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

連綿的雨水在今日終於迎來了停歇,趕往廣州赴任的秦觀也再度路過郴州。

除了敘舊之外,呂璟和秦觀師兄弟二人還特意秉燭夜談了整整一晚上,具體內容外人不得而知。

不過在這次談話之後,原本在牢獄中關押的蠻人被盡數釋放,以充作徭役之名,由瑤族人山鎮帶領,隨同秦觀一同前往廣州。

同時朝廷關於黎遠安等人叛亂案的處置也終於傳來,包括黎遠安和馮禮二人在內,諸多前府衙幕職官將被統一送去潭州接受判罰。

以提點刑獄使曾肇的秉性,這些人即使僥倖逃得性命,也少不了一個流放千里的罪名。

呂璟最後沒有選擇去見黎遠安,蘇軾也沒有再提起此事,全當自己曾經沒有遇見過此人。

除此以外,陳瓘正式繼任了平陽縣令,包括樑老實在內,呂璟對於自己離開時間犯下過錯的麾下人手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視情節輕重將他們分別派往大山深處做事,算作一種懲罰。

侯可望在交出貪腐所得銀兩後,因爲立下功勳的原因仍然保住了自己鋪長的位置,但卻再也不敢胡來。

在呂璟掌管郴州一月有餘後,原本的繁榮和秩序開始在這裡重新恢復,市肆間也終於恢復了過往的興盛。

因爲郴連道動工的原因,郴州和平陽縣兩處更是受益頗多,許多百姓已經開始從土地的束縛上被解除,轉而靠做工謀生。

而安頓完一切的呂璟,也終於不得不暫時離開,本來按他的計劃應該先前往江浙拜會蘇頌,作爲如今這個朝代少有的技術流官員,新興的科研院無疑需要他的支持。

只是耐不住呂大防不斷書信催促,再加上師長蘇軾在得知情況後也讓他早日認祖歸宗,所以呂璟只好備好行裝,先行趕往北地。

因爲並無太多事情,呂璟此次北上也是選擇了輕車簡從,除了呂景山和呂倩容父女外,只有魅影的兩個新人隨同護衛。

……

呂氏的祖地在藍田,距離京兆府不過一個時辰的路程,地理位置可謂十分優越。

若是再往上追溯數千年,藍田的地位還要更顯赫一些,老秦人最著名的精兵產出之地,藍田大營就坐落在這裡。

“璟哥哥,你看那裡就是牛首山,再往前就能看到灞水,藍田就在那裡。”

歷經半月多的路途,呂倩容面對呂璟也不再像最開始那樣羞澀,笑着指了指遠處巍峨的山嶺開口說道。

呂璟笑着點了點頭,京兆府這片地界歷史底蘊太過豐厚,每一片山川河流都給人一種莫名的厚重感。

秦末漢初,項羽爲劉邦擺下的鴻門宴就在灞水之畔,引起後世無數哀嘆。

從呂景山對自己的態度來看,呂璟心中隱隱有所預料,自己此次歸宗顯然也不會一帆風順。

在牛首山下集市歇息了一陣,一行人繼續東北方向行去,沿途人口也愈來愈密集,隨處可以看到在田野間忙碌的農戶,一片祥和景象。

等到臨近灞水,濤濤水流自西向東奔騰,褐黃色的土地上隱隱可見一方古城,正是藍田無疑。

“走吧,大伯日前傳來消息,已在城中設宴等候了。”

呂景山依舊是一副冰冷樣子,言語了一句,直接催促車伕向城中趕去。

筆直的夯土道路修築的甚爲平整,呂璟居於驢車上也並未多言,一直等到隊伍穿過城門,他才忍不住驚呼了一聲。

原來這就是藍田!

看似不大的城池,內裡卻十分廣闊,整齊的房舍佈置好似菜畦一般,沿路百姓來往川息,隨處可以見到佩戴刀劍的軍中人士,就連闖蕩江湖的兒郎,數量上似乎也多上很多。

“京兆府衙管的比較嚴苛,所以臨近的藍田,反而成爲了各處人流匯聚之地。”呂倩容笑着解釋了一句,神色間流露幾分歸家的歡喜。

看的出來,呂家在藍田地位不俗,車架進入城中後,沿途百姓只要見到印記就會行禮退讓,足見其不俗。

等到車架穿過街巷到達呂府,呂璟更是忍不住驚訝這些傳承數代的大族底蘊。

呂家的府邸佔據了藍田最爲繁華的一個路段,遠遠望去甚至根本看不到邊界,緊鄰着周圍的市肆繁華地段,內裡卻興建了大片的園林風景,別有風光。

回到自己地盤,呂景山神色間的傲氣更加凸顯,隨手招呼一下,就徑直向府內行去。

“璟哥哥跟我來吧,大爺爺脾氣可是不好。”呂倩容無奈的擺了擺手,示意呂璟跟他一同進府。

越過呂府大門,世家大族的底蘊更是彰顯無虞,內裡屋舍連綿,亭臺樓閣看起來並不豪奢,卻盡顯古風古韻。

“璟哥哥,我們呂氏最早的傳承可以追溯到殷人姜尚,後姜太公歸周,其子孫留汲者以封地爲姓,是爲呂氏。”

