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貞觀五年開局

使用了澆水成冰之法,李世民的大軍,毫無阻礙的攻進了新城,殲敵數萬,俘獲十餘萬。

淵蓋蘇文最終只帶着一兩萬嫡系死忠逃走了,不過,他現在已經被行軍速度比他快的唐軍攆上了,他那最後的一兩萬嫡系人馬,在不斷的被唐軍蠶食,想要活着逃過唐軍的追殺,他只能靠不斷的犧牲嫡系屬下斷後。

與此同時,李世民已經讓李道宗,侯君集,以及劉鴻基,張亮幾人,在積石,建安,卑沙等城,都使用這種澆水成冰的方法攻城,就算淵蓋蘇文最終逃過了唐軍的追殺,他估計也只有退守平壤一條路可以走了。

朝廷對於高句麗戰後缺糧的情況早有預計,不過,卻沒有想過淵蓋蘇文爲了獲得戰爭勝利,會那麼沒有底線,新城攻破之後,李世民接手的,就是一個數十萬人口的大包袱,想來,建安,積石,以及被圍了長達半年之久的卑沙城,情況只會更差。

江南之地產出的糧食,一直在往萊州大營運,李世民之所以會發催促糧食的命令,自然是因爲萊州的糧食,可能會出現不夠用的情況,畢竟,這邊儲備的,只是供三十萬大軍食用的軍糧,如果用這些軍糧來養活上百萬的高句麗百姓,那缺口肯定是巨大的。

孫享福收到命令後,只好又飛鴿傳書,去信嶺南,讓馮盎調動嶺南和日南郡這邊的糧食,走海運,直接送抵高句麗本土,正好,也讓馮盎有機會跟李世民說說,邀請他東征之戰結束後,南巡的事情。

上元節這天,長安很熱鬧,每年的這一天晚上望江樓都有新的歌曲,相聲,小品上演,今年也不例外,同樣熱鬧的還有渭南。

宰相房玄齡宣佈,從明年起,所有渭南工人的薪酬,在現有基礎上,增加兩成,而且,是強制性上調,還設置了新來工人的最低基本工資,定爲月薪一千五百錢,隨着工人的工齡增長,每年還要至少增加五十錢以上的工齡工資。

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出臺,是因爲經過商部一輪的核算考察之後,發現各大工廠的盈利幅度太大了,而爲各個工廠創造利益的這些普通工人,卻沒有享受到工廠盈利所帶來的好處,這是不合理的。

除了強制性要求給工人加薪之外,朝廷還呼籲各工廠的東主們,在年節時期給工人們更多的假期,以及除薪酬以外的額外福利,比如冶煉廠,就在春節前爲所有工人,定製了一套體面的棉布面料冬衣,還給所有的工人發放了二十斤米麪,十斤豆油,以及果乾,罐頭之類的年貨好幾大袋子。

朝廷這樣做的好處,就是刺激內需交易,這樣,也會增加財政的收入,同時提升工人百姓的生活質量。

這樣的政策,會給百姓們帶來一種朝廷是在爲他們考慮的感覺,從而,讓他們遇到事情的時候,更加願意相信朝廷,接受朝廷的安排,是工人與朝堂雙雙得益的好事情,而工廠的東主們,看似在利益上受了損,其實則不然,他們會因爲執行了朝廷的政策,使得工廠的生產更加穩定,也會將更多有能力的熟手工人留在自己的旗下,提升了自己的競爭力。

畢竟,許多渭南產出的東西,善陽,定襄,也產,甚至,以後還有更多的地方會產,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就得靠過硬的質量來決定誰的產品更加能在市場上吃的開了,熟手工人,就是提升貨物品質的基礎,多數的工業技術創新,都是從這些熟手工人中誕生的。

在這些消息公佈之後,善陽,定襄這邊,隨後也跟進了長安的政策,不過,由於北地整體物價低於關中,善陽目前制定的是最低基本工資標準爲一千三百錢,工齡也是每年至少增加五十錢的政策,工人福利方面,善陽這邊則是有更加具體的規定,在漢人的傳統節日當天,各個工廠必須放假,並且由東主發放一定量,除薪酬以外的錢財或生活物質給工人,多寡,則是按照東主的盈利幅度,自己看心意定。

