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清點收穫

<>武士彠的情況真的把孫享福嚇了一跳,歷史上的他,可不是就是今年死的麼。雅文吧

現在,他非常確定武士彠有高血壓的毛病,因爲後世的時候,孫享福的爺爺奶奶,都有高血壓的病症,有時候忘吃降壓藥了,也經常會出現這種症狀,心跳的非常快,好在他剛纔沒有真的摔倒,不然,倒下去了,可能就再也起不來了。

“您緩緩,您緩緩,沒有我說的那麼誇張······”

孫享福一把扶住武士彠,就示意張軻幫忙,把他扶到自己剛纔登記時坐的那個凳子上,讓他緩緩坐下歇息,並且,讓人喊了醫官過來。

“別擔心,我這是老毛病了,時常會犯,歇一會就好了。”武士彠休息了一陣之後,感覺身體沒那麼難受了,便安撫衆人道。

他作爲海外探索投資公司的董事長,這些新物種引進之後,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這個時候犯病,可是掃了大家的興了。

“身體的事情,可大意不得。”孫享福見武士彠不以爲意,便知道,他還並不知道這病症的厲害之處,輕則中風偏癱,重,則隨時可能見閻王,但是在這個時候可不能繼續嚇唬他,所以,他能說的比較委婉。

在後世,高血壓是我國老年人非常普遍的一個病症,孫享福的爺爺奶奶,都有這樣的病症,平時,他們除了要吃降壓藥之外,還經常會用夏枯草,菊花,葛根,決明子等中藥煲雞湯,排骨湯喝,有一定的祛風降壓作用。

醫官過來了之後,診斷的方向,果然與孫享福的斷定相同,中風偏癱的病症,在這個時代也不少見,孫思邈有一整套的醫治方案,那就是以夏枯草等有祛風降壓作用的藥物,配製的湯藥,一般患者藥不停的話,都能起到一些作用。

看到瑪雅搬運工們陸續擡下船的東西的時候,孫享福又想到了自己陪爺爺奶奶去看病做檢查時,醫生的一些叮囑,指了指搬運工們搬上來的玉米道,“吶吶吶,平時多吃些這樣的粗糧作物,對您的身體就有好處,這個作物,叫做玉米,跟之前的土豆一樣,澱粉含量較高,也是一種高產又好吃,可以做主糧的作物。”

高血壓患者平時的飲食,適合吃複合糖類,對於脂肪的射入,要有限制,並且不能喝濃茶,吃辛辣,高熱食物,這沿海所產的海魚,倒是很適合武士彠食用,在後世,倭國人把海魚幾乎當做主食在食用,所以,他們國內對於高血壓的控制,就比我國要強很多,老年人也普遍長壽的多。

因爲,海魚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能使膽固醇氧化,降低血漿膽固醇含量,抑制血栓形成,防止中風,後世的降壓藥,魚油就是主藥之一,因爲魚油是血管清道夫,而最好的,當屬深海魚肝油,這也是高品質降壓藥的主要成分之一。

想到這裡,孫享福又吩咐張軻他們,在市場多買些深海魚,讓打魚的人,弄長網,捕深海魚回來給武士彠食用,專門提取魚油,以及魚肝油。

“老師,這深海魚,如果也是治病的主藥,那我嶺南海魚產出頗豐,是不是可以將其做成產業?”一旁的李泰看到了整個過程,也聽到了孫享福對於張軻的交待,頓時靈機一動道。

“倒是個不錯的想法,而且,你看看這是什麼,劍麻。”孫享福指了指剛在船上被整株擡下來,以及那一框框的劍麻種子道。

“劍麻怎麼了?”李泰看着那株見都沒見過的大植物道。

“劍麻製作的繩索,漁網,非常堅韌,耐鹽鹼腐蝕,這種作物種出來後,咱們就算製作出很大的漁網,去捕深海魚,也不擔心像以前的麻繩網一樣,容易腐壞破爛,而有了這樣可以常年用的大網,咱們的捕撈效率,可能會高出很多倍。”

