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

以右監門衛大將軍程知節爲邏些道行軍大總管,領鬆州、疊州、青海駐之軍一部,集結屯於吐蕃高原上,並再次詔令讓棄宗弄贊來長安商議歸附稱臣事宜,若棄宗弄贊不來朝,即出兵邏些

程咬金程知節可是很興奮地接受這任命,這老傢伙也沒去想高原上的地勢氣候是如何的差。

這些年程咬金都沒什麼外出征戰,上次出征平羌人叛亂,雖然得勝回來,但因御軍不嚴,虐殺俘虜,私掠財物,被執失思力告發,遭到李世民的責罰,因此被抹去戰功,讓程咬金憋着氣,老想着要用一戰來證明自己領兵作戰的能力。

程咬金看到李業詡這樣後起之將都立下無比巨大的戰功,如今職位竟然不比他低,有些氣不打一處來的感覺。

有出征的機會,而且面對的還是不聽話,但已經被打殘的棄宗弄贊,程咬金怎麼會不把握住這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也就樂顛顛地領命去做準備了。

李世民另外一個詔令頗出乎朝臣們的意外:詔右武侯大將軍、化州都督、懷化郡王突厥歸將李思摩爲豐州都督,讓其率所部十萬人,從河南地北進到河北,回到原來所居之地。

李思摩即阿史那思摩,他在上一年被李世民賜姓李。

李思摩部衆十餘萬,可以上馬作戰的兵員有四萬餘。李世民此令再明白不過了,是讓原居了這塊地方的李思摩部,利用其對地形的熟悉,還有對大漠地帶環境的適應,以這十餘萬人再返故地,以抵禦薛延陀部的威脅,對夷南及其兩子大度設、領利芯進行監視。

李思摩手下還有兩員李世民派屬的大將,分別爲左屯衛將軍阿史那忠,左武衛將軍阿史那泥熟,此兩將都爲驍勇善戰之人,所領部族本不與李思摩同族,如今爲了加強抵抗薛延陀的力量,也歸於李思摩屬下指揮。

李世民再另令融國公張亮爲勝州都督,領漢兵一萬助之。

同時李世民遣司農卿郭嗣本給薛延陀下重書,明確告之李思摩部將至漠南,讓讓薛延陀呆在漠北,各守邊疆,鎮撫部落,若敢抄掠李思摩部,大唐將發兵擊之。

面對北面強大的薛延陀部,李思摩本不願再至漠南地,只是在李世民另遣張這領兵助之,及阿史那忠和阿史那熟的合部,還有大唐皇帝對薛延陀的威嚇,才同意出塞,與薛延陀對峙。

其實這幾部都不太願意北歸,到新的安置地後,環境比之漠南不錯多了,部族頭人大多入京爲官,幾年的安逸生活下來,沒有人想回到環境艱苦的大漠地帶。

李思摩部已經往特衛軍中送上數千士兵,有幾百人戰死沙場,這次本還想在募兵之時再送一部,以示有大唐的效忠,但接到皇帝的詔令後。也只得罷休。李思摩與阿史那忠和阿史那泥熟有差不多的心思,但願薛延陀能北撤,或者力量被削弱,那他們就可以重新南下。

稍後一些日子後,李世民派出戶部郎中李道裕率使團往高昌,責其與西突厥勾結,攻擊伊州,阻其他各國來長安之貢道,讓鞠文泰立即停止玩火的舉動,歸還扣押的中國人,重新來長安朝貢。

