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大宋朝的巔峰文會(一)

時間如沙在指縫間流走,接下來的兩日光景,呂璟除了偶爾通過鄧元覺詢問一些兩浙路的情況,其餘時間幾乎再未出過屋舍半步。

而蘇頌在那日受到呂璟手中堪輿圖震撼後,很快就動身外出訪友,一直到近日方纔歸來。

等待許久的西湖文會,也終於到了正式揭開序幕的時候。

縱觀華夏整個帝制時代,大宋朝百姓的自由化程度可以說是冠絕古今。

官府取消了對人口流動和民間集會的限制,最大限度的保障了百姓的自由,由此而生,花樣百出的社團也就應運而生。

同村同族之人聚在一起祭神拜祖的鄉社,武士發起的射弓蹋弩社、說書人發起的雄辯社、就連那些久在深閨的命婦和小娘子們也不甘寂寞,組織了鬥寶會來互相攀比。

宋人的生活是多彩多樣的,參照宋刑統中規定,除了擾亂公共秩序會被杖責八十之外,官府再無一條律令限制民間結社集會。

呂璟對此也曾暗自讚歎不止,溫超超和李師師她們湊到一起搗鼓出了什麼女權社,每次活動事前不需審批,事後也不用匯報,實在讓他難以置信。

這種開放自由的社會環境,或許纔是造就大宋民間繁華的根源所在。

而此次蘇頌邀請呂璟和李廌二人隨同前往的西湖文會,其實就和杭州本地文人士大夫組建的一個文社有關,因爲此次集會恰逢元符元年,所以規模和影響上都大大超出往常。

從這兩日蘇府僕役們的言談中,呂璟也深刻感受到了杭州百姓對這次文會的嚮往和期待。

“大郎,可就等你了,恁的磨蹭。”呂璟居處的門扉被蘇象先輕輕推開,邁步直接走了進來。

“熹子,還不是怨老相公非要小子着裝打扮一番才肯帶出門去?”

呂璟揮手示意侍女退去,無奈的轉過身來。

一身綢緞織就的黑色對襟長衫,袖子很是寬大,領口和袖口皆繡有邊紋,內襯涼衫,做工考究的玉帶將其與腰身緊緊貼附。

足踏皁色雲履,頭系方形東坡巾,既不顯得貧酸,又沒有那等粗俗的豪奢氣。

哪怕是蘇象先這等見慣了青年才俊的大宋探花,心中也不由的發出讚歎,好一個翩翩少年郎!

“大郎,咱們可說好了,到時候在文會上,無論如何你不能奪了蘇某風采。”

“行了,自有你蘇熹子光芒萬丈的時刻。”

呂璟言語完畢,和蘇象先對視兩眼,兩人同時忍不住開口大笑。

相差不過三四歲的年紀,性情又頗爲相投,兩人在這幾日相處中早已經互相結爲好友。

“該走了,老相公再不急,師兄我都要發火了。”

屋外忽然傳來李廌的笑言,呂璟和蘇象先開口迴應後,連忙起身向外奔去。

爲了此次文會,蘇府也是準備許久,除了老相公蘇頌外,長子蘇嘉也將親身前往,連綿的車架在府前列了長長一條。

呂璟和李廌被安排在隊伍中部,緊鄰蘇頌的車架,鄧元覺和孫寂然作爲護衛也被放到了隊伍之中。

不過之前討得蘇頌歡心的秦敏學卻沒有受到邀約,老相公對自己長子擬定的名單也並未多言。

清脆的馬蹄聲伴着馭者的吆喝緩緩傳來,蘇府一衆車架繞過街肆,開始向城外的西湖行去。

......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西湖,作爲杭州的靈魂之一,在中華的歷史上曾留下過太過耳熟能詳的故事,無數文人騷客在這裡揮毫潑墨,匯聚一代又一代的才氣。

從春秋戰國時候范蠡帶西施泛遊歸隱,到如今蘇軾第一次在官方文書中確立西湖的地位,組織築就那名揚後世的蘇堤。

西湖,總是像一位窈窕多姿的女子,吸引着所有宋人的目光。

呂璟一行人出得城來,越是臨近西湖,周圍所見的人羣越是匯聚。

商賈、僧侶、學子、商人,呂璟甚至無意間瞥到了外國使臣的蹤跡,可見這次文會的龐大影響力。

西湖本是一道海灣,因江潮挾帶泥沙長期堆積,日積月累,使海灣與大海隔絕,才形成了這一汪獨得天地鍾靈俊秀的碧湖。

隨着車架的日益臨近,空氣中溼潤的水汽越發密集,沿途青山環繞,寺廟寶塔交錯輝映,嫋嫋升起的煙氣仿若仙境。

“官人,東坡居士曾說這西湖有若杭州之眉目,今日一觀,果然所言非虛。”

車架外傳來孫寂然的感嘆,身爲道家門人,西湖這等俊秀風光當真對他擁有莫大的吸引力。

呂璟微微一笑,也不應答,只是將目光盡情掠過周圍這湖光山色,感受這一抹獨特繁華下的寧靜。

......

