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嶺南景象

馬車在城內寬闊的水泥路上駛過,李世民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兩年多時間就建設起來的城池,因爲,沿路他看到的全部是排列整齊,裝修也十分精緻的房屋,根本沒有一點南方蠻夷之地的感覺。

街道兩邊的人行道上,甚至有連善陽和都不具備的水泥制花壇,時值盛夏,花壇上面的花朵開的分外鮮豔,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棵的果樹上,也掛滿了沉甸甸的果子,以荔枝,龍眼,黃皮等果樹居多,連樹的大小,也都很一致。

沒的說,嶺南這邊滿山遍野都是這樣的果樹,他們就是直接接移植差不多大小的成株到城裡來栽的,這樣也能方便城內的居民,想要食用的時候採摘。

廣州這個地方,在後世,叫羊城,也叫花都,之所以有羊城的稱呼,是源自於周朝的一個神話傳說,而花都的稱呼,則是因爲,這裡的野山花確實多,幾乎全國大部分品種的花物,在這裡都能種的起來,長的很好,所以,孫享福才把花露水這個產業,留在了廣州。

李世民喜甜食,愛豔麗色彩,進了城之後,整個心情自然而然的就好了起來,在車駕上,他戴着一副此前孫享福送給他的遮陽墨鏡,用稻草管子吸着椰子汁,很快,就到馮盎爲他建造的行宮大門前,侍衛先進了宮牆內檢查佈防,他則是先從外面觀看了整個行宮的模樣。

白牆紅瓦,並非庭院式建築,主體更像是一座城堡式的大樓,與孫府有幾分相似,雖然只有三層,但每層的挑高達到了五六米的樣子,倒是不比長安的望江樓矮。

最讓他驚喜的是,這棟樓所有的窗戶上,裝的都是半透明的琉璃,而且,三層樓上的窗戶,是幾乎全透明的玻璃。

他雖然知道這東西其實不值多少錢,但它的市價高啊!此前,可沒有誰把它弄在房屋上面做窗戶,連孫享福家裡都是如此,那是怕被別人罵奢侈。

然而,奢侈的東西,誰不想去享受呢,只是面子上,還是要客套一下的。

“馮卿你這也建的太奢華了些,朕住進這樣奢華的房屋裡,心有不安吶!”

“呵呵,陛下放心,建造這房子所用的琉璃,可不是渭南琉璃廠製造出來的高價貨,這是臣屬下的海員在南海一處島嶼上發現了一座大水晶礦石,在那邊拉回來燒製的,那邊這些東西還多的很,不算稀罕物,用一些在陛下的行宮上,是大家的想法。

而且,在嶺南,做這些琉璃窗戶,十分的有必要,因爲咱們嶺南的蚊蟲多,許多還是帶毒的,有了這些琉璃窗戶,即可以很好的採光,也能防止蚊蟲進入行宮之內,這才能保障陛在咱們這邊能夠休息的好。”

聞言,李世民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又笑道,“朕原本以爲嶺南是一片蠻荒之地,現在看來,卻是大錯特錯了,想不到這裡的人口如此之多,物產如此之豐盛,還當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啊!”

馮盎聞言,笑着接話道,“其實陛下沒錯,幾年以前,這裡確實是一塊毒蟲橫行,疾病肆掠的蠻荒之地,具體是什麼模樣,您一會兒上了頂樓,拿望遠鏡,看了看北城門外的舊城區就知道了,不過,自從貞觀元年正明來了這裡一趟之後,一切就都變了。

他治好了阻礙我嶺南人口繁衍的大肚症,使得嶺南之地的勞動力大大的增加,又引進了新的占城稻種,教會大家耕種,使我嶺南百姓,再無糧米之憂,還留下了抗疫防病,製糖,製鹽,製藥,造船,釀酒,製造果肉罐頭,果乾,花露水等等各個方面的技術,使我嶺南的物產豐富,經濟快速的發展了起來。

有了這些商品,各地的商人,就更加願意往咱們這邊跑了,他們帶來了很多咱們需要的東西,也將咱們產出的東西,高價銷售了出去,您可能不知道吧!咱們嶺南的一船蔗糖,可以在倭國換一船銀子回來,如果是桂糖,則能換兩船銀子,甚至半船金子。

