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

進世帶着第五祈衛師。經過浙七天的行程,抵達伊州

數萬大軍並未進伊州城,只是在城外短暫停留,稍作休整,即快趕往柳谷城方向。

這一路人馬除第五近衛師外,還有右驍衛將軍曹繼權、左屯衛將軍楊弘禮、尚輦奉御薛萬備所領的府兵,全部將士將近四萬人,皆由牛進達節制。

伊州刺史謝叔方,也派出了一部分邊兵跟隨牛進達行動,這些邊兵對伊州附近的地形很是熟悉。

離伊州約一百二十里地,有一高大險峻的山喚折羅漫山,高昌人在此地築有一城,即柳谷。

折羅漫山也就是天山的別稱。綿延到伊州近的天山一支,當地人都是以折羅漫山稱之,柳谷城築在地勢險要的山谷間,依着徒峭的山崖而建,撫守着從伊州到西域的道路。平日裡,商旅行人來往不斷。

只是這段時間,柳谷城的城門大多時候是緊閉的,城樓上巡邏的士兵也不間斷,高昌的這名喚作張伯的守將。已經知道唐軍將抵伊州,除加強戒備外,還令士兵將城牆附近那些高大的樹木都砍光,以防備唐軍偷襲。

折羅漫山一些地勢較低的山谷間,長着高大茂密的雲朽和塔松林,柳谷城前也是如此,這些林中可以隱藏許多的人馬,遠處望來不被人現。張伯就是怕唐軍隱蔽到柳谷城近,才下令將這些樹木砍光。

“牛將軍,這裡離柳谷城不到十里了,前面路比較難走了,我們要做何安排?。伊州刺史謝叔方派出的一名領路的校尉,跑到牛進達身邊,大聲地報告並問對策。

“喚姜行本,還有曹繼權,楊弘禮,薛萬備,一道商議軍務”。牛進達並沒回答這名校尉的問話,而是直接對自己身邊的親衛下命令。

攻取柳谷城的,將會是一場惡戰,牛進達知道自己所領數萬大軍的戰力,肯定不會讓滿員騎兵編制的第五近衛師去擔負主攻的任務。第五近衛師是準備奪取柳谷城後,快奔襲可汗浮圖城,與程名振所領的第十五近衛師,前後夾攻可汗浮圖城的突厥人,攻擊柳谷城的任務,將交給其他幾名將軍所領的府兵。

府兵雖然是臨時徵召的,戰力與經過系統剛練的近衛師不能相比,但也都是一些驍勇善戰之事,有許多府兵還曾參加過前些年出征東突厥和吐谷渾的戰役,有作戰經驗。

很快,姜行本,曹繼權,楊弘禮,薛萬備等諸將都來到牛進達臨時扎的營帳內。

“前面十里就是柳谷城了,如何攻城,各位說說看法”牛進達看着因長途行軍而有些憔悴的諸將道。

如今的牛進達從三品的將軍職,並不比其他幾位將領高,因其在鬆州一帶與吐蕃的作大總管侯君集的委任,這次以特衛將軍職指揮數萬大軍,諸將莫有敢不從的。

唐軍中普遍有這樣的情況,在作戰中表現勇猛的將領,即使其職位不是很高,但被委以較高的行軍職務時。其他諸將也心甘情願地聽令,李業詡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事例。戰功在唐軍將領心中的份量,不是一般的重,也使得在出徵時,領兵的將領都儘量爭取更多的作戰任務。

“牛將軍,末將有攻城的方法”。左武衛將軍、將作少匠姜行本先站出來說道,“末將在此戰前剛剛琢磨出了一批攻城器具的製作方削此行軍中有數百名製作器具的工匠,可以就地取才,製造出攻城的器具來”。姜行本臉上充滿了自信,“末將剛剛去察看情況,折羅漫山東側的黑紺嶺,滿山遍野都是高大的雲衫,可以用來製作攻城的器具

