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等你多時了

“隆隆!”吐蕃大軍在都鬆芒布結的率領下,快速前進。

馬蹄踏處,濺起大片大片的煙塵,一朵巨大的烏雲連天接地,快速飄動。

“李隆基還在大非嶺?”都鬆芒布結策馬馳騁。

“是的。”斥候忙回道。

“李隆基真是好‘膽’,死到臨頭了,居然不知道逃跑,還傻傻的在大非嶺等死。”都鬆芒布結得意的冷笑,道:“見過送死的,就沒見過如此送死的!哈哈!”

“哈哈!”吐蕃兵士爆發出一片爆笑聲,以此來響應。

一天之後,都鬆芒布結與大論率領下的吐蕃軍隊匯合在一起。又過了一天,小論、整事相率領下的軍隊趕來匯合,至此,五十八萬大軍因爲要通過積石山而暫時分開後,又全部集結在一起,聲勢大漲。

望着人潮馬海,都鬆芒布結特別輕鬆,心情極爲愉快,笑道:“有如此大軍在手,何愁不能破唐軍?”

“贊普所言極是。”大論忙來湊趣,笑眯眯的道:“我們這麼多人馬,不要說打,就是一人一口唾沫,也會把李隆基淹死。”

“哈哈!”這話挺有氣勢的,羣臣跟着大笑。

“走。”都鬆芒布結當先而出。

羣臣忙跟着進發,大軍緊隨而來,氣勢驚天。

近六十萬大軍馳騁,那威勢不需要說的,驚天動地,光是蹄聲就震得天空上的浮雲片片碎裂。

三天之後,吐蕃大軍終於趕到了大非嶺。

把大非嶺的唐軍營地一瞧,都鬆芒布結徹底放下心來。笑道:“我一直擔心李隆基會逃走。他竟然沒逃。這很好!很好!”

“他是想死吧?”大論接過話頭,調笑道:“李隆基率領那麼多的大軍進入大非川,卻是沒有想到,天降神罰,讓唐軍得了瘟疫,死傷無數,焚燒屍體的臭味在幾十裡外都能聞到,他有臉回去麼?他要是回去。誰會放過他?他的太子之位還能保住麼?”

這雖是譏嘲之言,卻也成理。

真是他想象的那樣,李隆基真沒臉回唐朝,還不如在這裡等死。

“這營地可以駐軍十萬。”都鬆芒布結把唐軍營地一陣打量,大爲歡喜,道:“唐軍進入大非川有數十萬,如今只有十萬了,這傷亡不可謂不重呀。”

據吐蕃查到的數量,唐軍進入大非川的是二十萬。這樣算下來,唐軍就是死傷過半了。這傷亡太大了。要知道,死傷十萬。唐軍還沒有什麼斬獲,李隆基這回要丟大臉了。

“贊普,我們進攻吧。”有將領心急,大聲請命。

“是呀。贊普,您只要下令,我們一鼓作氣就能把唐軍打敗。”立時有將領附和,數量還不少。

“進攻?”都鬆芒布結心眼活了,不過,把吐蕃軍隊一瞧,略有些疲乏,只得打消念頭,道:“雖然今日進攻,一定能打敗唐軍。可是,大吐蕃的勇士長途行軍,略有疲憊,應當歇息,養精蓄銳,準備明日大戰。”

對這處置,沒人有異議。

即使是那些心急的將領,也只得強忍着。

一聲令下,吐蕃開始紮營,一座座帳幕出現,連營數十里,一眼望不到頭。

可惜的是,吐蕃軍隊的號令不是那麼森嚴,這營地有些混亂,和對面的唐軍營地一比,差得太遠。

唐軍的營地橫成行,豎成列,秩序井然,一派整肅。

“唐軍不錯!”都鬆芒布結把吐蕃營地瞧瞧,再把唐軍營地瞧瞧,不得不承認差距。

“容這一仗打完了,本贊普會大加整頓,一定要象唐軍這般整肅。”都鬆芒布結眼中精光一閃,道:“聽說李隆基了得,善於練兵,抓住他之後,就要讓他給大吐蕃練兵。”

“哈哈。”要是讓李隆基爲吐蕃練兵,這絕對是一件揚眉吐氣的好事兒,羣臣大是歡喜,齊聲歡笑。

“贊普,明日進攻,一定能滅了唐軍,活捉李隆基。”小論眼珠一轉,立時想到一個好辦法,出主意道:“可我們也不能傻等,得做點兒事,讓李隆基提心吊膽。”