“嗯,是的,我們在當地弄了劍麻製作的魚網,在船上持續用了幾個月都沒有腐壞。”趙河適時的接話道。

“如此的話,咱們嶺南可就要多種一些這樣的作物了。”李泰聞言,有些欣喜道。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當然要多種,這還只是它其中一個很小的作用而已,我此前已經選定了好幾處向陽的大山坡,未來,會選定更多未知,這樣的作物,即便是種上幾百萬畝,它也不嫌多。”

像土豆,紅薯,玉米這樣的粗糧作物,能夠很大程度的緩解大唐百姓現在身體日趨變胖的壓力,當下這個以胖爲美的社會,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是不健康的,胖人的疾病會比較多。

而正好,劍麻能推動沿海的漁業進步,多捕撈海魚,提煉魚油,或者魚肝油,製作成更加廉價的降壓藥,能給患病的百姓和朝廷財政減輕不少壓力,這個產業,當然是做得。

“如此一來,老夫倒是可以多活幾年了。”武士彠聽着兩人的交談,放下心來道。

孫享福點了點頭道,“我會盡快讓善陽製藥廠研製一種可以有降壓效果的中成藥,方便您服用,不過,您平時活動的時候,也得緩步慢行,千萬別摔跤,身邊一米之內,跟兩個反應靈活的人護衛着比較好。”

高血壓,最怕摔跤,孫享福這麼交待外,武士彠的隨從,便聽進了心裡,而這時,同樣年紀不輕的馮盎,也沒逃過孫享福的叮囑,因爲,高血壓是老年人大多數會患上的病,馮智戣,馮智彧等人聽了,頓時一左一右護在了馮盎身邊。

“行了行了,老夫我這些年的海魚可不是白吃的,你們兩個不要緊張兮兮的,老夫愛聽正明說這些新物種的作用,快快快,這個,又是什麼東西,怪好看的。”

好幾株番茄,在陶盆裡被搬運了下來,孫享福看到那些果實已經紅透了,便摘了一個下來,在身上擦了擦,咬了一口,一邊嚼,一邊道,“這個作物,我給它起名叫番茄,酸酸甜甜的,可以當水果,也可以當蔬菜來吃,十分爽口。”

孫享福可不是什麼餓極了的吃貨,他這麼着急的嘗一口,只是因爲太懷念那種後世才能享受到的味道了,見到他直接開吃了,馮盎的手也不慢,在其中一株上,挑了一個最大的摘了下來,同樣在衣服上擦了擦,張口就咬。

“嗯,還真是,鮮嫩多汁,酸酸甜甜,很可口。”見馮盎吃的連連點頭,李泰也忍不住,上前摘了一個,然後,馮智戣,馮智彧······

這些頂級高官,在孫享福的帶領下,很沒有形象的在碼頭上啃起了番茄。

“那個,給老夫也摘一個嚐嚐。”

被放在凳子上休息的武士彠看着衆人吃的起勁,弱弱的說了一句,然而,大家此時才發現,從船上擡下來的幾株番茄物,果實已經被摘光了。

“呃,不會咱們把種都吃光了吧!”最後一個拿到番茄,還沒來的及吃完的張軻抓了抓頭皮道。

“哈哈,當然不會,你們吃的,其實都是我在船上種植出來的,其它船上也有,種子,我早就留好了。”趙河得意的笑道。

“那還不趕緊去其它船上給武尚書摘一個過來。”孫享福一拍他的後腦勺道。

頓時,碼頭上衆人一陣哈哈大笑。

吃了番茄,清點收穫繼續,每一樣作物,只要孫享福認識的,都會給大家講一講,像向日葵這種適合在北方草原上種植的作物,他還會特別分類出來,稍後運往北方,交給孫得壽培育種植。

