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大追擊

從漠南退回漠北的最佳道路是陰山隘口,只要通過陰山隘口,就可以阻斷這些隘口,讓唐軍寸步難行。可惜的是,這些隘口已經掌握在唐軍手裡,突厥無法從陰山撤退。

陰山隘口無法使用,只能從東邊向北撤,這有好幾個地方,最好的就是磧口。一是因爲磧口是漠南與漠北的交界處,二是因爲這裡的地理環境要好些,從這裡進入千里絕域回到漠北面臨的困難要小很多。

是以,磧口就成了突厥北撤的必經之地。

也正是因爲如此,當年的頡利可汗走投無路之下,不得不從磧口逃回漠北,卻是在這裡被唐軍活捉。

李隆基一番剖析,把利弊分析得非常透徹,衆人齊聲贊同。

“楚王說得對,突厥北撤必要經過磧口。依我們眼下的情形看,最適合在磧口堵住突厥的只有我們了。”張說眉頭一挑,頗有些擔憂,道:“只是,我們要面臨的是數十萬突厥大軍,而且還有默啜本部精銳,我們堵得住麼?”

陳玄禮、薛直他們個個一臉的擔憂。

張說的話非常在理,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李隆基手裡只有兩萬人馬,經過多次大戰,到如今已經不到兩萬人了,即使先一步到達磧口,面臨突厥數十萬大軍,能否擋住突厥還在兩說。

不說別的,突厥只需要輪番上陣,與唐軍交戰,拖也要把唐軍拖垮。

更別說,還有默啜本部精銳了。相對來說,唐軍最大的優勢就在陌刀戰陣和強弩,可默啜本部精銳擁有大量強弩,也可以組成弩陣,這對唐軍是致命的威脅。即使威力無窮的陌刀戰陣,遇到弩陣,也只有被屠戮的份。

默啜只需要命令本部精銳與李隆基打消耗戰,最終吃虧的依然是李隆基。

“你們知道王恢麼?”李隆基掃視一眼衆人,只見衆人憂心忡忡。

“王恢是誰?沒聽過。”張小飛一臉的不解。

“楚王說的是漢朝的王恢?”張說問道。

李隆基點點頭。

“王恢是漢朝的大行令,反對和親,主張與匈奴開戰。只是在‘馬邑事變’中,很是膽怯,眼睜睜看着匈奴單于從他眼皮底下逃走,而他不敢開戰。”張說爲衆人解釋。

“馬邑事變”是漢匈歷史上一件大事,從這一事變開始,漢朝與匈奴正式決裂,正式開戰。在此以前,雖然兩國時打時和,總體來說,還沒有抓破臉皮。

說起“馬邑事變”,就得提到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間諜,那就是聶壹,他是三國名將張遼的先祖。

聶壹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間諜,他裝扮成商人,與匈奴做生意,很快就在匈奴出名了,匈奴單于就接見了他。他趁機提出,要匈奴單于進攻馬邑,他充當內應。在當時,馬邑是漢朝與匈奴進行貿易的主要邊市,非常富有。匈奴單于大爲心動,就同意了。

約好時間後,聶壹就把這消息傳給了漢武帝。漢武帝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就出動了三十萬大軍進行埋伏,若是匈奴鑽進漢軍口袋的話,有得匈奴受的。

可惜的是,漢朝在執行時露出了破綻,漫山遍野都是牛羊就是不見人,單于大爲驚奇,感到不對勁,就命人襲擊了漢軍的哨所,最終得知了真相,大爲驚恐,立即撤退。。

雖然匈奴大軍還沒有鑽進漢朝的埋伏,單于本人卻是進入了漢軍的埋伏,就在王恢的眼皮底下。王恢部下建議王恢立即發起進攻,拖住單于,等待李廣、程不識這些將領率領的漢軍到來,就可以幹掉單于。

遺憾的是,王恢膽小,他不敢進攻,眼睜睜的看着匈奴單于從他眼皮底下逃走。後來,追究責任時,王恢還詭辯說,他這是不想多傷士卒。漢武帝一怒,把他給滅了。

當時的王恢只有三萬軍隊,是不足以打敗匈奴,卻可以拖住匈奴。只要他拖住了匈奴,李廣、程不識這些漢將趕到,匈奴就會損失慘重。卻是因爲他膽小,不敢進攻,錯失了這一千載難逢的良機。