“哦。怎麼做?”這倒是一件好事兒,都鬆芒布結大爲贊成。

“我們可以派一個使者前去見李隆基,嚇嚇他。”小論嘿嘿一陣奸笑。

“好主意。這就派人去。”都鬆芒布結心想這主意挺好玩的,既長自己威風,又滅李隆基志氣。

於是乎,一個吐蕃使者奉命後,歡天喜地前去唐軍營地。

李隆基出營,和衆將觀察吐蕃營地。

這是李隆基第一次見到這麼大規模的吐蕃營地,看得很仔細。

“吐蕃還行,但和大唐比起,還是差得太遠。”李隆基指點着吐蕃營地,笑道:“營地,是最基本的,連營地都有些凌亂,其他方面可想而知了。”

李隆基這話沒說錯,營地是最基本的,要是連營地都出現混亂,在其他方面可想而知了,必然是更加混亂。

“以前的吐蕃,更加混亂。自從文成公主進藏後,吐蕃纔有了巨大的改變,一直以大唐爲榜樣,可惜的是,只得大唐之形,不得大唐神髓。”張說博學多才,很清楚吐蕃的變化因何而來。

吐蕃在松贊干布以前,是一盤散沙,各自爲戰。松贊干布統一了吐蕃,建立起了一個統一的帝國。

然而,吐蕃有着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沒有自己的文明。爲了更好的治理國家,松贊干布派人去克什米爾學習。在當時,克什米爾屬於印度,雖然印度當時處於分裂分治的大亂之世,克什米爾卻是屬於印度文明。

這些吐蕃人學成之後回到吐蕃,把印度文明帶回青藏高原,創立了吐蕃文字。

統一了吐蕃,松贊干布自以爲吐蕃的實力很強大了,就向唐朝用兵。卻給唐朝打得大敗,松贊干布意識到,吐蕃和唐朝的國力差得太遠了。

松贊干布是個精明人,他意識到這點後,決定改變對唐朝的策略,那就是與唐朝交好。兩國交好,最穩固的關係莫過於通婚,他就向唐朝求婚。一開始,唐太宗不允,松贊干布數次求婚,唐太宗最後同意了。

唐太宗是牛閃閃的皇帝,很明白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就趁文成公主進藏的機會,帶入大量的漢文化,比如唐朝工匠、讀書人之類,這是吐蕃第一次全面引入漢文明。

漢文明的進入,使得在吐蕃佔有統治地位的印度文明退縮,最終退出了吐蕃。

可以這樣說,文成公主入藏是吐蕃向漢文明靠近的開端,自此以後,漢文明站了上風,最終把這片土地同化掉。

要是沒有文成公主進藏一事,很可能青藏高原不會成爲中國的領土,很可能因爲深受印度文明的影響而成爲印度的領土。

“容我滅了吐蕃,讓吐蕃學個夠。”李隆基笑道。

“哈哈。”衆將齊聲大笑。

要想擁有一塊土地,光是軍隊進行征服還不行,還要讓那裡學習漢文明,接受漢文明,這樣才穩妥。若是唐朝征服了吐蕃,必然要大量輸入漢文明。

“稟太子,吐蕃使者求見。”就在這時,高力士前來稟報。

“要他進來吧。”李隆基點點頭。

高力士應一聲,忙去領人。

“你們說,吐蕃使者爲何而來?”李隆基問道。

“必然是前來耀武揚威的。”張說很篤定。

“不會吧?你爲何如此篤定?”衆將不信。

高力士領着吐蕃使者到來。

衆將一瞧,只見吐蕃使者得意洋洋,眼睛朝上翻,目光從李隆基頭頂上掠過。

衆將衝張說一豎大拇指,大爲讚賞,張說真的猜準了。

“李隆基,見到本使,你爲何不見禮?”吐蕃使者冷冷的道,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兒。

“閉嘴。”衆將大怒,直呼李隆基之名,這不能忍受。

“有話就說,有屁就放。”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閃,殺氣隱現。

“你不怕?”吐蕃使者一愣,有些不解的問道。

唐軍死傷慘重,李隆基應該破膽纔對,李隆基竟然一點也不害怕,吐蕃使者還真是有些想不明白。

“怕?大唐男兒何懼之有?”李隆基頭一昂,胸一挺,激昂昂而言:“你甚時間見過害怕的大唐男兒?”

“沒錯!”衆將轟然響應,聲音洪亮,如同雷鳴的。

唐人以奮戰邊關爲榮,書生也以帶劍爲榮,誰會怕死?

“今日與往日不同。”當年吐蕃以十倍之衆也是奈何不得薛仁貴的殘兵敗將,對唐軍的膽識,吐蕃人是知道的。吐蕃使者倒也認同這話,愣了愣,道:“唐軍死傷慘重,士氣低落,軍心不穩,而大吐蕃勇士挾銳氣而來,戰意高熾,一旦開戰,你一定會全軍覆滅。”

“噗哧。”衆將強忍着笑容。

緊接着,衆將又是歡喜,李隆基這計用得很好,竟然到了現在,吐蕃還沒有反應過來。

李隆基微微一笑,道:“此事不勞你操心。既然你來了,你就帶一句話給都鬆芒布結。”

“你是要求饒吧?算你明智。你放心吧,贊普不會殺你,要讓你給大吐蕃練兵。”吐蕃使者趾高氣揚,不可一世。

“哈哈!”衆將再也忍不住了,失笑出聲。

“你……”李隆基有些無言,這也太自高自大了,道:“你回去給都鬆芒布結說:我等他多時了!”

