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新的差事

大唐朝堂上,都是老戲骨的天下,像松贊干布這樣從來沒有看過戲的人,會被他們帶着節奏耍的團團轉。

所以,經過了三天的商議,理番署,終於就吐蕃併入大唐的事宜,敲定了具體的細節,制定出了日程表。

從即日起,吐蕃所有疆域,將成爲大唐固有領土,吐蕃所有部族,子民,皆入大唐戶籍,一應軍隊,衙署,律法陳條,將對照大唐邊鎮設置,執行。

所有百姓的戶籍錄入,衙署的設立,軍隊的駐防等事宜,將會在明年年底之前,全部完成,而松贊干布本人,被李世民冊封爲了青藏王,在長安賜三進宅邸,享月奉兩千貫,其氏族成員,全部遷入關中涇州安置,至於吐蕃王宮,以及宮內所有財貨物資,仍舊歸其所有。

之所以給他一個二字王的爵位,主要是因爲吐蕃版圖夠大,他獻地有功,李世民要給後來者打個樣子。

這個時期的吐蕃,比後世我國西藏的範圍還稍微大一點,屬於青海,和尼珀爾的一些高原地方,目前都屬於吐蕃,從後世的地圖上,其實一眼就可以看到,它比八個湖北省還大。

敲定了吐蕃的事情,倒並沒有給大唐羣臣鬆了一口氣的感覺,這本來就是大家預定計劃中的而已,松贊干布越往後拖,情況就會對他越不利,搞不好最後他連個二字王的閒散爵位都混不上。

因爲,就算像拜占庭帝國這樣的老牌強大帝國,都抵擋不了大唐的金錢攻勢,何況是他一個全民年總產值不到二百萬貫,稅收結餘不到二十萬貫的貧窮國家呢!

馬周在十月的時候,可是已經奉旨啓程,往西域諸國討債了,去年運動大會之前,西域諸國找大唐借的錢,已經欠了一年多,還款期都過了三四個月了。

如果,他們不能還款,那麼,大唐就要開始使用各種手段了,扣除他們所持股份的年終分紅是必須的,反正每年十月入冬以後,大唐就開始進入盤點結算期。如果他們打算賴賬,那麼,他們自身帶過去投入買股份的錢,就白投了,因爲全部會被大唐清算抵債。

“據臣估計,這些借款的國家,少有能夠還的上錢的,因爲,從商部統計署給出來的數據看,他們去年在咱們大唐進購的貨物的總價值,已經遠超了他們全國總產值,有一些王國,就算只還利息,都夠嗆。”議事廳裡,聽完了理番署對於吐蕃事宜的彙報之後,房玄齡道。

李世民來碎葉城一年,可不是白坐在這裡撒錢的,既然對西域的攻略已經拉開了序幕,那麼,他就會全力以赴的做事情。

各種情報系統,先遣部隊,其實已經被他派了出去,現在,他能以很高的效率,就近知道西域各國的情報信息。

而自從計算統計能力提高了兩三個層次以後,大唐的謀臣們,都習慣了通過數據,來分析局勢。

聽房玄齡這麼說,侯君集卻是接話道,“收不到錢回來,反而好,正好咱們有藉口發兵西進,這殺人償命,欠債還錢,乃是天經地義的道理,天下人都不能說咱們大唐做的過了。”

聞言,李世民卻是搖了搖頭道,“火候還不夠,按照此前商定的大計劃,咱們不能在裝備糧食補給不順暢的情況下進兵,即便是明年從碎葉城通往關中的道路能夠全線快速使用了,但也有一萬二千里的距離,加上各地將糧食運到關中的距離,那就更遠,運糧車和運送兵器鎧甲補給的車子,載重都大,走的慢,這麼遠發過來,沒有兩個多月的行程,只怕不行。

而一旦開戰,咱們的前線,可能還要向前推進數千裡,沒有了好的道路加成,補給所需的時間,只會更長,於作戰不利。

所以,咱們最好的情況是,能在安西大都護府境內,直接產出後勤所需的供應,而馬周此行的任務,從來就不是收錢。”

侯君集有些詫異問道,“不收錢,那他去幹什麼了?”

李世民笑道,“他會讓咱們具備在當地產出軍事補給的能力。”

聞言,侯君集恍然大悟,看來,馬周這趟去西域,是要各國用物資來抵債了,至於是什麼物資,當然是能夠製造成鎧甲兵器,炮彈的礦石類資源物資了。

想到這些物資,侯君集就吐槽了一句道,“這火炮的威力雖大,但打起來,也太耗錢了,鋼珠,鉛彈,一百門炮轟一刻鐘,上百箱就沒了,若是想補給跟的上,恐怕用作後勤的人數,比主戰的人數還要多一倍以上。”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這就是咱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即便是吐蕃這邊順利的拿下,讓咱們可以抽調更多的人手上來,但是,咱們今後要控制佔領的地盤太大了,後勤補給,一直都會是困擾我們的問題,而要保障後勤補給,就需要分派大軍,沿途把手,咱們才幾十萬軍隊,西域諸國地盤這麼大,可經不起這麼一直分下去。

到了現在,朕才知道,當初正明的那些顧慮有多正確,想要靠咱們現有的軍隊數量,控制整個歐亞大陸這麼大的地盤,兩三億人口,確實有些不可能,所以,整體的推進節奏,還得緩緩。

對了,他現在到什麼地方了?”

