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

春意萌然的時節,東北大地,終於能夠見到耕種的百姓了,新城,積石,建安,卑沙這一線的城池全部被唐軍在一個冬天拿下,這就迫使淵蓋蘇文不得不放棄半島以外所有東北地區的土地了。

他逃到平壤的時候,所剩的嫡系部隊,還不到三千人了,要不是因爲距離太遠,唐軍的補給出現了問題,他甚至都逃不到平壤城。

在城中驚魂未定的他,仔細的反思了一下整場戰爭,似乎,從一接戰開始,高句麗就沒有贏過一場,哪怕是火燒延津,付出了失去高句麗民心的代價,他也不過是讓唐軍戰損了幾千人而已。

而喪失民心的惡果,此時,在平壤城體現了出來。

“大將軍,今天又抓了三十幾個在城裡散播謠言的人,都是延津那邊過來的。”

“殺,全部當街處死”

被這種讓人煩躁的消息打斷了思維,淵蓋蘇文十分惱火,向他稟報情況的,是平壤的城門校尉金超,領了命令之後,他就轉身快步下去執行,這都不知道是城裡第幾批在城中散播謠言的人了。

在他看來,唐軍怎麼可能有那些謠言散播者口中說的那麼好,給百姓發衣物,發糧食,甚至還發肉食,世界上不可能有這麼富有的國家,上百萬百姓,一頓就得吃多少肉?什麼國家能給所有百姓吃肉?這些人真是腦子壞了,纔想出這樣不切實際的謠言。

“不對,一定是他們收了唐軍的好處,才肯替唐軍辦事的。”

金超如是想着,覺得自己應該在行刑以前,逼這些人將拿到的好處交出來纔好。

很快,金超來到了關押那些犯人的營房中,數十個被麻繩捆綁着的犯人,被軍士押到了他的面前。

“城中這幾日對散播謠言者,是怎麼處置的,相信你們早就知道了吧!說一說,唐軍給了你們什麼好處,讓你們不顧民族大義,幫助外人?”

金超一邊說着,一邊已經擡起腳,踩在了前排一個犯人的肩膀上,誰料這個犯人竟然還有把子力氣,肩膀一晃,就甩開了他的大腳吼道,“狗屁的民族大義,你爲淵蓋蘇文那個喪心病狂的傢伙做事,就叫民族大義了?

呸。

豬狗不如的東西。”

那人說這話的時候,其餘的一些被逼跪在地上的犯人,也紛紛擡起了頭,對金超怒目而視,就跟前幾批被處決的犯人一樣。

這種表情見的多了,金超也開始有些懷疑起來,大家都是高句麗人,只是效忠的人不同而已,如果他們是忠於高家的,那麼,金超就能夠理解他們了。

可爲什麼,他們會如此推崇唐國呢?那可是入侵者啊!

一腳將那個爲首的犯人踹的仰面倒下,金超惡狠狠的朝他吼道,“膽敢辱罵本將,一會兒,本將一定親自將你亂刀分屍。”

說完這句,他又想起了自己撈好處的目的,又道,“不過,現在本將心情好,倒是想聽聽你們的解釋,大將軍爲高句麗抵抗唐國的入侵,雖然接連慘敗,但怎麼就喪心病狂了?他這也是一心爲國啊!唐軍究竟給了你們什麼好處,讓你們寧願出賣國家,爲他們白白的送掉小命?”

“哼,咱們高句麗,就是像你這樣是非不分的傢伙太多了,都被淵蓋蘇文那個狗賊給騙了,他弒君篡位在先,侵犯唐國在後,大唐皇帝陛下出兵平叛,他爲了自保,不顧延津城百姓的安危,一把火,就燒死了十多萬百姓,我的老孃,妻子,一雙兒女,就是在那場大火中,被活活燒死的”

金超聞言有些發愣道,“等等,你說,是大將軍燒了延津城?”他可不是延津前線那邊退下來的軍士,他一直在後方平壤城駐守。

“那還能有假,我們這些人當中,就有許多,原先是跟隨淵賊抵抗唐軍的軍士,這都是我們親眼所見。”

