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飲馬黃河,直取長安”

面對淵蓋蘇文的示好,面對榮留王的求助,李世民給了模棱兩可的答案,一面暗示淵蓋蘇文不會出兵,另一面卻在給榮留王定心丸,讓他們拼鬥個你死我活。

當然他也不是真的不管,在唐朝出兵之前,保住榮留王,不讓榮留王被淵蓋蘇文滅了,也是驅狼吞虎的關鍵。

得知大唐王朝即將兵伐高句麗,杜荷的心中激動之情,難以而語,只因心中的那一點點的私心。

作爲一個後世人,對於高麗棒子的排斥,實在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杜荷心底也知道,後世的高麗棒子與現在的高句麗是兩碼子事情。但感姓與理姓間,有着強烈的對衝。即便現在的高句麗並非後來的棒子,但只要“高句麗”還叫“高句麗”這個名字,杜荷就沒法對他生出好感來。

尤其是在記憶中,棒子們亂認祖先,拍了一部《淵蓋蘇文》的歷史劇。那裡面的內容實在是噁心至極,歷史上唐軍北伐,那是節節勝利,位於攻城方以兩千兵馬的傷亡,滅高句麗四萬,生擒將校級別的俘虜三千餘人。

棒子們一編,好了,什麼艹蛋的情節都出來了。

在他們所謂的“歷史劇”裡,淵蓋蘇文卻是驍勇無敵,壓着唐朝來打,最後更是一箭射瞎了李世民,讓威名赫赫的天可汗在劇中成爲了一個獨眼龍。最後唐使,更是畏畏縮縮的前往高句麗議和。

豈有此理,無恥之尤。

也是因爲如此,杜荷對於那個什麼淵蓋蘇文,那是厭惡反感。殃及池魚,說的就是如此。

記得當時,杜荷氣得險些沒有砸了電視機,現在回想起來卻是一陣陣的興奮,棒子們不是說嘛,淵蓋蘇文驍勇無敵,壓着唐朝來打,還讓李世民成爲獨眼龍。行,小爺我這一次就押着淵蓋蘇文來打,將他打成獨眼龍。

高句麗就是一塊大奶酪,歷史上李世民咬了一大半,沒有一口將將它吃掉,那麼小爺就一口將他吃掉。

再看那羣棒子怎麼編……杜荷越想越是興奮,幹起事情來,精神頭十足,腦中只有一個念頭,盡全力發展,然後將高句麗一口吃下。

這勞師遠征,經濟、糧食是重中之重。

因爲番薯的出現,唐朝的庫存食物猛增,大大緩解了連年征戰所造成的糧草不足。

絲綢之路,依然紅火,但畢竟相隔太遠,陸路既不方便,利潤肥的如油,可卻逼近飽和,想要擴大規模,幾乎是不可能了。海上這條絲綢之路,就顯得尤爲重要。

杜荷心知要想海上絲綢之路的擴大,關鍵不在於劉仁軌招待的那些商賈,而是在於他接待的這個各國使節。這些使節在各自的國度都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那是能夠左右上層國策的人物。

只有讓他們這些人物,充分的意識到與大唐共同發展海上絲綢之路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將利益最大化。只憑唐朝在這裡一方使勁用力,取得的成功是有限的。

杜荷也因而對於自己的這份工作,非常的上心。以迎接大使的身份,領着各國使節往返於能夠彰顯大唐經濟實力,軍事實力的地方。

雄偉的萬里長城,最富饒的長安東西市,還有東西方的交流通道絲綢之路,以及大唐王朝的軍營。

萬里長城是不朽的傑作,長安東西市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市場,絲綢之路歷史悠久而繁華,唐朝勁旅,更是縱橫四夷,攻無不克。

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文化實力,無不是世界第一。

各國使者就如井底之蛙,南方夜郎,在一陣陣的驚歎中,瞭解意識道大唐的強盛,每一個人都不敢再以國與國對等的地位與唐朝相稱。便是西方最強的阿拉伯帝國,也視大唐爲兄,自己爲弟。

對於共同開創海上絲綢之路的提議,也無人懷有異議。唐朝如此的強盛,與唐朝通商,對於他們來說那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事情。

正如當初杜荷所說的一樣,未來的局勢必將從航海而起。海運會漸漸的取代陸路,成爲大勢所趨的必然。

只有親自體驗過的人,纔會明白,海運是如何的快捷,如何的方便,如何的節省時間。

自各國推廣海運之後,通往長安的商船,即源源不斷。各種從西方來的物品,從江南流入中原。中原的各類特產,也通過海上的絲綢之路流往西方。

在這你來我往的交易中,就如陸路的絲綢之路一樣,整個唐王朝僅是稅收一樣,即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量,正漸漸的趕上陸地上的絲綢之路。

坐擁兩條絲綢之路的大唐王朝,在雙方鉅額的交易量下,經濟復甦之快,讓人驚愕咋舌。

榮留王茫然的站在城頭上,看著城中的百姓奮力搶救家中的財物,此時城中水深數尺,放眼望去,宛如一片河澤。他想起古人的話:“水火無情。”不禁佩服古代賢者的真知灼見。

自從他離開平壤,離開了淵蓋蘇文的勢力之外,只覺的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他有足夠的信心,撥亂反正,消滅淵蓋蘇文,成爲高句麗名副其實的王。

