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州試(一)

鎖院制,顧名思義,就是在確認考生身份後,立刻將其鎖入貢院之中,在考試結束前杜絕和外界的一切聯繫。

其間無論是吃食用度還是日常生理需求,皆要在貢院裡解決,旨在避免試題泄露和士子間相互請託。

呂璟一行人隨着隊伍慢慢靠近隊伍,有三班衙役橫身而立,依次對應考士子進行檢查。

從頭到腳,沒有一處會被放過,這些衙役們粗手粗腳,縱然有士子心中厭煩,卻也不敢在此時言語。

人流不斷向貢院內涌動,通過檢查的固然心中鬆了口氣,但是那些抱有僥倖心理被查出隨身夾帶的,這時候也就只剩下追悔莫及的哭喊。

無論出身家境,只要查出隨身夾帶,立刻取消考試資格,大宋朝重文輕武,在科舉考試上就必然更加嚴苛。

輪到呂璟的時候,前面的士子正好被衙役們查出夾帶,正在奮力呼嚎。

“恁的丟咱們荊湖的人,還有臉哭嚎,快滾!”

衙役們抄起水火棍,幾下就把那士子攆了出去,引得不少人面色倉惶。

“真當自己是文曲星不成!”衙役趕走了先前的士子,起身來到呂璟面前,大手一張,眼神似鷹隼般銳利。

“荊湖南路郴州人氏,姓呂名璟,家中行首。”

呂璟會意,開口的同時將手中度牒交出,宋朝州試需要縣中開具文書證明,記載考生的基本信息。

因爲宋朝取消對商人、雜役等的科舉限制,度牒覈查也變得相對簡單起來。

不過幾個呼吸功夫,衙役就將度牒還回,開始對呂璟進行更全面的檢查。

一番搜查過後,呂璟開口向衙役道了謝,拿着自己的東西邁入貢院之中。

州縣中設立貢院在宋朝已經成爲常態,呂璟越過正面的孔子石像,很快找到了自己所屬的位置。

丙字區三號,很熟悉的數字,位置也算不錯,緊鄰過道,通風尚且不錯。

一張略帶昏黃色澤的書案正前擺放,後面則是一張狹窄的木榻,也就是今後三日呂璟休息的地方。

除此之外還有炭火供應,也設有專門存放馬桶的區域,避免了臭味在整個考場蔓延。

呂璟先檢查了一番書案上的用具,確認筆墨完好後開始取出隨身攜帶的書本溫習。

包括朱勔和支華在內,陸陸續續有士子前來,平靜的貢院中很快就吵鬧起來。

尤其隨着錢克年和嶽麓書院一行人入內,更是引起了不少躁動,他們可以說此次州試的頭號種子選手了。

“明明都是官宦之後,偏偏要和我們來搶這解額,什麼道理!”

呂璟剛剛看完一段經義,忽然聽到身側傳來冷哼,不禁無奈一笑。

宋朝爲了防止官宦子弟在科舉考試中舞弊,特意設立了別頭試,也算是開了迴避制度的先河。

但是這別頭試是針對本州官員親眷,可不是一榔頭打死,這臨座少年的埋怨顯然就純屬嫉妒心作祟了。

嶽麓書院之後,笙竹書院士子的入場也引起了一陣風波,不過隨着清脆的梆子聲響落下,貢院中很快又變得安靜起來。

厚重的木門被徹底鎖死,隨着此次州試主考曾肇和一衆考官的出現,也就代表着考生入場的結束。

身爲主考官,曾肇並未有太多言語,只是簡單說明了此次州試的制度,只考經義和策論兩科。

副主考範純粹則要和藹許多,開口鼓勵完士子們後,還特意叮囑了一番考舉秩序。

其餘考官呂璟大多陌生,等差人們前來收取了相關書籍,距離州試開始也就只剩下半刻鐘的時間。

整個貢院鴉雀無聲,差人們發放完考卷之後,準備就緒的士子們迅速開始閱題。

第一科爲經義,起於王安石執政時期,是一種和論相似的短文,但題目卻被限定,並且要求考生們用經書中的意思去發揮。

換句話說,這種科目考生擁有的自主權比較有限,大多是依靠固有的模式作答。

“雖有佳餚,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呂璟目光從第一道經義題上掠過,心中開始思索。

這段內容取自禮記中的學記一篇,看起來比較寬泛,實際上內容卻主要被限定在了求學和教育上。

相比較於其他篇章,學記的內容更加貼近實際,完整的闡述了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對教學制度和教師地位都有大篇幅論述。

理清了這道題的來處,呂璟還需要選擇自己準備闡述義理的核心點,也就是後世文章常見的中心思想。

這個中心思想必須要嚴格吻合《學記》的內容,還要考慮如今大宋的格局和主考官的喜好,就成爲一個最大的難點。

時間上尚且充裕,呂璟也沒有慌忙動筆,開始逐個按照自己所想核心點發散思維,區分優劣。

整整一刻多鐘光景,在整個貢院都被墨香覆滿之時,只有呂璟依舊不動如山,神色間思索不斷。

古怪的行爲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只是除了朱勔等人暗自擔憂外,大多數士子都忍不住輕蔑一笑,首場經義足有十道,這樣下去根本難以寫完。

巡場的範純粹也第一時間注意到了呂璟的異常,只是正當他準備走來查看情況之時,一直如老僧入定般的呂璟忽然開始磨墨。

漆黑的墨水在硯中緩緩暈染,呂璟提筆而書,如龍蛇奔舞,腦海中思如泉涌,蘇軾關於義理的講解好似就在耳邊不斷顯現,很快就將一篇經義寫就。

不僅如此,寫完第一道經義的呂璟好似被打開了任督二脈,接下來的三道經義題筆尖不休,墨隨筆走,兩刻鐘的時間,連答四道!

