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大戰將起

第47章 大戰將起

“這是我的錯誤,皮糙肉厚被打幾下也不算什麼!”

那官兵說不上話的時候,薛錯主動承擔責任。

他只知道李瑄是宰相的兒子,並不清楚李瑄現在的身份。

大熱天的,李瑄沒有穿戴甲冑。

爲防止暑熱,士兵們在訓練時都不披甲。

這個時代的“中暑”,重則奪去性命。

“張監事,薛錯今後就留在我軍中,可否割讓?”

李瑄看在眼裡,決定留薛錯在軍中,引爲心腹。

他心懷大志,需要一批甘願爲他赴湯蹈火,敢冒天下大不韙的人。

李瑄看出薛錯重情義,可以重用。

薛錯在安西龜茲軍三年,熟悉西域。

如果事不可爲,安西是李瑄心中嚮往的地方。

“區區小事,何足掛齒。李將軍只需要給我一張字據即可。”

押運官張監事自然樂意承這份人情。

流放的犯人,邊塞到處都是。

張監事相信豐安軍城也有,只不過是將薛錯從一個地方,轉到另一個地方。

一番操作下,薛錯被留在豐安軍城。

薛錯這才知道李瑄的真正身份,行豐安軍使。

官職比龜茲鎮守使還大。

糧食全部運上岸後,再次清點,記錄。然後召士兵和軍中雜役,將兩萬餘石糧食,扛到軍城內的糧倉之中儲存。

“我在戰場上,喜躍馬在前,身先士卒,你可以選擇作爲我的親衛,隨我衝鋒陷陣。也可以選擇在軍城中找其他活計。”

張監事的船隊順河離開,李瑄給薛錯選擇的機會。

當前李瑄的親衛除羅興外,還有二十人。

他們個個都是軍中猛士。

之前盧瑜挑選親衛,曾選擇他們,但被他們拒絕。

軍中皆知儒將的親衛,幾乎與戰場無緣。

那不是他們的追求。

而李瑄這種敢於衝鋒陷陣的主將,他才值得他們跟隨。

“將軍,我願意成爲您的親衛。敵人想要傷害您,必先從我身屍體上跨過去。”

沒有絲毫猶豫,薛錯選擇前者。

“你不怕死嗎?”

李瑄又問同樣的問題。

“小人不識幾個字,但在軍中聽過豫讓刺趙襄子的故事,士爲知己者死。更何況若無將軍,這世間早就沒有薛錯了。”

薛錯堅定地說道。

“好,我會讓判官將你的名字記錄在冊。只要立下功勞,我就舉爲自由人。”李瑄拍了拍薛錯的肩膀,並勉勵他多練騎術。

荷月以來,邊疆燥熱,特別是軍城西的沙漠裡,熱浪滾滾,如燃燒着熊熊火焰一樣。

這種嚴酷的環境下,鮮有戰鬥發生。

唐軍在這個季節以訓練爲主,不可能主動應戰。

突厥在夏季養馬放牧,最多派小隊騎兵去搶一些商人。

但豐安城附近,沒有互市的地方。與胡人部落互市之地在河套地區受降城一帶。

豐安軍的戰馬都被趕到黃河邊牧場上,邊放牧邊訓練,等着秋高馬肥。

雖然突厥攻來的可能性極小,但巡視工作,李瑄一直慎重。每天最少會派出十隊騎兵,在邊境巡視,有時李瑄親自帶隊出塞。

甚至還會派出探馬到更遠的地方,兼以日夜。

如果有胡人騎兵出現,李瑄會立刻將牧場上的馬匹撤回來。

轉眼間,來到七月。

李瑄收到李適之的來信,家裡一切安好。 李隆基愈發信任李適之,最近又讓李適之領了幾個官職。

領,爲兼任較低級別的官職。

雖然沒什麼大用,卻代表皇帝的寵信。

李適之還告訴李瑄,皇帝已經決定向突厥汗國用兵,時間大概在秋八月。

他擔心李瑄在與突厥的大戰中行魯莽的舉動,提示李瑄一定要愛惜自己。

這是此次來信的主要目的。

最後,李適之問李瑄:七郎有無新詩?寄爲父觀之!

李瑄微微笑了笑,俯在桌前回書一封,恭喜李適之的同時,請李適之務必緊盯李林甫,有難以理解的事情,要與幕僚們商議,這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他告訴李適之他已經適應邊塞的生活,士卒們都很信任他,不用擔心。

他也如願寄回家中一首詩。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等此信件寄回家時,已經過了七夕了。

詩中所表達的含義,就由世人猜測吧!

