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軍事屯田

…迂衆番話說宗後,李業詡卻貨得有很爽快的感貨門※

類似的想法在後世時候已經憋了好多年。.李業詡從上高中起就有這種憤慨心理了,只是後來一直以來呆在軍中,還是極少有與人交流機會的特戰隊中,嚴格的紀律,還有肩膀上那神聖的使命,使的這種想法埋在了心中不知哪個。角落,平常間不會輕易去觸及。

不過李業詡也明白,在後世,這種想法即使說出來,有人聽了。也是沒有作用的,自己位輕言微,根本沒人會當回事。如今卻不一樣了。自己在朝中身居高位,一些建議提出來還是頗爲份量,甚至能左右世界上國家力量最爲強大的大唐帝國政策的走向。

看面前這位執掌着天下間最強大國家政權的皇帝,已經有些被說動了。有這樣的效果李業詡已經滿足了。

“吃飽了嗎?。又沉思了一會的李世民問李業詡道。

“吃飽了”。李業詡老老實實地回答道,李世民這樣平淡的問話都挺讓人安心的。

聽李業詡如此說,李世民即吩咐宮人將案几收拾了。

隨後上來兩杯不知用什麼東西泡的茶。泛着淡綠色,還有誘人的香味。“賢侄,你剛纔所說的這些,聯會牢牢地記在心上”李世民喝了一口涼茶,臉上已經滿是讚賞的神情,“你的見地,放眼我大唐整個。朝中,確實沒人能及得上,連聯也是自愧不如,哈哈,聯能得你,實是聯之大幸”

“陛下過獎了,臣只是喜歡異想天開,想一些常人不會去想的東西。若有說錯的地方,還請陛下勿怪!”李業詡有些反應不過來,李世民語氣變換的還真的,一下子又變得如此,稱讚起他來。

這皇帝在稱讚的同時,也不忘往他自個臉上貼金,彷彿李業詡是千里馬。他皇帝成了伯樂。

“賢侄,你的腦袋確實好使,對事物的看法與常人大異,難怪連房相也時常在聯面前稱讚你”小李世民呵呵笑着說道,又似有些猶豫,”今日聯再問你一事,你要給聯一個意見

“陛下。是何事?。李業詡坐直身子道,想着李世民應該問有關西北的事了。

“你是如何看聯想推行的世襲利史之策?”

“這,陛下”。李業詡一聽傻眼,李世民怎麼問起他這個問題來了,“臣沒好好地想過這問題”。

這個問題太重大了,李業詡知道說出自己的看法要惹惱李世民的。

“你別”蒙聯,這樣的事你會沒好好想過”李世民有些想暴粗口。卻生生地給忍了回去,“你把你想的說給聯聽就是?”

有些命令的味道。

“是,陛下,那臣就謬議幾句”看李世民的神態,李業詡看得出皇帝的矛盾心態,“陛下,臣以爲,世襲刺史之策,實屬下策

“你說說緣由對李業詡這樣的說法,李世民似並不意外。

“陛下當政後,求賢如渴,這些年來要求朝中官員薦舉人才,以使的大唐有學識有能力之士,都能爲朝廷所用,爲百姓做事,正是此議,爲朝廷掘了許多的能幹之士;如今也準備在籌建軍事學院,將一些優秀的士兵和中下級軍官選拔出來,到學院裡進行深造,這樣也會培養大批的軍中能征善戰者。陛下所行的這些策略,都是希望選出那些有能者來爲官,爲政者都是天下飽學之士”

“陛下所行的這一切都是爲了使我大唐更好的展,所以受到百官和百姓的擁護;而今陛下所要推行的世襲刺史之策,卻是反其道行之李業詡看了看李世民。李世民卻還是沒什麼反應,只得繼續說道,“各功臣後代,良莠不齊,有品行優者。也有庸碌者,即使品行皆優者,也不一定能居刺史之職。刺史所常乃一州之地,其職過於重要,陛下一定要選擇那些能幹之士任此職纔可,不然是要毀我大唐之本

“你有沒有想過,若有一天你犯了錯,聯把你所有的職務都免了,沒有你祖父和你父親世襲下來的職務,那又如何?你還會如此說嗎?”李世民眼神咄咄逼人,口氣也很是不一樣地說道。

