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驚變

李世民更想要的是,以最小的代價,獲取這場戰爭的勝利,延津一線,淵蓋蘇文用了重兵,他其實不着急着進攻,等中路,或者下路那邊出戰果也行。

淵蓋蘇文,則是想通過這場戰爭的勝利,讓李唐十年之內,無瑕東顧。

因爲,即便是打勝了這一場,他要兌現這次大戰給新羅,百濟,倭國的承諾,恢復高句麗的國力,至少也需要十年時間。

而且,他需要的是一場大勝,小勝,並不能終止這場戰鬥。

不管李世民和淵蓋蘇文雙方有什麼樣的考量,他們都沒有一見面就不顧一切的撲上去,通過幾場小的摩擦之後,兩軍在延津城下對持了起來,人數只有十餘萬的唐軍主攻,人數高達七十多萬的高句麗軍,反而主守。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幾場小的摩擦,讓淵蓋蘇文清楚的認識到了高句麗軍跟唐軍之間的差距,連木甲,皮甲都配置不齊的高句麗軍,一旦跟唐軍正面衝突,幾乎是一邊倒的被屠殺,那些新羅,百濟,倭國人,打打順風仗還可以,真正面對全身鐵甲,武裝到牙齒的唐軍的時候,他們會控制不住的想往後退。

“來人,請王銘先生過來。”

延津城內,淵蓋蘇文的帥帳之中,剛剛吃喝完畢的淵蓋蘇文鬱悶的朝自己的親衛喊了一句。

這個王銘,就是王浩派過來給淵蓋蘇文送猛火油,給他提供李世民本人在上路唐軍中的消息的那個中年文士。

不一會,那王銘便被軍士帶到了淵蓋蘇文的帥帳之中,似乎是早有所料。

“王公子派先生來,除了教授那些猛火油的使用方法之外,難道就沒有一些破敵的計策教給我?”

王銘掃了一眼淵蓋蘇文桌子上的殘羹剩飯,笑道,“將軍想要的,是速勝之策吧!”

“正是,我各路大軍人數相加,超過百萬,然而,自去年起,本土就一直處於戰火之中,百姓無法耕種田地,這糧食儲備,消耗的太快了,如今,連我這樣的主帥,也只能吃些粗糧裹腹,如再不勝,只怕這麼多年苦心經營的堅固防線,就要毀於一旦了。”

由於前隋的三次戰爭,高句麗面對大唐方向的道路,幾乎五里一堡,十里一寨,有山之處,必設防工事,導致了唐軍即便有裝備上的巨大優勢,推進起來,也十分緩慢,而且陸續還有一定的損傷,石彈箭矢的消耗也非常大,程處默的後勤軍,就沒有停止過押運工作,到目前爲止,也只是打開了幾條防線的外層防禦,靠近了高句麗邊境的幾處核心堅城。

像遼陽城,和延津城,其城牆高達五丈,由堅固的大石砌成,守城士兵只要躲在城頭新立起來的掩體後面,唐軍的投石車,牀弩,就很難殺傷到他們。

再有臨海的卑沙城,城牆直接建立在一個小山壁之上,守軍居高臨下,只要唐軍不拿大量的性命去填,就很難攻進去,在城內的守軍數量還大於唐軍的情況下,劉弘基和張亮根本不敢強攻,也不敢直取其後路的積石城,因爲積石城同樣易守難攻,一旦他們繞行,就可能遭遇數倍於己方的大軍兩面夾擊。

所以,他們只能將周邊一些障礙堡壘一一清理出來,作爲唐軍防止被突襲夾擊的防線,然之後,採用一些在城池的上風位生火,放煙,等,讓城裡的人過的很不舒坦的方式,來慢慢磨,同時,切斷他們的補給,專門打擊他們的援軍。

唐軍的優勢就是糧草足,後路沒有什麼威脅,萊州大本營的軍糧,足夠大軍吃一年的,想要更多糧食,也隨時可以從海上運過來,繼續磨下去,取得最終勝利是必然的。

而高句麗的青壯都參戰了,沒有那麼多人種糧食,他們的糧食,吃一點就少一點,守城的將領,反而比唐軍還急,就看誰先繃不住。

“速勝之法,也不是沒有,不過,將軍你要捨得些。”

“捨得?”

