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又是一年春來到

終於能和自家孩子一起過個年了,孫府和長安衆多家庭一樣,點起了除夕守歲燈,張羅了一桌豐盛的晚餐,下午的時候,孫享福就親自給四個小傢伙洗過澡了,還他們都穿了一身紅紅的比較喜慶的新棉襖,將兩枚鑄錢司新制造出來的金幣,用紅紙包好之後,放在了他們的口袋裡。

除夕這天,洗大澡,穿新衣,給孩子們壓歲錢,其實是後世纔有的一些風俗,孫享福很固執的把它搬到了這個時代,至於團年飯上那一條用油把皮煎的紅彤彤的大鯽魚,孫享福是不準任何人動筷的,他打小就愛吃魚,就因爲有一次,把團年飯上的魚吃光了,還被老媽抽了一頓,說團年飯上的魚,要留到初一吃的,這樣才年年有餘。

孫享福自己和一妻兩妾,四個小傢伙,正好坐滿了一個八人桌,在主食,餃子被端上桌之後,大家就正式開吃了,今天這頓飯,一個時辰以內吃完最好,因爲晚上,大家都要去望江樓看節目。

從明年開始,大家估計就不會在現在的望江樓看節目了,因爲長安戲劇院兩個多月前的時候就開建了,既然孫享福想把望江樓擴大,李世民就覺得,乾脆建的再大一些,直接將曲江池周邊的數百畝地全部批成了建築用地,除了要建設一棟擁有數千間客房的大樓,還會沿着曲江池建設過百套別墅型小樓,作爲豪華客房。

此外,還會建設一棟擁有大小十幾個會議廳的商務樓,再有一間擁有七間大廳,可供四五萬人觀看的超大戲劇院,那就妥妥的了。

至於原先的望江樓,它將會整個推倒重建,建設成專門的餐飲部,到時候,規模將擴大兩三倍,會有多個餐飲大廳,每個大廳都會有不同的菜系,以及獨立的舞臺,不再讓所有觀衆用餐的時候,都只能擠着看一個舞臺,導致觀衆數量太多,很多離舞臺遠的人,根本搞不清楚舞臺上演的什麼。

而且,今後較長的戲劇表演,都會放在比較專業的戲劇院去演,餐飲部這邊,只會有一些唱詩,唱曲,相聲,小品之類的短劇表演。

今天是李泰難得的一次可以不用顧忌節食這個問題的日子,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的食量和食慾,已經開始變小了,圓乎乎的臉,也稍微有了些形狀,人的胃就是這樣,越縮越小,越撐越大。

所以,在用過餐之後,他早早的就在觀看席邊霸了個視角最佳的位置。

沒錯,今年李世民一家,又把團年飯擺在瞭望江樓的一號包間,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已經是皇家的一種習慣了,沒辦法,李淵愛看望江樓的春晚節目,李世民和長孫皇后,在這方面,一向都是順着他的。

很快,小胖子就看到了抱着穿着一身顯眼的紅棉襖的孫婉婷,進到了酒樓大廳之中的孫享福,幾乎沒有一秒鐘種的猶豫,他就放棄了自己霸佔的位置,朝樓下跑去。

“青雀,你這是要做什麼去?”

“孫師來了,孩兒有些事情想請教他。”

長孫皇后聽說是孫正明,便不再理會他了,這幾個月她嚴格的執行了孫享福給李泰制定的減肥計劃之後,終於有了一些成果,這小子不僅瘦了一些,個子也開始往上竄了,整個人都靈活的多了,要是以往,他可不樂意跑着去見人,因爲會喘氣。

“正明調教孩子的手段,還真是有一手的,青雀自從經他指點之後,和承乾一樣,長進了不少。”

待得李泰出了包間之後,長孫皇后才美目一轉,向李世民道。

“那是朕的眼光獨到,給孫正明加了太子少師的職務,不然吶,以承乾的性子,只怕還得幾年才能收心。”李世民說着,還用嚴厲的目光,掃了一眼坐在旁邊桌上,正關注着他們聊天的李承乾。

太子少師,在朝堂職官排位,僅次於尚書左右僕射,由才二十多歲的孫享福擔任,不知道羨煞了多少旁人,然而,這個職位,可不是那麼好當的,教育太子的人,品德必須端正,太子現在尚未成年,一旦德行有失,就肯定是孫享福這個太子少師的鍋,所以,以前只是教教李承乾音樂,不在其它方面怎麼管教他的孫享福,今年開始,對於李承乾的管教特別上心。