“陛下,若臣所作犯了法,或者陛下覺得臣沒有可用之處,那臣即使作了平民,也無怨,臣沒能力,何以能當大任?若這樣陛下還委以朝中重責,那不是誤國誤民嗎?。李業詡聽了李世民的話,心裡雖是一震,但還是硬着頭皮。口氣不變地說道,“臣也自覺只能領幾個兵。在戰場上胡亂衝殺一陣,若要讓臣去治理一州之地,那也是在臣的能力之外”

“臭小子如此說,還真來勁了”。李世民有些被噎着,氣惱地說道。

“陛下,臣只是據實說而已?”李業詡還是口氣不變。

“你有何才,聯還不知嗎?這一州刺史之職,你是看不上眼的了”倒是李世民緩了口氣。

“陛下,臣是自知自己能作什麼,臣自幼生活在長安,沒下過地,沒耕過田,不知百姓疾苦,對具體的民生之計也無從知曉,臣也相信絕大多數的官宦子弟也是如此。所”此人的後代世襲刺吏,實在不是好的政策。”李時冊微狐地嘆了口氣道。李世民世襲刺史的詔令已下,以後如何收場,還真不知道。

“聯世襲之策,還不是出自無奈,給世家”李世民說了半句。即收口。

“世家?。李業詡想不出來世家竟然還有力量能逼皇帝。

“賢侄,你不會不知道世家的力量吧?。李世民有些傻眼,眼前這李業詡還真有些地方聰明過頭,有些地方又傻得可愛。

李業詡搖搖頭,說實在,來大唐這麼多年,李業詡並沒見識過世家有何力量,這可能與他一直在軍中有關係,當下也想聽李世民細說什麼。

李世民又有想踹李業詡的衝動,不過還是忍着,耐着心講了一些關於世家的事,李業詡聽了有些咋舌,這才知道,世家的力量竟然如何龐大,一些時候竟然都可以與皇命相抗”

李世民最耿耿於懷的一件事,那就是想納崔氏家族的一女子爲妃。結果,崔氏族長竟然抵制這門與皇家的姻婚,最後把這名女子許給了他手下的程知節爲妻。

李業詡聽着這,驚訝地張大着嘴巴,這世界上還有這麼奇妙的事。李世民還有娶不到的女人?

怪不得程知節那老妖精,天天看着那麼得意,一個李世民都娶不到的女人,被他弄到手當老婆了。這不,老妖精在李世民面前肯定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優越感,敢在皇帝面前吹鬍子瞪眼睛,而李世民爲了體現自己的大度,不與程老匹夫相計較小隻能咬碎牙齒咽肚裡。

但當皇帝的,遇上這樣的事,肯定是耿耿於懷的,更別說世家還有那麼多與朝廷相抗的事,

李業詡也對程知節的正妻崔氏大有興趣。想去看看這位被兩位大唐最有名的惡漢爭搶的女人長得一副什麼傾國傾城的樣子。

不過轉念一想,自己相熟的程處默和程處亮兩兄弟應該都是崔氏所生。一想到這,李業詡有些被嚇着了。

這樣兩人的母親,會是什麼樣的呢?生出來的程家兄弟都是這麼一副對不起大夥的長相。也不定能好到哪裡去,誰也不敢去想會是一副花容月貌的樣子。或者是程知節這老漢的遺傳基因太強大了,把老婆的優秀基因都摧殘成隱性了,獨遺傳下他那惡劣的基因,成顯性表達出來?

“賢侄,賢侄正丫丫間,李世民又在喚了。

“陛下,臣在認真地聽着呢?”李業詡驚醒過來,坐正身子,自己心裡這萬惡的想法不能被李世民知道,不然這皇帝惱羞成怒,找個理由修理自己那就不太妙了。

“聯問你事呢。你怎麼不回答?。李世民說道,果然是有些惱怒了。

“陛下,這樣的事,臣不敢回答什麼關係到朝中最可怕的兩個。黑惡勢力之間鬥爭的事,如此敢開口,何況還沒仔細聽李世民問什麼呢。

“也罷。這事你是不好回答沒想到李世民真的不再問了,“你也不常到這些來,我們再聊一些其他的事

“陛下,臣這段時間忙於軍中練事務,各地情報都沒去關注了”李業詡還以爲李世民要問情報方面的事。

“原本準備到長安來的棄宗弄贊,又回到了邏些城”李世民似有些自嘲地道,“羊同王李迷夏趁吐蕃勢微,舉兵攻擊棄宗弄贊的一些部落,棄宗弄贊又回邏些組織抵抗去了,聯也下了詔令,讓李迷夏止兵,同時讓棄宗弄贊也整治一下自己的部下,以防被羊同吞併了”

“陛下,讓這兩部再打一仗也是好事?”李業詡道。

棄宗弄贊和李迷夏再掐個兩敗俱傷豈不是更好?“只是,陛下我們是不是要派軍隊干涉?”李業詡小心翼翼地問道。

羊同出兵攻擊棄宗弄贊,那大唐正好有理由出兵助之,並順理成章地進入邏些城。

“不急,我們現在最主要的還是準備西北的戰事?”李世民皺皺眉道,“大唐暫時還不能應對兩處戰事,所以只能抓最主要的!”