而因爲咱們這裡富裕了起來,四年左右的時間裡,周邊沿海衆多小國,小部落的人口,都逐步往咱們這邊遷移了,加上巴木在交趾沿海開闢的日南郡,咱們嶺南的人口,可不是大唐建國之初的三十幾萬了,現在至少已經有七十萬以上,再過幾年,突破百萬也不成問題。”

聽了馮盎這番話,李世民苦笑道,“朕當初以爲,一個縣候的爵位,足以酬謝正明來嶺南引進稻種之功,如今看來,卻是封賞的太薄了,如果沒有當初他的嶺南之行,就沒有如今的嶺南,甚至,沒有如今的大唐,你們這裡產出的糧食,貨物,可是爲咱們大唐渡過了幾次大危機啊!朕此次返回長安之後,定讓禮部爲你等敘功。”

“呵呵,陛下仁厚,我等盡知矣,不過,正明與臣的官爵,都已經是當朝頂尖,財富也是用之不盡,就是賞的再厚,與我等也是無用,所求者,不過是這天下,能繼續如此的太平安逸下去,只要陛下能以民爲重,繼續當前的治國思想,便是對天下臣民百姓,最大的回報了。”

“馮卿高義,朕甚慰之,朕甚慰之啊!”

李世民握住馮盎的手,十分感激的讚道。

“呵呵,既然如此,陛下可別推遲了臣的一番美意,進去看看吧!”

馮盎笑呵呵的做了個請的手勢,李世民與李靖,尉遲恭,張亮,段志炫,劉弘基等人,便一同朝行宮的大廳裡走去,門前有侍女幫其挽開了隔絕蚊蟲的紗簾,入內之後,李世民頓覺涼風陣陣,燥熱盡去。

“咦,這屋頂懸掛是爲何物?爲何能自動旋轉,扇出風來?”

“呵呵,陛下沒有注意到行宮頂樓那些不斷旋轉的風車麼?咱們沿海之地,海風大,有那風車帶動齒輪裝置,便能使這室內懸掛的吊扇,不停的轉動通風,這行宮每一層建的如此之高,也是爲了方便通風,解除燥熱,樓上的幾層客廳,臥室,都有這樣的設施,這風扇旋轉的速度,還可以通過調整齒輪而變幻,夜晚涼快的時候,用小風即可,午後大熱的時候,用大風。”

“端的是精妙,倒是與水輪船上的風車,有異曲同工之妙。”

“呵呵,這裝置,可是臣屬下的工匠模仿白雲湖的孫府別院建造的,那些專司建築設計的孫府工匠,平時都是住在哪裡搞研究。”

李世民點了點頭笑道,“正明屬下的這些工匠,專司各種奇淫技巧的專研,平時成果不少,朕還真想知道,今後他們能把房子玩出什麼花來,這客廳不小,可以供數百人飲宴相聚,不如,馮卿將家中子侄,以及本地官員,族老相邀而來,朕在這裡設宴,與他們同樂。”

“陛下,如果召集大家飲宴的話,還有個地方,比這大廳更好,請隨臣來。”

很快,馮盎帶着李世民等人,穿過了大廳,走出了後門,穿過一條走廊後,便看到了一大片波光粼粼的地方。

這是一個足有五六畝地大小的人工游泳池,泳池周邊的地面,全部是用彩色的鵝卵石鑲嵌在水泥裡鋪平形成的,泳池的底部,有瓷磚鋪就,三面鑲嵌瓷磚,一面,鋪着細細的緩坡沙子,沙子後面,是高大的椰樹林,椰樹林中間,擺放着很多座椅,這畫面,讓李世民一下子就想到了望江樓夏天才會開放的曲江池戲水沙灘。

想不到這行宮的後花園裡,竟然建有這麼大一處戲水池,而在池子旁邊的椰樹林,吃些瓜果冷食,吹吹自然風,別提有多舒服了。若是感覺燥熱了,還可以到池子裡去戲水解暑,如果再有一些美女陪伴,那個畫面,想想都美的很吶!

