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

孫享福幾乎都不用考慮,就一口拒絕道,“陛下,您可不能讓百姓養成吃白食的習慣,這樣,遲早會將他們慣成刁民,就拿去年修路的事情來說,他們幹活,朝廷發放給他們糧食,就被很多人誤解成了幹活拿響。

其實則不然,這是朝廷在賑濟,在災年的時候,他們的付出的那點勞動,可換不來能夠養活全家的糧食。

此後,到今年第一季農作物收割的時間內,所有朝廷出糧食的行爲,也都應該定義爲賑濟,不然,陛下在今後在執行徭役制度的時候,百姓就會有怨言,我雖然並不看好朝廷的徭役制度,但在陛下沒有廢除它之前,應該想到人心。

以幸福村的財力,確實能承擔起關中所有田地種苗的開銷,但卻沒有讓幸福村平白承擔的道理。

我們的錢,也是我們辛苦掙來的,而且,您想過沒有,您今年白給他們了,明年卻不繼續白給,他們心裡會怎麼想?

在臣看來,怎麼施恩於百姓,也是個技術活,沒有錢,可以先欠着,等他們田地裡產出了,有了收益,再來還上都行,讓一方吃虧,另一方平白受益的事情,是做不長久的。

再有,關中的田地,有一半是自耕農就不錯了,那些大戶人家,世家的田地,難道也讓我們免費送?他們可是有錢的很,可一旦開啓了免費送,他們就不會出錢來買了,他們會想各種辦法來佔便宜。”

孫享福不是沒有想過把這事全部交給皇帝或者朝廷來辦,自己只要找李世民收成本錢就好了。

可是,他太瞭解李世民了,國庫現在根本沒有錢支付,如果讓李世民欠賬的話,呵呵,這些錢八成是收不回來的,孫享福自己的錢收不回來倒是沒什麼,但這是幸福村集體的錢,孫享福只是村集體最大的股東,他得爲所有人考慮。

李世民只是說了一句‘免費派送’,就被孫享福吧唧吧唧半天頂了回來,頓時心情老不好了,不過細思之下,他又覺得孫享福說的很有道理。

一個乞丐,你每天路過他面前的時候,給他一塊錢,他未必有多感激你,但你有一天路過的時候,沒有給,那麼,此前他對你的那一丟丟感激,就會全部都煙消雲散,甚至會變成仇恨你,這就是人性。

孫享福並不知道用什麼詞彙給李世民講清楚這裡面的道理,只能靠他自己去悟。

這和孫享福建議李世民北巡,每年給北方的牧民帶去不同種類的東西不一樣,那是有目的性的想要推動民族融合,而且方式方法也會逐年演變,從最開始的送東西,到邀請看歌舞,宣揚文化,與白送,是兩碼事。

李世民沉默不語,率先悟到了的馬周卻是出聲支持孫享福了,道,“臣認爲孫都督說的有理,幸福村能夠免費教大家耕種技術,已經是難得,如果再免費給百姓提供種苗,恐怕這民心······”

說到這裡,馬周就閉嘴了,李世民卻是知道了他想要說什麼,頓時覺得剛纔自己是仁慈過了頭,即便是免費送給百姓,也不應該是幸福村送嘛!該是他皇家來送,收取民心纔是。

所以,李世民又道,“既然如此,你就以平價出售給百姓吧!人力物力方面消耗的錢財,朕補給你一些,正好,你早先從他們幾家手上收的好處不是沒有交給朕麼,就抵扣掉了。”

聞言,孫享福雖然表面上裝着很不情願的樣子答應了下來,內心裡卻是在偷笑。

剛纔那些話,可都是他故意藉此事說給李世民聽的,以孫享福和幸福村百姓現在的身家,又怎麼可能在乎種苗上的這點小錢呢!他本來就沒打算在這些種苗上賺多少錢,爲的,只是解除自己收受好處,李世民心裡產生的小疙瘩而已。

索要好處是孫享福計劃中的一環,他故意把消息放給王圭,最後,再將消息賣給其它幾家,就是爲了讓他們自以爲得了小道消息,憋足了勁籌備錢財物資,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將競拍價格擡高。

想來,現在沒有成功拿到地的王圭,是很想來找孫享福談談話的,要是這樣的話,他的下一環計劃,就能實施了。

很快,馬周就幫李世民草擬了一份很無恥的聖旨,言明,幸福村培植早熟種苗,代價巨大,所以,成本極高,皇帝體恤百姓疾苦,將內府全年的供奉五十萬貫捐出來補貼百姓,幫百姓負擔了一半的成本,所以,百姓們只需要半價就能買到幸福村培育的種苗了。

這封聖旨,如無意外的話,會被馬周拿到報紙上大吹特吹,現在,他已經熟悉了宣傳口的重要性和套路,玩的很六。

至於今年不收朝廷財政一分錢供奉的後宮會怎麼過日子,百姓們就只有腦補了,估計那些不知道內情的百姓會以爲皇帝一家子今年也會吃糠咽菜,過一年的苦日子吧!這可都是爲了能讓咱們老百姓低價買到種苗,真是好皇帝啊!