“對,我們當時被安排在延津北城門外抵抗唐軍,可淵賊見勢不妙,竟然直接率後補隊撤到了南城門外,我等不敵唐軍,轉身撤離,就快要到達南城門的時候,便看到了淵賊下令點火,我們這才知道,原來,他一早就在城中各處佈置了猛火油,可是爲了保密,他不但沒有通知百姓,還把我們數萬兄弟當成了棄子。

而且,你恐怕還想不到,新羅,百濟,倭國,以及沿海族部落領兵的將領,在戰前,就已經被淵賊控制住了,強逼他們下令,讓屬下的軍士出城消耗唐軍,到最後,那些人都被他活活的燒死了,如此背信棄義,坑害盟友的禽獸,妄爲人也”

衆多被捆綁着的犯人,爭先恐後的說出了延津城的一些事情,倒是叫金超的臉上陰晴不定起來。

“即便是大將軍燒了延津城,那也是爲了抵抗唐軍的入侵,雖然手段狠了些,卻也是一心爲國?”金超有些蒼白的替淵蓋蘇文辯解道。

“哈哈哈哈,一心爲國?簡直是太可笑了,他是一心爲自己而已,在新城,他強行徵調全城青壯入伍,稍有不從者,便就地斬首,各百姓家中的錢糧,全部被他收做軍資軍糧,許多被他搶了唯一口糧的百姓,活活的餓死在城中,他也從不理會,這也叫一心爲國?

你再看看唐軍,攻入城中之後,不僅與民秋毫無犯,還將自己的衣物,軍糧,分發給了百姓,爲百姓修建因爲戰亂倒塌的房屋,爲生病的百姓醫治”

“這是唐國皇帝邀買人心的手段,你們這些愚民,爲了這一點點好處,就將自己的祖宗都忘了。”聽到這些人又將那一套他根本不相信的說辭拿出來說,金超大聲的打斷了他們道。

“呵呵,祖宗生我們下來,是要讓我們好好的繁衍生活下去的,不是讓淵賊荼毒至死的,我等作爲高句麗的百姓,不能眼看着淵賊坑害了延津,新城的百姓,又來坑害整個高句麗的百姓,你或許還不知道吧!淵賊已經讓人將周邊所有城池村落的青壯百姓,全部徵召入伍,將百姓家中的所有餘糧收刮一空,讓那些老人,小孩,婦孺,活活的餓死,你道唐軍爲什麼到了這個時候,還沒有攻到平壤城下?

他們在盡力的挽救那些沒有了糧食生活物資的高句麗百姓,一個城一個城的救,一個村一個村的救,我等,就是因爲不想看到其它地方的百姓繼續在淵賊的治下被坑死,才自發的前來告知那些沒有活路的百姓,去找唐軍,接受唐軍的救助,他們,爲我們帶來了禦寒的衣物,治病的藥物,還有能夠高產的糧食種子,只要大家”

本來只是想來撈些好處的金超,居然被這些人說的動搖了,他現在,已經不是在懷疑這些人所說的真實性了,因爲,作爲平壤城的城門校尉的他,多少是知道一些城裡的消息的。

最近,周邊各處的青壯,都會被軍士押解到了城中大營受訓,還有源源不斷的糧食,金銀財物送過來,保證軍餉,軍需。

要知道,高句麗本土去年一年都在戰爭之中,百姓根本沒有機會耕種,周邊各地,是不可能有什麼財稅糧輜送到平壤城來的,也就是說,這些糧食和錢財,都是帶血的,都是淵蓋蘇文,在百姓們手中強搶來的。

可是,全盛時期的淵蓋蘇文,擁有百萬大軍,尚且不是唐軍的對手,現在,不過是三十萬強抓過來的青壯,又怎麼打的過唐軍呢?

金超能混到城門校尉這個位置,證明他並不是傻不愣登的一個人,細細一想之下,一股恐懼感便自他心中升起,至少他明白了,跟着淵蓋蘇文混,他的前途,會十分渺茫,說不定唐軍抵達平壤城下的時候,就是他的末日到來之時,他可不想白白的就這麼死了。

“呃,你們幾個,都先下去,本將還有重要的事情要審問他們,你們不許偷聽。”

金超摸着下巴,考慮的很久之後,最終,揮退了周邊負責看守這些犯人的兵丁道。

待着那些兵丁都退開了,金超才壓低聲音向剛纔被他踹了一腳的那個漢子道,“若是本將願意反了淵賊,投靠唐軍,唐軍何以待我?”

