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

“天水王,你這是想幹什麼?”

下朝後,李林甫第一時間找上李瑄,沉聲說道。

不論是遷河南河北的百姓,還是禁止男女十八歲以下結婚,都觸動貴族和大臣們的利益。

似是大網,將大魚網住。

李瑄駁回施展十幾年的政令,使李林甫怒氣填胸。

“文武百官、右相右相都同意,聖人點頭的事情,還用多問嗎?”

李瑄緩緩開口,意指你們都同意了,怎麼下朝還來質問他?

“那是你以勢壓人,大臣們口服心不服。”

李林甫頭腦一熱,竟然說出這番話。

因爲以前這是文武百官用來諷刺他的詞。

“當年右相立仗馬的時候,又有幾人心服?您坐在偃月堂中,又有幾人心安?以前大勢在你,現在大勢在我?我像董仲舒、桑弘羊一樣,做對國家有用的事情,我問心無愧,右相敢像我一樣,將手掌放在胸上嗎?”

李瑄絲毫不畏懼首席宰相李林甫,他言語犀利,說話間還用手拍了拍自己心臟的位置。

此時的李林甫,已經失去以往的權勢。

天寶六載了,李隆基不會如歷史上一樣,將政事託付給李林甫。

“你……”

李林甫氣急敗壞,他伸出手,就要放在自己的胸前,但他看到李瑄一身剛正的氣息,不自覺又將手放下。

“豪強大族如猛虎,他們要鬧起來,天下就亂了。天水王有才華,但天水王不懂治國。都說年少輕狂,需多歷練歷練,治理國家還是要我們這樣的老人。”

李林甫暗諷李瑄不懂治國,會給國家帶來災禍。

“他們怎麼敢稱猛虎呢?不過是披着虎皮的羊罷了。老人不見得多智慧,嚴挺之、盧絢、吳兢等人,右相不都是以老病爲由,讓他們遠離長安嗎?他們都是賢臣,有口皆碑,將他們趕走,又是出於什麼目的呢?”李瑄向李林甫反諷道。

“天水王,如此行事情,你必後悔!”

李林甫撩了一句狠話後離開。

本來他想着與李瑄化干戈爲玉帛,不理會李瑄,大家相安無事。

但李瑄主動找事,欺人太甚。

他十幾年的功績,被李瑄一句話否認,聖人雖沒說什麼,但李林甫咽不下這口氣。

十幾年宰相,他也不是泥捏的。

“李帥,我等待千秋節之後,離開長安,回鎮邊疆。”

出興慶宮門,南霽雲、李光弼等人向李瑄說道。

“既如此,今日隨我入宋國公府暢飲,不問其他。”

李瑄邀請他們一起到府中。

四鎮暫時未有邊帥,他們必須儘快回去。

李瑄當然不會與他們一起回去,李隆基也不允許。

wωw◆ ttкan◆ c○

他兼任天下遷民大使,慈幼堂使,糾婚使。

明顯開始轉向朝堂。

之前他的所有使職,包括隴右羣牧使、河西長行轉運使、三受降城絹馬互市大使、黃河轉運大使,都是偏向於邊塞的使職。

一行人回到宋國公府。

既是喝酒,自然少不了飲中八仙之一的李適之,他親自作陪,與邊塞諸將酣飲。

……

李林甫回到右相府沒多久,奴僕來告訴李林甫,戶部尚書裴敦復、工部尚書陳希烈、禮部侍郎李巖、刑部侍郎蕭隱之、禮部侍郎達溪珣等爲首的公卿大臣,還有數十名緋袍大臣聯袂來拜見李林甫。

