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劉紀的春天

李俊駕馭着驢車一路疾行,終於甩開了那些圍堵的人羣,直奔張士良的府上行去。

此次面見張士良一個是想詢問下肥皂作坊的進展,另一個,則是要試探下他的底細。

對於武藝精湛而且隨時可能造訪的黑衣人,呂璟一直忌憚萬分。

爲了得到他的消息,呂璟甚至專門拜託了精通鑑別之道的米芾,對自己掌握的銅禁進行鑑定,希望能夠從中找到那黑衣人的線索。

在米芾最終給出的結果中,雲紋銅禁應當在秦末漢初之間,原本是用來彰顯禁酒禁享樂風氣的物事。

但是呂璟無意間自義帝廟得到的這塊銅禁,上面的紋路和刻痕卻異常清晰,因此米芾認爲這件銅禁很有可能還有充當某個地方鑰匙的功用。

根據這個線索進行排除,再加上之前判斷對方應當知道自己的行程,呂璟的懷疑很快落在了屠戶幫和張士良的身上,就有了這次雙方會見。

張府內依舊保持着故有的熱鬧,絲毫沒有受到這段時間郴州城動盪的影響。

呂璟的到來讓張士良喜出望外,連忙支使僕役們爲他二人備宴款待,至於李氏,則在呂璟的拜託下由張府僕役先行送往呂家宅子。

美食珍饈,玉人服侍在前,呂璟神態自若,李俊卻有些被晃瞎了眼,雖然極力剋制,仍舊顯出幾分少年人的窘迫來。

“大郎身邊可是能人不少啊,這娃娃看起來也很是不錯。”張士良滿臉慈祥的開口說道。

“老大人過獎了,就是年輕人多些拼勁罷了。”眼神掃了眼身後的李俊,呂璟謙讓了幾句,隨後說出了自己此行目的。

“大郎可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怎麼,擔心老夫做不好讓你少掙了錢財?”

張士良聞言一笑,出言調侃了一句,吩咐僕役們將一方竹盒和洗漱用品拿來。

“作坊裡大體是完工了,大郎抽空可以去看看,現在還沒有開工,只是做了一些樣品,先看看效果。”

張士良說話間,伸手將那竹盒打開,一方淡青色的肥皂映入眼簾。

看得出來,作坊的工匠很是用心,肥皂上還雕刻了花紋配飾,賣相不錯。

呂璟伸手沾了一點油污,塗抹了肥皂清洗起來,只是結果卻並沒有讓他滿意。

“怎麼了大郎?這肥皂比皂莢等物可是好用多了,一定不愁賣。”

搖了搖頭,呂璟將那肥皂又放到鼻間聞了聞,有一股淡淡的油渣腥臭味。

“老大人,這肥皂還不能推出去,首先,要改良配方,增加其去污能力。第二,這樣品上不妨分爲不同檔次,使用不同裝飾和香料,生產出不同氣味的肥皂,價格自然也要區分開。”

呂璟將那方肥皂放好,繼續說道:“依小子看,老大人不妨給那些工匠們開出賞金,相信他們會讓老大人滿意。”

張士良猶豫了下,宋朝的工匠雖然地位提高很多,可是要他們做事還要開出賞金,實在是頭一回。

“好吧,老夫聽你的,這就安排人去操辦。”張士良最終還是在呂璟的勸說下勉強答應了下來。

一餐用完,正在欣賞着張府婢女們的舞蹈,呂璟突然開口說道:

“聽人說張老大人對古玩文物很是精通,小子最近對此頗爲好奇,不知可否請教一番?”

張士良目光一閃,隨後神色繼續恢復慈祥,開口說道:“大郎既然有心,老夫又哪裡能拒絕,隨我來吧。”

說罷,張士良揮了揮手示意婢女們紛紛散去,帶着呂璟二人向後院走去......