並以大唐皇帝的令,徵其大臣阿史那矩來朝,欲與之議事。

十餘天時間內,朝廷和皇帝下發了諸多的詔令和詔命,讓百官們驚異不已,如此頻繁的人員變化動作,在貞觀朝以來也是少有。

一天忙碌下來,李業詡網回府,還沒歇息,正與妻兒們說些事,卻聽李年來報說李世劫來捌

“快請”李業詡忙起身,有些納悶,剛網在兵部官署還討論過事兒,怎麼就跟隨着自己而來,有事兒不會在官署說,還要到府中朝

“賢侄,今日冒昧來訪,有打擾之處,還請見諒 ”李世劫一見到李業詡即先行禮說抱歉。

李業詡看李世劫身後,還跟隨着一名中年將領,心裡有些兒猜到什麼事兒。

幾人作着禮進行前廳。

“這是跟隨我多年的軍中長史郭孝恪,這次也一道隨我進京網進前廳,李世劫爲他們介紹起來。

“見過李大將軍”郭孝恪恭敬地對李業詡再行一禮,道,“末將常聽人講起將軍所經的戰事,甚是敬佩

“郭將軍的威名,某也是久有耳聞,幸會幸會”李業詡一臉驚異地看着面前這位長相還不錯的中年將領。

郭孝恪的名字還是在後世知道的,李業詡的記憶中,這個名將在安西一帶,以幾千士兵,與突厥數十萬兵馬抗衡,拳打腳踢,把突厥人要得團團轉。更讓李業詡記着這個人的是,郭孝恪還有一個兒子很有名,喚郭待封。正是這郭待封,在李治李小九當皇帝間,作爲薛仁貴的副手,與吐蕃大軍在大非”一帶作戰,結果不聽行軍大總管薛紫,一號令,擅自行事,使得十萬唐軍兵敗大非

自那一仗後,唐軍天下無敵的神話也破滅,青海徹底落入吐蕃人的手裡,這也直接導致吐蕃在以後的百年間,成爲大唐最強大的對手,李隆基時候,更是與吐蕃在青海一帶進行了多次的激烈征戰,卻最終沒有打敗吐蕃人。

不過李業詡知道,如今這樣的情況再不會發生了,吐蕃已經徹底被打殘,再也沒有能力攻擊我大唐,而那個不知落在何處的文成公主,也肯定不可能再入藏嫁給成喪家之犬的棄宗弄贊,薛仁貴也成爲自己的部下,出人頭地的日子會更早,也沒再有可能大非川的戰役。

連李治能否當皇帝還是個未知數。

只是郭孝恪那狂妄的兒子郭待封得要注意,以後不要再讓這個人壞了什麼事纔好。

??“大將軍如此說,真是折煞末將了”。郭孝恪對李業詡這樣說很是意外。他雖然跟隨李世劫多年,自覺並沒什麼戰功立下。李業詡如此說,明顯只是客氣之語,他根本不知道,李業詡知道的事很多。

“哎。如此客氣做什麼?。李世劫哈哈笑道。“賢侄,在兵部官署,一些事兒不方便說,所以今日就上你府中來,聊一些私事兒,順便討杯酒喝

“李伯父有事儘管吩咐,翼當不得你如此,若有事,也是翼上門拜訪纔是 ”李業詡說着,屏退下人,在李世助身邊坐了下來。

“郭將軍跟隨我多年,行軍佈陣頗有戰法,因此這次我就將他一道帶回京,也向皇上舉薦他,讓他到新設的衛軍中任職 ”李世劫開門見山地說道。

“李伯父決定即可,何需來問侄兒呢?。李業詡明知故問道。

“哎,賢侄,你如此說就見外了”。李世劫故意吊着嗓子道,“新設的特衛軍中,還少幾名將軍沒着落,因此我向皇上推薦由郭將軍到特衛軍中任職。皇上並沒反對,只是叫我問一下你的意見如何

“李伯父。特衛將軍是由皇上任命的事,我如何能做主?”李業詡疑惑地問道。

本來依李業詡的想法,作爲自己部下的蘇定芳和鄭仁泰,也將他們分置開來,安排在另外衛軍中,這樣不至於讓人有顧忌,畢竟李業詡和這兩位共事了多年,相互間很默契,若有事肯定是一心的。

只是李世民沒有同意李業詡的意見,還是讓蘇定芳和鄭仁泰都在特衛軍中。

李世民的意思,那就是要保證這個大唐第一衛軍的絕對戰鬥力。

“賢侄,皇上只是讓問你的意見,若你同意,則即可入特衛草中 ”李世劫笑道。

“李伯父所薦之人,定是非常之人,翼如何敢拒絕,若陛下任命下來,那翼定是非常喜羽”李業詡只得如此說。

作爲直接領軍隊的將軍,各師將軍的人選。李世民是非常慎重的,也到現在沒最後公佈。反而大將軍的人選,早就詔告天下了。大將軍職位雖高,並不直接管軍隊,在皇帝詔令和兵部軍令下達前 也沒權力調動一兵一車,所以重要性還不如將軍職。