這其中還有學者、文人、詩人。

李林甫對此十分吃驚。

有的大臣平時不和他一派,甚至還和他不對付。

在他失勢的時候,這些人也是對他敬而遠之。

生怕與他牽連過深,而玷污自己。

事實上,哪怕是李林甫把持朝政時期,朝堂上依舊有一部分中立派,這些人平時謹慎細微,以明哲保身爲主。目視李林甫把持朝政,無動於衷。

還有一部分以文人、詩人爲首的文官羣體,會寫詩賦暗地裡諷刺李林甫。

這羣人不好惹,以前以張九齡、賀知章爲首,現在是以王維、席豫等人爲首,韋述、孫逖、盧象、崔顥、崔國輔、儲光羲、陶翰等詩人爲核心。

他們有名望,交友甚廣,相互扶持,一呼百應。

捅了他們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

而那些脾氣烈的諫臣和真正的政敵,早就被李林甫收拾了。

很可惜,李林甫的爪牙也被李瑄收拾的七七八八。

現在這也多大臣來找上李林甫,他從驚嚇變成驚喜。

憑藉敏銳的嗅覺,他感受到一種機會。

一個華麗轉變的機會。

遂立刻請大臣們入正堂。

“右相,天水王這是想變法啊!哪有盛世圖變的道理?我覺得天水王不會止步於此,他一定還會頒佈新法度!”

大臣們齊聚一堂後,陳希烈帶頭向李林甫說道。

“諸位在朝堂上不吭聲,今日怎麼到我這裡說道起來了?”

李林甫板着臉說道。

“朝堂上天水王勢太大,唉!我等無力去反駁他。”

李巖嘆息一聲,如果可以,他也不願和李林甫同流合污。

但茲事體大,李林甫又是李瑄的死敵,他們想通過李林甫改變局面。

裴寬爲人正直,不貪財不好色,連李隆基都寫詩誇讚裴寬“德比岱雲布,心似晉水清”。

李瑄的兩策皆未觸及到裴寬的利益。

而且裴寬和李適之關係很好,他拜相也有李瑄的大功。

於情於理,都不可能阻止李瑄圖變,

“他不是宰相,朝堂上怎麼沒人能阻止他呢?”

李林甫也適當地嘆一口氣。

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李瑄拜相,勢不可擋。

李林甫覺得他應該一改之前的專權府獨斷,拉攏公卿大臣,成爲一個抵禦李瑄亂政的忠臣,李瑄纔是奸臣。

因爲李林甫察覺到李瑄要搞大的。

他必須阻止李瑄這種沒經驗的年輕人變法革新。

他要從新塑造自己!

李林甫話落,公卿大臣們臉色難堪。

李瑄不是宰相,在朝堂上彷彿如宰相一樣指點江山。

他們知道除了李瑄強勢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聖人的寵信。

“右相,您可以入宮私下與聖人稟明,曉以厲害。請聖人停止遷移百姓,取消糾婚使的職位……”

戶部尚書裴敦復站出來說道。

他從河南尹調任戶部尚書,本來他和裴寬還是親戚關係,感情不錯。

但裴敦復部下犯事後,裴寬不講一點情面,使裴敦復賄賂楊玉瑤五百金誣告裴寬。

此時的裴寬拜相,和歷史上不一樣,李隆基只是訓斥裴寬一番。

裴敦復與李瑄也算相識,本來不想與李瑄對着幹,但李瑄侵害他的利益,他現在只能奮起反抗。

“君無戲言!朝堂上我們都同意,聖人親令,現在已經傳遍長安。收回成命,使聖人顏面於何地?”

李林甫厲聲說道。

那兩個政令已經木已成舟,短時間無法更改。

李林甫看着周圍的公卿大臣,在心中合計。

六部尚書中。

當前吏部尚書自他被罷免後空缺數年。

禮部尚書爲席豫,兵部尚書爲皇甫惟明,刑部尚書爲裴寬兼任。

席豫是老不死的,連子女寫信,都從不用草字,可見其小心謹慎。

由於韋堅、太子,哪怕李瑄羞辱皇甫惟明,皇甫惟明也不會入李林甫的府上。

裴寬更不用說,雖然李林甫給裴寬使絆子,但裴寬拜相以來展露才幹,政務處理得井井有條。

在李林甫無法掌控三司後,裴寬在許多事務上都不給李林甫面子。

所以李林甫需拉攏的,還是四五品的官吏。

“右相,不能如此胡來下去,如果盛世毀於一旦,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就是罪人。”

禮部侍郎達溪珣說道。

其他的公卿大臣紛紛附和,

“爲今之計,只有等天水王的決策出現失誤,我們抓住失誤,彈劾天水王,使聖人取消策令。”

李林甫沉思一番後,向公卿大臣們說道。

“右相……所言甚是。不過您是百官之首,還得您以爲先,避免沒有經驗的年輕人壞了國家大事。治國和打仗怎麼能混爲一談呢?”