右驍衛將軍曹繼權傲然站了起來,“牛將軍,攻城的任務就交給末將吧只用軍中那些攻城器械,末將也會帶人將柳谷城攻下來

曾隨李靖出征過東突厥的曹繼權,有些看不起喜歡鼓搗器械的姜行本。

集中力量攻城,高昌不過數千人守衛在柳谷,以幾萬人的力量,不可能攻不下柳谷的,而且軍中還帶着大量的火器。

“將軍,大帥和副帥臨行前都曾說,要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年輕的薛萬備站出來說道,“製作攻城的設備,特別是拋石機之類的東西,能加大攻擊的效果,減少我方的傷亡,此也是大帥和副帥讓姜將軍和那些工匠編入我軍中的原因!”

“正是如此”有些沉不住起的牛進達自己站起來說道,“兩位主帥臨行前都一再叮囑,要讓姜將軍和他的部下揮作用”。

牛進達不等其他人再說什麼。即喝令道:“傳我軍令,命大軍砍伐山上的樹木,以供軍用”

在李業詡到達高昌城下不久小侯君集也帶着郭孝恪的第四近衛師及薛孤兒的第十四近衛師抵達高

相對與行進在前面的李業詡所率的幾師,侯君集親領的那數萬軍隊過沙漠時好走多了,他們只要跟着前面隊伍的印跡行進,還有李業詡使人探明的水源個置地,可以更合理地安排行進度和水的消耗。也使得侯君集所領的這幾師,體力和精神狀態上比李業詡所帶的那幾師好多了。

李業詡也向侯君集詳細地報告了攻擊柳中城及殲滅阿史那矩部的戰況。

知道具體戰況的侯君集更是大喜,令將此消息飛傳回長安。

“大帥,這是高昌太子鞠智盛使人送來的信”一名侯君集的親衛,手中拿着一封信,匆匆地跑進侯君集的大帳內。

此時的侯君集正與李業詡、阿史那社爾、契芯何力等商議情況。

侯君集從親衛手中接過信,一看之下滿臉的驚訝之色,“高昌王翅文泰一直不相信我大軍將攻擊高昌,看到我大軍突然出現在高昌城下,驚懼而死,哈哈哈”。侯君集說着得意地大笑起來。

李業詡和其他幾位將領面面相覷,鞠文泰怎麼會如此脆弱,竟然被大唐的軍隊嚇死,這樣的事也太離奇了吧,古今歷史上,被敵軍嚇死的人物還真少見。

李業詡在爲鞠文泰可憐的同時。也感到可悲,翅文泰這是何苦,想以高昌不過五萬之衆,與大唐這個巨人交手,太不自量力了;看到大唐軍隊出現在城下,竟然被嚇死,這也太蜚夷所思了,古今中外第一人

“這翅智盛還真有意思侯君集說着把鞠智盛的信交給李業詡。

李業詡接過仔細地看起來,鞠智盛在信中說了一番冒犯大唐是翅文泰一意孤行之所爲,而高昌上下都是反對戰事的,如今他翅智盛繼承了王位,一切都是不知情得罪於天子者,先王也,天罰所加,身已物故智盛襲位未幾,惟尚書憐察”。把自己說得非常可憐。

翅智盛還在信中提了一個很出乎李業詡意外的要求,說這些日子要給鞠文泰置辦喪事。請求唐軍在他們舉行葬禮時候不要動攻擊。

“大帥,高昌這要求太耕匕小”阿史那社爾站起來說道,“我大軍臨境,嫺智盛竟然想爲其父辦喪事。還要求我大軍退讓,不要攻擊他們”接着執失思力也站起來,建議侯君集,在高昌上下爲翅文泰置辦葬禮,高昌國內人士都聚集在葬地時,襲擊他們,並趁機奪取高昌城,這樣能做到最好的攻擊效果。

“大帥,副帥,末將認爲不能這麼做”。契芯何力站起來說道,,“鞠智盛已經繼承王位,而且告知我大軍,要爲其父辦風光的葬禮,我軍不能趁此攻擊他們,而且要爲他們行便利,”

