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誤會

話題最終還是被程處默繞回到了如煙的身上,這傢伙的人生格言就是,看上了的姑娘,一定要得到,在精蟲上腦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個九十幾分的姑娘,那種感覺,是沒什麼能比擬的。

孫享福被他磨的煩了,只好派了一個護衛快馬回去給虞秀兒送信,反正現在纔出長安不遠,送完信還能馬上歸隊。

入夜,望江樓的客房裡,張誠在收拾着行裝,他此行的目的已經完全達到,是該回雲南的時候了,不過,越是收拾,他心裡卻越是感覺迷茫,爲什麼是‘回雲南’?他可並不是生長在那邊的蠻族人啊!

“兄長,你有傷在身,難道不能多休息幾日再走嗎?”

“不了,只是些皮外傷,爲兄還沒有那麼嬌貴,就是,有些不放心你。”張誠撫摸了一下妹妹張如煙的額頭,輕聲道。

“小妹在長安一定會過的很好的,只是兄長你,莫要在雲南之地耽擱了自己。”

張如煙的意思,張誠懂,他們張家就他一個男丁了,可他都二十歲了,還沒有娶妻生子,這在這個時代,可以說是大不孝。

“小妹可不要這麼說,浩公子有恩於我們一家,兄長就是把這條命給他,也是無怨無悔的。”

聞言,張如煙的話,便像是石塊堵在了胸口,不吐不快,道“兄長,你真的覺得,是王家,是浩公子拯救了我們麼?”

張誠一臉詫異道,“這,難道還有什麼錯?沒有王家,爹孃早就餓死了,沒有爹孃,就沒有我們,你難道忘了,小時候,若不是浩公子出錢請醫師爲我們兄妹看病,我們早就和其它同齡孩子一樣,害病死了,那能長大成人,學得這一身本事?”

“兄長難道不覺得,浩公子,是想用你我之才,纔出手救我們的麼?還有,我們的父母,是怎麼成爲王家的農奴的?”

“這”

“你應該多看一些大唐的報紙,上面寫了很多黑心的地主豪強,剝削老百姓的手段,咱們的爹孃,很有可能就是被王家使手段逼迫,才成爲王家的農奴的。”

“你,你這只是懷疑,不能因爲懷疑,就否定浩公子對我們的恩情。”

看到張誠臉上那種不願意相信的表情,張如煙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畢竟,他是從幾歲開始,就跟在王浩身邊長大的,想要一下子推翻他一直以來的認知,幾乎不可能。

正當張如煙想要繼續說服張誠的時候,房門被人敲響了,舍龍那個傢伙要是想進張誠的房間,是不會敲什麼門的,在雲南,大多數房子,門都沒有,大家那來敲門的習慣,所以,張誠兄妹對視一眼之後,起身來到了房門前。

德叔是一個光靠形象,就能讓別人放下防備的老人,此時,他手上拿着一封張如煙的戶籍冊,和僱工協議,是王家派人送到孫府的,先前有護衛隊的人送了一封信回府,虞秀兒看過之後,就遣他來望江樓請人了。

特招一個原先在畫舫唱曲的女子進文工團?

虞秀兒在看到這封信的第一時間,整個人都不好了,孫享福原先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可謂是瞬間崩塌,原來,他好的是這口。

而且,想通了一些事情後,虞秀兒現在很懊惱,自己這位夫君,他本就應該是好這口的人吶!不然當初怎麼會因爲樂曲,而喜歡上自己呢!

她覺得,孫享福一定是抹不開面子往家裡帶人,纔在出征之後,委婉的來一封信,讓自己把人接到家裡來的,所以,她纔會選擇讓德叔這種,在孫府地位僅次於主人的總管事,親自來接人,這可完全是迎小妾進門的規格。

“您是?”

“孫府的管家,秦德,你們可以叫我德叔,我家夫人叫我送這個戶籍貼來,還有這張與王氏的解約文書,另外,請兩位過府一敘,不知道兩位現在方不方便。”

“孫府?農國公的孫府?”

張誠還沒有太反應過來,張如煙卻是一臉興奮的朝德叔問道。

看到張如煙的表情,德叔心裡一陣鬱悶,看來,老爺在外面的這個相好,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進門的意思啊!不過,他不敢露出鄙夷的目光,說不定,以後這個姑娘就是自家半個女主人了呢!

“正是,兩位請隨我來,孫府距此不過二百步距離而已。”

“兄長,你聽到了嗎?咱們大唐最高級的女官,太樂令要見我了。”

“呃,這”

張誠有些條件反射的答了一句,卻不知道自己要說些什麼,他的內心十分複雜,見到戶籍冊到了張如煙的手上,他自然是開心的,按照大唐現在的律法,拿到了自己的戶籍冊,解除了與王氏的僱工合約,張如煙可就徹徹底底不受王家控制了,而且,王旭也會看在孫享福的面子上,不再爲難張如煙,在這件事上,他確實是欠了孫享福的人情。

可是,孫正明如果這麼快就來要求自己還人情的話,自己可真不知道怎麼還,而且,小妹若是留在長安,還做了孫正明夫人的手下,那以後浩公子的計劃實施起來

“兄長,你還愣着幹什麼,咱們長安曲藝界,不,應該說,咱們大唐所有的女子,有那個不崇拜安國夫人的,能得她召見,是小妹進文工團的最好機會。”