然後,聖旨的後半段就是百姓如果無有資產,可以找幸福村借貸種苗的事情,等田地裡有收成之後,再自行償還。

讓百姓跟幸福村形成借貸關係,其實是有好處的,東西借貸了出去,能不能收回款項,就看你的後續跟進了。只有保證百姓們的田地裡都有產出,幸福村才能順利的將借貸出去的錢收回來。

這方面問題,李世民算是看的比較深遠的了,畢竟,由朝廷去追討種苗借款的話,不是太好。而有了這個政策託底,那些已經揭不開鍋了的百姓,也有了盼頭。

接下來的幾天,幸福村的工作依舊忙碌,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持續進行,直到上元節前一天,李世民才返回了長安。

推進民族融合計劃同樣重要,上元節晚會,李世民打算讓李承乾再到舞臺上演一次朔州之戰,而且,這次,他會讓更多突厥降將,甚至中低級將領到場觀看,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對他們的尊重,以及共同發展的好處。

孫享福也隨同李世民返回了長安,並且在舞臺上和老婆虞秀兒合唱了一首《天籟之愛》,倒是讓到場的觀衆們眼前一亮,那種來自蒼穹的高音被虞秀兒唱出來之後,給觀衆們帶來太大的震撼了,不愧是風華絕代的白娘子。

而這首歌的歌詞經過少許的改變後,同樣是一首傳遞民族融合,傳遞愛的主旋律歌曲。

王圭硬是繃到了上元節之後纔來找孫享福,拿股份的事情沒有成功,族內對他的指責一片。

“正明,老夫現在回過味來了,你是不是把這個消息也告訴了其它幾家?”

王圭的年紀大,修養也挺好,雖然心裡憋着一股火,但語氣還算剋制。要是這事攤在王旭身上,估計就是提着鐵戟,揹着長弓來找孫享福算賬了。

“怎麼可能呢!在下的立場大人難道還不知道嗎?不過,此項投資參與的人數不少,難免有一些人將口風透露給了其它幾家,這也是在下控制不了的。”

孫享福直接否認,王圭一想也是,他是皇帝的人,自從王家各和其它幾家鬥起來之後,幫助王家打壓其它幾家,便是皇帝的意志,孫正明不可能反過來耍王家玩。

待得王圭有些疑惑的時候,他孫享福又道,“不過,您可別以爲崔家花三百五十萬貫買股份是佔了什麼便宜,看在王家與在下此前合作還不錯的情面上,在下給您說實話吧!其實我等幾家對渭南新城的投入並非傳言中那麼大,不過幾百萬貫而已,其規模,撐死了就是郡城那麼大,故意讓人放這個消息出去,是想引大家一起逐利,將建設所需要的材料,大量囤積過來,這樣······”

孫享福幾乎將自己的計劃合盤跟王圭托出了,說的王圭是深信不疑,對於坑其它幾家,讓自家得利,王圭自然是樂見的,並且,孫享福承諾,現在,就會以市場價的九成,收購王家手中囤積的所有建材,要知道,自從投建渭南新城的消息放出去之後,市場上的建材價格由於各大家的瘋狂收購囤積,已經漲了好幾成,孫享福即便是以現價的九成的價格收購王家囤積的建材,王家也能盈利不少。

而孫享福拿到了王家的建材,再加上他們自己幾家本身籌集的,就足以沖垮建材市場了。

當王圭從孫府回去的時候,臉上的皺紋笑的像菊花一樣,在這一輪中,他王家雖然參與了喊價,但並沒有真正出大錢,反而是因爲建材,賺了一筆,而其它幾家,可能因爲他放出去的這批建材,而吃一個大虧,這下,他到族老會那邊,就可以揚眉吐氣了。

他卻不知道,孫享福這一手,雖然看似讓王家得了些利,但會讓此後知道了真相的其它幾家,更加的仇恨王家,讓他們徹底決裂,挑起他們不死不休的爭鬥,纔是孫享福計劃的核心。

上元節後,孫享福便和幸福村的一干技術骨幹,帶着數萬熟手農夫趕赴長安周邊各縣,指導整田施肥的事情,他只有半個多月的時間來做這些播種前的指導工作。

對於讓這個時期的百姓懂得耕層和施肥的道理,孫享福是不抱希望的,什麼土壤性質之類的專業術語,百姓們更加聽不懂,所以,孫享福只能以官員的身份,指定他們種植作物,直接讓百姓照着他指定的做就好。

幸福村弄出來的有機肥並不能在整個關中施用,充其量,將皇莊以及秦家,虞家等幾個老關係戶的田地裡用上就不錯了,所以,製作底肥這樣的事情,以後得百姓自己來,扒草木灰,成了農戶們家家都在乾的事情,另外,孫享福還建議,牧監署再設置一個衙門,專管各城糞池。

