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回紇臣服

乞骨僕被孫享福的話問住了,此時的回紇部可不算強大,內部管理還處於比較散亂的狀態,一部分青壯甚至還在頡利的軍營之中,乞骨僕只是帶領了其中最多的一支人馬而已,並不是所有回紇人都承認他族長的位置。

然而,既然打定了主意來找孫享福,那麼他自然是有準備的,臣服稱臣麼,這是他們回紇部一貫的作風,在他看來,將突利原先佔領的地盤納入領地之後的大唐,是比頡利帶領的突厥和夷男帶領的薛延陀更加強盛的勢力,而且,現在這個勢力正在圖謀向外擴張。

“不知,我回紇部如果願意向大唐稱臣,那麼,大唐會與我們合作嗎?”

好吧,這個乞骨僕比孫享福想象中的更上道,然而,孫享福卻沒有一口就答應他,只是微笑的看着他道,“向我大唐稱臣?你可考慮清楚了?”

有些看不懂孫享福這個笑容的乞骨僕道,“我回紇部沒有實力建立自己的汗國,總要選擇一方稱臣的,在突厥,薛延陀和大唐之間,我更願意選擇大唐,尤其是來到善陽城以後。你們所建立的暖房,真的能夠讓我們的牛羊安全的渡過寒冬,你可能不知道這對於我們遊牧民族的意義,只要我們的牛羊冬天不被凍死,來年繁殖起來的速度會很快,幾年下來,就會有吃不完的牛羊。”

孫享福會不知道暖房的意義?開什麼玩笑,他消耗巨資修建暖房,聘用了幾千牧民去草原上不斷的收割草料,就是爲了讓轄區的牲畜能夠安穩的過個冬天,而他讓席君買往草原散播的那句‘過冬請到善陽來,有糧,有草,有暖房’,可不是隻喊給自己人聽的,他歡迎一切在草原上活不下去了的部落前來投靠。

不過他所謂的投靠,可不是回紇部傳統意義上的臣服,而是要部落首領完全的交出自己手中的權力,讓其屬下的百姓就像善陽城內的突厥人一樣,在官府的管制下生活,而且,他們原先所佔領的土地,也將會被朝廷統一規劃,頂多給你這個帶頭臣服的頭人一個爵位,一些金銀,讓你體面的活下去而已。

“沒錯,臣服我大唐,你們不僅能發展奶製品行業,還會有暖房供牛羊和牧民過冬,至於什麼鹽鐵之缺,也將不復存在,但是,你真的考慮清楚了嗎?”

被孫享福問的有些懵,“那個,考慮,考慮清楚了啊!”

“那好,我就跟你說說怎麼臣服吧!首先要給朝廷上奏摺,其次是交出你手中的兵權和百姓,你自己,可能會被陛下封個爵位,給不給你實權官職不清楚,但肯定能夠安逸富貴一生。”

乞骨僕聞言一愣道,“呃,這跟突利,不是沒什麼區別?”

孫享福笑着搖搖頭道,“區別很大,突利是戰敗乞降,你則是主動臣服,陛下爲了給其它人做樣子,肯定會給你很高的禮遇,甚至任命你爲實權官職。”

這一點上,孫享福是一點都沒有說錯的,歷史上,頡利屬下的阿史那思摩投靠過來可是封了郡王的,還有很多胡人將領,後來都是帶兵的主力,大唐在沒有人可用的時候,大量的啓用這些降將爲官是必然的,更何況是主動投靠的乞骨僕。

聞言,乞骨僕有些心動了,作爲一方勢力的首領,他多少還是知道些漢人的習俗的,簡單了來說,就是好面子。對他這種胸無大志的人來說,用沒有什麼實際用處的兵權來換取一個國公,甚至是郡王的爵位,還是很划算的,要知道,孫享福現在的爵位,也不過是一個縣公而已,而他掌握的權利,可比乞骨僕這個部落首領大的多了。

“那,我能請你幫我代寫奏摺,交給大唐的皇帝陛下麼?你知道的,我們回紇人,不善筆墨。”

這就是決定了嗎?孫享福有些意外的道,“你確定了要臣服我大唐?這可不是兒戲的哦!”

乞骨僕很是堅定的點了點頭道,“我確定了。”

孫享福並不知道回紇人過的是什麼日子,作爲臣服突厥的勢力,這幾年,他們一度受到頡利和突利的輪番盤剝,日子已經苦到了要崩潰的邊緣,不然,也不會因爲王麟給了他們一點點好處,他們就屁顛屁顛的跑到偏關外堵李靖了,實在是他們不能斷了與太原王氏的關係。

孫享福看到他回答的這麼堅定,這才道,“這封奏章本督可以幫你寫,並且會盡全力幫你爭取更多的好處,另外,明天的拍賣會,你可以幫本督出出力······”

孫享福和乞骨僕商談到了很晚,送走他之後,孫享福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乞骨僕雖然不能代表整個回紇部的所有人,但卻能夠起到一個榜樣的作用,他在善陽城投入那麼多資金髮展民生所謂何事?

