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鏖戰

延津城下的戰損比例太驚人了,對於重甲重盾的步兵,淵蓋蘇文甚至只有發動城牆上的投石車進行無差別攻擊,才能砸傷少許,不是運氣太不好,被砸個正着的唐軍,幾乎都能堅持到撤離出戰場,他們的軍令就是這樣,受傷了,就趁自己還有力氣,迅速撤離,軍中,有醫師全力爲他們治療。

只不過一個時辰的衝鋒交戰,高句麗聯軍方面就至少損失了四五萬人,而唐軍這邊,卻只是陣亡三百人不到,傷者,只要還有力氣回來的,幾乎沒有性命之憂。

在這種巨大的戰損比例之下,高句麗聯軍的士兵已經被嚇破了膽,人數上的優勢,已經不足以給他們帶來信心,所以,在密集的弩箭,弓箭的射擊之下,他們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後撤,給予了唐軍一絲踹息的機會。

畢竟,唐軍只有十萬人馬,就剛纔這兩個小時左右的戰鬥,加上戰車,弓弩手等,唐軍其實已經有超過五萬人蔘戰了,而且,大多數的步兵已經接近力竭狀態,因爲,增強他們防禦力的代價就是他們的負重奇高,即便是此前他們的日常訓練強度很高,但在差不多六十斤的負重下,劇烈運動了將近兩小時之後,他們的餘力也不多了。

當然,如果這是一場常規戰爭,唐軍其實已經取得了勝利,高句麗聯軍方面出動了十五萬大軍,卻丟下了近五萬具屍體,陣亡率超過了三成,在常規戰爭中,士兵陣亡率超過三成,這支軍隊早就已經潰敗了。

這些各國聯軍只能恨自己上了高句麗這艘賊船,淵蓋蘇文有高達三十萬人數的嫡系部隊作爲督戰隊在城內守着,他們敢擅自撤退,就是死。

唐軍的箭矢壓制消耗非常大,可不能一直這麼射下去,很快,薛禮,程名振等人再度帶領重騎兵開始衝鋒了

躲在山林裡想辦法的張公瑾突然想到有一年上元節時,李靖跟自己一干人聊到了望江樓放的巨大天燈的事情,那時他曾言,這天燈,倒是可以作爲戰場傳訊用的手段,現在,張公瑾這些人根本過不去延津城,或許,只有用天燈這個方式,將消息傳遞給唐軍了,畢竟,唐軍這邊,會有不少望遠鏡觀察周邊環境,說不定,就有往天空上看的人,看到了呢!

“天燈,天燈你們會做吧!”

“這個啊!太會了,以前在長安的時候,每年上元節,府上都要製作一些呢!”

趙龍屬下的人原本都是孫府的護衛,對於府上做的一些事情,自然是瞭解的,事實上,不光是望江樓做,幸福村也會做,孩子們要做燈玩耍,竹篾什麼的,其實都是他們這些大人們幫忙削制的,對於製作這種過節的時候必定要做的東西,他們當然不陌生,很快,他們就在趙龍的帶領下,尋找起製作材料。

不過,紙,筆墨,火油之類的東西,負責軍事行動的他們,可不會隨軍攜帶多少的,爲了拿到這些東西,趙龍還得再次衝出林外搶,時間,肯定會耽擱不少,但總歸是有個辦法了。

在李世民與淵蓋蘇文在延津城下鏖戰的時候,高原之上,由祿東贊,王麟率領的二十多萬吐蕃騎兵,也已經浩浩蕩蕩的向蜀中殺來,只需要十多天的時間,他們就能到達鬆州城下,而且,只需要分兵幾萬對鬆州城圍而不打,保證大軍順利繞行,那麼,再用十幾天的時間,他們就可以突入關中,馬踏長安。

在善陽城中的孫享福並不知道吐蕃那邊的情況,現在,他主要關注的,是王旭與上齊城五家的談判,這可是兩千萬貫的大生意,有了這些錢,他纔好滿足唐軍巨大的軍事消耗。

延津城外的高句麗聯軍,被唐軍殺破了膽,在薛禮,程名振,張儉,馬文舉衆猛將輪番衝擊之下,十五萬雜牌軍逐漸的被殺七零八落,損傷大半。

“陛下,今日之戰效果已經達到,可鳴金收兵矣。”觀看了整場站鬥局勢的李靖,面帶憂色道。

“此時我軍士氣正盛,爲何收兵?”

戰場上,勝勢已顯,這個時候收兵,別說李世民,就是普通的中低級軍官也不太願意,要知道,這可收穫軍功的大好時機啊!

李靖卻是答道,“陛下,兩軍交戰,力不可用盡,如果我軍整體成爲疲兵,那淵蓋蘇文隱藏在城牆後面的數十萬大軍,是有可能一口將我軍吃下的。”

還別說,淵蓋蘇文,還真就是這個心思,任你唐軍裝備再精良,也不過是十萬人馬,他用十五萬兵力,打消耗戰,如果,能通過反覆衝擊對抗,將唐軍耗成疲兵,他也就沒有必要火燒延津城了,只消讓他隱藏在城牆後面的三十萬精銳大軍一擁而上,唐軍便必敗。

不過,李靖的戰術佈置十分嚴謹,每次,最多讓兩萬多人上場,差不多的時候了,就進行一次輪替,如此,幾場衝擊戰打下來,唐軍的戰鬥力,卻仍然保持在八成以上,倒是不懼怕淵蓋蘇文的大軍一擁而出。