第21章 要幹大的第80章 大追擊第22章 帝國精銳:千騎第58章 分裂種子第60章 服軟第69章 大練兵第64章 一將一相第14章 奔赴邊關第53章 戰後總結第26章 不可能?第6章 張說掛帥第54章 類我!類我!第23章 武則天有點煩第7章 我有妙計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15章 尊重第38章 御前對質第7章 突厥復國?第61章 張說論兵第37章 陰謀進行時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63章 天下矚目第86章 狗屁詩文第9章 進軍大非川第14章 關你屁事第64章 各有盤算第12章 張說罷官第46章 第一輪交鋒第29章 突厥退兵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65章 中國智慧第60章 服軟第29章 名臣張說第14章 百里飄臭第41章 好一個狠人第26章 中央開花(下)第28章 治理吐蕃第83章 大軍齊至第15章 超級烏龍第40章 武則天退位第30章 吐蕃大治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10章 請命擊邊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65章 氣象一新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13章 彈劾李隆基第68章 強硬迴應第9章 高力士第3章 大唐軍備第28章 妙計破城(中)第39章 宮變(上)第74章 奇襲黑沙城第30章 波斯復國第2章 狼狽爲奸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27章 全軍出擊第23章 勢如破竹第42章 智珠在握第27章 大爭論第82章 驚天血戰(上)第78章 想逃?第14章 關你屁事第33章 輕取第8章 獻俘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65章 氣象一新第5章 武則天第73章 默啜親征第67章 波斯王子第39章 西天竺滅亡第25章 將門之後第53章 戰後總結第25章 吐蕃滅亡第12章 安插人手第60章 服軟第69章 波斯都護府第47章 教子有方第4章 契丹滅亡第28章 又一頂綠帽子第63章 妙解名題(上)第61章 君臣失和第2章 將星雲集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3章 威行大漠第14章 和談?第12章 安插人手第13章 張說來投第29章 滅天竺好處多第30章 吐蕃大治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11章 兵臨怛羅斯第27章 全軍出擊第52章 穩定西域第52章 打擊報復第21章 要幹大的第63章 天下矚目第18章 紛紛歸降
第21章 要幹大的第80章 大追擊第22章 帝國精銳:千騎第58章 分裂種子第60章 服軟第69章 大練兵第64章 一將一相第14章 奔赴邊關第53章 戰後總結第26章 不可能?第6章 張說掛帥第54章 類我!類我!第23章 武則天有點煩第7章 我有妙計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15章 尊重第38章 御前對質第7章 突厥復國?第61章 張說論兵第37章 陰謀進行時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7章 大唐戰車隆隆啓動第63章 天下矚目第86章 狗屁詩文第9章 進軍大非川第14章 關你屁事第64章 各有盤算第12章 張說罷官第46章 第一輪交鋒第29章 突厥退兵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65章 中國智慧第60章 服軟第29章 名臣張說第14章 百里飄臭第41章 好一個狠人第26章 中央開花(下)第28章 治理吐蕃第83章 大軍齊至第15章 超級烏龍第40章 武則天退位第30章 吐蕃大治第49章 最毒婦人心第10章 請命擊邊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65章 氣象一新第28章 妙計破城(下)第13章 彈劾李隆基第68章 強硬迴應第9章 高力士第3章 大唐軍備第28章 妙計破城(中)第39章 宮變(上)第74章 奇襲黑沙城第30章 波斯復國第2章 狼狽爲奸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27章 全軍出擊第23章 勢如破竹第42章 智珠在握第27章 大爭論第82章 驚天血戰(上)第78章 想逃?第14章 關你屁事第33章 輕取第8章 獻俘第24章 大戰古爾(下)第65章 氣象一新第5章 武則天第73章 默啜親征第67章 波斯王子第39章 西天竺滅亡第25章 將門之後第53章 戰後總結第25章 吐蕃滅亡第12章 安插人手第60章 服軟第69章 波斯都護府第47章 教子有方第4章 契丹滅亡第28章 又一頂綠帽子第63章 妙解名題(上)第61章 君臣失和第2章 將星雲集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3章 威行大漠第14章 和談?第12章 安插人手第13章 張說來投第29章 滅天竺好處多第30章 吐蕃大治第66章 陰的就是你第11章 兵臨怛羅斯第27章 全軍出擊第52章 穩定西域第52章 打擊報復第21章 要幹大的第63章 天下矚目第18章 紛紛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