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一切都在他的計算之外。

淵蓋蘇文來的太快,根本不給他整備的時間。他倚靠老岳父手上的兵力,倉促應戰,根本不是手握高句麗四分之三兵力的淵蓋蘇文的敵手,不到一年的時間,他麾下的兵馬,節節敗退,四方守軍,相繼戰死,最終被困在了遼東城中,只能依仗城高牆厚的遼東城來抵禦淵蓋蘇文的大軍。

若不是得到了唐朝暗中的物資支援,他們根本支持不到現在。

榮留王細算了一下時間,整整半年。

他們彼此雙方在這遼東城的城牆上下,做着殊死搏鬥,雙方都付出了極大的傷亡代價。

偌大的遼東城,幾乎千瘡百孔,雄偉的城牆,破破爛爛。

這還不是關鍵,最關鍵的是水。

經過半年的搏殺,淵蓋蘇文似乎開竅了,不在進行強攻猛殺,他挖開了遼水,以水攻戰術,淹沒了遼東城。

遼東城百姓傷亡不大,但問題的關鍵在於糧草與士氣。三軍糧食,幾乎讓大水衝的乾乾淨淨,士氣,也在這澎湃的大水的沖刷下,也是蕩然無存。

一支苦戰已久,失去士氣的軍隊,就如失去了靈魂的人,根本不值得一提了。

這時一員老將走到榮留王身邊,正是榮留王的岳父馬淪澤。馬淪澤神色焦急的道:“大王,城中糧草已不足三曰,現在淵蓋蘇文的兵馬爲了避免水淹,已經撤開了包圍,乘這個機會您趕快走罷……”

榮留王聽了,默然無語。良久,才望着身旁這位整個高句麗,唯一對他赤膽忠心的老人家,嘆氣道:“你覺得遼東丟了,我還能到哪裡去?哪裡纔是我的容身之處?”

馬淪澤聞言低下頭,默默無語。好一會兒才道:“去大唐,在大唐可以確保大王萬全。”

榮留王苦澀一笑,“難道岳父還沒有看出來嗎?那李世民之心,就如漢朝的司馬昭,路人皆知。他哪裡存助我們的心思,根本就是在利用我們,讓我們拼個你死我活,自己好做漁翁之利。我要是投奔李唐,李世民必然會以我爲藉口,討伐淵蓋蘇文,然後光明正大的將我高句麗收入疆域……”他咬牙切齒的一臉忿忿不平。

李世民這一招驅狼吞虎的厲害之處正是陽謀。

陰謀、陽謀最大的差別在於前者讓人防不勝防,而後者讓人防無可防。

榮留王知道又怎麼樣,如果他不按照李世民的要求來,接受李世民的暗中支持,他的腦袋就會成爲淵蓋蘇文的尿壺。同樣的,如果淵蓋蘇文不按照李世民的要求來,榮留王會越做越大,直至成爲他的心腹之患。

馬淪澤低聲道:“我不是不瞭解李世民的險惡用心,但如今已經步入絕地,無路可走。洪水退後,他們就會攻城,這最後一戰,即便我們有心,也使不上力。李世民重視面子,好名聲,只要大王表示歸順,他絕對不會怠慢大王。與其等死,不如求得姓命,留下我高句麗血脈,意圖東山再起之機。”

榮留王長嘆道:“也只好如此了……”

幾乎在同一時間,淵蓋蘇文大馬金刀的坐在高地上,看着讓洪水淹沒的遼東城,爆發了一陣震天大笑,道:“遼東,唾手可得……萬春,你立刻調精兵一萬,迂迴至遼東城後……要是我沒有想錯,榮留王這個小犢子定會將李唐視爲最大的依靠,投奔李唐,好叫李唐來收拾我們。李世民這傢伙野心不小,對於我們的領土,垂涎三尺,不能讓他得逞。我們現在的實力要略遜於李唐,現在還不是跟他們正面交鋒的時候,過幾年,時機一到,我定領着所有高句麗所有勇士,飲馬黃河,直取長安……”

他的口氣傲慢,狂妄之極。其實他就是在打腫了臉來充胖子,什麼飲馬黃河,直取長安都是屁話,說出來充充場面的。

楊萬春是淵蓋蘇文麾下的第一大將,此時領命而出,率衆離去。

(未完待續)

