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攻擊熊津城(下)

“各艦注意,準備射擊,”鄭仁泰站在其指揮艦上,大聲地宣佈着命令,“左艦兩炮測距,以最大仰角,目標城門樓位置,開炮!”

艦上的旗語兵將鄭仁泰的命令準備地傳達給各艦,鄭仁泰指揮艦左側的鬥艦,率先開炮,兩枚實心的測距彈先發射出,一先一後地往城門樓方向飛去,直接落入城內。

“敵城距我艦距離約八百步,調整仰角,開始射擊!”還是鄭仁泰親自下達命令。

隨着鄭仁泰的命令,已經裝上炮彈的各火炮調整好角度,舉着火把的士兵依次點燃了艦上的火炮。

“轟!”隨着連續幾聲巨響,各戰艦似被什麼力量推了一下,略向右側斜,隨即又恢復回來。隨着幾聲巨大的爆炸聲,熊津城南門城樓被轟掉一大塊,城牆上的守軍士兵也有一些被炸飛,還有幾枚炮彈落下護城河內,濺起不小的浪花。

此時已經是午後時分,太陽已經稍偏西,熊津城上的守軍大部正面對着太陽照射的方向,而我攻城部隊基本都背光,此正是李業詡選定的較佳攻城時候,在從陸上運來近半約八十門火炮抵達後,作爲攻城指揮的蘇定芳下達了攻城的命令。

炮艦上火炮第一輪射擊效果不佳,各艦繼續調整射角往城樓上開炮。

幾炮過後,射擊精度明顯得到提高,大多的炮彈都落在城樓上,在騰起的黑煙中,把不少的百濟士兵炸飛,那些沒被炸中的也被唐軍這樣厲害的武器嚇壞了,不少的士兵相互推搡着往幾個方向逃跑。

在熊津江上的火炮開始轟擊時,佈置在西門的五十門火炮也開始了轟擊。

“對準城門樓,給我集中火力轟擊!”指揮西門攻城任務的李業嗣親自給炮兵下達着命令。

在望遠鏡裡,李業嗣看到城門樓近集中了不少的百濟守軍將領,因此在攻擊開始時候,即命令炮兵先對準城門樓方向,進行集中的轟擊,想趁敵不備時候,給予敵軍一個突然的致命打擊。

在兩枚測距彈從城門樓上面飛入城中後,集中在城門樓上的百濟守將們明顯被這突然飛來的東西嚇着了,一時間顯得有些慌亂,有幾名將領模樣的人在一些人的護衛下,準備躲到一邊去。

“給我狠狠地打!”李業嗣身後傳來蘇定芳咬牙切齒的吼叫聲。

火炮的威力在海戰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我軍以極小的傷亡代價,重創了百濟與倭國的水師聯軍,這也讓一向對騎軍很是看重的蘇定芳,有些心裡不平衡,水師將士取得了大功,陸師將士還沒取得什麼戰果,這讓立功心切的蘇定芳很想在攻擊熊津城的戰鬥中表現一番。

只是久經戰事的蘇定芳也明白,攻城不同於以往在西北草原上以騎兵快速突襲敵軍的戰法,攻城戰大多時候都是要打硬戰,在百濟人嚴防之下,奇兵已經沒有可能實施,唯有以正兵攻擊,以軍士登上敵軍城樓,才能取得攻城戰的勝利。

火炮冒着黑煙,在巨大的轟鳴聲中,將讓人心驚膽戰的炮彈送到熊津城頭上,接連炸開,將無數的百濟守軍士兵撕成碎片,和着那些磚牆碎片飛到空中,再落下來,許多百濟士兵殘缺不全的屍體,直接掉到了城下面,在護城河裡一浮一沉。

而在火炮前面,有幾架拋石機輪番向城樓上拋擲手雷。

在唐軍火炮炮彈及手雷的密集轟擊下,被爆炸聲和爆炸所帶來讓人不忍睹慘狀驚嚇的百濟守城士兵們,已經亂成一團,許多士兵扔下了武器,抱頭鼠竄,還有很多人,竟然直接從城牆上跳了下來,摔在城牆邊的,當場摔死,落入護城河內的,也有許多斃命或受傷。

隨着掉落的百濟士兵屍體及傷者不斷地增多,護城河的水也開始變色。

幾輪火炮過後,熊津城的西門城樓已經塌了下來,煙霧瀰漫中,蘇定芳的望遠鏡裡,都已經不太清楚城牆上的情況,只是隱約看到守城的百濟軍士們,不斷地在來回奔跑着,試圖躲避不斷落下的炮彈。