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文化宣傳,這會讓善陽和定襄的胡人,習慣過漢人的節日,那麼,也會增加他們對於漢人的風俗傳統的認可。

得知了這個好消息的北地工人,自發的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所以,今年,是善陽和定襄最熱鬧的一個上元節,往年這個時候,在冰天雪地中不願意出門的北地胡人百姓,可不會因爲這個漢人的節日,而紛紛跑出來玩耍。

善陽望江樓分店,今天有一個比較盛大的賞燈大會,據說太子會在燈會上展出了許多精美的琉璃燈供大家鑑賞,受邀出席的人,只需要猜對了琉璃燈上的燈謎,就能獲得那盞琉璃燈。

這可是琉璃燈啊!

在孫享福刻意控制出貨量的情況下,琉璃的價值,還是挺高的,即便是成色比較普通的,也不輸給銀質器皿,上好的,全透明的水晶琉璃,更是比金玉還貴,所以,即便是受邀的全部是善陽有品級的官員以及世家權貴子弟,他們也想在燈會上猜對燈謎,白得幾盞琉璃燈回去。

然而,當他們來到現場的時候才發現,太子展出的琉璃燈確實不錯,但是,他們的關注點,卻會不自覺的放在與王瑤你儂我儂的太子本人身上。

因爲,燈會的開場表演,就是李承乾與王瑤合唱了一首孫享福此前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種公開的場合,公開的親暱的舉動,透露出來的政治信息,可實在太濃烈了。

王瑤是王氏家主王睿的女兒,雖然只是庶出,但是,身份比之普通世家的嫡女,也是隻高不低,太子厭惡了侯君集的女兒侯舒雅,與這個王瑤好上了?

現在,他們兩人可都已年滿十三歲了,以皇室的傳統習慣,差不多也要到了定親的年紀,要是這樣,他們還看不出這是王家想要運作王瑤成爲太子妃,那就白瞎了自己的那對眼睛了。

太子妃,未來的皇后,一國之母,要是花落王家,那麼,誰還能阻擋現在實力本就已經高出衆家一頭的王家?

必須得把這事情攪黃了。

這是各家子弟看到這副場景後,腦海裡冒出來的第一個想法,有了這樣的認知,各種計策,就開始逐漸的在他們腦海裡生成,所以,註定了這次賞燈會,不會安穩。

不過,孫享福卻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位置,完全不參與,靜看李承乾如何應對這些事情,如果操作得當,利用他們之間的矛盾,以及壞心思,來實現爲國家盈利,應該是不難的。

另外,王李承乾看慣了這些人的爭鬥,對於他未來執政,有着諸多好處,至少能輕鬆做到明辨是非。

果然,上元節之後,各家宴請李承乾的帖子,就絡繹不絕,獻美女者有之,獻奇珍異寶者有之,然而,需要進行職業體驗的李承乾,只能通過少量晚上不當值的時間,去赴宴,而且,在宴會上,他多次表示,自己在皇宮受到的管制太嚴格了,即便是想要做戲嬉樂,都不能自由行事,太子東宮的府庫,現在是長孫皇后掌握着,他沒有錢,啥事都不好辦,等等等等。

然之後,各家開始想辦法了,他們太喜歡像李承乾這樣,看上去除了吃喝玩樂之外,什麼都不會做的君主了。

君不昏,他們世家,可就不好發展自己的勢力啊!

再之後,李承乾先是收了他們各家一輪孝敬,然後昏招奇出,幫助盧家,鄭家,去打王家產業的主意,幫助兩個李家,去打崔家產業的主意,又幫助王崔兩家,去打其餘幾家產業的主意,一通亂拳下來,倒是讓五姓七家在商場上面的局勢,像七國那麼亂,整個過程,李承乾看上去,都只是被動的收了一些好處,胡亂答應幫別人辦事而已,但是牽動的一系列後續的事情,就得他們各家自己去擺平了,除了李承乾自己受益之外,還讓北地老百姓也跟着受益不小,比如香料促銷價格戰,就讓善陽的老百姓買香料的價格,降低了兩三成,其它各方面的,不一一列舉。

任各家背後的族老們有多高深的智慧,也想不到,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會用這種迂迴到難以察覺的手段,來幫助老百姓做事,他表現出來的,可是一個只知道唱戲玩樂,見好就收,做事全憑個人一時喜好的敗家子形象啊!