“鼓弄玄虛。”正在破題的錢克年注意到了呂璟這裡的異常,冷哼一聲後不再理會,在他看來,前者這分明就是在譁衆取寵。

難道以爲這樣就能博得考官們的另眼相待?

大宋朝科舉實行糊名制,到了判卷之時,誰還知道你是何方人士?

呂璟此時自然不知道錢克年心中的鄙視,前四道題的中心點大同小異,他思索的時候早已理清,書寫起來自然迅速。

只是這接下來的題目,難度卻開始不斷加大起來。

接連三道來自《王制》的題目,針對的內容主要是古代王者治理天下之制,呂璟分別選擇了爵祿、刑法和養老三個義理作答。

因爲對那個時代的各項制度不太熟悉,呂璟也只能努力回想手札中的內容,再和自己知道的現代制度比較,盡力小修小補的進行闡述。

三道題目答完,天色已經漸漸昏黃起來,有士子取出了蠟燭點燃,藉着火光繼續書寫。

呂璟的位置相對明亮一些,因此他也不急,繼續作答最後的三道經義。

講述家庭內製度的《內則》,涉及雜記喪服制度的《雜服小記》,中規中矩的闡述完前兩道義理,天色已經完全昏暗。

此時已經有士子答完了所有題目,開始神態自若的檢查,呂璟點燃燭火,目光卻被最後一道題目困住。

“魚上冰,獺祭魚,鴻雁來。”

以三字爲規格,接連描述了三種動物的行爲,呂璟回想過後雖然記起這是出自《月令》一篇,但其中義理卻始終難以確定。

月令的內容主要和各時天象有關,涉及卜算、問吉、問喪等,而這恰恰是呂璟最爲薄弱的地方。

作爲一個後世來客,呂璟雖然並非無神論的狂熱粉,但對於這些充滿神學色彩的內容,依舊感到頭大。

夜色蔓延,新式燭火省去了士子們剪燭的煩惱,燃燒時間也大幅延長,依舊在持續爲考生們提供光亮。

更夫們的報時聲透過街巷傳來,距離第一場考試結束,也只剩下了不到半個時辰。

提筆,雖然心中對於自己所選擇的核心點仍舊不滿意,但時間所限,呂璟也只能暫且依此作答。

藉着燭火將數百字一一揮就,等呂璟從頭到尾檢查完一遍,考試也到了正式結束的時候。

尚未答完的士子開始藉着最後的功夫奮筆疾書,爲了防止潛規則,宋朝科舉採取了謄錄制度,州試之中,書法是否規整遠不如答題重要。

差人們辛勞一天,此時也沒了呵斥的力氣,只是按照順序收完試卷,也不管士子們作何念想,直接關閉貢院大門離去。

夜色幽深,一輪明月倒懸,州試第一天的考驗已經權且被士子們度過,但緊隨其後,兼經和策論的考題將是更大的考驗。

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九章 東江湖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十九章 線索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四十章 鬥毆 (新年快樂!)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七章 屠戶幫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一百章 挖坑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一百七十三章 衙內們的用處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一百三十四章 僧與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九十一章 牢城新軍的戰鬥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十章 肉莊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千門萬戶曈曈日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二百五十章 七月爲期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三十七章 豬肉逆襲的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與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七章 屠戶幫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六章 勝敗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九章 東江湖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二百四十一章 淨土寺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蕭關攻防大戰(三)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
第二百零九章 拜謁呂大防第二百章 重回嶺南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朝會第九章 東江湖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十九章 線索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四十章 鬥毆 (新年快樂!)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二十章 呂記食鋪第七章 屠戶幫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一百章 挖坑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總把新桃換舊符第八章 深夜驚魂第二百七十章 三甲進士第一百五十四章 步騎對決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二百二十九章 奧妙與交易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夏故人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一百七十三章 衙內們的用處第四章 流言風波第五十九章 戰事烈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七十六章 蠻族入侵第一百三十四章 僧與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四十一章 哲宗的意外第一百九十六章 汴梁遊第二百八十二章 天波府楊家第九十八章 張叔夜第三百六十七章 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九十一章 牢城新軍的戰鬥力第二百一十一章 點將第三百七十五章 樑師成的末日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三百五十章 圍攻王府第三百六十章 女真第三百三十三章 收攏西軍第七十章 高俅南下第一百七十七章 奇襲蕭關(二)第十章 肉莊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三百七十四章 恩澤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一百二十六章 千門萬戶曈曈日第三百一十七章 畫師張擇端(感謝秋葉落飄零打賞。)第二百二十五章 將門子弟(感謝諸神~黃昏、打賞!)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三百零一章 呂氏當興!第五十五章 蹤跡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把火之僱傭軍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劃邈川城第二百五十章 七月爲期第三百一十五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三十七章 豬肉逆襲的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一百零八章 戰後生機-肥皂的故事第三百二十五章 西軍之殤第三百五十七章 戰與和第一百六十二章 被遺忘的帥臣--章楶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展攻略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奉世的態度第九十六章 反攻(一)第三百九十七章 詭異差遣第七章 屠戶幫第二百八十五章 嶽峙劍,淵渟刀。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六章 勝敗第三百四十三章 給章家搭把手第二百零三章 東江湖書院(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好水川夜雨第九章 東江湖第四百零四章 乾坤九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一百一十九章 陽山關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九十七章 反攻(二)第一百九十章 將門郭氏第二百四十一章 淨土寺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戰的氣息第二百三十八章 茶樓與演義第六章 勝敗第二百八十六章 秦州明珠—伏羌城第二百九十八章 宋威第一百八十一章 蕭關攻防大戰(三)第十七章 郴州酒稅第二十八章 調軍第三百五十三章 柴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