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

靺鞨人狩獵的本事,那真是沒的說,在得知孫享福想要一些活着的小獸之後,鹿,貂,羊,狍子,獐子,狐狸,甚至狼崽子和熊崽子,當地百姓都給他弄來了好多。

孫享福這樣的農業專家,在後世的時候經常會看一些關於農牧方面的電視節目,瞭解一些農牧信息,曾經就看到過飼養梅花鹿和貂的節目,至於野山羊和狍子,獐子,這些動物,在這個時期,滿遼東都是,基本沒有什麼養殖的價值。

至於那些熊崽子,黑熊和狗熊都有,獵手赫莫力多帶着十幾個人,只用了三天時間,就給他帶回來了十幾只,同時拖回來的,還有二十多隻大熊。

問過之後,孫享福才知道,這玩意現在在當地就是一害,由於沒有什麼天敵,多的不得了,長安那些富豪們愛吃的熊掌,就是這邊販賣過去的,他們不知道的是,熊膽和膽囊,也都是好東西。

“這些梅花鹿,其實很好養,高粱,玉米嫩葉,桔梗,它都吃,用大圈,圈起來,每天放出去跑一圈,糞便可驅蚊。

貂的話,食物主要是魚,其它糧食堅果,它也吃,養殖園弄大些,分片區,築一些光滑的水泥高牆防止其逃脫,再製造一些木製箱籠,裡面裝乾草,放在院子裡的樹上,冬天的時候,可以燒暖房,把它們的窩,搬暖房裡面去,最好把養殖地放在離人羣較遠的比較安靜的地方,儘量把空間造的大些,供它們玩耍。

熊其實最好養,它就是食量大,什麼雜食都吃,還不易生病,所以啊!之後可以建較大的養殖園,大批量的養殖,把公母搭配分開,注意安全防護措施就好。”

“養?養這些東西幹啥?”漢話還不是太好的赫莫力多,抓了抓自己光光的頭皮道。

他們長年用厚厚的野獸皮做衣服御寒,身上好長蝨子,所以,都把腦袋刮的乾乾淨淨的,免得被蝨子咬爛頭皮。

而在他的認知裡,糧食,魚肉,堅果,那都是留給人吃的,餵給這些野獸吃,那就白瞎了,而且,這些玩意別看現在小,長大了的食量,可大的不得了,尤其是狗熊和黑熊,一天吃到晚,比人的食量還大的多,如果貴人們需要這東西,等雪下來了,他能夠去山裡弄到很多。

畢竟,東北的熊,冬天都喜歡冬眠,他們這些技藝高超的獵手,在拿到了長安送過來的網槍這樣的新式捕獵裝備後,冬天裡很好捕抓它,沒必要浪費糧食。

看到他一臉不理解的表情,孫享福笑道,“赫莫力多,你們以往的時候,年年捕獵,富裕了麼?”

說到這個,出去販賣過好多次貨物的他還是懂的,就以他去過的定襄和善陽兩座城池的百姓來說,與他們這些人靺鞨人,那可是有着天然之別,跟他們那邊的百姓相比,自己這些人別說是富裕,就連‘貧窮’兩個字前面,就要加上‘非常’兩個字。

因爲,人家那邊,隨便一戶人家,都有可以住十幾個人,養上百頭牛羊的暖房,一年到頭,他們都能完全不用擔心溫飽問題,手裡還能有很多餘錢,可以去喝酒,看戲聽樂曲。

而自己這些人,家裡能夠儲存可以吃半個月以上的魚肉,或者野味,就已經是很不錯的情景了,通常大傢伙一年四季都在爲生計忙碌,這還是這幾年與漢人交流的比較多,情況越發的好了起來,早前幾年,他們就是半野人狀態,比野獸獵殺其它生物果腹,維持生存,也好不了多少。

見他搖頭,孫享福又笑着道,“所以啊!光靠漁獵,你們是很難致富的,今年,我們在你們這邊幫你們開發好田地之後,今後,你們的糧食,就會多到吃不完了。

然而,糧食,中原地區的百姓,早就已經多到吃不完了,價格並不算高,所以,依靠多餘出來的糧食,你們依然不能致富。

而養殖這些東西就不同了,它們的肉是補品,皮毛是高端商品,價格昂貴。你們應該發揮自己的特色,特長,把這些東西大量的,規模化的產出,把種出來的糧食,都轉化成這些在中原地區能夠賣出高價來的東西,這樣才能致富。