“你既如此說,那我就放心了”。李世勃哈哈笑道。

“那以後還請大將軍多多關照”。郭孝恪站起身,再行一禮拜

“郭將軍客氣了,若皇上的任命下來後,那我們以後就是一道共事”。李業詡雖然如此說,但對郭孝恪如何領兵還是不清楚,不知道這位在歷史上挺有名氣的將領能否嚴格按照練大綱來執行日常的崔練。

按佈防情況,除第一第二師在長安近郊外,其他三師都是在離長安較遠的地方,巡視一次也不是很方便,練情況不能實時掌握。不過大量的中下級軍官,包括隊正到郎將一級的主官,全部都是從原來特衛所領的那一萬人中派出,這些人應該能嚴格地執行練大綱,按照大綱上的課目練的。

而在開始練兵前,新任命的這些將軍也要在特衛原先的軍營,也就是現在的特衛軍部和第一師駐地進行一段時間的集,這樣可以讓新任命的這些各衛軍將軍們對情況熟悉起來,並指導以後的練工作。

不過雖然如此,李業詡還是不太放心,怕這些他自己不熟悉的將領們不能嚴格按照大綱進行練。所以也建議李世民以兵曹參軍事行使軍法官職,在網開始練時,有權監督新任的將軍嚴格執行練。

“今日本想在你這裡討杯酒喝,但老夫想着還有一些事兒要去問詢一下你祖父,還是先告辭了李世劫像似突然想起什麼,即起身告辭。

郭孝恪也跟着站起身,與李世劫一道離去。

正想請李世劫和郭孝恪一道用餐的李業詡有些納悶,難道李世勳還要向李靖說明一下推薦這個郭孝恪的理由嗎?

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48章 大事也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14章 就一招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6章 成爲軍人第23章 初次進宮第76章 太子的事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41章 佔領柳谷第78章 爲何如此第23章 很多意外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56章 爭功第61章 緊急事件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75章 封賞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5章 顯神威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171章 心跡第22章 論理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0章 吾兒李徵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70章 攻擊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5章 論道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8章 琴瑟之合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82章 李業嗣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5章 回府(下)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3章 三月三第79章 買一送一?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56章 爭功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0章 祖孫對
第49章 安西都護府的設立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48章 大事也第123章 兵進吐蕃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18章 庫山之戰(中)第14章 就一招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74章 平壤道行軍部的動靜第87章 這小子還真行第228章 高藏被俘第6章 成爲軍人第23章 初次進宮第76章 太子的事第64章 初經人事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184章 擊潰高麗援軍第87章 一堆名將第226章 李世民親自指揮攻擊平壤第41章 佔領柳谷第78章 爲何如此第23章 很多意外第227章 攻進平壤外城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56章 爭功第61章 緊急事件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99章 又有人彈劾第249章 似秋風掃落葉第130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上)第75章 封賞第68章 回紇人歸降第62章 諸將的封賞第273章 沒開始就結束了第25章 顯神威第142章 又結婚了第171章 心跡第22章 論理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77章 洞房花燭夜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45章 吐谷渾復國第10章 吾兒李徵第206章 好消息傳來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164章 李世績所擔憂的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255章 長安風雲四起(下)第25章 奔襲曼頭山(下)第272章 歷史在開玩笑?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67章 高麗棒子是懦夫第11章 吐谷渾,自找死第70章 攻擊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29章 鬆州之戰(三)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243章 抵達難波外海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53章 李靖面授機宜第61章 青海都護府大都護第77章 大度設潰敗第5章 論道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8章 琴瑟之合第27章 大戰牛心堆(上)第82章 李業嗣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84章 給皇后治病第165章 很是意外第106章 上元節的煙火晚會第91章 不一般的禮遇第101章 你要明白皇帝這樣做的理由第15章 回府(下)第72章 小部回紇人的叛亂第259章 因病請辭第3章 三月三第79章 買一送一?第252章 李世民親迎出長安第241章 幸好你沒嫁於倭太子第36章 特種訓練(下)第56章 爭功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151章 南北夾擊第169章 又見顏如賓第36章 血戰赤海(四)第172章 太子來訪第104章 閻氏兄弟第26章 李靖想玩什麼?第159章 吐蕃稱臣第51章 欲谷設跑了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31章 丫頭雲兒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10章 祖孫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