房玄齡回話道,“從前段時間的書信來看,應該到了雲南。”

李世民聞言,想了想,又道,“那正好,讓他們夫婦率領文工團和一些慰問物資,往吐蕃各地走一趟,替朕宣撫各部,這樣也能讓明年咱們全盤接手吐蕃之地的時候,更加順暢,讓安南軍分一支護衛軍,保障他們的安全。”

房玄齡點頭道,“正明最善處理少數民族問題,陛下這個打算,十分巧妙,不過,這吐蕃之地究竟該如何管理,咱們還需有個全盤的考量。”

李世民聞言,在議事廳懸掛的地圖上盯着這片區域看了好一陣之後,纔開口道,“吐蕃一旦全盤接手,它將是咱們未來進軍迦樓縷波,天竺等國的前哨陣地,駐軍不可少。

朕欲將其設爲邏些道,調任李績爲大總管,整合招募寧川道,劍南道以及吐蕃本土的比較適應高原氣候的青壯入伍,在明年入冬以前,接替正明,駐守當地。

其總兵力規模,暫定爲十二萬,此後,這支大軍,將與耽摩道劉弘基部左右兩路出擊,攻略,管理整個南亞地區疆域。”

用兩個州道,二十萬左右的軍隊,管理人口超過三千萬的整個南亞地區,這是李世民沒有辦法的辦法了,大唐人口現在才三千五百多萬,卻有一百萬左右的軍隊,比例達到了三十幾分之一,這太高了。

畢竟,三千五百萬人,至少有三千萬是老人,婦女,小孩,年輕男丁從軍的比例,差不多到了五比一,要是再大幅增加,別的方面的生產,就都會受到影響了。

目前的辦法,就只能是緩,等更多大唐的青壯成長起來,更多新收服的國家的青壯漢化過來,能夠應用於軍事。

所以,在房玄齡對李世民的規劃表示出了贊同,並且擬定了命令發往關中之後,他們又商議起了兩百多萬修路工人的安置,以及明年收編的王國的事宜,能從這裡面整編出幾萬兵力出來,也是能起到一些作用的。

還沒有到臘月,吐蕃整體併入大唐,松贊干布封青藏王,農國公太子少師爲邏些道宣撫使,帶領文工團,三萬安南軍入藏,宣撫各地的公告,和任命的聖旨,節符,就到了孫享福手上。

也幸好文工團的人手集結,慰問的物資調集還需要一些時間,孫享福可以在明年正月過後入再出發,否則,孫享福估計會在心裡把李世民罵死,寒冬臘月進藏區,這是要把他折騰死的節奏。

雖然經過了幾年的摸索,商賈們已經找到了一些對抗高原反應的辦法,但孫享福不認爲這一趟會輕鬆,因爲,後世有過旅遊經歷的孫享福知道,高原反應的那種痛苦,有多難受。

“讓文工團大部隊來這邊集合,咱們回九垸縣過年吧!正好把孩子們放回去,吐蕃高原,他們不適合跟去。”接完聖旨後,孫享福在大理的居所中,與虞秀兒商量道。

虞秀兒點了點頭道,“妾身也是這麼想的,聽說中原漢人去到吐蕃高原,會頭痛難忍,像生病一樣,此番,咱們可要多帶些藥物防身。”

孫享福苦笑道,“那種痛,可不是吃藥能解決的,只能稍稍緩解,不過,在上面生活一段時間,適應了就好了。這斷時間,我跟祿東贊有許多交流,其實,上面,也就少數地區,待着會難受,他們主要生活的地方,比如邏些城的位置,地勢就並沒有那麼高,漢人去到那邊,也不會有不適的反應。

只是啊!我有些擔心你的臉,會跟那些吐蕃女人一樣,起高原紅,這樣可就不美了。”

“啊!去吐蕃,臉上會起高原紅?”

不光是虞秀兒,李香蝶和姚紅袖也發出了驚叫之聲,顏值,是她們除了嗓子之外,最看重的東西,如果去吐蕃,可能損害她們的顏值,那這趟差事的代價可就太大了。

孫享福安撫道,“放心,多擦護膚的油膏,多喝酥油茶,去了就待在地勢不高地方,只要不常年生活在那邊,應該沒有問題的。”

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04章 擺鐘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68章 定計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562章 利益第365章 戰報來第666章 書畫第277章 玩脫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165章 忽悠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398章 論法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219章 追擊戰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469章 自救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583章 回程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113章 溪村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67章 受邀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131章 去交趾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41章 運作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734章 宣撫第527章 進村第703章 送葡萄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116章 李香蝶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760章 治理難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56章 戰局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
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471章 沒有難度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604章 擺鐘第728章 輕輕揭過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五十五章 考評藝人第368章 定計第656章 大唐的家底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571章 開幕儀式第562章 利益第365章 戰報來第666章 書畫第277章 玩脫第351章 上齊城也有着落了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165章 忽悠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398章 論法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219章 追擊戰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七十二章 馬周來訪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231章 過冬請到善陽來第638章 勸說王旭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767章 和李承乾的談話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七十七章 至尊皇庭第588章 九垸縣的民學課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748章 武媚孃的建議第600章 信到長安第632章 補短板理論第469章 自救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480章 四方捷報傳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583章 回程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113章 溪村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67章 受邀第676章 終於能出門了第131章 去交趾第654章 推動新型房屋發展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41章 運作第472章 急回關中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四十一章 首戰建功第531章 王爺訓練班開始第726章 新的差事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476章 各有心思第591章 九垸來客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734章 宣撫第527章 進村第703章 送葡萄第213章 雙華嶺突變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43章 藍莓的坑第116章 李香蝶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202章 幸福村的核心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760章 治理難第344章 一環扣一環第456章 戰局第532章 上政治課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