“王恢不敢與單于戰,錯失千古良機,我絕不能重蹈覆轍。”李隆基眼中精光閃閃,道:“雖說我們還在黑沙城,還沒有到達磧口,在所有大軍中只有我們最適合堵截突厥。一旦我們到達磧口,必是一場血戰,能有多少人活下來,誰也說不清。很有可能,我們都會戰死。本王絕不做王恢第二,絕不能讓突厥逃掉。若是你們有人不願去,可以離開,本王不怪你們。”

“楚王,你說哪裡的話?我們都是好男兒,畢生之願就是戰死沙場。在這事關國運的大戰中,若是能堵住突厥,即使我們全部戰死,也是心甘情願。”張小飛噌的一下就站起來,眼睛瞪得跟銅鈴似的,大聲道來。

“沒錯!”張說、陳玄禮他們齊刷刷站起,大聲附和,個個昂首挺胸,戰意高熾。

“很好!”李隆基看在眼裡,大爲欣慰,道:“當年的王恢要是有你們這樣的戰意,就不會讓匈奴單于逃掉。如今,我們絕不讓默啜逃走!”

“絕不讓默啜逃走!”衆人齊聲吼道,聲震長空。

“楚王,我們前去磧口,要經過長途行軍,我以爲,我們當儘可能多帶戰馬。”張說忙出主意。

從黑沙城去磧口,還有上千里路程。這是長途行軍,要是唐軍帶的戰馬不多的話,就不能先一步趕到磧口,他這提議非常在理。

“我們別的不多,就是戰馬多,掌控在我們手裡的駿馬,沒有十萬匹,也差不了多少。”陳玄禮一臉的喜色。

自從大戰開始以後,李隆基率領的兩萬唐軍戰果輝煌,斬首數萬,繳獲的戰馬很多,沒有十萬匹,也不會差得太多。

“黑沙城也不能留給突厥,應該一把火燒掉。”薛直忙道。

“嗯,你們說得在理,就這麼辦。”李隆基當即同意。

一聲令下,唐軍集結,很快就列成陣勢。

李隆基騎着照夜獅王到來,放眼一瞧,差一點從馬背上栽下來,只見好多的戰馬,黑壓壓一片,一眼望不到頭。這些戰馬,就是唐軍最大的收穫。

“太好了!”近十萬匹戰馬,平均算下來,唐軍可以一人四五匹了,有了如此多的戰馬,馬力不是問題,唐軍趕到磧口就多了一份保障。

“毀城。”李隆基右手一揮。

立時有唐軍兵士把火把扔到引火的硫磺油脂上,火光乍現。只一會兒功夫,只見黑沙城濃煙滾滾,被一片大火吞噬。

黑沙城,突厥的實際都城就這樣被李隆基毀掉了。

“出發!”李隆基右手一揮,疾馳而去。

“隆隆!”唐軍出動,蹄聲如雷,地動山搖。

一朵巨大的烏雲驟然出現,連天接地,對着北方快速飄去。

“楚王,前面有上萬突厥牧民在撤退,我們是不是衝上去殺光?”裴孝恪策馬而來,向李隆基稟報。

“不用管他們,快速北進。”李隆基搖頭道。

“楚王,這些牧民沒甚戰力,我們要幹掉他們要不了多少時間,殺光再走吧。”張小飛殺氣騰騰的道。

“是呀,楚王。”有不少人附和。

“堵住了突厥,還怕他們逃掉?”李隆基臉一沉,道:“突厥北撤的速度很快,我們就是全力趕路,也未必堵得住,絕不能在路上浪費時間。”

“楚王說得對,不能在路上浪費時間,先趕到磧口要緊。”張說大聲附和。

“我也贊成。”陳玄禮和薛直忙道。

“哎。”張小飛有些不甘心,道:“眼睜睜看着突厥,卻是不能殺,真是折磨人。”

“到了磧口,有得你殺。”李隆基理解他的心情。

“隆隆!”驚天動地的蹄聲響起,突厥牧民一瞧之下,只見黑壓壓一片海潮涌來。

很快的,就看得清楚了,這是一支唐軍,嚇得突厥牧民心驚膽顫,大吼大叫:“完了!完了!唐軍來了,我們完了!”

“唐軍如狼似虎,我們能逃得掉麼?”

“唐軍好快的速度,我們要逃也沒有機會,這可如何是好?”

驚恐萬端的突厥牧民只覺眼前陣陣發黑,以爲完蛋了。然而,讓他們想不到的是,唐軍如同沒有看見他們似的,呼嘯而去。

唐軍的速度很快,很快就不見影了。

“這……是怎麼生的事?”