“對,捨得,捨得這延津城,以及城內的百姓,捨得犧牲一定量士兵的性命。”

延津城作爲高句麗的重鎮之一,城內百姓至少也要三四萬戶,十幾萬人口,而大軍

想到了高句麗現在面臨的局面,淵蓋蘇文咬了咬牙道,“還請先生賜教。”

聞言,王銘面色一喜,看來,王浩交待的任務,他能輕鬆完成了。

午夜,延津城外,數百輛裝滿了罈罈罐罐的大車,向城內輸送着東西,如果有鼻子靈一些的人,就能聞到,這些罈罈罐罐裡,有一些特殊的氣味,可不僅僅是這數百車,在高句麗後方的其它要寨堡壘方向,還有源源不斷的這種罈罈罐罐向延津城運來,數量極爲恐怖,他們之所以選擇深夜分批運送,是爲了對所有軍士,以及延津城內的百姓保密。

幾乎是在同一夜,押送着第三批,五千多車貨物前往蜀中的舍龍,在吃飽喝足之後,沉沉的進入了夢鄉,夢中的他,在幻想着,自己部落的子民,有一天會過上像關中百姓那樣的好生活,然而,危險,卻在這個時刻向他們靠近了。

“各位族長,殺了舍龍,白族的所有財富,就都是你們,能不能榮華富貴,就看這一戰了。”

張誠手上握着戰刀,他的身邊,幾位衣着華貴的雲南部落首領眼中,騰起了貪婪的火焰,最近這兩三個月時間,他們在張誠的帶領下,已經在這條雲南通往蜀中的道路上,多次見過舍龍的車隊了。

百車去,千車回,千車去,萬車回的景象,大大的刺激了他們,而且,那些回來的車子上,都拉着十分精美,昂貴,以及雲南之地緊缺的貨物,通過這些貨物,他們看到了蒙舍詔在飛速的壯大,變強,這叫他們怎麼甘心。

所以,在一番謀劃之後,他們最終決定向舍龍動手,反正據引導他們來此的這個漢人說,大唐的軍隊正在東征,根本顧不上他們。

而且,舍龍不過是李唐朝廷名義上的臣子,他們就算殺了他,李唐也未必會因此派大軍前來報復,就算來報復,他們各族的青壯族兵加起來有二十多萬,只要在與鄰近的吐蕃結爲盟友,就算大唐派大軍來了,也未必奈何的了他們。

“殺,殺,殺”

數位頭領的口號喊出,數萬族兵在他們的帶領下,瘋狂的撲向了舍龍的車隊,頓時,營地裡,慘叫之聲此起彼伏的響起,完全沒有防備的蒙舍詔族兵,都還沒有拿起自己的新式武器,就被人殺了一大半。

在喊殺聲中驚醒的舍龍,迅速的抓起了營帳裡,李世民親自賜給他的鎮守大將軍儀刀,然而,當他衝出營寨,看清楚圍攻他車隊的人數時,已經不敢再想什麼殺敵自保的事情了,因爲,他的車隊,才一萬多人押送,而圍攻他的人,至少有七八萬,而且,他的人,已經被殺死了大半。

“不要戀戰,跟着我撤,往山裡跑。”

舍龍的大喊之聲,讓族兵們辨清了方向,紛紛向他靠攏過來,他那一身軍裝,十分顯眼,不一會,剩餘的兩三千人便在他的帶領之下,往黑漆漆原始深林方向衝去,他們雲南人,根本不怕這種深山老林,只要進了林子,分散開來,總有一部分人能活下去。

“攔住他,舍龍必須殺死。”

張誠的聲音,舍龍十分熟悉,然而,黑燈瞎火的情況下,他根本看不到張誠的方向在哪裡,烏茲鋼戰刀出鞘,舍龍的身前幾乎沒有一合之敵,並不是他的武藝就這麼高強了,只是因爲,他這把刀太好了,配合舍龍一身的蠻力,每一刀揮出,都能將攔在他身前的各部族兵,連人,帶竹槍,短刀什麼的,砍瓜切菜一般的劈成兩半。