契苞何力的意思是,翅智盛既然將這一切都告知了我方,那肯定是表明另一層意思,如今他所領的高昌,不願意與大唐交戰,也希望唐軍給他們一個機會,待置辦了鞠文泰的喪事後,有另外的可能出現也說不定。

李業詡也站起來說道:“大帥,末將也認爲不能在高昌國葬時候用兵,皇上出兵的理由是認爲高昌怠慢無禮,所以派我們討伐他們,若在安葬翅文泰時襲擊他們,不是問罪的正義之師之所爲,也會使高昌百姓寒心的,那樣高昌的百姓對我大唐都會心生怨恨”

“正是如此”契芯何力聽到李業詡也支持他的建議,不由的大喜,“我大唐一向以禮待人,我大軍取柳中城,高昌守軍降,未曾殺一人,也沒有虐待他們,被俘的高昌軍士一些人還願意幫我們,這樣的情況是我們最願意看到的,此前大帥和副帥即要求,儘量爭取讓高昌軍民歸降。高昌國內,支持與我大唐開戰的人並不多,若我們在鞠文泰安葬時從高昌城退兵,待鞠文泰葬禮完畢後,說不定翅智盛會舉城而降,那樣高昌的百姓也一定會感激我大唐仁義之師的”

侯君集聽了契芯何力和李業詡的話後,臉上有些陰晴不定,他也知道,翅智盛信中表達的意思不一般,還真有可能會舉城歸降,但在高昌舉行葬禮時候,舉力量攻之,那可能會事半功倍。

面前的高昌城太過於堅固了。

“大帥,據情報,高昌的大將軍張雄,在其國內有很大的影響力,一力主張與我朝交好,反對與我大唐起兵戈,如今翅文泰已經死,而張雄與翅智盛關係密切,若我們能將這兩人說動,那高昌城的一仗,就有可能如柳中城一樣,不出現傷亡的情況而取得”李業詡見侯君集有些猶豫,再次說道。

聽李業詡如此說,侯君集也不在猶豫,即作了決定,“好,本帥同意你們所說的,我大軍從高昌城退後五里,希望翅智盛能悔過,束手軍門,向我大軍請降”。

第151章 夠味吧第96章 太子監國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57章 回到長安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32章 比武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6章 成爲軍人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60章 歸來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46章 好馬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268章 託孤?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4章 坊間傳聞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71章 心跡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58章 凱旋儀式第52章 鎮兵之將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6章 李靖辭相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6章 喜歡你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7章 機會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16章 如何戰?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8章 計策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32章 比武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41章 玩的過火?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92章 酒後亂性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8章 分兵第7章 較量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
第151章 夠味吧第96章 太子監國第121章 贊聶部沒有動靜第57章 回到長安第115章 無奈接受第19章 一羣公主來鬧騰第32章 比武第65章 驚喜事兒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20章 帶曼蘇到我帳中來第191章 很嫩的新羅女王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6章 成爲軍人第212章 不戰而取烏骨城第156章 李恪回京第265章 天竺人伏擊我使團第71章 威嚇回紇人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07章 不一般的關懷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60章 歸來第189章 關於是否進軍平壤的爭論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125章 鬆州都督韓威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76章 太子的事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46章 好馬第101章 新的軍隊管理模式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268章 託孤?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98章 新羅君臣的密謀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174章 西北不平靜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223章 高藏必須向我大軍投降第91章 與吐蕃人的比試(下)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10章 這是調查的結果第140章 水師的建設第4章 坊間傳聞第152章 出征高麗、百濟第171章 心跡第59章 踏上歸程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58章 凱旋儀式第52章 鎮兵之將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6章 李靖辭相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6章 喜歡你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17章 機會第263章 我們先看戲第116章 如何戰?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29章 訓練不能受影響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148章 新羅與百濟、高麗起紛爭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8章 計策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181章 募兵擴軍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32章 比武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章 兵制改革開始第41章 玩的過火?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59章 路途艱辛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92章 酒後亂性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117章 故人有約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23章 阿史那社爾的奇怪請求第68章 分兵第7章 較量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