西湖三面環山,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更有三座小島屹立於湖水之中。

此次文會的舉辦之處,就在三座小島之一的湖心寺,是賞月吟詩的絕佳所在。

在蘇府僕役的侍候下,呂璟一行人紛紛下了車架,在湖水之畔短暫停留。

興許是因爲文會的原因,今日的西湖顯得格外熱鬧,來往的人羣聚集,湖中停泊大小船隻足有上百舫,個個雕欄畫拱,裝飾精妙。

蘇府對於沿路行程早有安排,呂璟等人沒有等候多長時間,湖中就有一艘長長的畫舫朝他們駛來,將衆人向那湖中小島迎去。

水波漪漣,隨着畫舫的駛動,衆人距離那舉辦文會的湖心寺越來越近,周圍畫舫上也隨處可見文人士大夫的身影。

“子容兄,此次可是等你許久了。”畫舫尚未臨近小島,就見到一個高冠博帶的老人踏步行來,神色感慨。

“季默的風采還是不減當年啊,若是歐陽老相公在世,怕是也忍不住爲你側目啊。”

蘇頌在長子的侍奉下登上島嶼,笑着開口迴應。

“你這老倌慣會甜言蜜語,小輩們先隨他們去,我們幾個老傢伙許久未見,可要先飲三斛!”

“怕了你這歐陽公子不成?”蘇頌回身朝呂璟等人示意了一番,就在蘇嘉侍奉下先行登島而去。

沒了長輩在側,蘇象先身爲長子長孫頓時成爲了領頭人,第一時間將目光落在呂璟身上。

“客隨主便。”呂璟初次參加這等文會,對於規矩尚且不熟悉,自然不欲多言。

“好!大郎你放心,保準你盡興而歸!”蘇象先大笑了兩聲,熟門熟路的帶着衆人向島上行去。

湖心寺整體囊括一片十多裡方圓的島嶼,外圍是三座葫蘆狀石塔,又稱作小瀛洲。

呂璟一行人隨着蘇象先登上島嶼驗明瞭身份,穿過熙攘人羣,慢慢來到了小瀛洲的南部。

整座島嶼四周紮起了很多歡樓,彩帛彩紙裝點,周圍皆有僕役駐守。

而通往島嶼南面的道路守衛更加嚴密,許多身穿甲冑的效用來往巡視。

蘇象先屏退了大部分隨從,只帶着呂璟和鄧元覺等人抄小路繞過那些效用士,越是向前,呂璟越是察覺出那麼幾分不對來。

這西湖文會乃是由杭州本地文社發起,舉辦的文人集會之地,怎麼周圍傳來的女子聲音越來越多?

再看蘇象先,這個原先翩翩風度的大宋探花郎,怎麼神色間有些莫名其妙的興奮?

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事將臨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十九章 線索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三百八十九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一百四十章 京兆府大牢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色殺戮第四十七章 亂象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據形勝以迫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六十章 繞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色殺戮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璟之怒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六章 勝敗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二章 臨江仙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的耶律大石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師師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五十四章 峽谷攻防第三百一十三章 忽悠起來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連綿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二章 臨江仙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十七章 黑衣人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五十四章 峽谷攻防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十章 肉莊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一百四十章 京兆府大牢
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事將臨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十九章 線索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三百八十九章 白山黑水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三百九十六章 難兄難弟第一百四十章 京兆府大牢第二百八十八章 史上最強都護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啓石門口!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色殺戮第四十七章 亂象第一百九十九章 暴揍簡王第三百三十一章 據形勝以迫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宮中遇險第三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四十九章 雪夜來惡客第六十章 繞山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三百零六章 安排和建制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坡居士(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三百一十一章 缺錢怎麼辦?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宮召見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色殺戮第三百五十一章 呂璟之怒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二百零八章 風潮將起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四十四章 震驚的曾肇(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第五十章 目標:大理國!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二百一十四章 趙佶的愛情第三百三十二章 魅影與皇城司第二百一十九章 初見樑師成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三百二十三章 北地漢兒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六章 勝敗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三十六章 試探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二章 臨江仙第三百四十一章 明志第二百七十九章 恐怖的廣告價值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三百六十九章 人心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二百八十七章 尚未崛起的蒙古第二百六十一章 省試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三百二十二章 臨危受命的耶律大石第一百九十八章 李師師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面見章惇(感謝第一位舵主,秋葉落飄零。)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四百零二章 雨夜中京第三百六十六章 天變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七十七章 南城門攻防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五十四章 峽谷攻防第三百一十三章 忽悠起來第九十四章 殘闕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噩耗連綿第一百零一章 跳坑第一百三十二章 江陵府黎生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八十三章 燃燒的郴江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三百六十八章 流言第二章 臨江仙第一百五十章 客棧驚魂魄第三百零五章 相公雲集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一百零三章 做事的道理(一)第二十七章 黑衣人第九十九章 來活了第一百八十八章 南來友人第五十四章 峽谷攻防第四十八章 交易第十章 肉莊第一百一十一章 千年義帝寶藏(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一百四十章 京兆府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