陳希烈向帶頭贊同李林甫的話,暗指非常明顯。

“我們聽右相的。”

其他公卿大臣面面相覷後,一個個說道。

“好!以前我執政多有過失,現向諸位賠罪。人老以後,只想讓國家昌盛,損害國家的事情,一定要阻止。”

李林甫突然起身,對公卿大臣們拱手一禮。

“豈敢!我等都知道右相爲國爲民。”

公卿大臣們連忙回禮,但除了李林甫的親信外,沒有一個相信“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他們聯袂而來,只因李林甫與李瑄是死敵,藉助李林甫的手,破壞李瑄的政策。

他們不害怕李瑄報復,因爲他們是朝堂的大多數,是州郡的大多數。

當從上到下,都覺得深以爲然的時候,就會形成一種風氣。

此風氣哪怕違背道德與良知,也不會讓既得利益者內疚。

當混濁成爲常態,清白也是一種罪過。

有些人憎恨光明正大,是以爲天下沒有這樣的人。即便見過光明正大的人,見過爲國家英勇獻身的人,也會視而不見。因爲他們做不到這一點。

想扶正這種風氣,就必須有一次轟轟烈烈的大變革!

朝臣此次在李林甫的府邸會面,意義是重大的。

本來以爲失勢的李林甫,一盤散沙的公卿大臣,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聯合起來。

形成名義上的“保守派”,李林甫從玩弄權術的權臣,成爲保守派的領袖。

只要有共同的利益訴求,敵人也可以成爲朋友。

……

長安城中,最近兩日會很忙碌。

因爲李隆基的壽誕即將到來。

千秋節始於李隆基,從開元十七年,至今已有近二十年,百姓已經習以爲常。

文武百官,諸郡太守,都想方設法尋找奇珍異寶,以圖送入長安。

如果自己的寶物,能讓李隆基高興,升遷就會有望。

安祿山爲他“乾爹”的壽誕,特意攜帶貴重的禮物,從范陽跑回來。

一般的太守,不能擅自離開,只能委派官吏到長安。

是以長安城外,九道車馬,青綠衣袍,絡繹不絕。

原本應該是商人的通道,現與他們爲伍的,是穿着綠色、青色官袍的官吏。

有的騎馬還好,有的直接架着馬車。

使九衢之內,麻衣如雪的趕考文人很不自然。

進京趕考的文人,多是青年熱血,滿懷雄心壯志,看到的卻是這番景象。

也給杜甫造成很大的衝擊,這也使他產生一種“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政治理念。

看似簡單的十個字,卻是無比偉大的抱負。

杜甫想輔助君王,使之成爲堯舜那樣的賢明君主,進而實現國家風尚的敦厚朴實。

大唐權貴的窮奢極欲,很快就會與杜甫的理想碰撞。

……

秋風清,清月明。

在宋國公後花園的桃樹下,李瑄單獨與安思順交談。

“安將領當副使屈才,我準備奏你爲朔方節度使,你做好準備吧!”

李瑄與安思順暢聊的時候,突然說道。

“李帥您爲大使,我怎麼敢犯上呢?”