看到小妹臉上興奮之色越發濃郁,張誠一時也不多想了,隨着德叔下了樓來,便往孫府而去,當然,一路上,他心裡還是在糾結那個問題,然而,他好像並不能阻止小妹做決定,因爲,小妹並沒有什麼長兄如父的思想,這貌似也是她聽信了報紙上所宣揚的各種主張,在日常生活中,理字爲先,對於父母長輩錯誤的決定,選擇不盲從。

第一次進入孫府的人,總是會嘖嘖稱奇的,張誠兄妹也是如此,在寬闊的大廳奉了一杯茶水之後,兩人靜等了片刻,虞秀兒才下樓來。

其實,在樓上的時候,虞秀兒就已經偷偷的觀察了一下張如煙,光憑臉蛋的話,估計望江樓的女演員中,還真的沒有誰能勝過她的,這也難怪自家的夫君沒能把持住。

見虞秀兒下來,張如煙馬上將端坐在沙發上的張誠拉起身行禮。

“草民張誠,張如煙,拜見安國夫人。”

“兩位免禮,坐吧!”

虞秀兒在主位沙發上坐定之後,近距離的打量了一下二人,當然,主要是打量了張如煙一陣之後,直入主題的道,“我家夫君今日突然來急信,請我特招你入文工團,不知,你會幾種樂器,唱功如何?”

“小女子微薄伎倆,能得農國公看重,真是三生有幸,樂器我會很多,笛,簫,壎,琵琶,古琴,甚至望江樓新推出的打擊樂器,小鼓,腰鼓之類的,我也有涉獵,至於唱,或許比不上望江樓的幾位大家,但較之普通歌手,應該略勝一籌,若是安國夫人要檢驗,我可以現在就彈奏演唱。”

虞秀兒和德叔一樣,看到張如煙這麼大力的推銷自己之後,感覺她是迫不及待的想進孫府的家門,頓時就有些擔心她的名利心太重,回影響孫府之後的和諧,卻是完全誤會了張如煙的心思。

要知道,張誠如果回了雲南,她在長安就是個無業遊民了,雖然張誠會留些餘錢給她,但她必須得有個餬口的營生,才能長久的生存下去吧!加入文工團,就是她最想走的路。

虞秀兒並沒有讓人拿樂器來張如煙演奏,聽她的口氣,虞秀兒就知道,她的水平應該不差,足以加入文工團,考慮了片刻,卻是開口問道,“你今年多大了?”

“回安國夫人話,小女子今年二八了。”

二八,就是十六歲,在大唐,屬於法定出嫁年齡,看來孫享福這是已經拖到不能再拖了,才選擇向自己坦白的。

心裡越發鬱悶的虞秀兒再度問道,“那你是什麼時候,和我家夫君認識的呢?”

“呃,算起來,應該是昨天吧!昨天”

張如煙不愧是在風月場上混了一兩年的人,見人不怕生,說話不露怯,很快,就將昨夜發生的事情,跟虞秀兒講了一遍,而且,她選擇性的忽略了那個諂媚的想要接近自己的黑漢子,倒是叫虞秀兒更加確定孫享福看上此女了。

不過,有一點她還吃不準,只是見了一面,知道個姓名,就往家裡接的話,貌似有些不符合孫享福的習慣,他可是個感情動物啊!

“這樣吧!你明天就到禮部衙門去報道,辦理入職文書,文工團的曲藝培訓,暫時就在望江樓的藝人培訓中心,你就暫且住在孫府吧!平時過去練習技藝也方便。今後若是表現的好,有了官職,再做其它考慮。”

想到孫享福可能要在北方待一兩年的時間,虞秀兒最終安排道。

“這,這真是太好了”

張如煙的人生,在短短兩天的時間裡,經歷了大起大落,從低谷走向雲端,她的開心,是發自內心的,然而,沙發對面的虞秀兒,卻是心裡有些發苦,她誤以爲,張如煙是因爲住進了孫府而開心。

當然,同樣發苦的還有張誠,小妹的這個選擇,讓他進入了兩難的境地。

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474章 房謀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467章 鏖戰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197章 獻策第282章 談心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212章 驚覺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146章 制海鹽第583章 回程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300章 大動作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357章 起塘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235章 胡商到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367章 起塘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69章 私聊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九章 送魚第125章 審訊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六章 小河集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367章 起塘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82章 滿月酒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463章 困惑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376章 科舉考題
第607章 新年的喜事第566章 定襄城初體驗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349章 崔氏的決定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610章 對吐蕃的佈局第474章 房謀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467章 鏖戰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197章 獻策第282章 談心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297章 忙碌的幸福村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204章 釜底抽薪計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212章 驚覺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146章 制海鹽第583章 回程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300章 大動作第三十六章 告白詩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375章 官制大改第十七章 去長安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310章 種樹競賽第九十三章 做生意的境界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357章 起塘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235章 胡商到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753章 準備出使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516章 貨幣管理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698章 種子上面坑一撥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367章 起塘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269章 私聊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九章 送魚第125章 審訊第511章 人才培養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六章 小河集第四十七章 酒樓開建第132章 進了寶地第367章 起塘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382章 滿月酒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699章 夷男病重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463章 困惑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376章 科舉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