雖然帶回來的種類很多,但少有他不認識的,在後世,各種有經濟價值的作物,都被人類研究的差不多了,只是,由於這個時代大多數作物,還沒有像後世那樣科學的變種,在形態上,還有些不同而已,搞明白這些東西,就是孫享福和農門子弟接下來的工作了,工作量,可能十分巨大,因爲,趙河幾乎是把他覺得可以作爲農作物的種子全部都帶了回來,有近百種,其中水果就佔了二三十種。

“這是貓,還是豹子?”種子終於清點完,就輪到那些裝動物的箱籠上岸了,看到籠子裡一些體型比嶺南的山貓還要大些的野獸,馮盎來了興趣問道。

孫享福也不太確定,便看向了一旁的趙龍和趙河。

“這是豹子幼崽,差不多有半歲了,他門的父母,體型比咱們這邊的老虎也差不了多少,皮毛非常漂亮,不過咬死了我們的一個兄弟,後來他們被我們圍捕獵殺了之後,我們就發現了這窩小傢伙,當時就兩個巴掌大,現在長大了好幾倍,在籠子裡可不老實了,要不是咱們船上之前專門準備好了打造籠子的材料,只怕還困不住他們。”

“美洲豹?這可是了不得的猛獸。”孫享福看着這些斑點已經快長成型的傢伙,頓時驚呼道。

美洲豹,有豹子的迅捷,有近乎老虎的體型和力量,視覺,嗅覺,聽覺,十分靈敏,號稱全能冠軍,狩獵能力非常強,在後世,就是因爲它的皮毛太優質了,險些被偷獵者偷獵到絕種,而這個時期,作爲美洲大陸生物鏈的頂端層,它的數量應該還是比較多的。

“有體型堪比老虎的豹子?那可得留一對在我嶺南,咱們這邊懂得馴獸的人多,若是能訓練出一些聽話的,狩獵起來,那可是事半功倍。”

在熱帶雨林區域,地廣人稀,就可能導致野獸比人還多的情況出現,嶺南道現在的地盤,包括後世南方的四個半省,加上越南,泰國,柬埔寨全境,以及老撾緬甸的一部分區域,比歷史上大了一倍不止,卻總共只有一百五十萬人口,不管是農作物,還是居民,都經常都會被野獸禍害或威脅到生命,光是每年上報到馮盎總管府衙門這邊的,遭受猛獸襲擊喪命的案件,都是幾百上千起,還別說那些沒有報過來的。

就現有的生態環境來說,生活在這片區域的食肉動物的數量,可能比人還多,因爲這片地盤太大了,大多屬於茂密的原始深林區域。

而人,只是集中生活在分佈比較稀疏的一些城池裡,開發了不到十分之一的地盤,有九成以上的地盤,是野獸的樂園。

所以,嶺南治下,即便是到了現在吃穿不愁的環境下,每年都需要組織大規模的狩獵行動,將野獸趕往距離人類生活較遠的區域去,在孫享福沒有引進稻種之前,他們其中就有很多部落,就是專門以打獵爲生的,馴獸也是他們主要的生存技能之一。

“呵呵,這豹子好像有八隻吧!往長安那邊送一對就行了,剩下的六隻,都留在這吧!他們或許更喜歡南方的熱帶雨林氣候,不過,已經半歲了的豹子可不是那麼好馴服,等他們的崽子下來了,或許才更適合訓練一些,只是,那樣就要等個兩三年了。”孫享福笑道。

美洲豹到了一歲半,身體纔算長成型,開始單獨狩獵,兩三歲的之後,纔會開始發情,而把他們運送到了長安,不過是讓大家多了一個可供觀賞的稀奇物種而已,如果在嶺南被馴服了,才能起到實際性的作用,因爲他的體型和兇悍程度只是稍微弱於老虎,但繁殖能力,卻比老虎強的多。