安思順受寵若驚地說道。

“朝堂上伱也看到了,我的志向已經不在邊疆,我即將卸任節度、支度、營田、採訪、押蕃等使。你好好幹吧!大有可爲。”

李瑄向安思順安撫道。

“李帥之恩,末將沒齒難忘,在我治下,一定會遵從您的指令,必要的時候出兵爲您打擊豪強。”

安思順激動不已,連忙向李瑄拜謝。

節度使,爲“上將”。

胡人從軍,一生追逐的,就是上將之位。

他父親安波注從軍一輩子,七十歲還在馬上,也不過是河西都知兵馬使而已。

他奮鬥大半生,輾轉多軍,是李瑄提拔他爲兵馬使,然後提拔爲副使,再到加大將軍,封爵位。以及現在的承諾。

這讓安思順由是感激!

“記住我曾經的話,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我的法度很嚴厲。等監察御史到朔方,不會因爲你曾經是我的部下,就對你網開一面。”

李瑄鄭重向安思順說道。

能當幾年節度使,就看安思順的本事了。不是是誰都能跟安祿山一樣,屁股一坐,就是十幾年。

“末將明白!您的軍規,我不敢忘記。”

新帥否定舊帥,此爲常態。

然李瑄的威名,哪怕離開一軍,留下的餘威,足以震懾人心。

作爲跟隨李瑄幾乎參加過所有戰鬥的安思順來說,他明白李瑄任何一句話,都不是無的放矢。

李瑄拍了拍安思順的手,讓他回堂喝酒。

他又將高秀巖叫出來,也說了差不多的話。

他準備推薦高秀巖爲河東節度使。

程圭和李光弼資歷不夠。

作爲跟隨李瑄參加多次大戰的高秀巖,從軍三十多年,有這樣的資歷。

高秀巖是漢人,他任幾年節度使後,八成會被調回朝廷。或許和歷史上一樣,當一個尚書。

高秀巖得知李瑄要推薦他後,對李瑄感恩戴德,發誓一定唯李瑄馬首是瞻,聽從李瑄的政令。

李瑄相信他……

緊接着李瑄又以私事爲由,先後與其他將領一一談聊。

提到哥舒翰和王難得的時候,只是說讓他們做好準備。

其實他們也不認爲自己能做到節度使的位置。

因爲他們只是正使。

離節度使還有很大一段距離。

“國家昇平之際,爲將者撫其衆而已,不欲疲中國之力,以繳功名爾!我曾對王太守說這句話,而王太守做到了,李將軍覺得我有沒有做到?”

李瑄詢問李光弼。

“止戈爲武,以國家而言,李帥做到了。”

李光弼向李瑄回答。

因爲李瑄每一戰的宗旨,是以犧牲最少,換去最大勝利。

打敗吐蕃後,國力非但沒有受損,反而更強大了。

域外國家爭前恐後地向大唐獻上大禮。

這一切都是李帥的勇武和統籌調度。

“可天下安定,不是將領們樂意看到的。”

李瑄轉向李光弼。

自節度使登上歷史的舞臺後,大唐的邊將可以說到處挑事。

軍功能封侯拜將,哪管一將功成萬骨枯?

“邊帥的權力太大,李帥可以削減邊帥的權力,以免狼子野心之輩出現。”

李光弼懂李瑄的意思,向李瑄建言道。

“我會試試,不過當前國家處處都是凱旋之音。聖人很難同意。”

他只是敷衍一下李光弼,不可能真正去削減節度使的權力。

節度使的權力大,不單單體現在兵權上,而是兼任營田使、支度使,甚至採訪使。

有錢、有糧,有募兵的權力。

使士兵猶如節度使的部曲。

聽李光弼的話,李瑄心中暗歎一口氣,李光弼對朝廷忠心不二。

想說動李光弼在關鍵時刻站在他這邊,恐怕不是很容易。

李瑄只能和李光弼談論一些其他的事情。

他承諾推薦李光弼爲河東節度副使。

李光弼雖心中感激,卻沒有高秀巖那種誓死效忠他的舉動。

……

“南八,千秋節後回家鄉去接家人,不必和他們一起回去,我已經向聖人說好。”

