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太子的抱怨

毛認復職後,李業詡忙得像個一陀螺樣,連軸轉着,諸,圳淬兒都要他安排決定,空閒的時間基本都沒有。

當初的營地選擇也還有些先見之明,沒把特衛、特情處和軍器監的營地分置在長安幾個,方向上,而是集中安置在這一大片區域內,不然來回跑起來,那是要累死人的。

因這次出征平叛特衛沒出徵。編在特衛中的特戰隊沒有出動。新的一批隊員也沒有選拔出來。整個特戰隊只是進行一些日常的練。特衛的練有蘇定芳和鄭仁泰操持着,特戰隊中陳雷和趙啓東人已經能擔負起日常的管理練事務,讓李業詡少費些心事。

特衛的編制還不是很完整,兩名中郎將下面還沒設郎將,蘇定芳和鄭仁泰要負責的事兒也多得去了。基本也沒什麼空閒時間,相對比較,還是分別掌管特戰一、二隊的陳雷和趙啓東空閒一些。

關於設郎將的事李業詡也曾向兵部尚書侯君集及李世民提及過。卻被告知待特衛軍中有戰功卓著者,再提拔,並不從另外軍中選調。這樣的決定讓特衛中那些各級軍官很是興奮。卻又抱怨這次平叛沒讓特衛出征。讓他們失去立功的機會。

李恪這段時間也有些偷懶了,常回到宮中去,日常練中也有些神不守舍的樣子,一問才知道這廝被李世民逼着要把婚事辦了。李世民的意思。定了婚事幾年也沒娶過去。有些丟皇家的臉面,這次親自挑選好大婚的日子,日期就擇在秋後的八月。

李恪沒法。只得灰溜溜地回去準備婚事了,還多次到女方府上,去行那些繁瑣的禮儀。把大婚前的這些準備工作做好。

李恪還曾稍稍的透露,婚後可能無法再到特衛軍中,需到封地上去了,皇帝也可能會另有任命,讓李業詡挺意外。

季業詡把諸多事兒處理的有些條理了,已經到了三月末。還好府中沒什麼事兒,幾個小東西沒鬧病什麼的。李靖也沒使人喚他,讓李業詡少些擔心事。

只是李業詡心裡有些愧對家人,當初答應鄭燕隔些日子就回府一次,卻都沒能如願。兩個,多月間,也只回去了一次,惹得鄭燕對着他抱怨了一大通,自是要李業詡額外補償一些欠下得東西。

害得李業詡在軍營裡辛苦。回家也沒得空閒,幸好家裡有一個身子稍弱的,要求不高。還有一個產假中,不然李業詡得累趴下。李業詡也感嘆,土地不能荒廢太久。不然再接着耕種,需要費更大的力氣。

此時離李世民和長孫皇后交轉指教李承乾一事也過去了一段時間。

李業詡在進宮向李世民奏報諸事進展順利的時候,李世民問起了此事。李業詡只得無奈地說,待過幾天就去東宮拜見太子李承乾。

李世民卻不許。說既然事兒都交辦的差不多了。要他今日即去東宮轉轉。並說太子李承乾已經向他詢問過幾次了。李業詡沒法,只得應諾,本來還想彙報完畢後即回府,把欠下的債還一下,卻也只得把這棘手的事兒先去完成。

李世民親自帶着李業詡來到了東宮。

李承乾正在麗正殿聽孫穎達說教,李世民吩咐近侍不要聲張。和李業詡站在微開的窗外看。

不愧爲當朝的大儒,孫穎達不用看書即可口若懸河地講上大半天。一通之乎者也的言論把李業詡聽得雲裡霧裡,李世民卻聽得挺有味兒,裡面坐着聽講的李承乾好似也是津津有味地聽着。

李業詡也現。雖然李承乾一帶恭聽的樣子,但細心瞧之下,還是現端倪,明顯是人在心不在的樣子,兩眼滴溜溜地亂轉,不知在想些什麼事兒。

待孔穎達講完課。李承乾恭送着這位太子右庶子出了門。

孫穎達看到外邊的李世民和李業詡,很是意外,卻也只是行了禮即離去。李世民領着李業詡走了進去。

李承乾看到李世民和李業詡進來,也很是驚異,忙上來恭敬地行禮道:“兒臣拜見父皇。”

“乾兒免禮”李世民對李承乾剛纔異常認真聽孫穎達講課還是挺滿意的,“你以往也幾次對聯說。想向李翼請教一番,如今聯把李翼給你找來了,你可得虛心討教啊!”

“是,父皇”李承乾還是很恭敬地行了禮,接着又對李業詡行了禮。“李將軍文采與武功皆非凡。還請多多指教!”