而且,你們也不用擔心中原太遠,你們這裡有三條大江通往大海,用船,可以將大量的這些特產,直接運到山南道,胡或者長安售賣,相信,知道你們這裡大量有貨,很多商家,會自己僱船,過來收購的。”

想要有很好的狩獵本事,首先,就得了解動物的習性,靺鞨,室韋,扶余等部,生活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周邊地區的百姓,大多都是優秀的獵手,有他們對動物的瞭解作爲基礎,開發這些比較偏門的物種的養殖,比任何地方都佔據優勢,他們可是很早就已經懂得訓練海東青,大雕,狼,豺狗等動物,來幫助自己狩獵了,只要把思想轉換一下,把狩獵吃肉,的原始模式去掉,變成規模化養殖,量產高價的稀缺產品,實現富裕,就會變的很輕鬆了。

當然,如果野生的東西太多,閒暇的時候,組織去狩獵,也能賺些收入,有了糧食來補充他們的食物,那些原本被他們當作食物來吃的野獸肉,就可以高價賣給很少能吃到這些東西的漢人們去吃了,這樣,他們就有錢,換取更多的,可以提升他們生活質量的物資。

“你眼前的這一位,就是咱們大唐生髮本領最強的一位,你聽他的話辦事,就準沒錯。

所以啊!讓你們抓這些崽子來,可並不是他要帶回去把玩,而是希望你們想辦法把它們養殖起來,咱們官府會給你們一些幫助的,今年的時間不多,就先選地方,給你們各修建一處養殖場,挖好青儲飼料的地洞,把青料備好。

這樣,冬天的時間,你們可以再狩獵一些,能留下餵養的,都留下來放在養殖場裡摸索餵養,漁網之類的東西,我們會送很多給你們,冬天其實也可以在冰下拉網捕魚,你們的人口不多,隨便拉幾網,都足夠吃好些日子,到了明年,食物整個就不是問題了。

一兩年之後這些東西如果能夠開設產出,你們就可以坐地等收錢,過上和中原百姓一樣富裕的日子了。”上官儀接過了孫享福的話,跟赫莫力多講解道。

產出不成規模,商賈,就不願意往這邊走,所以,他們以前各自狩獵,產出的東西,需要自己拿到千里外的漢人城池裡售賣,往往那些商賈吃準了他們過來一趟不容易,東西不賣,家裡人日子過不去。

所以,商人們不會對這些他們必須要賣出去的商品,給多高的價格,而且,路程那麼遠,一來一回,兩個多月過去了,賣出來的一點錢,除了買些生活必須品,也被他們在路上消費掉了。

而一旦產出成了規模,並且相對集中,那麼,聞着風的商賈們,就都會想吃掉這一塊肉,他們自己就會往這裡涌過來,而且,精明的他們不會只帶着錢來這邊收貨,而是會用船,走水路,帶大量的他們需要的生活物資過來售賣,用賺到的錢,來收貨。

到這個時候,主客可就易位了,商賈們帶過來的商品,成了他們必須售賣的東西,不然原路拉回去,他們會受損失,而當地百姓,不僅在自家門前就能換到自家想要的東西,還能把架子端着,換多換少,給的品相好不好,可就是他們說了算。

不僅節省了走出去售賣特產的時間成本,消耗成本,還能在價格上有較大的優勢,關鍵是,那些商人來了本地,肯定也會有一些消費的,大批量的收到貨,他們也能稍微多賺點。

提升了產出的受益,和改換了更加有效率的商業模式的受益,相加起來,就會與以往有着巨大的差異。

當然,像赫莫力多這樣纔剛剛勉強說幾句漢語的人,是搞不懂這些道理的,只要當地主官上官儀懂了就行,他對孫享福在生髮之道上的信仰,是非常狂熱的,所以,稍後,他會下大力氣,發展起當地的這些產業。