第39章 唯一的機會第39章 唯一的機會第32章 集小人、狡猾、陰毒一身的人才第7章 功大,不得不賞第16章 對戰羅通第3章 詭異之心第43章 甕中之鱉第42章 長孫老狐狸第27章 武媚娘是思念第49章 升官了第40章 失策第12章 手札到手第39章 出使薛延陀第22章 朕看好這小子第33章 千里而來只爲打醬油第20章 作戰失敗第27章 杜荷的滅族之計(下)第25章 一切都在掌握中第15章 兩天, 兩天之後第36章 以寡敵衆第67章 最年前的國公爺第35章 捷報抵長安第4章 跳樑小醜的出現第4章 女皇成了情報頭子第56章 文成公主第36章 出征在即第55章 破案的關鍵第21章 抵達封地第54章 餘孽齊聚第10章 神駒逞威第72章 達成共識第14章 暗夜殺機第4章 原來是她第11章 招牌笑容第43章 漏網之魚第45章 馬場激鬥第30章 天馬神駒第3章 跟李世民對着幹第16章 鬥獅第18章 放虎歸山第39章 熊心豹子膽第3章 準備後事吧!第3章 軍神的指點第46章 佳人藏身處第40章 開疆盤龍劍第6章 目的是開戰第46章 誘敵深入第76章 街頭伏擊第39章 陋室不陋 夫妻同心第66章 武媚孃的情懷(上)第11章 房遺愛與李恪第32章 抗倭第一人第15章 生死搏殺第48章 與武媚娘聯手第15章 “遇襲”第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8章 想娶兩個第1章 風雨欲來第15章 朝野震動第5章 我想他了……第1章 你只能嫁我第34章 惡意刁難第14章 一招敗薛禮第29章 贈君異寶第42章 兇殺案件 悲劇的辯機第34章 趁機出謀第3章 改《律禮》,鬥狐狸(上)第24章 敲長孫無忌的悶棍第34章 史上第一枚金牌得主第26章 皇帝給官來了第42章 長孫老狐狸第23章 一切都是計第72章 情深意重第50章 “傲嬌”屬性第56章 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序章第3章 醉酒歌第10章 奇遇第50章 全盤佈局第54章 大膽假設第6章 瑤池公主第9章 神駒贈英雄第34章 惡意刁難第25章 豪門密謀第39章 拓拔無雙第24章 “飲馬黃河,直取長安”第49章 一首詩第1章 風雲乍起第57章 送了勁旅,再送名將第7章 伏擊取勝第9章 喬裝下江南第4章 孫思邈終於到了第50章 公主郡主逛青樓抓姦第13章 黃瓜與冬瓜第46章 誘敵深入第6章 能殺則殺第50章 公主郡主逛青樓抓姦第1章 奇怪的事第29章 千古一帝給咱磨墨第8章 長孫小狐狸
第39章 唯一的機會第39章 唯一的機會第32章 集小人、狡猾、陰毒一身的人才第7章 功大,不得不賞第16章 對戰羅通第3章 詭異之心第43章 甕中之鱉第42章 長孫老狐狸第27章 武媚娘是思念第49章 升官了第40章 失策第12章 手札到手第39章 出使薛延陀第22章 朕看好這小子第33章 千里而來只爲打醬油第20章 作戰失敗第27章 杜荷的滅族之計(下)第25章 一切都在掌握中第15章 兩天, 兩天之後第36章 以寡敵衆第67章 最年前的國公爺第35章 捷報抵長安第4章 跳樑小醜的出現第4章 女皇成了情報頭子第56章 文成公主第36章 出征在即第55章 破案的關鍵第21章 抵達封地第54章 餘孽齊聚第10章 神駒逞威第72章 達成共識第14章 暗夜殺機第4章 原來是她第11章 招牌笑容第43章 漏網之魚第45章 馬場激鬥第30章 天馬神駒第3章 跟李世民對着幹第16章 鬥獅第18章 放虎歸山第39章 熊心豹子膽第3章 準備後事吧!第3章 軍神的指點第46章 佳人藏身處第40章 開疆盤龍劍第6章 目的是開戰第46章 誘敵深入第76章 街頭伏擊第39章 陋室不陋 夫妻同心第66章 武媚孃的情懷(上)第11章 房遺愛與李恪第32章 抗倭第一人第15章 生死搏殺第48章 與武媚娘聯手第15章 “遇襲”第40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28章 想娶兩個第1章 風雨欲來第15章 朝野震動第5章 我想他了……第1章 你只能嫁我第34章 惡意刁難第14章 一招敗薛禮第29章 贈君異寶第42章 兇殺案件 悲劇的辯機第34章 趁機出謀第3章 改《律禮》,鬥狐狸(上)第24章 敲長孫無忌的悶棍第34章 史上第一枚金牌得主第26章 皇帝給官來了第42章 長孫老狐狸第23章 一切都是計第72章 情深意重第50章 “傲嬌”屬性第56章 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序章第3章 醉酒歌第10章 奇遇第50章 全盤佈局第54章 大膽假設第6章 瑤池公主第9章 神駒贈英雄第34章 惡意刁難第25章 豪門密謀第39章 拓拔無雙第24章 “飲馬黃河,直取長安”第49章 一首詩第1章 風雲乍起第57章 送了勁旅,再送名將第7章 伏擊取勝第9章 喬裝下江南第4章 孫思邈終於到了第50章 公主郡主逛青樓抓姦第13章 黃瓜與冬瓜第46章 誘敵深入第6章 能殺則殺第50章 公主郡主逛青樓抓姦第1章 奇怪的事第29章 千古一帝給咱磨墨第8章 長孫小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