“太子殿下客氣了,末將只是個武夫。文采哪敢與太子相比。也請太子多多指教!”李業詡還一禮。

看着這一切。李世民呵呵笑着說了幾句。又叮囑了李承乾一番。滿意地走了。

初入東宮,李業詡本能地先看看宮殿的結構,及可以進退的地方。看着一臉嚴肅的李業詡。李承乾有些拘謹。也不知該如何問話。

“太子平日裡在學些什麼?”李業詡先開口問道。“剛纔看太子聽課挺是用功的!”

“別說了,都是些儒家雜學”李承乾撇撇嘴道,“孤天天聽這些。早就聽煩了!”

“哦,那太子喜歡什麼?”李業詡一聽這些難懂的古文也是頗爲頭疼,笑着問道。

“我喜歡吟詩論月,習武仗劍,只是處於太子位,一切不能如願。哪像李公子般,”李承乾一副羨慕的樣子。

“末將無才無學,只是略懂一些殺敵本領,太子有何羨慕的!”

“李將軍過謙了!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李承乾擡着頭。聲音高亢地吟出這道詩來,“李公子,你所作的這詩。真的是太有氣勢了,文采更是無人可及,如何說無才無學?孤可是時常吟誦。而你在幾次征戰中所展露的。頗有詩中寫力抗胡敵的模樣,讓孤甚是敬佩!”對李業詡的稱呼也從李將軍變成了李公子。

“不敢當太子誇獎”李業詡一聽,有些汗顏,自己盜用別人的詩。幾年過去了。還被人稱讚,很是慚愧。

李承乾卻從這詩開始說起,再說及李業詡所“作”的另外幾詩,並把李業詡在平定解薛叛亂及這次出征吐谷渾戰事中所表現…二二,都大大地稱讚了,番,不停地問這次出征中生的一糊手兒。臉上一副嚮往的神色,還央求李業詡再作幾詩讓他開開眼,表情也變得活潑起來,

李業詡也只得又一次把此戰中的一些經過講了一遍,心裡已經記不起來與人講了幾次這事兒,但做詩的事只能婉拒,不能再如此無恥下去,盜用人家的名作。

李承乾也沒強求李業詡做詩、聽了李業詡講的吐谷渾戰事經過。很是感嘆道:“孤也多想能領軍上陣殺敵”。

“太子身份尊貴,皇上如何會讓太子去領軍”李業詡笑笑。不說李承乾有沒有領軍的那份能耐,即使有,如今大唐戰將如雲,李世民如何會讓其去領軍?萬一出些差池,那就是天大的事兒了。

“這孤也知道,孤就像籠中的鳥兒一樣。整天都呆在這宮裡。沒個,人說心裡話,也沒事兒讓我做。無聊死了李承乾吧了口氣,臉上的表情與十六七歲的年齡不太相稱。但這種表情只是持續了一會,眼睛滴溜一轉,忙不迭地問李業詡道:“李公子。不,我還是喚你一聲業詡兄吧。你真是願意來指點我的?還是應付我父皇的?。

“太子如此稱呼,末將實在不敢當”。李業詡恭敬地行一禮。“末將實在不敢言指教。若太子願意,我們可以一起聊些話兒。”

“唉,業詡兄,你別這樣。我三弟都是如此稱呼你的,我也願意如此稱呼你,你也別稱我太子了。喚我聲乾弟吧”。李承乾臉上的表情很是認真。繼爾又嘆了口氣說道,“我在宮裡都悶死了,以前常聽三弟講。你與他一道喝酒耍瘋,很是自在李承乾露出很是嚮往的樣子來,與剛纔那副在李世民面前謙恭的樣子判若兩人。

“這個季業詡納悶着,爲何李世民的兒子人前人後的表現都大相徑庭呢?李恪如此,眼前這個太子也差不多。李恪和太子關係難道還挺不錯的。這樣的事兒也會和李承乾說?“是有過幾次,不過近些時候蜀王和在下都忙於軍中事務,已經好久沒時間出去喝酒玩樂了”。

這是實話。李業詡真想對李承乾說,被你的老子壓榨,自己整天都忙於軍中事務,如此大好年華。長安的花花世界都沒有時間去光顧。那些酒樓什麼的,還有一些鮮豔地方,都極少去,若有個穿越者聯盟的話。估計自己是最辛苦最慘的一個。得去找聯盟的主席或者負責的人兒去訴訴苦。

“我還是負羨慕我三弟,常能找你聊天討教,能到軍中領軍職。好好地過一把帶兵的癮。我呢。整天呆在東宮裡,除了逢一些節日什麼,連父皇和母后都很少見到,更別說這些弟妹們了,也沒什麼機會出宮去。若要出宮。也得父皇同意,還有其他人,如此這點,還不如普通百姓家的兒郎!天天聽着這些死板的大臣們說教,我都聽膩了,耳朵都起繭了”。李承乾說着,似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一樣受委屈。

寺業詡愣了一下,一下子接不上話!

李承乾話說完,又似想起什麼道,“業詡兄,這些話你可別和父皇說。若父皇知道了,定是會責罰我的。”

“太子如此信任在下,那我如何會說與旁人聽?”