“變數來了,歷史上對突厥的滅國之戰是明年,現看來今年就要動手。”

將書信送走後,李瑄陷入沉思。

聽李適之的意思,是李林甫煽動着李隆基滅掉後突厥。

到底是心急李適之的權勢日升,爲了“宰相軍功”,還是有什麼目的?

“李將軍,王帥召伱前往回樂城。”

又過幾日,朔方節度使的使者,入豐安軍城向李瑄稟告。

李瑄詢問之下,得知是朔方軍所有主將,包括振武軍使,東受降城使,西受降城使等,都要前往回樂城朔方節度使府。

諸軍主將匯聚,是大戰前的徵兆。

“王將軍,王帥召我前往回樂,豐安軍務,由你暫理。”

離開之前,李瑄向王思禮吩咐。

一個月以來,兩人配合默契,沒有間隙矛盾。

王思禮不冒犯李瑄身爲主將的權威,盡職盡責訓練軍隊。

李瑄適當放權,給予王思禮尊重。

“末將明白。”

王思禮拱手。

他親身感受到李瑄在軍中的魅力,再加上李瑄的身份,他會執行李瑄的信念,共同搏功。

“此去需要一段時間,黃河對岸,我種植一些瓜果,請幫我照看一下。”

李瑄已經確定所種爲西瓜,前幾日已將西瓜藤蔓整理好,就等果熟後,看品質如何。

“是!”

王思禮不太懂李瑄搞稀奇古怪的東西,李瑄吩咐,他照做就是。

在河對岸種十幾畝地,不會對軍城有任何影響。

此去回樂城,李瑄僅帶着包括羅興、薛錯在內的二十二名親衛。

一天以後,李瑄第二次踏入繁華的回樂城。

和上一次不同,李瑄剛入城,靈武太守府的長史迎接李瑄,併爲李瑄一行安排住所。

如振武軍這種離回樂城千里遠的軍城,需要數日後,纔可到達。

行禮放好,李瑄立刻到朔方節度使府拜見王忠嗣。

“大夫請李將軍入內。”

李光弼出現在府前請道。

李瑄並不知道李光弼的身份,這麼年輕,還以爲他是節度使府的佐吏。

王忠嗣在偏廳接見李瑄,這代表只是私下的會見。

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477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477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第106章 積石軍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24章 廣運潭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54章 暗度陳倉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66章 血戰高坡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16章 皇帝召見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46章 再遇薛錯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58章 頭破血流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1章 飛馬射纓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79章 回到長安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76章 李瑄亦是第34章 神勇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復,中原大地的耕種實力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53章 備戰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3章 李適之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48章 見王忠嗣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53章 備戰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3章 李適之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53章 備戰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93章 天將軍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
第131章 突襲青海東部第477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219章 獲得猛士,靈溪贈梨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477章 李白離開人間,故地重遊第106章 積石軍第462章 與王維,最後的王維第446章 劃分行省,久違的征程第24章 廣運潭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217章 梨樹爭奪戰,楊氏家奴第40章 羅興失蹤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421章 初掃關中,觸目驚心的結果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289章 權勢滔天 滿庫金銀珠寶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482章 巴格達,哈里發的決心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54章 暗度陳倉第118章 獻給李帥金字告身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348章 新的龜茲,小別勝新婚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66章 血戰高坡第346章 李隆基觀看新大唐地圖,爲將士奏功第432章 再有子女,新拜宰相,外交家第16章 皇帝召見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474章 揚州城,李白的消息第46章 再遇薛錯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27章 豐安軍城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195章 諸葛亮劍,李林甫的把柄第58章 頭破血流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210章 四鎮節度,控地萬里,勁兵重鎮,皆第31章 飛馬射纓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448章 東部打響,俱倫泊之戰第79章 回到長安第307章 李瑄的危機,高仙芝回京獻俘第317章 拜火教,大食進攻碎葉城第451章 錦衣衛千戶馬燧,薛延陀背叛回紇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76章 李瑄亦是第34章 神勇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463章 紡織,數學,天文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復,中原大地的耕種實力第420章 佈局天下,開始出擊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53章 備戰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3章 李適之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6章 皋蘭州都督府騎兵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154章 除去李林甫爪牙第48章 見王忠嗣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53章 備戰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96章 五百金 兩美女的賄賂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232章 連斬十八猛將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3章 李適之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53章 備戰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39章 節制河西,身兼十一使職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93章 天將軍第444章 宰相犯錯,一分不改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412章 登基大典,變革的時代,李隆基與李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