聞李靖之言,也讓李世民面色一正,他險些就被眼前輕鬆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忘記了淵蓋蘇文手上還有五十多萬大軍未動,幸好有李靖在一旁提醒。

此時,整場戰爭已經從早上打到了午後,突然聽到唐軍陣營的鳴金之聲,淵蓋蘇文眼神一眯,最終面色十分難看朝屬下傳令兵道,“令第一後補隊出擊,第二,第三隊接替督戰任務。”

他這一道命令出去,可是將十萬高句麗男兒推進了鬼門關,怪只怪唐軍的戰術太謹慎了,讓他保住延津城的計劃,不得不落空,現在,他只能用更多的性命,將唐軍拖入戰場,最後,來實行那個玉石俱焚的計劃。

很快,城門洞裡,大批量的高句麗士兵涌出,在望遠鏡裡看過了他們軍容和裝備,李世民的眼神不由的一縮,這次,不再是矮個子的倭國,新羅,百濟兵了。全是身材高壯,有皮甲和制式裝備的高句麗正規軍,淵蓋蘇文這是不想讓唐軍脫離戰場,結束戰鬥了。

“藥師,如今,我等該如何應對?”

“既然淵蓋蘇文要拿命填,那麼,我們躲也是躲不過的,只有硬打了,不過,臣這輩子,從來沒有見過一支戰損超過三成,還不潰敗的軍隊,淵蓋蘇文在延津城的兵力,大致有七十萬左右,咱們只要抗過了這一輪,他的戰損將超過二十萬,這種情況下,他就是再想組織衝擊,他屬下的將領也不會答應。”

李世民聞言點了點頭,反正有弩車和投石車的壓制,戰場的範圍,也就圈定在那麼大的位置,唐軍輪流上陣接戰,損耗不會太大,經過休息調整之後,戰力也不會打太大的折扣,倒是不怕陷入鏖戰之中。

“壓住陣腳,重騎兵上馬,列隊,準備衝陣。”

感受到了高句麗聯軍那邊氣勢的不同,唐軍這邊,也替換了最後一批沒有上過陣的人,也幸虧蘇定方接收了四部聯軍後,對他們展開了長達將近一年時間的訓練,使他們的身體素質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可以和唐軍正規軍一樣,單獨完成戰陣衝擊任務,否則,前幾輪衝擊過後,只歇息了一兩個小時的唐軍,就又得上陣了。

在北城門前的兩軍對抗再度展開的時候,趙龍終於搶到了製作天燈的一些材料,衆人這便一齊出手,開始製作了起來,由於這裡距離戰場的位置還有幾公里遠,所以,這些天燈須要製作的特別大,一時半會,還沒那麼好完成。

張公瑾研好了筆墨,在那些白紙上寫上非常大號的‘城內有詐,不要進城。’的字樣,這些紙張會被貼在那幾個超大天燈的骨架上,若是唐軍的望手發現了天空中的異樣,那麼,這些消息,就能傳遞到李世民那裡去了。

然而,當他們的第一個天燈做好,連接上繩索,放到天空上去的時候,卻發現了一個問題,想要戰場上的望手越過城樓,和城牆兩側的山崖,看到這個天燈,就必須把它放的很高很高,然而,放到那麼高,又在幾公里以外的距離,望手就算用望遠鏡特意在天空中尋找,也是很難看到它的存在的,更加別說看清楚天燈上面的字跡了。

“鄒公,看來,想要讓陛下知道延津城內的消息,咱們必須得把這些天燈放到本陣上空去。”用自己的望遠鏡望天空上看了一陣的趙龍,有些鬱悶道。

因爲,他已經發現了,現在的風向不對,刮的是北風,放上去的天燈,會飄的離延津城上空越來越遠,更加別說穿過延津城到達唐軍本陣上空了。

張公瑾此刻算是體會到了萬事俱備,只欠南風的感覺,在東北待過一段時間段的他知道,時間臨近九月之後,這裡通常就會刮北風了。

“怎麼辦,難道這天燈白做了?”

滿懷希望的東西,最終被正明是一場空,這種感覺,無異於寒冬時節,被人當頭淋下一桶冷水。

樹林子裡的衆人,頓時進入了死寂般的沉默,然而,這時,被放上去的那隻大天燈,打破了這裡的沉默。

“誒誒誒,多來兩個人,拉住了,那燈要跑。”

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211章 戰略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700章 歸家第579章 二進宮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246章 治國難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576章 中計了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238章 都來了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570章 走場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49章 歸來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583章 回程第382章 滿月酒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743章 到船廠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323章 又出招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336章 再起程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176章 風雪路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180章 行軍難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50章 一號地塊
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141章 嶺南的發展大計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211章 戰略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700章 歸家第579章 二進宮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383章 搶風頭的車子第246章 治國難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四十六章 幸福的種子第576章 中計了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238章 都來了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356章 杜如晦的病症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493章 儒家出招了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524章 藍田職業技術學院第252章 昂貴的午餐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570章 走場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172章 被罰充軍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149章 歸來第五十八章 開業前夕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168章 情報組織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695章 怎麼纔能有驚喜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583章 回程第382章 滿月酒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743章 到船廠第173章 出征前夕第323章 又出招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181章 朔州大捷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336章 再起程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176章 風雪路第423章 春耕調整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47章 造聖運動進行時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230章 草原東珠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565章 對於惡客的態度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九十二章 小品發威第180章 行軍難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250章 一號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