“軍使可不會也像那些愚夫愚婦一般,將小的和那二郎顯聖真君聯繫起來吧?”

楊戩一邊將呂璟迎入屋內,一邊笑着言語道。

“楊中官說笑了,此次多有勞煩。”呂璟連忙擺手,開口的同時將手中兩壇蘇酒擺到了桌面上。

他當然知道這傢伙不是二郎神,北宋六賊之一,和童貫一文一武,最後官至太傅,妥妥的大奸臣,甘昭吉怎麼和這種人牽扯上了,別被賣了都不知道纔好。

“呂軍使有心了,這蘇酒如今在西北可是有價無市。”楊戩此時自然不知道呂璟心中的腹誹,打開壇封輕輕嗅了一下,神色陶醉。

“等楊中官走的時候,我再送十壇給你,正好也替我給甘大官捎一些。”

“這可就讓呂軍使多有破費了。”眼見呂璟上道,楊戩臉上不禁多了幾絲親近。

先從牀榻角落取出了一封明黃色的卷軸,隨後開口緩緩說道:“呂軍使這次在西北立下軍功,官家已然知曉了,對於之前大人涉及的侵吞官銀案,也有了結果。”

楊戩刻意頓了頓話音,見呂璟神色如常,不禁笑了笑,也不再賣關子,將事情盡數說明。

“官家知道此事後很是惱怒,親自把樞密使曾大人叫去商談了半個多時辰,如今已經曉諭各處,大人有功無過,但是如今大戰在即,希望軍使能理解官家的難處。”

“自是曉得,只是呂某心中有疑問,此次西北大肆宣揚我立下的功勳,莫非是官家的授意?”

楊戩笑了笑,一邊將那明黃色卷軸攤開,一邊說道:“甘大官有句話讓我帶給你。”

“他從來沒見過官家對哪個後輩如此喜愛,這是你的福氣,但也可能會是禍患。”

呂璟不禁沉默,那封卷軸是一封聖旨,哲宗和政事堂都已經簽署,楊戩前來,打的自然就是傳旨的名義。

只是上面的內容,有些讓他受寵若驚,就算哲宗有心從其他方面補償自己,但是這個賞賜,實在是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上啊!

“軍使大人,若是準備好了,就安排接旨吧。”楊戩在這伏羌城等了許久,早有些不耐煩了。

點了點頭,呂璟將那聖旨交回給楊戩,見他似乎欲言又止,當下知道估計甘昭吉還有什麼話託他傳達。

“楊中官,呂某最近準備在這伏羌城另開一家酒坊,專門生產蘇酒,只是苦於沒有資金,不知中官可否資助一二?”

楊戩面色大喜,名爲資助,實則不就是白送給他股份嗎,當下臉上笑容更多。

“自是應當,對了呂軍使,甘大官還有幾個事情要我和你言明。”楊戩笑着繼續言語起來。

“其實官家本來是打算讓你立刻率軍趕往前線的,但是因爲某些小人從中作梗,再加上章經略也說手中沒有多餘兵卒交給你,所以只好讓你延遲兩月,再趕往渭州。”

呂璟點了點頭,再次拜謝了楊戩,隨後開始吩咐人準備接旨,楊戩口中的小人是誰,除了樑師成再無他人。

......

寬大的廳堂清理的一塵不染,手臂粗細的香火燃起,呂璟率領麾下一衆人手,盡皆躬身行禮,楊戩的聲音也在此時響起。

“敕伏羌城軍使呂璟......故茲詔示,想宜知悉,元符初年,三月三日。”

一封長長的聖旨讀完,楊戩將其交到了呂璟手中,臉色也不禁泛起笑容,到了這時,他的任務也就算完成了。

隨後自有王倫安排人送走楊戩,新酒坊的份子自然也會送上。

只是對於留在廳堂裡衆人而言,這封聖旨實在來的有些突然。

自家大人搖身一變,有了封爵,成了伏羌縣男?這伏羌城以後豈不是連稅收都有呂璟的一份。

更讓呂方等人震驚的,是哲宗對於呂璟的另外一個任命,准予自組保甲,以三千人爲限,與教閱廂軍同階。

這就是給了呂璟軍權啊!要知道他如今纔不過十七歲!這簡直可以堪比那漢代的冠軍侯了!

呂璟此時端坐上首,目光從衆人臉上掠過,自然也知道他們如今在作何思想。

只是這封賞看起來龐大,實則卻沒有那麼簡單,爵位在宋朝有多大用處先不說,單單是這自組保甲,看似給了軍權,實則這三千人兵器甲冑、伙食用度,怎麼處理完全沒說,這可就有待商榷了。

再加上聖旨裡規定呂璟要在二月以後趕往渭州,歸於章楶麾下聽令,搞不好戰爭到那個時候都打完了,到時候宋軍大勝,這支臨時搞出來的保甲還有存在必要嗎?

嘆息着將手中聖旨放到供臺上,呂璟開始下令安排今後事宜。

無論如何,只要有一絲機會,呂璟都要努力抓住,在親身接觸過西夏軍卒之後,他對於大宋的勝利不再那麼有信心,更何況歷史已經因爲他開始發生了改變。

第四百章 岳飛出招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聞出版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三) 全世界生日快樂。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貿的號角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蕭關攻防大戰(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二百八十三章 遭遇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樂。)第二百二十二章 趙才旺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一百章 挖坑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朝氣象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二百九十四章 宋旗飄揚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妹勒都逋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九章 東江湖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忽悠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
第四百章 岳飛出招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九十五章 速取宗哥城第一章 呂記豆腐鋪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聞出版司第一百五十七章 小鋪長潑韓五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三) 全世界生日快樂。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三百三十六章 步卒如山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一百三十九章 入局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貿的號角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二百六十二章 黨爭再起!第一百七十九章 蕭關攻防大戰(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二百八十三章 遭遇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一百三十章 牢城營的戰鬥力第三百九十九章 天祚帝第三百九十章 血戰第二百二十章 跳大神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六十三章 楊畏,楊三變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攸上位 (七夕快樂。)第二百二十二章 趙才旺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七十八章 府衙議事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一十章 醒悟與抉擇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三十五章 撲買(二)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一百章 挖坑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三百四十九章 百姓的力量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一百三十三章 佛印和尚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朝氣象第一百九十三章 面聖第二百九十四章 宋旗飄揚第一百四十三章 西去秦州第三百六十四章 妹勒都逋的決斷第一百四十一章 被殃及的魚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九章 東江湖第一百五十六章 新的詔令第二百八十三章 大忽悠第三十八章 鬧事的廂軍 (所有人節日快樂。)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膽的遠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十八章 酒坊內的屍體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破洞庭水寇第三百九十四章 極西之地第一百零六章 趙煦的野望第二十六章 火牛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二十四章 飛天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