“先祖呂通赴長安爲官的時候,因愛藍田山水故舉家遷移,就是我們藍田呂氏的前身,包括爺爺在內,我們的祖父輩共有四人聲名達於世間,分別爲大忠、大防、大鈞、大臨,世稱藍田四呂......”

趁着前往廳堂的時間,呂倩容也是開口介紹了一番呂氏的傳承,表情很是慎重。

呂璟一一記下,在來的時候蘇軾還特意給他補過這方面的功課,對於傳承悠遠的大族而言,這些看似無趣的東西反而纔是他們立身之本,呂璟想要順利融入呂家,自然不能忽視。

繼續向前,一間分外寬敞的古樸廳堂已經在眼中顯現,上書關堂二字,代表着呂家引以爲傲的關學傳承身份。

呂景山躬着身子,正陪在一個面目剛毅的老者身旁,低聲言語着什麼。

在他們身後,老老少少還有十數人,呂璟的到來很快吸引了衆人目光

“看來吾族麒麟子終於到了,倩容還不把大郎請進來。”

老者當先開口,臉上的笑意無疑釋放出了自己的善意。

“小子呂璟,見過大帥。”呂璟起身幾步來到老者身前,深深一躬。

這老者正是當日裡在安國鎮軍中大比曾經露面的西北帥臣之一,擔任涇源路安撫使的呂大忠。

“好了,到了自己家中,莫非還不改口?”呂大忠笑着攙扶起呂璟,直接帶他向內裡廳堂走去。

呂璟笑了笑沒有多言,只是剛纔呂大忠的這一個小動作,呂家的十數人就流露出了完全不同的神色,可見對於自己歸宗,並非是衆望所歸。

進入廳堂,呂大忠在首位坐下,並未上來就恁多言語,而是首先開始宴席。

一道道美食珍饈紛紛呈上,呂璟也是在這個時候再度見識到了古代大家族的森嚴。

除了成年男子,所有孩童在此時盡皆退去,宴席過程中更是個個一絲不苟,沒有分毫後世宴會的吵鬧氣氛。

一餐食畢,自有僕役們撤去食案,呂大忠目光如炬,緩緩落在呂璟身上。

“大郎,在歸宗之前,關於你父親,老夫有些事情不得不先行告知。”

呂璟心神一動,關於自己那位素未謀面的父親,他心中有太多好奇,出身藍田呂氏這樣的大族,怎會被樑師成迫害?

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三十章 歸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三百四十六章 來自地底的貪婪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中來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還是魔鬼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第九章 東江湖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的耶律大石第一百章 挖坑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三十章 歸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二百四十一章 淨土寺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一百六十一章 營前衝突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編戶齊民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聞出版司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三百五十九章 鐵鷂子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七十二章 官人呂璟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師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遭遇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三百四十六章 來自地底的貪婪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十九章 線索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師師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
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三十章 歸家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三百四十六章 來自地底的貪婪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中來人第三百二十九章 英雄還是魔鬼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二百六十七章 事畢?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四十三章 震驚的曾肇(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一百三十五章 庫穀道遇襲第九章 東江湖第二十二章 風潮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的耶律大石第一百章 挖坑第三百四十章 天下 (感謝弱小而又無助打賞)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三十章 歸家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三百零八章 蘇轍的勸說第二百四十一章 淨土寺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五十三章 時間差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一百六十一章 營前衝突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把火之編戶齊民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洞蛟與翻江蜃第一百六十章 安國鎮大營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二百八十一章 新聞出版司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四百零三章 天下大典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三百五十九章 鐵鷂子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二十三章 夜襲監牢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三十一章 衍變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七十二章 官人呂璟第一百九十七章 礬樓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二百四十二章 秦檜的家人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師師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一百二十章 大楚的復仇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六十九章 官營工坊 (元宵節快樂!)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二百八十三章 遭遇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三百一十二章 呂璟對程頤第三百四十六章 來自地底的貪婪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一百八十二章 三關口失守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八十七章 攻守(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先驅者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二百四十六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三把火之棱堡第十九章 線索第三百三十八章 追亡逐北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師師第二百一十五章 義王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二百三十二章 山鎮與趙才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