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長安西市

長安東市和西市分居皇城東南和西北方向。

東市周圍坊裡多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宅弟,經營上等奢侈品爲主,以滿足皇室貴族和達官顯貴的需要。而西市經營的商品,多是衣、燭、餅、藥等日常生活品,又被稱爲“金市”,吸引的人羣從平民百姓到官宦貴族都有,還有很多是來自波斯、大食等西域的“胡商”及高麗、百濟、新羅、倭國、天竺等各地的商人。

這些異域商人帶來香料、人蔘、藥物、毛毯等胡貨,再從長安買回珠寶、絲織品和瓷器等。他們多僑居於西市或西市附近一些坊裡。西市中有許多胡人開設的店鋪,如珠寶店、貨棧、酒肆等,特別是胡人開設的胡姬酒肆,裡面經常有來自西域的年輕女子表演歌舞,異域風情的胡姬和舞蹈吸引許多的輕狂少年們前往。

李府位於皇城邊上的興道坊,離東、西市並不遠,以前李家兄妹常去距離稍近的東市玩樂,西市從未去過。據聽去過西市的家僕講,西市比東市熱鬧多了,那裡有許多他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有趣物品。

對少年人來講,喜歡熱鬧是他們的天性,未見過的新鮮事物,最能吸引他們眼球,特別是像李櫟這麼點大的小女孩。

在李櫟的一再要求下,李業詡答應帶着家裡這二個弟妹去西市逛逛。

趁這天李業嗣不用去弘文館上學,李業詡在晨練結束後,帶着李業嗣、李櫟,還有兩位忠僕,李成和李萬,一道往西市去。雲兒這丫頭也要求跟着去,李業詡想着可以讓她照顧李櫟,也就答應了。

李業嗣一身青色胡服,跟在一身素白勁裝的李業詡後面東瞧西看,不時地講起皇城及邊上街道、建築、府舍的情況。兄弟倆都喜歡穿着緊身、窄袖的胡服,而不喜穿寬袖的袍衫,因都是習武的緣故,胡服更適合騎射練習,也覺得方便。

李業詡這也是第一次好好觀察長安城的面貌,上次上巳節出城是坐馬車去,沒能好好看看,這次是走路出門,可以邊走邊看。

不愧是當今天下第一大都市,初唐的長安已是異常繁盛,街上人流如織,男女老幼衣着鮮豔,有乘着馬車、牛車的,更多的是如李業詡他們般步行。

還有許多着奇裝異服的各種膚色胡人。

街上各種建築規劃整齊,唐時坊和市分開佈局,除部分達官貴人外,大部分的房居門朝坊內開,雖然一些居民出行不太方便,但也使街道看上去非常清爽乾淨。

街道異常寬闊,除了被後人驚歎一百五十米左右寬的朱雀大街外,西市四周的街道也有一百多米寬的,街道兩邊種着整齊的樹木,路邊有青石板遮蓋的排水溝。街道沒有後世店鋪林立、雜亂無章的情景,顯得特別空曠,在街道上可以打馬飛奔。

古人在城市建設方面做的還是挺有前瞻性的,百多米寬的街道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也是夠超前的,或許可以說現代的城市建設理念並不比前人高明和長遠。

西市裡更是人流如潮,物品琳琅滿目。

好奇的李櫟一個人蹦蹦跳跳跑在前面,一會跑到香料攤前亂嗅,一會呆站在一個鋪前看人家制作小糖人。小女孩對一切感覺都是那麼新鮮,就連李業嗣和雲兒的嘴也張得老大。不過雲兒關注的是各種新奇玩物和飾件,而李業嗣,還有李成和李萬看的是各種膚色的人種,那些穿着古怪的衣物、着各式各樣的裝飾、操着半生的漢話在那吆喝的胡人。

一羣沒見過世面的井底之蛙,李業詡暗暗好笑。

不過西市的繁華還是有些出乎意外。唐初時候剛剛經歷連年征戰,人口大幅減少,生產力水平還是比較低下,交通並不便捷,理應百廢待興。現在看到的景象卻是商業如此繁榮,物品也是異常豐富,異族人士隨處可見。唐初貞觀時期整個社會和經濟恢復發展的挺不錯的。

恍恍然,面對繁華的西市,竟然有種在現代社會的感覺。李業詡記得,自己後世的家鄉,江南的一個小城,也是一個異常繁華富足的地方,外國人也如眼前般常見。如果不是眼前的人都身着古裝,所居之地是古城長安,看眼前涌動的各色人流李業詡以爲回到了家鄉的小商品市場。

“大哥,”李櫟拉着李業詡的衣袖,指着一個店鋪說,“我要吃糖。”李業詡一看,原來是後世的麥芽糖,記得自己小時也很喜歡吃這東西,粘着牙齒,特別有嚼勁。當下每人買了一塊,才一文錢一塊,雲兒推說不喜歡吃,被李櫟搶了去。

逛了好一會,李櫟大喊着累了,雲兒看着也有些吃不消走了。李成和李萬手中已經多了許多物件,都是李櫟和雲兒看中的,有小玩物、小掛件、小飾物,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