炮兵陣地上,也已經全部被黑煙籠罩着,炮兵將士們已經看不清面前的情況,也被煙嗆得,許多人在那裡咳嗽。

炮兵指揮官們正忙着指揮軍士們轉移火炮,準備接下來繼續轟城。

而此時,北面與南面的火炮還在繼續轟擊着,猶以南面的聲音更巨,數十艘鬥艦在江面上一字排開,以百多門火炮輪流轟擊熊津城南門,使得熊津城南門受到的打擊最大,有一片城牆已經被轟塌下來。因江面上風大,火炮發射時產生的黑煙很快就被風吹走,使得將士們的視野基本不受影響。火炮數量也是最多,輪流發射基本可以不考慮炮筒過熱問題。

城北攻城由程處默指揮,在海上遭受了非常痛苦的暈船折磨後,這位期望與他老子般在征戰中立下大功的猛將,在上岸後,也很快恢復過來,有幸得到李業詡令其攻擊熊津城北門的任務後,程處默即摩拳擦掌,準備親自帶人登城,只是李業詡在攻擊前嚴令,一定要以足夠的火炮轟擊,對守城的敵軍造成重大傷亡,也使的百濟人出現巨大恐懼,產生混亂時,再以幾個方向一道攻城,這樣的命令讓早就想率軍登城的程處默心裡着急之下,又無計可施,只得看着十幾門火炮對城進行轟擊。

只是這轟擊的效果太出乎他的意外了,不但造成了城頭上密集站立的百濟守軍巨大的傷亡,也使得那些原本拿着弓箭、刀槍等武器進行守衛的百濟士兵四下亂逃,一些城牆上出現了大段無人防守的情況。

熊津城東面因爲地勢落差極大,火炮都無法在有效射程內架設,也非常難登城,所以李業詡放棄了從東面攻城的行動,只是令李子和的第七近衛師,在離城東十里一處山樑處埋伏,若百濟棄城,從城東出城的話,可以給予殘敵一個更致命的打擊。

熊津城西側的火炮在轉移陣地後又開始轟擊,除一部火炮轟擊城牆上的敵軍外,還有一些火炮直接往熊津城深處射擊。

相對於裝載在艦上的火炮,用在陸上的火炮炮筒更粗,炮管更長,射程更遠,威力也更是大,雖然運輸不是非常的方便,但對敵的打擊效果卻是比裝在艦上的火炮要大上很多。

在火炮的持續轟擊下,熊津城頭上已經是亂成一片,城內好似一些地方也冒起了黑煙,整個熊津城內外,都是一片黑煙籠罩着,讓在城下的唐軍士兵看不清楚城牆上的具體情況,城上那些還堅守的士兵也看不清城下的情況。

“準備登城!”蘇定芳非常滿意這樣的效果,果斷地發出了登城的命令。

幾支煙炮沖天而起,在比熊津城還高出一大截的地方爆炸開來,這是登城的信號。

隨着這信號的發出,城下傳來驚天動地的大喊聲,無數的唐軍士兵舉着兵器、盾牌,還有那些登城的雲梯,如潮水般往熊津城牆衝過去。

此時火炮已經停止了轟擊,被火炮持續轟擊過的熊津城頭上,向下射來的箭矢寥寥無幾,被射中的唐軍士兵更是少數,在淌過寬闊的護城河後,許多副雲梯架到了城牆上,唐軍士兵爭先恐後地往上爬。

城牆上敵軍的防衛出乎所有唐軍將士的意外,在他們衝上城頭時,迎上來阻擊的百濟士兵數量很少,特別是遭受數量最多炮彈攻擊的南門城樓上,尉遲寶琳親自率領將士們登上城樓時,迎接他們是空曠的城牆,除了那些倒在城牆上被炸死炸傷的百濟人身體外,只有爲數很少的百濟士兵在黑煙中瞪着恐懼的眼睛看着他們。在看到舉着刀的唐軍士兵朝他們衝過來時,這些倖存的並沒有跑掉的百濟士兵,終於忍不住撒腿往遠處跑去,嘴裡還在大聲地喊着什麼。

三面攻擊的唐軍士兵幾乎在同一時候登上城樓,登上城樓的將士們在砍殺毫無鬥志的百濟守軍的同時,也衝下城樓,消滅了守衛城門的百濟士兵後,打開城門。

見西面城門被打開,已經騎在馬上的李業嗣揮舞着馬刀,對身側及身後那些同樣上馬待命的將士們喊道:“弟兄們,跟着我,往裡衝,消滅一切敢於抵抗的百濟人!”