最後輪到南霽雲的時候,李瑄沒有問軍事,只是道家常。

南霽雲已經得到提拔,鎮守柏海的神策軍使,右武衛大將軍。

如果不出意外,這個位置要伴隨他很久,他要一次次看着柏海冰封,再看雪山融化。

南霽雲的家人在陳留,身爲軍使,南霽雲可以將家人接到河隴。

哪怕不入柏海之地,只在伏俟城中。

南霽雲一年總要去伏俟城述職兩次。

“李帥的恩情,南八沒齒難忘。”

李瑄直接開口讓他去接家人,彷彿一股溫暖流入南霽雲的心間。

如今的南霽雲已經算是衣錦還鄉,儘管郵寄回去不少絹錢,卻依然放心不下妻兒。

有李瑄擔保,他可以放心去陳留。

“柏海苦寒,要保重身體啊!隨着吐蕃的修生養息,難免會有其他想法,這些都是你要注意的。”

李瑄拍了拍南霽雲的肩膀。

“末將明白!李帥心懷蒼生,我等戍邊小將,只需本份。吐蕃和回紇都已經臣服,國家在李帥的輔佐下一定會變得更繁榮。”

儘管南霽雲很想再與李帥並肩作戰,但他知道自己這種小志向和李帥的大志向相比,微不足道。

李帥文能興邦,武可安國,古往今來,沒有能與李帥比較的人。

南霽雲明白國家百姓生活遠遠不如開元,希望李帥能夠革除弊病,使大唐重現輝煌。

“回去繼續喝酒!”

李瑄笑了笑,拉着南霽雲回屋中。

一直到深夜,醉眼惺忪,衆將才被僕人帶到客房休息。

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78章 陌刀將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章 李適之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24章 廣運潭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60章 峽口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29章 軍中訓練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48章 見王忠嗣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34章 神勇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34章 神勇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47章 大戰將起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46章 再遇薛錯第262章 中秋夜宴
第99章 兼江南東道採訪處置使第356章 安祿山的哭泣,鼓角聲前奏,天寶十四載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78章 陌刀將第59章 豐安令劉晏第361章 兇殘叛軍,華清宮歌舞停,李隆基的惶恐第65章 突厥神箭手第103章 對吐蕃的戰略第109章 猛將南霽雲,大獲全勝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3章 李適之第90章 再見楊玉環第306章 李林甫被算計,李林甫罷相,李瑄率兵至右相府第188章 爲諸將士升官,隴右軍擴至十一萬五第189章 吐蕃贊普請求爲大唐附屬國第365章 安祿山稱帝,哥舒翰出潼關,突襲長安第309章 算計高仙芝,西域之路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387章 燕軍的挑戰,陣斬敵將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301章 天寶九載,重要的抉擇第24章 廣運潭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60章 峽口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29章 軍中訓練第335章 天將軍的戰場之威,敗局已定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33章 戰馬體力控制第85章 美人愛英雄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55章 杖殺羅希奭,驅逐王鉷,裴寬拜相第48章 見王忠嗣第227章 逼吐蕃入大非川,打通古絲綢之路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第34章 神勇第381章 佔領蒲津大橋 風陵渡,局勢逆轉第98章 父親舉薦兒子第338章 總督之死,大唐的河中,李瑄西征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243章 大唐的地圖,李林甫入道第256章 千秋節上,李瑄的禮物第134章 化爲鬼魂,陣前結草第34章 神勇第239章 生擒吐蕃贊普,三十三萬大軍全軍覆沒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211章 我僅次於霍光,楊玉環被送出宮第264章 與杜甫相遇,李隆基挑明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265章 攜千牛衛巡查河東,廖崢嶸的疑問第273章 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77章 升官,忠武將軍第352章 李適之的顧慮,小兒小女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397章 萬歲,范陽城破,安史之亂結束第262章 中秋夜宴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113章 組建四萬匹戰馬的臨洮軍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213章 與楊玉環的秘密,守護貴妃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206章 收復楊慎矜,我能殺死猛虎第157章 今後必爲良相,又兼兩使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115章 招募遊俠,組建“神策”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340章 波斯詩人爲天將軍歌功頌德第100章 大誅朝廷命官第47章 大戰將起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46章 再遇薛錯第262章 中秋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