李業詡倒不覺得的累,也買到了一些他想要的東西,他最想要找的東西還沒找到。

在特戰隊多年下來,李業詡在製作一些小的武器和工具方面已經是行家,他只是怕這個年代一些材料沒有,也擔心這時的冶煉水平低下。

幾圈逛下來,李業詡從市上售賣的刀劍來看,這個時代的冶煉水平已經挺高了,鐵和鋼的成色都已不差,製作的刀和劍等兵器淬鍊水平都是非常不錯的。

在一個店鋪裡,李業詡終於找到了他要找的東西,那是一個賣水晶的店鋪,櫃檯上擺着各種樣式的水晶。

店老闆的裝束像是一位阿拉伯人,卻能說一口非常流利的漢話,看到李業詡等人氣度不凡,知道是貴家公子,親自來迎接招待。

貨架上滿目的水晶,各種顏色的都有,只是沒有看到透明的。

“這位公子,您隨便看,這些都是上等貨色的水晶,您不滿意的話,倉庫裡還有,”店老闆看多了顧客的眼神,知道沉默着的李業詡對面前的貨不太滿意,有些着急地問道,“我們店是整個長安最大的賣水晶的店,其他店裡有的,我們這裡都有,其他店裡沒的,我們也有!”

“那有沒有透明的水晶?”李業詡瞄了一眼店老闆問道。

“有,只是透明的價格更高些,也不太好看,沒什麼人買,也就沒擺放在外頭,”店老闆指示夥計去拿東西,“公子你真是識貨的人,透明的水晶質地是最好的!”

幾名夥計捧了幾個透明的水晶出來,李業詡仔細看了看,都是略有顏色的。

“還有比這更透明的嗎?”李業詡略帶遺憾地問道。

“有!有那種沒有一絲雜質的,但公子您要定貨,十天半月以後纔到,那價格更高的,”店老闆像是看到財神一樣的目光看着李業詡,“其他店也是如此,公子您好的話,您只要留個地址,小店定爲您送上門去,只是要付定金…”

一問之下,這東西價格竟然貴的離奇,一個拳頭大的水晶球竟然要價五百文,更透明的水晶價格更高,差不多要一貫。

李業詡來唐後雖然沒自己買過東西,但一貫錢的價值還是知道的,記得史書上寫着,貞觀四年時鬥米不過三四文錢,這一貫錢是個不小的數目。

但這東西也必須得買,這個時候還沒有玻璃,透明水晶就是製作一些東西最好的材料。

幸好李成和李萬帶的錢夠多,李成把一袋銅錢全都叮噹着倒在櫃面上,換回了幾個成色較好的水晶球,並付了定金,要求店老闆準備好最透明的水晶,過些日子來取。

在一個店鋪裡,驚喜地看到有磁石和磁鐵樣玩物在出售。

透明水晶和磁石,這兩樣東西正是李業詡要找的…

第93章 勸和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58章 連根拔除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28章 李恪母子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0章 吾兒李徵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67章 遭遇伏擊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10章 祖孫對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4章 蜀王李恪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1章 陽春白雪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30章 朕看好你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6章 《出塞曲》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10章 開始募兵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97章 回家了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71章 朝會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56章 意外的事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58章 凱旋儀式第36章 收留第28章 李恪母子第22章 剖析
第93章 勸和第12章 你對將軍人選有何要求第38章 生擒阿史那矩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65章 驚喜事兒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41章 玩的過火?第190章 新羅人不得不聽令第44章 慕容順何意第52章 雙河之戰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58章 連根拔除第176章 新羅女王金德曼斃,新女王金勝曼立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205章 朕決定:大軍直擊平壤第29章 大戰牛心堆(下)第28章 李恪母子第66章 北方有戰事第10章 吾兒李徵第97章 李世民的大舉動第13章 徵兵要提早開始了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70章 李業詡的對策第269章 太子的奏議第1章 這是在哪兒?第67章 遭遇伏擊第215章 這些都是大唐的國土第10章 祖孫對第21章 世襲刺史的風波第4章 蜀王李恪第19章 尚書大人來視察第254章 長安風雲四起(上)第11章 陽春白雪第40章 我們是仁義之師第251章 踏上回程路第41章 佔領柳谷第114章 五萬足矣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171章 攻擊熊津城(上)第80章 不堪一擊的頡利苾部第79章 買一送一?第165章 張亮的戰略計劃第24章 奔襲曼頭山(上)第166章 百濟伏兵撤走了第201章 皇帝的詔命送達第30章 小子,你得娶媳婦了第30章 朕看好你第42章 小子,你放手玩吧第63章 再訪宗聖宮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21章 吐谷渾人的火攻第13章 槍法與兵法第120章 河曲之戰(下)第22章 我們要殺了李世民第148章 有人上門來敲詐第125章 軒然大波第16章 《出塞曲》第34章 血戰赤海(二)第149章 高麗、百濟自找死第147章 悠閒的日子第10章 開始募兵第47章 兩位大佬要做啥?第48章 新的佈署第155章 高麗人請罪,遲了第200章 突發情況第235章 偷看皇帝的密旨第145章 回家真好第21章 藥王孫思邈第122章 關於吐蕃的事第97章 回家了第81章 攻擊夷男牙帳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50章 爲中國報子弟之仇第159章 發現敵情第161章 誰會約見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14章 幾路大軍直取平壤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35章 鬆州之戰(九)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3章 組建軍事學院的重要性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18章 轉念間想到的第136章 鬆州之戰(十)第71章 朝會第140章 鬆州之戰第173章 輕取蓋牟城第239章 雞林州大都督府第56章 意外的事第7章 新任的特衛大將軍第81章 太子的抱怨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3章 新式武器問世第48章 重創突厥人第58章 凱旋儀式第36章 收留第28章 李恪母子第22章 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