一番職業體驗之後,倒真是叫李承乾長進不少,就在今日這團年飯宴席上,李承乾就已經多次受到了誇讚,他居然會幫上菜的服務員,挪菜盤,還會幫弟弟妹妹們夾菜,分菜,對於什麼菜,是什麼材料做的,吃了有那些好處,也說的頭頭是道,給人一種很博學的感覺。

喜歡吃羊肉的李淵就出題考了他,問他一隻羊,有多少根排骨,他居然想都不想,就說出了一側九根的正確答案,而且,還將如何宰殺羊,烹調羊肉,說了一通,讓李淵很爲驚訝。

要知道,李承乾之所以叫李承乾,就是因爲他生在承乾宮,也就是說,他記事起,李家就已經坐了天下,而像他這樣深宮中長大的人,怎麼可能會關注那些屠宰,烹調的事情呢!

然之後,李承乾就將自己在善陽的一通所學,如實交待了,讓李淵大讚不已,直誇自己這個大孫子聰明懂事,比他爹李世民這麼大的時候還強,這也就是李泰年夜飯都沒什麼胃口吃的原因了。

而且,更鬱悶的是,李世民此前看過李承乾交給孫享福的那些職業體驗感悟,對於孫享福的這種教育方式很是贊同,在李承乾受到李淵誇獎的時候,也出言肯定了李承乾這一年來所取得的進步,讓所有皇子,像他學子,這可就深深的刺痛了李泰。

對於子女的事情一向比較粗心大意的李世民,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倒是敏感些的長孫皇后,若有所覺,所以在李世民面前提點了一句。

李泰畢竟是個十二歲的孩子,他的城府,還並沒有深的像成年人一樣,他對於學習方面,非常的自覺,十歲就通讀四書五經,十二歲,能作詩,能寫文,而且水平已經高到像孔穎達這樣的當世大儒都稱讚的地步,這都沒有受到父皇和太上皇的誇獎,可李承乾呢?

他跑到善陽去,唱唱戲,這裡玩玩,那裡鬧鬧,居然就獲得了太上皇和父皇的表揚和肯定,這讓他覺得太不公平了。

而且,他覺得,問題可能出在了孫享福的身上,自己拜他爲師,應該學的是討父皇母后歡心的本事,而不是其它。

“泰,見過孫師,師母。”

“大過年的,你整的這麼一本正經幹嘛!吃過團年飯了嗎?”

孫享福是在上樓的樓道里被李泰堵住的,他們一家子早就和虞家人越好了,在一個包間裡看春晚的。

“呃,吃過了,我這般尊敬孫師,自然是希望孫師能多教些真本事給我。”

孫享福聽出了李泰語氣中的不對,道,“你的意思,我之前沒有教真本事給你嘍!既然如此,上元節以後,你就隨我一起去山南道吧!爲師會將自己最強大的本事,都教給你。”

“當真?”

“比珍珠還真,到時候,你不要怕吃苦纔好。”

孫享福說着,便繞過了李泰,朝三樓的特定包間走了過去。

李泰興沖沖的跑回一號包間跟李世民夫婦說這事情去了,孫享福懷裡的孫婉婷卻是探出個小腦袋,瞄了一眼李泰的背影道,“爹爹,爹爹,我不喜歡這個胖子。”

“爲什麼不喜歡?”孫享福有些詫異的問道。

“就是不喜歡。”

兩歲多的孩子,喜歡和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你要她說個原因,那真是很難,孫享福只以爲她是對又胖又黑的小子沒好感了,抱着她繼續上樓的時候,心裡卻不由的多想了一點。

李泰爲什麼莫名其妙的跑來跟自己說這些?莫不是又跟李承乾鬧什麼爭風吃醋的把戲吧!