那人聞言一喜,道,“看來,你還沒有傻到骨子裡,實話告訴你吧!城內想要投靠唐軍的將領多了去了,以你的軍職,就算是投靠過去,也當不得大官,若想要博個出身,需得立下大功才行”

從牢房出來的金超十分慶幸自己剛纔犯了貪念,選擇多問了幾句話,不然,等唐軍到來的一天,他說不定就被不知道從那個方向來的暗箭或者黑刀給殺死了。

那些犯人,並沒有告訴他任何實際上有用的信息,只是讓他知道了,現在看出淵蓋蘇文這條船要沉的高句麗將領有很多,如果他能想辦法放了自己這些人回去,並且在唐軍到來的時候,有所行動的話,這些人願意向唐軍證明他投誠的真實性。

於是,金超決定拿出自己的積蓄,請相熟的軍中將官喝酒,談些事情,而押送這些人到街頭的囚車隊伍,在經過鬧市區的時候,居然碰到了另一夥散播謠言的傢伙,在他們去抓人的時候,這夥人藉機從並不牢固的囚車裡逃走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四月下旬,李世民從開春之後,一直很忙碌,直到關中的糧食,終於運抵了高句麗,現在應該說大唐的新州城下,他才鬆了一口氣。

今年春上,關中又是風調雨順,一個月之後,夏糧必定豐收,那麼,去年常平倉中收上來的一千多萬石的糧食,便可以抽調出來使用了,也只有這麼大量的糧食,才能緩解高句麗的糧食危機。

被淵蓋蘇文搶奪了財物和糧食的老弱高句麗百姓,在唐軍主動的收攏下,達到了一個非常恐怖的數量,足足有二百多萬,養活這些人,可不容易,這也是爲什麼開春冰雪融化之後,李世民也沒有急着向平壤進軍的原因之一。

他得安排這些百姓的生活,耕種,否則,這些百姓就要餓死,或者繼續白吃大唐的軍糧,兩百多萬人,一年可是要上千萬石糧食來養的,大唐的糧食雖然多,但也不能白白的養活人,所以,今年的東北大地,也種上了關中的高產糧食作物,而在整個實際控制區域敦促完春耕之後,李世民纔開始點兵出征,大軍分三路,直指淵蓋蘇文所在的高句麗都城平壤,將其所有可能逃走的路線,都堵死了。

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265章 會夷男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155章 合作第533章 巡視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197章 獻策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564章 入城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133章 種稻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88章 密室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282章 談心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387章 開考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533章 巡視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93章 殺心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454章 軍議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567章 宴會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706章 開武舉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729章 說服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
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552章 熱氣球升空第265章 會夷男第一百零四章 避不開第155章 合作第533章 巡視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222章 抗下一撥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644章 貞觀八年第一槍第311章 廣告效應第197章 獻策第272章 文化的重要性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542章 武媚孃的天性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441章 夏糧豐收第447章 後勤軍的配製第171章 李承乾探監第750章 爭相做源頭第641章 被放空的李世民第564章 入城第758章 終成三足鼎立之勢第一百零一章 春耕第581章 醉酒談話第359章 背鍋者蕭瑀第281章 金融體系的構想第652章 被老婆套路了第477章 列陣完成第350章 中秋大秀第133章 種稻第八十二章 有陰謀第288章 密室第442章 小麥的產量第497章 周務學的想法第178章 達成協議第459章 人生這場戲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374章 科舉制度定第642章 後宮搬遷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611章 在野草民的生活第282章 談心第690章 交易中心第406章 雷人的建議第387章 開考第627章 好皇帝難做第七章 集上衝突第537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707章 美好的暢想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二十七章 吹牛逼勸架第533章 巡視第701章 李世民來訪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193章 殺心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454章 軍議第一百零八章 水輪船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十八章 魚貨入長安第422章 又是神來之筆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119章 留在揚州?第578章 終殺王浩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567章 宴會第137章 價格戰爆發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363章 徵調工作開啓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706章 開武舉第239章 特別行政區的構想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729章 說服第749章 孫子語錄第438章 官與民的正確相處模式第八十八章 年號貞觀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