“陛下,西北有重要情報來了?”聽李世民如此說,李業詡頓時有了興趣。既然李世民現在不願意立即解決吐蕃問題,棄宗弄贊暫時又成不了氣候,先放一放也沒什麼,程知節還屯兵有鬆州一帶,正進行高原的適應性練呢,隨時可以做出反應。

“暫時還沒有!”李世民的話卻讓李業詡稍稍的失望,“其中的一些事聯想問你,若要出征西北,我大軍數量不會少,但物資供給困難,且不可能一戰就解決所有問題,若我大軍要駐紮在那裡,糧食、物資供應都是成問題的

“陛下,臣有一議可解決”李業詡很是堅決地說道,“即軍事屯田

軍事屯田,最著名的事例就是後來西北那個大省所設的生產建設兵團,事實證明,生產建設兵團的建立,在維護那個中國最大省份的穩定方面,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李業詡這段時間爲了準備進行的對西北征戰,也想了很多問題。李世民所問的,也進行了詳細的考慮,若我軍要在西北站住腳跟,二白中原的物資供應以滿足需求,那樣萬物資供應斤口?有糧食能填飽肚子,大軍不戰自亂。一定要想辦法就地取材。

“屯田制前幾朝都有施行,聯也考慮過。你與聯說說你所想的李世民聽了李業詡所說的,臉上神情很是戲劇化,令李業詡繼續說。

李業詡看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只得繼續說:“軍事屯田,就是利用軍隊組織進行屯墾戍邊,由士兵和士兵家屬墾種荒地,以取得軍隊供養和稅糧,這樣在一些遠離中原腹地的地方派兵,再也不必勞師運糧,此舉極大地減輕了朝廷和百姓負擔,使得那些地方可以就地取糧,許多時候,糧食對戰爭的勝負,還有百姓的安定,是壓到一切的因素

“曹魏時期,在臨近蜀、吳的邊界地區。一大批軍屯基地6續創立,在沒有戰事時,由軍中士兵墾荒耕種。僅在關隴地區,便設有長安、接裡、陳倉、上邦等多個軍屯基地。事實證明,這些基地在抵抗諸葛亮北伐的過程中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蜀魏之間羣山連綿,交通不便,諸葛亮五次北伐,沒有一次不面臨補給困難的問題。雖然他設計明瞭木牛、流馬等當時先進的運輸工具,但終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物資供應這一問題。魏軍一旦堅守不出。蜀軍圍困一段時間後,無糧可食,撤退便成了唯一結果。

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中,兩軍在上邦的交兵演化成了激烈的糧食爭奪戰,魏帝還特地派出增援部隊去保護屯田。以防止蜀軍搶奪糧食。形勢如此,蜀軍無糧,諸葛亮縱然足智多謀,也只能抱恨回師。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終於意識到了屯田的重要性,這才一邊與司馬懿對峙。一邊在渭南屯田,做持久作戰的打算,可惜這時他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屯田渭水的願望也化爲泡影。

魏國取得了抗蜀戰爭的勝利,從某種意義上講,是屯田政策的勝利。這是李業詡這段時間研究前幾朝關於軍事屯田方面的事得出的結論。

“臣覺得,這方法特別適合應對西北那一塊地方,西北之地雖然大多地方都是沙石地,但也有很多河流和綠洲。這些河流綠洲邊,是很好的種植地和放牧地,一些地方已經有人耕種,一些地方還沒有什麼人關注,若我大軍進軍西北,一時難以消滅西域諸小國,那可令幾將屯兵西域河谷邊,駐城守衛,同時令軍隊在無戰事時,墾荒種植,以取得軍中所用之物資,這樣我軍就可以長期在那裡駐守,不會因我中原之糧食供應不及。而出現窘境。待我力量穩固後。再慢慢收拾這些小國?而且,在我大唐將那一塊地掌握後,爲鞏固治理,也更是要採取軍屯之策,以使得我大唐軍隊能長期留駐在那裡”。