蠻族皆佩服強者,舍龍無可匹敵的架勢,讓那些包圍他的各族蠻兵紛紛懼怕,後退,眼看着包圍圈就要被他撕開一個口子,手持精鋼朴刀的張誠和各部最精銳的勇士,終於追了上來。

“快往林子裡跑,活着的人,自去蜀中和族內報信,大巫師,王浩,不是好人。”

舍龍的戰刀,將包圍圈最後的一圈蠻兵清掃一空,他身後,僅剩的千餘蒙舍詔族兵紛紛向樹林裡奔逃而去,有不少各部的族兵追了上去,更多的人,卻是死在了舍龍的刀下。

“鈧。”

一聲響亮的金屬碰撞聲,帶起了點點火花,在這些火花的照耀下,舍龍看清了張誠的身影。

“果然是你,你爲何要殺我?”舍龍朝張誠怒吼道。

他知道張誠的本事,在力量上,自己或許勝他一籌,但在拳腳功夫上,自己卻會輸給他,剛纔兩刀的碰撞,並未能像這把戰刀劈向其它蠻兵的兵器的時候一樣,劈斷張誠手中的兵器,那麼,自己在他,以及衆多圍上來的蠻兵勇士的攻擊下,生還的可能就不大了。

“其實,我不想的,只是,這是公子的命令。”

張誠這些一年多時間裡,和舍龍,也算是朝夕相處了,在發動這場襲擊之前,舍龍是一直把他,還有王浩,當成蒙舍詔的大恩人看待的,平時的時候,自然是禮遇有加,想到自己現在要殺死一個平時對自己十分恭敬友善的人,張誠的手臂突然有些軟,內心裡,那種愧疚感不可控制的讓他變的猶猶豫豫。

他有猶豫的時間,舍龍卻沒有,在感受到了危機之後,舍龍並沒有放棄求生,他並不傻,知道,只有自己活着,才能挫敗王浩的陰謀,否則,自己的兒子細奴邏,估計依然會把王浩繼續捧在神靈一般的位置,從而,讓王浩掌控整個蒙舍詔。

猛的揮舞了幾刀,帶起了數條血肉斷臂之後,舍龍瘋狂的邁步,向樹林裡奔跑而去。

第573章 開賽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265章 會夷男第621章 公告欄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703章 送葡萄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387章 開考第271章 新作物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368章 定計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751章 發動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711章 誣告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271章 新作物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700章 歸家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150章 滿船寶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305章 對策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283章 敢想敢做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583章 回程第193章 殺心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770章 大結局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570章 走場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534章 出手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
第573章 開賽第689章 到處都是熱鬧的大唐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265章 會夷男第621章 公告欄第216章 火計退敵第703章 送葡萄第276章 俘虜的歸屬問題第387章 開考第271章 新作物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368章 定計第540章 幾點要求第164章 秀兒探監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376章 科舉考題第751章 發動第一百零七章 南下的打算第465章 陰謀進行時第427章 開始圈錢了第711章 誣告第589章 初步成功第679章 航海學院的提議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325章 馮智戴的提醒第418章 荊州局面定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614章 新船出海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360章 礦的問題第342章 新一輪的忽悠開始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485章 東珠產子第一章 落後的農耕社會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271章 新作物第763章 亞歐一統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700章 歸家第410章 無知的百姓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150章 滿船寶第759章 李世民導演的戲碼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二十三章 見王麟第305章 對策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123章 和馮盎的合作第283章 敢想敢做有一些話,跟大家說說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153章 武家坐客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361章 軍事裝備升級的運作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299章 踏上聖路第五十四章 服務員到位第628章 探討皇權第 637章 宗族改革的浪潮第647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518章 大明宮的設計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769章 證道成聖第209章 情報的作用第583章 回程第193章 殺心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530章 互爲良師第六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593章 來的都挺趕巧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十五章 好處不少第770章 大結局第665章 遊園會開始第639章 制海權的重要性第570章 走場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713章 新的十年計劃第534章 出手第145章 倭國使團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