孫家的幾個小傢伙,還不知道自己懷裡萌萌的小獸,是長大了之後,會變成可以吃人的猛獸,當他回到自己的臨時帳篷的時候,他們幾個早已分配好了這些小獸的歸屬權,並且,在討論着,給他們起一個像悟空和悟飯那樣生動的名字,孫享福一回來,他們就撲上來找孫享福支招了。

“好了,這些小獸,你們可以餵養到上官叔父把養殖場建好的時候,起名字就沒有必要了,以後有機會,再過來看看它們就好。”

孩子們喜歡寵物,是有愛心的一種表現,之前悟飯不能跟着他們到東北來,已經讓孩子們忍受了分離之苦了,這次,孫享福不忍心立即將他們再分割開來。

“那上官叔叔什麼時候把養殖場建好?”一羣小傢伙十分不捨得的問道。

孫享福答道,“下個月吧!到那時候,這裡就要下大雪了,很大很大的雪,我們要在雪下來之前,趕回嶺南去。”

“那它們在這裡,豈不是會被凍死,爹爹,我不要它們被凍死,我們把它們帶回去養好不好。”小戲精孫婉瑜這就在孫享福面前演起來了,那種萌萌噠,不捨得的表情,讓人看着十分不忍心拒絕。

孫享福語氣和藹的解釋道,“不會的,冬天的時候他們就喜歡在窩裡躲着睡覺,正好,讓赫莫力多他們在這個時候餵養它們,讓它們吃的飽飽的,長的胖胖的。等到來年夏天,到了他們可以出去活動的季節了,他們就已經適應了被人工餵養的生存模式了,以後,等它們長大了,它們就會生很多寶寶。”

“真噠,那等它們生寶寶了,再給我們養好不好?”

“那到時候你就要問它們願不願意了,不過,你們那麼可愛,它們應該會把自己的寶寶給你們餵養的,所以,過幾年,等它們生寶寶了,我們再來看看。”

“好呀好呀······”

成功了騙到了自己的幾個傻孩子,孫享福很有成就感,說到過幾年再來,孫享福想到了入冬之後的去向。

今年冬天,北方之地南下趕工的百姓,可不需要再去山南道了,他們將會去嶺南道,加速嶺南道的開發,孫享福回去嶺南道安排一番之後,則是會再次去雲南,畢竟,在那邊,種植業可以不受季節影響。

而他對之後的總體規劃就是,先把四邊少數民族之地,比較窮困的地方發展起來,讓他們進入比較安定的農耕養殖的生活模式,之後,他們掌握了這些種植技能,習慣了耕種的生活,就會與漢人形成更加緊密的依存關係,他們也就很難再出現叛亂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手機版閱讀網址:

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368章 定計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127章 海戰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365章 戰報來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760章 治理難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400章 再對質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414章 談妥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241章 運作第402章 迎新宴第667章 動畫片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577章 追擊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382章 滿月酒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124章 試藥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734章 宣撫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271章 新作物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556章 抓捕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415章 回荊州第673章 恢復官爵
第283章 敢想敢做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752章 準備出使第659章 上門借人第368章 定計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63章 海外的情況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386章 廣場商城遊樂場第275章 半路領旨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127章 海戰第416章 看似溫和的策略第449章 閱兵出征第365章 戰報來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760章 治理難第429章 打工的人們第400章 再對質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414章 談妥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241章 運作第402章 迎新宴第667章 動畫片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二十二章 上衙第577章 追擊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224章 加官進爵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715章 進入高速發展軌道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148章 王麟的一天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382章 滿月酒第650章 對比的傷害第319章 商業環境的重要性第515章 下一步的重心第490章 東邊戰事定第335章 文化阻擊第124章 試藥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396章 君明臣賢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八十九章 令人震驚的開場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五十三章 膳監司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734章 宣撫第十六章 幸福村的建設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248章 魏徵到善陽第603章 幸福村的產業也需要擴張第724章 收編大業從吐蕃開始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五章 淳樸的孫大力第768章 封聖儀式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394章 大唐的財稅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298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313章 一敲打就上鉤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341章 再向前進一步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425章 穩步發展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286章 宴會開始第271章 新作物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214章 雙華嶺血戰第739章 三兄弟問政第556章 抓捕第506章 招股大會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415章 回荊州第673章 恢復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