李業詡接着把他所知道前朝一些軍屯情況,及大概知道的後面幾個。朝代關於這方面的情況,還把後世的南泥灣,當然更主要的是生產建設兵團模式詳細地向李世民講了一遍,最重要的幾點,就是屯墾、戍邊、長期留駐。

南泥灣和生產建設兵團都是王鬍子的傑作,王鬍子的威名還可止西北一帶小孩哭,李業詡心中對這位可敬的。威鎮西北多年的將軍充滿了敬意。

“此是好計,只是”李世民眼中滿是讚賞,但語氣裡還是頗有顧忌。

“陛下,各軍鎮守將可以幾年即輪換一次,各文職和軍職人員不相互隸屬,軍屯的物資要先被文職官員收取後,再回軍中,這樣可以做到相互制約”後世生產建設兵團具體如何動作,李業詡不得而知,但他知道,現下的朝中百官。還有面前的這位皇帝,對這些事情應該很在處理經驗的。

李業詡悲嘆一聲。封建帝王最怕的還是手下造反,這樣軍隊民生都集一體的軍屯制度,李世民不放心那是肯定的。

“聯對軍屯制度已經考慮了良婦。李業詡沒料到李世民這樣說。“今日再聽賢侄一說,確實這是最佳方式”小

“陛下”。李業詡大喜,李世民自己也想過這計了,真是英雄所見啊。

“賢侄,你願意在西北屯墾戍邊嗎?。李世民滿是戲德之色着着李業詡。

“只要陛下有令,無論要臣到哪裡,臣都堅決執行陛下之令李業詡沒想過自己到那西北之地去呆上幾年來,但李世民如此說,也只能這樣應。

“聯說笑呢,賢侄如此大才,聯怎麼會讓你去屯墾戍邊。李世民很隨口地說道。

這話在李業詡聽來味道卻感覺大不一樣。其中可以有很多種意思可以理解。這皇帝說這是什麼用意?

李世民似乎也回過味來,“軍事學院籌建在即,聯還要你負很多事,如何能在外鎮守?鎮兵之將小軍中多得去,但能幫聯做這些事的,卻不多。你李翼是不可少的!

聽了李世民這畫蛇添足般說的話,李業詡還是有些不對味兒,只是也不好說什麼”

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85章 長樂公主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8章 琴瑟之合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6章 《出塞曲》第71章 朝會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21章 巧遇父親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68章 託孤?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76章 太子的事第9章 有後了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171章 心跡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38章 壽辰(中)第76章 大婚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5章 再次相遇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6章 長安西市第40章 受到攻擊?第23章 很多意外第54章 空前的勝利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41章 佔領柳谷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48章 大事也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58章 出海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6章 喜歡你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
第188章 李道宗的計謀:奇兵襲平壤第105章 遭遇魏王第85章 長樂公主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8章 琴瑟之合第18章 訓練繼續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04章 曼蘇來訪第143章 意外的封賞第24章 皇帝李世民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132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下)第16章 《出塞曲》第71章 朝會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106章 因誰之故?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51章 元旦朝會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麼?第21章 巧遇父親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68章 託孤?第94章 那是曼蘇願意的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76章 李世積回京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27章 大漢民族主義者—李業詡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76章 太子的事第9章 有後了第183章 長孫無忌被冷落第9章 紈絝們的目的第33章 血戰赤海(一)第171章 心跡第204章 高延壽歸降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113章 軍歌--《大唐軍魂》(下)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32章 鬆州之戰(六)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38章 壽辰(中)第76章 大婚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126章 新案加舊案第231章 平壤城下閱兵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218章 金勝曼出現意外第16章 戰爭佈署第15章 再次相遇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264章 連番重大舉動第213章 大哥,新羅王可能看上了你第150章 平康坊的奇女子第107章 拜訪溫彥博第166章 女兒家的心事第6章 長安西市第40章 受到攻擊?第23章 很多意外第54章 空前的勝利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89章 準備班師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197章 金勝曼相求的事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175章 龍顏大怒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98章 吳王李恪的心思第225章 會師於平壤城下第41章 佔領柳谷第38章 血戰赤海(六)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48章 大事也第35章 玉門關分兵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58章 出海第11章 李靖的憂慮第16章 喜歡你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224章 待朕抵達後纔可攻擊平壤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