扮豬吃老虎的感覺很爽,李承乾的智慧,也在這種磨礪中,不斷的長成,孫享福都不需要刻意盯着他,他自己就能把一些手段玩的很溜了。

二月初的時候,關中一片的春耕忙碌景象,孫享福則是將手中最近編寫出來的許多冊子,交給了無影兒。

“按照這本子上面的要求,派你的人去地方,找到農部分衙的官員,調配相應條件和數量的田地出來,並且,按照上面的移植方法,招募一定數量的當地百姓,試着在田地裡種植,這些中草藥原本就是當地盛產的,種植難度並不大,如遇到難題,可以讓他們來信上報,我這邊,會派人去解決。”

“諾。”

無影兒接過了孫享福交給他的本子,卻沒有急着走,報告道,“都督,咱們去雲南追查王浩的人,昨夜送回來的消息顯示,王浩此人應該並沒有死,他瞞過了像向下遊尋找追捕他的舍龍,一路向滕州方向,走驃國,去到了林邑國,據當地的船家說,他們在林邑國也沒有待多久,就買船出海了。”

“出海了?”

“讓巴木,和嶺方面的人注意在沿海搜尋,即便是他逃到非洲去,也要給我把他抓住,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像王浩這樣的人,可不是離開了大唐本土,就安全了,他運作出來的一樁樁,一件件事情,都是導致大唐對外開戰的大事情,指不定他又跑到那個周邊國家潛伏,到時候又會讓大唐跟誰誰誰對上呢!

無影兒領了命令下去,孫享福便收拾了一番行裝,往苗圃而去。

簡單的藥材種植,可以直接委託農部在地方的官員開田種植,比較難一些的,則需要他親自帶領弟子研究了,中草藥的種類,數量,可是極多的,這個課題,只怕會讓他一直忙碌到善陽的春雪融化的時候,這段時間,他的吃住,都會在苗圃。

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十一章 買船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743章 到船廠第621章 公告欄第717章 到遼東第146章 制海鹽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737章 五年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122章 治病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711章 誣告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124章 試藥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721章 開工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273章 酒宴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115章 下揚州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165章 忽悠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534章 出手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00章 大動作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368章 定計第127章 海戰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125章 審訊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34章 宣撫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472章 急回關中
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136章 政治新星馬周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249章 拍賣開始第225章 陵前挖坑第746章 王二牛的懷疑第538章 主動跳出來了第762章 出使大食第六十九章 改戲第612章 膽子大的走在前面第718章 不斷進步中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十一章 買船第四十三章 拜訪虞府第743章 到船廠第621章 公告欄第717章 到遼東第146章 制海鹽第215章 冷靜應對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633章 孫享福的預言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397章 張公瑾出征第590章 長孫無忌上任第675章 準備迎接新物種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737章 五年第385章 給百姓的未來鋪路第122章 治病第307章 成果喜人第711章 誣告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558章 王浩的手段第278章 爲理想搖旗第124章 試藥第七十五章 牧監署的窟窿第八十五章 組建護衛力量第721章 開工第354章 壓力山大第273章 酒宴第710章 計劃繼續推進第254章 一路高漲第115章 下揚州第377章 農部的構架第302章 何人如此土豪?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499章 拜訪魏府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680章 新的國家方向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206章 牽馬墜蹬第606章 吐蕃的有趣決定第165章 忽悠第753章 坐論皇權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三十八章 不可磨滅的痕跡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534章 出手第433章 南來的客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300章 大動作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501章 幸福村的財富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629章 聊通透了第393章 朝堂新氣象第539章 形勢沒人強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80章 考場佈置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78章 農部的工作第756章 抵達拜占庭第188章 分田到戶第595章 和長孫無忌深聊第162章 改變主意第702章 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第368章 定計第127章 海戰第308章 準備迎接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626章 突然就亂了第669章 生物資源的利用第125章 審訊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740章 新時代的新問題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734章 宣撫第446章 回關中的程處默第472章 急回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