此前嶺南這邊有不少馴服的老虎,可其繁殖規模總是難以擴大,因爲包括華南虎在內的東南亞所有虎種,每胎通常都只有兩三個崽,運氣極好的時候,纔有可能生出四個崽,基本跟人生雙胞胎一樣,機率不大。

但是美洲豹不同,它一胎最多可以生十四個崽,通常會是六到八個以上,是老虎的繁殖能力的三倍以上。

而且,它的狩獵積極性相對老虎來說,要高一些,食量卻比老虎稍微小一些,從沙漠到雨林,從平原到高原,無論走到哪裡,它都能生存,所以,它在後世,被稱之爲最成功的獵手,以及最完美的肉食動物。

嶺南得了這種豹子中的最佳品種,一旦馴化,形成規模,那麼,轄區內野獸氾濫的情況,就能得到更好的控制。

不過,這些小豹子,卻沒有接下來上場的那些個大傢伙辣眼睛。

森蚺,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蛇類。

只見一個跳板之上,十幾個人分成兩列,擡着一個長條形的大籠子緩緩的走了下來,不是長條形的籠子好看,而是不用這種長條形的籠子不行啊!它要是捲起來,把重量集中到一坨,籠子可就不好擡了,因爲這條長達八米多長的森蚺,有四百多斤的體重,集中到一坨,兩三個人,可擡不動它。

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338章 返城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287章 宴會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300章 大動作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175章 唐奉義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620章 九垸夜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235章 胡商到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177章 王旭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387章 開考第527章 進村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10章 回朔州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176章 風雪路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193章 殺心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49章 歸來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417章 各家打算
第674章 開春後的打算第338章 返城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四十五章 幸福的模樣第251章 中場休息第525章 組建海軍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292章 新農村建設的構想第287章 宴會第259章 民生的比較第580章 王浩留下的冊子第300章 大動作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第705章 李承乾的謀劃第191章 朔州的規劃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143章 棉甲和新問題第594章 江陵未來的核心產業第175章 唐奉義第八十六章 籌備春晚第六十六章 舌戰羣臣第160章 如何善後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391章 杜正倫來訪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597章 領你看看第620章 九垸夜第510章 小百姓眼中的大人物第640章 李承乾的想法第244章 與王浩的交鋒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688章 帝后品嚐新作物第258章 拍賣結束第719章 蒸汽機試驗第203章 農門的傳承方式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672章 西邊局勢第226章 善陽城的基本面第403章 恨夫不成聖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152章 齊民要術火了第528章 孫魔王的鐵血教育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235章 胡商到第722章 遼東的養殖產業第262章 一年升三爵第194章 你不敢我敢第496章 儒生論政第256章 奶糖泛起的漣漪第452章 要跑偏的李承乾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475章 假意談判第678章 統治的意義第250章 一號地塊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五十章 豆腐它有關政治第177章 王旭第455章 巧遇小舅子第484章 定襄的核心產業第387章 開考第527章 進村第五十一章 亂兵第608章 播種的季節第651章 穩步推進亦爲求穩第445章 工商業的厲害之處第605章 貞觀七年第362章 高原上的謀劃第三十五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327章 從點點滴滴做起第228章 再來一計第七十章 思想教育第555章 再會夷男第七十三章 李承乾上門第三十三章 望景峰上第五十二章 武士彠貶官第四十九章 孫享福的治家之道第388章 放榜的正確打開方式第210章 回朔州第691章 瘋狂的股價第430章 農學院的由來第144章 越來越不懂第546章 善陽景象第424章 給杜正倫出的主意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488章 春上的東北大地第257章 回紇臣服第176章 風雪路第514章 大賞羣臣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337章 走進漠北第193章 殺心第411章 解決問題的構思第149章 歸來第434章 王浩的陽謀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第444章 百姓的回饋第295章 貞觀三年第404章 慰問工人第417章 各家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