李業嗣喊着,已經驅動身下的坐騎,快速地往城門方向跑,身側的將士們也一道大喊着,揮舞着手中閃着寒光的馬刀,直往洞開的城門內衝。

幾乎是在同一時候,從北門及南門方向也同樣傳來唐軍士兵的大喊聲,還有無數馬蹄踩踏大聲地聲音,城門被攻破,攻城的戰役已經基本取得勝利,在我後續大軍衝進城內時,敵守軍不降也要被消滅。

站在稍遠處一直關注着戰事的李業詡,看到攻擊熊津城的戰事進展的比他預想的還要順利,堅毅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此戰又是一面倒的戰役,在我大軍火炮的轟擊下,沒有見識過火炮威力的百濟守軍傾刻間崩潰。

李業詡的望遠鏡裡,已經看到蘇定芳也上馬,正率領身邊的將士們衝進熊津城內,李業詡也即放下望遠鏡,對身邊護衛隊大喝道,“準備進熊津城…”

第64章 回到軍中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51章 夠味吧第3章 三月三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76章 千刀血第22章 剖析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68章 分兵第31章 是喜是悲?第4章 坊間傳聞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59章 路途艱辛第38章 再次進宮第21章 巧遇父親第93章 勸和第46章 火藥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58章 凱旋儀式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21章 巧遇父親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3章 三月三第98章 溫情第34章 轉移陣地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章 邀約第49章 過年了第25章 顯神威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7章 較量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3章 李靖請命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51章 夠味吧第20章 廟會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31章 是喜是悲?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9章 解惑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41章 玩的過火?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71章 心跡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
第64章 回到軍中第44章 你膽子好大第151章 夠味吧第3章 三月三第8章 關於吐谷渾的情報第236章 你爲何不自立爲王?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229章 皇帝想回長安了第125章 往鬆州進軍第76章 千刀血第22章 剖析第250章 準備班師回朝第17章 庫山之戰(上)第62章 反擊薛延陀第134章 歷史上的女皇帝要出場了?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11章 赤裸裸的挑釁第134章 鬆州之戰(八)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102章 皇后之慮第124章 縱慾過度了第155章 吐蕃人的最新消息第68章 分兵第31章 是喜是悲?第4章 坊間傳聞第70章 本帥要入回紇人的大營第127章 長孫無忌被貶第59章 路途艱辛第38章 再次進宮第21章 巧遇父親第93章 勸和第46章 火藥第109章 夜探回紇人的驛館第33章 蘭州遇故人第80章 貞觀五年是個好年份第169章 攻佔玄菟城第139章 鬆州之戰(十三)第260章 事情很複雜第113章 吐蕃大軍壓境第58章 凱旋儀式第30章 接下來的安排第180章 我們四面都是強敵第66章 天大的事兒第154章 踏上征途第66章 胡無人,漢道昌第108章 吐蕃人的行蹤第103章 大唐有火炮了第65章 皇帝新的打算第32章 美味的軍糧第21章 巧遇父親第192章 大唐軍隊與新羅軍隊起衝突第3章 三月三第98章 溫情第34章 轉移陣地第20章 李靖新的使命第246章 倭王被俘第253章 終於回家了第179章 她是我的女人第123章 伏擊戰(中)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章 邀約第49章 過年了第25章 顯神威第167章 房玄齡之託第271章 守孝,奪情第7章 較量第242章 大軍出征倭國第13章 李靖請命第50章 攻擊欲谷設的牙帳第30章 開戰是不二的選擇第32章 這是迷底?第151章 夠味吧第20章 廟會第146章 溫柔鄉,侈靡夜第31章 是喜是悲?第92章 吐蕃人的意圖如何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51章 皇后和太子第256章 李靖不一般的吩咐第267章 房玄齡的臨終勸諫第1章 吐谷渾寇邊第102章 太子帶來的消息第170章 如此才情第161章 熊津江口之戰(中)第29章 解惑第73章 大戰即將開始第83章 孫思邈的好消息第179章 太子扶余隆守城第115章 檢校行軍大總管第131章 軍事學院開學典禮(中)第84章 大度設被擒第110章 再次拒婚第41章 玩的過火?第210章 破任存城第157章 水師的戰力第23章 初次進宮第171章 心跡第2章 李世績所薦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