這可就是讓人頭疼的事情了,大唐就是在自己的推動下,變的再強大,也有可能在自身內部的爭鬥下,毀於一旦,這個民族,向來都是被自己打敗的。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

即便是來自後世的孫享福也想不出個答案來。

一號包間內,李泰面帶喜色朝李世民道,“父皇,孫師剛纔說,過完上元節,要帶孩兒去山南道,教授孩兒一些真本事。”

還未成年的皇子,除了太子以外,都還不算是臣,李泰也正好趁着年幼的時機,多賣賣萌。

不過,他這點小心思,李世民卻一眼就看出來,道,“若真是正明有所請,豈你不先來告知朕?怕是你自己想去吧!”

“呃,父皇英明,不過,孫師說了,他去山南道之後,會把自己最厲害的本事,傳給孩兒。”李泰被李世民一語拆穿,非但沒有表現出尷尬,還一副獻寶似的表情繼續道。

“最厲害的本事?種水稻?”李世民聞言一愣道。

“哈啊!又是種地啊!”李泰聞言,面色一垮,有些嫌棄的嘆道。

收麥子的事情,他現在還記憶猶新呢!可算是把他累壞了,腰和屁股,痠疼了好幾天才見好,如果去山南道又是種地的話,那他可真不想去了,不是不知道這麼做能在政治層面上給自己帶來多少好處,實在是累怕了。

“種田,還真就是正明最厲害的本事,不僅你要去,諸王之中,十歲以上,未就藩者,都要去,朕要讓天下百姓看到,我皇家對於農耕之事的看重。”

李世民這麼一說,整個包間之內,頓時就有很多道責怪的目光看向了李泰,要知道,諸王之中,十歲以上未就藩者,除了李世民的兒子李恪,李佑,李之外,還有李淵的好幾個兒子,從老六荊王李元景開始,直到第十六子陳王李元慶,足有十個,這些人,現在可都在場。

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725章 嚇尿了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23章 又出招第287章 宴會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73章 酒宴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267章 受邀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38章 返城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212章 驚覺第576章 中計了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179章 互坑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621章 公告欄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323章 又出招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159章 殺人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51章 誤會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273章 酒宴第118章 殺倭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
第491章 嶺南景象第725章 嚇尿了第550章 海上絲綢之路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323章 又出招第287章 宴會第八十七章 講和第273章 酒宴第738章 併入南亞的計劃第358章 今年科舉不授官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395章 以往和未來第267章 受邀第426章 最來錢的產業第六十三章 各有心思第436章 朝臣們的成長第585章 發展計劃第401章 有夢想有未來第602章 再亮一下第658章 農學院畢業新生的任務第二十章 監丞!奸臣第437章 農工商學院第338章 返城第151章 臨走釣條魚第212章 驚覺第576章 中計了第314章 李世民的新感悟第三十二章 重陽登高第223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727章 九垸縣的大熱鬧第541章 分家的建議第572章 震撼的表演第174章 第一代望遠鏡第205章 動腦的習慣第227章 驚天大計第237章 商品推介會第七十九章 存在即合理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766章 造聖計劃暴露第十九章 七宗五姓第179章 互坑第十四章 秦府下廚第486章 醫療體系升級第489章 新疆域的規劃第379章 對於蜀中的建議第523章 貞觀六年開局第687章 又見啃番茄第330章 四部臣服第371章 合理規劃的重要性第431章 難得休閒第660章 反季節蔬菜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621章 公告欄第668章 生物科學第494章 鋼琴和初級顯微鏡第355章 剖腹產子第765章 調控的問題第323章 又出招第417章 各家打算第696章 玉米麪和紅薯粉第369章 論長安的經濟發展第500章 論法律系統第634章 家族企業的建議第616章 悄然變化的世界格局第五十七章 視察膳監司第670章 推動教育改革第 681章 再臨嶺南第158章 好多的詭計第389章 長安商業大規劃第159章 殺人第208章 簡在帝心第320章 長孫衝的成長第三十四章 唱詞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592章 借貸經營的問題第七十六章 盤賬第233章 善陽的吃喝玩樂第196章 快馬入長安第554章 全面佈局第370章 論洛陽的經濟發展第412章 約定談判第243章 王浩來訪第574章 王浩之死第413章 女子爲官的開端第451章 誤會第167章 嶺南派官第346章 開幕儀式第462章 東邊戰事第221章 城門激戰第189章 建設封地第九十六章 筆墨紙硯第563章 相互說服第392章 文工團的構想第273章 酒宴第118章 殺倭第598張 複製和引進第七十一章 太上皇駕到第135章 李世民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