另一邊,郴州最近一段時間溫度越來越低,原本最喜歡走街串巷的劉紀也不肯出門了,整日窩在了家中。

今日正好自家子侄小六子前來看望,劉紀燒煮了茶水,就嘮起了家常。

小六子本名劉啓年,今年剛剛十七歲,因爲生性跳脫,給人做工的時候老是生事,熟悉的人便不太願意僱他,空有一番力氣卻掙不到錢財。

“六子,不是世父說你,你瞅瞅你這身板也挺壯實,怎麼就不能好好做番事情呢,光讓你爹媽操心。”劉紀嘆着氣,突然開口勸說道。

劉啓年正是對誰都不服氣的年紀,又哪裡聽得進去,隨意敷衍了幾句,忽然想起了什麼似的開口說道:

“對了,我聽人說呂公子的嶺南食府最近新開張,生意很是紅火,邀請了不少老爺們前去,怎麼沒請世父您啊?”

“你個臭小子!我一個寡居在家的老頭子,人家邀請我做什麼!”劉紀笑着吼了兩聲,顯然並未放在心上。

可劉啓年卻不肯罷休,繼續說道:“當初他呂記不景氣的時候,世父你帶着我們可沒少幫忙,就衝着這份恩情,不該請您去大吃一頓?小子倒要去說說理!”

劉紀面色間閃現一抹無奈,要說心裡一點不掛落肯定是假的,可自己答應幫忙也是看在街坊的面子上,跟人家呂公子似乎也沒什麼關係。

“好了,小六子,咱們還是說說你準備後邊做個什麼活計,要不我跟對門的張老實家說說看?”劉紀開口說道。

“纔不去求他們!我倒要找他們說說理!”劉啓年說話間便起了身,要往對門的張家走去。

上次他送了禮,可是最後卻沒給安排,肚子裡本來就窩着火呢。

劉紀一時沒攔住,眼看着事情就要鬧個不好看,突然有敲門聲自外面傳來。

“劉世伯,我是老張家媳婦,您老的福氣可是來了!”

正聽着聲音,張氏的人已經進到了劉家院子裡,對門鄰居的沒少來往,熟門熟路。

“呦,這不是小六子麼,怎麼今個有空過來了,這長的是越發壯實了。”

張氏看見了劉啓年,開口調笑了幾句,也不理會他尷尬的神情,直接便打開房門進了屋子。

“張家娘子,你來老頭這裡是越發不客氣了。”心裡本來就有疙瘩,劉紀忍不住開口叨咕了句。

張氏聽完,卻咯咯笑了起來,一邊來到近前將劉紀攙扶起來,一邊說道:“這就是你們要找的人,劉世伯當年名堂可是響亮亮的。”

劉紀一愣,這才發現張氏身後竟然還帶了人來,兩個體格魁梧的漢子,神色間卻似乎對自己很恭敬。

“你們是幹啥的?私闖民宅知道不?”劉啓年正好也趕回來,瞪大了眼睛吼道。

兩個漢子中有一個正是胡六,心中明白劉紀的價值,他自然不會發怒,滿臉微笑的將事情說明了,開出了自己的價錢。

“一天五百文?就閹個豬?”劉啓年雙眼忍不住瞪大。

劉紀也是吃了一驚,他以前在西北幹過閹馬的活計,這閹豬應該也是一個道理,倒是不怕幹不來。

可是這價錢,卻讓他心裡有些不踏實,郴州城碼頭上做苦力的漢子一日纔不過兩百文錢,他一個老頭子拿人家兩倍還多?

“這事老頭可以應下,只是價錢......”

劉紀剛準備說價錢不用這麼多,哪知道對面胡六會錯了意,毫不猶豫的一張手,說道:“八百文,咱們直接籤兩年的合同。”

劉紀徹底凌亂了,小六子劉啓年在一旁看着自家世父的迷糊樣子就來氣,天上掉餡餅的事,還猶豫啥啊!

最後在劉紀的堅持下,胡六和其簽訂的合同每日工錢還是隻定在了三百文,但是時間卻延長了許多,直接定到了五年,也算是投桃報李。

“小六子,明日你就跟世父一起上工,學門手藝以後不愁討不上婆娘。”待張氏和屠戶幫的人都走了,劉紀也從驚喜中清醒過來,開口吩咐道。

劉啓年哪有不肯,當下就很是激動的答應了,心裡還很得意,家裡幾個兄弟都急着做苦力掙錢,沒時間看望世父,現在都去後悔吧!