“陛下,咱們嶺南夏日燥熱,這樣露天戲水,在沙灘樹林裡食用烤制海鮮,纔是最舒坦的飲宴方式”

聞言,憋了老半天沒說話的尉遲恭終於忍不住打斷了馮盎的話道,“烤東西吃好啊!這幾天在船上,盡吃些蒸煮的了,馮公還請多上些大魚大肉來,聽說你們嶺南的野豬肉不錯,還有那種大蟒蛇,大斑魚”

李世民笑着指了指尉遲恭道,“呵呵,你這老貨,怕不是這幾天在船上吃乾糧吃膩歪了吧!倒是有臉勞煩馮卿幫你張羅山珍海味了。”

馮盎笑着接話道,“無妨,無妨,我嶺南之地,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海里遊的,樹上長的,各種吃食應有盡有,以前的捕撈工具不精良,烹調技術不夠,不敢亂吃,現在,卻是早已被望江樓派過來的廚師團隊,摸索出了很多種吃法,到時候,一定會讓諸位吃盡興的。”

入鄉,就要隨俗,經過馮盎的一番介紹,善於在酒場拉近別人與自己的關係的李世民,頓時就大爲意動,同意了他的提議,於是,一場沙灘戲水燒烤晚宴,就在馮盎的張羅下,準備了起來。

在李世民在嶺南吃喝玩樂,與嶺南當地百姓官員拉近關係的時候,孫享福終於完成了藥田種植的階段性任務,開始啓程回長安,看老婆孩子。

反正北地各郡城的建設發展,都有各自的刺史負責,牛進達也已經來到了善陽赴任,把整編軍隊,戰後的撫卹兵源補充的事情交給他之後,孫享福就會沒有具體事情幹了,正好他也要回長安,幫安北軍此次參與了西突厥之戰,和東征之戰的戰士們請功,定封賞,順道,也要參加李世民在下半年要舉行的超級大朝會。

這場朝會的政治意義可不小,至少,會定下大唐未來五年的一個發展規劃,孫享福這麼重要,且高級別的官員,自然是不能缺席的。

倒是李承乾,他現在玩體驗職業,玩的是不亦樂乎,進步也不小,關鍵是遊離在五姓七家之間,他還能得到不少經濟利益,所以,他一點也不想回長安,李世民也沒有明旨讓他現在回長安,那就只好讓他在善陽多耍幾個月了,大朝會的時候,他肯定是必須要到場的。

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19章 安排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八章 加夜餐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九章 送魚第387章 開考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734章 宣撫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584章 九垸縣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270章 戲劇院第549章 北上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270章 戲劇院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559章 擒王浩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219章 追擊戰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737章 五年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115章 下揚州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155章 合作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七章 集上衝突
第232章 善陽的衣食住行第519章 安排第535章 錢糧之論第268章 夷男進善陽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一百零五章 孫享福的義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207章 輿論攻擊第443章 篝火露營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八十三章 縣衙對質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138章 事了欽差到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648章 歸又去的玄奘第八章 加夜餐第557章 免費的晚餐第九章 送魚第387章 開考第140章 和韋氏的合作第399章 又來鬧事第625章 工人北返第619章 九垸縣學第734章 宣撫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九十八章 放燈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184章 善陽縣候第584章 九垸縣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200章 繼續參觀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270章 戲劇院第549章 北上第186章 新官上任第270章 戲劇院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559章 擒王浩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405章 慰問演出第526章 去往山南道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657章 父子談心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二十四章 這個世界太危險第334章 善陽勞教所第686章 世界逐漸清晰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599章 國家要承受的起失敗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157章 碼頭交戰第219章 追擊戰第685章 清點收穫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742章 孫家的孩子們第694章 提點舍龍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741章 家庭瑣事第169章 慢慢累積第704章 久別勝新婚第289章 渭南新城的計劃第737章 五年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七十四章 對太子教育問題的建議第504章 先集個資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261章 俘虜到善陽第二十八章 拉個利益團體第九十章 相聲登臺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234章 東珠逛街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512章 時代廣場開業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615章 九州島海戰第十三章 滎陽鄭氏第326章 閱兵開始第545章 被唬住了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115章 下揚州第582章 無官未必一身輕第240章 都到坑裡來第七十八章 對山寨的反擊第266章 帳中敘話第303章 農忙伴隨着鬥爭開始第503章 被請進宮第114章 變樣的妥協第三章 饞了吃螞蚱第353章 應對安排第155章 合作第253章 競爭開始第521章 教育長孫衝第345章 新勞動管理和稅收制度第七章 集上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