有了這麼一個衙門在,所有城池裡的糞便被集中在城外統一瀝成有機肥,雖然不能在當年覆蓋周邊所有土地,但輪片的施用,最多兩三年也能輪到一次。

有幸福村提供支援的犁耙和數千頭牲畜幫忙,整個關中的整田大業進度很快,比較幸運的是月底的時候,接連下了兩天小雨。

這場雨本身並沒有給田地帶來什麼滋養,卻是讓孫享福斷定了伺此後關中之地不會再下大雪,確定了這件事,他對春麥早種,就又多了幾分信心。

經過兩輪高產,而又從中挑選出來的個大飽滿的種子被分配到了農夫手中,孫享福不指望他們會按照自己所教的播種方法播種,因爲人都是自私的,往自家地裡播種的時候,肯定會使勁的多撒一點,所以,播種的事情,孫享福都用自己帶來的熟手農夫,那些本土百姓只能在一旁觀看學習,哪怕是有些看到自己田地裡播的種比往年少一半的百姓,跪在地上眼淚婆娑的求,孫享福也不會讓屬下多撒一把,等到夏天看到收成的時候,他們自然知道這是爲什麼了。

在這個時期,沒有施用有機肥的田地,頂多也就能達到四石左右的產量,而且還是在上好的熟田種植,這個數據,孫享福已經親自試種出來了。

四石這個產量,雖然對於這個時期的百姓來說,是天大的豐收了,可對於孫享福來說,就是恥辱。

一畝田才收四百多斤,而且還是溼重,你們嘚瑟個啥?

今年農門子弟重點種植的小麥田試驗田的產量,至少要達到六石以上,纔算及格,七石以上,纔算優秀,由於這個時期的田畝面積小於後世,七石的產量,就已經很接近後世的產量了。

小麥播種,只是今年關中春耕最簡單的一環,畢竟,這個作物到了現在,已經有了千年的種植歷史,百姓對它也熟悉,真正讓孫享福沒底的,是大棚裡即將培育的棉花和瓜物,這個時期的百姓,大多對於這些新作物是兩眼一抹黑,所以,前兩年幫忙種植過這兩種作物的熟手,現在都成了能夠領導一方種植的技術員,李世民甚至有意讓這些人成爲各縣的里長,村長之類的低級行政組織人員。

不過由於要撤換的規模太大,不能一下子弄,是以,想要成爲里長,村長,必須要掌握農耕技術這一條規定,李世民率先下達了。

今後,這些最低級的士紳們可就有事情要乾了,如果沒有指導當地百姓耕種的能力,那就得下臺,而學會種地,就能做村長或者里長的皇榜張貼出來之後,百姓們對於學習種植這些作物的熱情頓時高漲起來,在很多普通老百姓眼裡,做到村長或者里長,可能就是他們的夢想了。

每天供應數萬人吃喝,也就幸福村的儲備足夠,才能支撐的起,這種時候,蝗蟲餅也成了大家的主食之一,黎明前的黑暗即將到來。

過完年後,糧食的價格開始一路高漲,那些此前響應了王麟的號召,囤積糧食的傢伙,將手裡的糧食捂的更加嚴實了,關中家裡沒有糧食的百姓越來越多,而春耕之際,百姓要農忙,消耗的體力又大,必須要吃飽飯,李世民不得不想辦法開始賑濟。

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450章 效果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133章 種稻第115章 下揚州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760章 治理難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277章 玩脫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11章 起航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85章 上朝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146章 制海鹽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415章 回荊州第734章 宣撫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118章 殺倭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584章 九垸縣第570章 走場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336章 再起程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693章 去雲南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271章 新作物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113章 溪村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368章 定計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365章 戰報來
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450章 效果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133章 種稻第115章 下揚州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760章 治理難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673章 恢復官爵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一百零二章 精耕細作的好處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461章 幸福來的太突然第609章 上元節的熱門娛樂項目第九十九章 上元節第277章 玩脫第653章 李世民的算盤第111章 起航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407章 夫妻夜話定計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156章 溪村的發展第366章 錢莊的真正用途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四十章 新手打仗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264章 醫學院的構想第285章 上朝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146章 制海鹽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316章 李世民到善陽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415章 回荊州第734章 宣撫第183章 李績的奏章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120章 急至嶺南第118章 殺倭第513章 給長孫皇后加點擔子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321章 善陽醫學院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584章 九垸縣第570章 走場第716章 南方種植事業第390章 吃頭一鍋肉第336章 再起程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01章 良苦用心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693章 去雲南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332章 定下時間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536章 荊湖熟,天下足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682章 開田種植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271章 新作物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113章 溪村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368章 定計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635章 小池和江河大海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365章 戰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