就是爲了這一刻,用實實在在的好生活,讓遊牧民族離不開漢人的城池,離不開漢人,逐步的歸附過來,只要等這兩年最關鍵的基礎開發完成,以後,他就可以直接用糧食,美酒,暖房來誘惑草原上所有的牧民,改換國籍,投到大唐治下來生活了。

試想後世一個發達國家向貧困國家開放無條件轉國籍的移民政策是個什麼畫面吧!估計要不了幾天,那個貧困國家的人口就被清空了,因爲即便是在這個發達國家拿貧困補助,也比在那個貧窮國家當富人生活的好些。

推動經濟發展,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就是孫享福想要做的,爲此,他要不斷的提升大唐的生產力,尤其是農業方面,有了足夠供應所有人衣食的能力,才具備統治所有人的基本條件。

一封乞骨僕請求臣服大唐的奏章寫到了深夜,孫享福在善陽做了那麼多的工作,終於要到收穫的時候了,他甚至直接在奏章裡建議李世民封乞骨僕一個郡王的爵位,不管乞骨僕是不是帶領的所有回紇人的意願表示臣服的,先把名義佔住,等自己在善陽的這一套發展模式逐漸往更遠的地方推行的時候,就不會遇到那麼多阻力了。

次日清晨,孫享福是在虞秀兒的伺候下穿衣洗漱的,甚至進了馬車,他都在眯着眼睛補覺,李世民是個明君,對於他如何決斷,孫享福其實不用太操心,他最擔心的還是五姓七家的胃口太大,不給中小世家來關外發展的機會,而中小世家,又沒有與他們對抗的實力和魄力。

桑乾河的花樓中,纔剛剛起身的韋叔諧就收到了一封信,都不用看落款,只是掃了一眼信封上的宋體字,他就知道是孫享福寫的。

“讓我們關隴世家拿幾塊二類地?這倒是沒問題。”

看完書信,韋叔諧便去了隔壁的包間,楊宏昨晚上可是和他一起來花樓痛快的,他知道賣了五千農奴的楊宏手上很有錢,而且,就算他不夠,自己手上也有幾十萬貫,可以借給他,昨晚吃過了奶糖的他們,也覺得這是門好生意。

陪着魏徵在他下榻的客棧吃了個簡單的早餐,孫享福順道跟他說了說昨夜乞骨僕請求臣服大唐的事情,倒是叫魏徵今天的早飯都多吃了兩個蒸餅。

“老夫現在才知道你這些手段的厲害之處,你放心吧,錢的事情,老夫回到長安之後,隻字不會提,你要是能夠以此法,讓草原上的人從此都願意做漢民,老夫用盡全力,去勸那些士大夫改變對異族的看法。”

“如此,小子就多謝魏大人了,不過,也不是讓您空着手回長安,若是後邊得到的現金足夠多,您還是要押解一批錢財回長安的,當然,這些錢也不能公之於衆,是拿給陛下買糧食賑濟災民的,正好小子知道過一段時間會有一大批糧食進入長安。”

孫享福所說的一大批糧食,自然是王浩手中的糧食了,但跟魏徵說話,他是沒辦法說一半的,於是,自己跟王浩的協議有選擇性的跟魏徵說的說,大體的意思就是江南大地主王浩打算明年在江南全面種植占城稻,由於怕自己種出來的糧食太多,砸在手上,就想着脫手,而爲了讓他把糧食拉到關中去賣,安北都護府跟他簽訂了糧食收購協議,今後王浩種出來的糧食,將以低於市價兩成的價格,全部出售給安北都護府。

而孫享福要那麼多糧食幹什麼呢!安北都護府,就算加上回紇部的人口,加起來,也不過二三十萬人口,每人每年撐死了吃二十石,一年才吃多少糧食?

不到六百萬石而已,而王浩一年卻能種一千多萬石糧食,一個人一天是不可能吃六斤以上大米的,煮成飯,那可都是十幾斤了,就算個個都是薛禮,也吃不了這麼多。

所以,孫享福這裡,每年會多出至少幾百萬石大米,而這些大米,孫享福是要用來釀烈酒,製作香水,或者養活更多遊牧民族投靠過來的百姓。

比如,還過着半野人生活的室韋,靺鞨等部,也很有被招撫的潛力嘛!大唐的農民伯伯這裡有糧食,只要他們願意歸順過來,不需要你冰天雪地的去打獵,找吃食,這裡的米飯讓你頓頓把肚子吃到滾圓,這你的暖房讓你每天晚上都能安逸的睡覺。

當然,這一些都還只是孫享福的構想,這個世界是充滿變數的,世家,和草原上的統治者,未必會容許孫享福挖他們的根基,所以,吃過早飯之後的兩人,打起了精神趕赴拍賣會場。

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71章 新作物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277章 玩脫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271章 新作物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38章 都來了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241章 運作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57章 起塘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287章 宴會第212章 驚覺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520章 到定襄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12章 驚覺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549章 北上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17章 到遼東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559章 擒王浩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621章 公告欄第700章 歸家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454章 軍議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146章 制海鹽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127章 海戰第126章 用計第402章 迎新宴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743章 到船廠第124章 試藥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
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697章 小震驚一下第八十四章 佛與道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271章 新作物第623章 孫大力的辦公室第277章 玩脫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290章 慰問百姓第271章 新作物第九十七章 育種育苗基地第291章 花錢的規劃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645章 首富誕生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448章 偶然碰到的小事第586章 世家的局第238章 都來了第683章 武士彠也來了第677章 忽悠一個老樂師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587章 世家的新經營模式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324章 孫享福的新想法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三十七章 毀孩子的李世民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529章 向外開拓的能力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241章 運作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57章 起塘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287章 宴會第212章 驚覺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520章 到定襄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212章 驚覺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二十九章 國之利器第549章 北上第301章 雙喜臨門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717章 到遼東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559章 擒王浩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274章 看了也不懂第709章 軍人正確的價值觀第621章 公告欄第700章 歸家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348章 田地置換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596章 輾轉反側的人們第454章 軍議第280章 餐桌議事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146章 制海鹽第129章 嶺南劃田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684章 滿載而歸第127章 海戰第126章 用計第402章 迎新宴第九十五章 多元化農場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743章 到船廠第124章 試藥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