“父皇整天忙於朝事,我卻不能爲其分憂,整天無所事事呆在這裡,你說,我是不是很沒用李承乾臉上露出一些憂色,“我今年已經是十七了,業詡兄,你十七時候,都已經領兵出征,平定解薛的叛亂了,看我三弟,也已經在軍中呆了快一年了!”

“太子想爲國分憂,此是大唐之幸,你若與皇上說了,或許皇上他會同意的”李業詡笑笑說道。

其實他並不太清楚如今的太子能做什麼。是否能幫助皇帝處理朝事,或者能如李恪一樣做其他地方領職,只是知道,若李世民有什麼不便。外出巡視,或者生病不起。可令太子監國的。

“我如何敢與父皇說”。李承乾臉上露出一些驚慌的表情,“父皇覺得我該學的東西還多着,所以讓這些人成天教我這些東西!”

這些話太敏感了,李業詡忙轉換話題,聊其他的事兒。

慢慢地,從李承乾話中,李業詡也瞭解到爲何李承乾想與他結交。

李業詡長得異常高大英偉,且一臉正氣。無形中流露的那份氣質讓人不由自主地欣賞,且文采武藝極佳,當日在宮中一招就把李世民的侍衛揍趴下,且馬術、箭術也是極其出衆。文采更是不凡,幾詩已經引起的極大的轟動,還有上次出征平定解薛的叛亂,及這次吐谷渾征戰中所表現的,都是異常勇敢。還有得自李靖真傳的兵法謀略,王公國戚家的那些少年公子都極其崇拜。作爲太子的李承乾也不例外。

所以李承乾也一再央求李世民讓李業詡來指教他一下。

看着一臉真誠表情的李承乾。李業詡有些揣度不出他如此說話是爲了什麼。

看着眼前的李承乾又不是一副很有心計的樣子,話語間還是有不的抱負。怎麼感覺眼前的這太子和歷史上記載的不太一樣呢?

李業詡再陪着李承乾說了一會話,即告辭出來,李承乾一再叮囑李業詡幾日再去和他聊天。並教他做詩和練武己

李業詡覺得李承乾天資還算聰慧,只是用後世的話說,生活條件太優越了。又無所事事,人很是浮誇,親生父母雖就在身邊,卻無法時間見面,得到他們的關愛也少,是個有些叛逆的大孩子。

史書上記載的,李承乾在東宮中整那些突厥部落樣,搭帳篷,餉養牛羊。割肉猥着吃,或許是閒着太無聊了。搞些花樣出來取樂而已。若有事做,可能不會變成那樣。

此時的李業詡也有另外的想法,若能延長孫皇后的壽命。且能影響李承乾的思想,那大唐後面的歷史可能會完全不一樣,若是如此。沒有武氏的亂國,大批忠臣武將被清洗,那大唐的輝煌會不會持續更長時間呢?

шωш▪Tтkā n▪¢ ○

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26章 決定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25章 顯神威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77章 訪客衆多第96章 太子監國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7章 較量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56章 遭遇馬賊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2章 即將開始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40章 受到攻擊?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58章 出海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32章 出征在即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53章 青海道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27章 共餐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9章 有後了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46章 取高昌城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65章 特衛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73章 佔地之計第4章 不速之客第29章 解惑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28章 軍事屯田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
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26章 決定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128章 鬆州之戰(二)第79章 勇敢的回紇女孩第162章 看到希望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16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121章 帳中春色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25章 顯神威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七四十章 鎮服第139章 終於明白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26章 漢化,是最好的征服手段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77章 訪客衆多第96章 太子監國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第7章 較量第17章 第一次考覈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55章 抵達幷州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56章 遭遇馬賊第74章 組建情報網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63章 不能回家了(上)第2章 即將開始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40章 受到攻擊?第270章 李靖病故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14章 我要常不回家了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9章 庫山之戰(下)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17章 準備出擊第26章 捷報傳長安第262章 皇帝果然要對付世家第137章 鬆州之戰(十一)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61章 皇帝的心思真不少第55章 安西大都護府和安西四鎮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58章 出海第211章 與蘇定芳會合第248章 分兵剿滅倭殘軍第32章 出征在即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24章 伏擊戰(下)第53章 青海道第27章 拜訪房府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27章 共餐第194章 遼東城被攻佔第9章 有後了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46章 取高昌城第36章 穿越莫賀延磧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111章 遲到的封賞第65章 特衛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9章 這是愛情嗎?第88章 安北大都護府的設立第73章 佔地之計第4章 不速之客第29章 解惑第136章 馴服良馬第28章 軍事屯田第107章 你說朕這主意好不好?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32章 這是迷底?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69章 可能的理由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80章 開城請降第65章 侯君集的臨別贈言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7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35章 打了長孫無忌的兒子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39章 麴文泰被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