“還有,你要記住,世父我有些本事不假,但這行當別人也不是做不來,人家呂公子推薦了我們過去,這是恩德,要記住!”劉紀轉過身,眼珠竟有些朦朧。

本以爲這輩子沒了念想,沒想到一個無心之舉,卻讓自己這個老頭子還能再紅火幾年......

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九十五章 策反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中大比(三)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九十二章 間與間(二)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佶的成長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十章 肉莊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二百四十三章 宰相科學家—蘇頌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九十七章 所謂戰爭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六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一百七十九章 蕭關攻防大戰(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十二章 變化第七十二章 官人呂璟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建縣衙班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貿的號角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中來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二十七章 黑衣人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三章 爭論第二百七十一章 給相公們上一課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三百六十四章 妹勒都逋的決斷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二百零四章 東江湖書院(二)
第八十二章 求援方略第九十五章 策反第一百七十六章 奇襲蕭關(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軍中大比(三)第四十二章 震驚的曾肇(一)第一百三十八章 西北,西北!第二百五十七章 新城第一百七十四章 瘋了的大宋第一百四十五章 火頭軍與魅影第一百七十八章 聖旨將至第一百零四章 做事的道理(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曰南北西東,爲中!第九十二章 間與間(二)第六十一章 與蘇過的相遇第二百七十六章 趙佶的成長第一百七十五章 撲火飛蛾第二百七十二章 元祐皇后第一百八十章 蕭關攻防大戰(二)第六十六章 騎田嶺垌蠻大寨第二百六十四章 鐵臂膀周侗第十章 肉莊第三百二十八章 忠魂埋骨第二百一十二章 黎遠安出手第一百零九章 戰後生機—肉莊與酒坊第三百六十三章 破興慶府第二百八十四章 哲宗微服私訪第六十七章 秦觀舉薦的人才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務正業?第二百二十六章 郴州局勢第二百四十三章 宰相科學家—蘇頌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甘泉谷第二百九十二章 楊家將第十一章 張士良第二百九十七章 所謂戰爭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君皇帝的手段第三百七十一章 見證汴梁第四十六章 呂方入獄第三章 爭論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使遼國第五章 美食大賽第三百三十七章 宋,哲宗!第三百七十八章 吳用三人組第六十四章 喜憂參半第八十章 雄略軍之殤第一百七十九章 蕭關攻防大戰(一)第二百八十七章 班底雛形第二百二十一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百八十章 朝會爭執第十二章 變化第七十二章 官人呂璟第三百六十一章 宋遼聯軍第一百三十六章 河谷之戰(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潭州應試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三百九十三章 逐胡令第一百一十三章 搭建縣衙班子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佶之死第二百二十七章 海貿的號角第一百二十一章 宮中來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潭州雨夜第二百三十三章 藍田呂氏第二百八十四章 韓世忠和銀可術第一百六十五章 軍中大比(二)第三百零九章 謀劃喬氏第三百四十七章 放個炮聽響第三百三十九章 宋之殤。第二百三十七章 魚伯秘辛第一百一十七章 千古名將宗澤第三百四十二章 汴梁風物今何在第二百三十五章 試探第三十六章 蘇過的消息第三百三十一章 哲宗甦醒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百三十五章 神臂弓威!第二百七十三章 天下傳第二十一章 馬箭瑤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第三百零四章 夫子和西進大潮第二百零六章 背後的奧秘第二百五十四章 州試(二)第二百零一章 侯可望的惶恐第六十二章 城中的異常第二百八十五章 悍勇女真第二十七章 黑衣人第六十八章 兩封信卷第三百八十一章 文武英才第八十四章 朝會第三百六十五章 籌謀第一百零七章 塵埃落定第二百六十五章 玉麒麟盧俊義第三章 爭論第二百七十一章 給相公們上一課第二百七十五章 李清照第三百六十四章 妹勒都逋的決斷第八十八章 安濟坊第三百九十八章 神使宋江第七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七十二章 宗澤未老!第二百零四章 東江湖書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