“唐軍怎會不殺我們了?”

“該不會是唐軍轉性了吧?”

“難道唐軍很仁慈,不忍心殺我們?”

突厥牧民個個目瞪口呆,如同看見太陽從西邊升起似的,一臉的不解與不信。

就這樣,唐軍在李隆基的率領下,全速北上。一路上,不時就會遇到突厥牧民和軍隊,唐軍沒有交戰,只管朝北趕就是了。

“隆隆!”默啜率領下的本部精銳快速北上,如同海潮一般,黑壓壓一片。

默啜騎着高頭大馬,一個勁的趕路。

暾欲谷騎着駿馬,跟在默啜身邊,道:“可汗,我們應該先一步趕到磧口。”

“磧口?”磧口是突厥的恥辱地,頡利可汗就是在這裡被唐軍活捉的,一提起這個地方,默啜就是眼中噴火。

“磧口是我們退回漠北的必經之地,我擔心唐軍先一步到達。”暾欲谷接着道。

“你說得有理,本汗親自趕去。”默啜雖然對磧口這個突厥恥辱地很是不爽,卻也知道暾欲谷說得在理。RS

第2章 將星雲集第12章 張說罷官第38章 御前對質第9章 高力士第43章 選邊站第4章 國難思良將第33章 招兵買馬第24章 狼狽勾結第84章 重重圍困第88章 李家有兒名隆基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54章 類我!類我!第9章 進軍大非川第61章 世界名題第86章 狗屁詩文第82章 美女第16章 贊普親征第27章 千金買將第16章 告刁狀第21章 立子第65章 武三思兵敗第32章 戰爭總動員第29章 血流成河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19章 贏得尊重第74章 楚王萬歲第6章 李顯回京第9章 狠人當先鋒第68章 絕戶計第48章 金吾將軍第71章 圖窮匕現第33章 招兵買馬第12章 張說罷官第61章 君臣失和第74章 楚王萬歲第62章 戰果輝煌第79章 突厥恥辱地:磧口第20章 慘無人道第34章 投楚王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30章 張昌宗第34章 勢如破竹第32章 首戰告捷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31章 太平公主第40章 南天竺滅亡第1章 後突厥汗國第34章 投楚王第59章 冬季練兵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6章 徵吐蕃第20章 上當了第5章 各自盤算第75章 張易之第1章 後突厥汗國第4章 武承嗣第58章 大唐憾事第15章 踏上征程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16章 中亞明珠第17章 誰傳誰兵法?第30章 張昌宗第15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85章 大決戰(下)第47章 教子有方第6章 徵吐蕃第62章 武則天的提議第67章 波斯王子第24章 望風而降第8章 李隆基獻計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21章 大破吐蕃(上)第84章 霓裳羽衣第59章 巨患第45章 自食惡果第74章 楚王萬歲第71章 設伏第31章 好小子!第71章 醉握美人膝第86章 狗屁詩文第68章 強硬迴應第54章 精兵第8章 西域盛況第79章 東宮風光第83章 大唐名將:王孝傑第34章 投楚王第11章 不信?第28章 治理吐蕃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17章 吐你一臉第83章 大軍齊至第13章 毀滅日第64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63章 妙解名題(下)第35章 陰謀第47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49章 灰頭土腦第71章 醉握美人膝第10章 默啜助興
第2章 將星雲集第12章 張說罷官第38章 御前對質第9章 高力士第43章 選邊站第4章 國難思良將第33章 招兵買馬第24章 狼狽勾結第84章 重重圍困第88章 李家有兒名隆基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54章 類我!類我!第9章 進軍大非川第61章 世界名題第86章 狗屁詩文第82章 美女第16章 贊普親征第27章 千金買將第16章 告刁狀第21章 立子第65章 武三思兵敗第32章 戰爭總動員第29章 血流成河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19章 贏得尊重第74章 楚王萬歲第6章 李顯回京第9章 狠人當先鋒第68章 絕戶計第48章 金吾將軍第71章 圖窮匕現第33章 招兵買馬第12章 張說罷官第61章 君臣失和第74章 楚王萬歲第62章 戰果輝煌第79章 突厥恥辱地:磧口第20章 慘無人道第34章 投楚王第21章 大破吐蕃(下)第30章 張昌宗第34章 勢如破竹第32章 首戰告捷第26章 中央開花(中)第31章 太平公主第40章 南天竺滅亡第1章 後突厥汗國第34章 投楚王第59章 冬季練兵第60章 血染大漠(上)第6章 徵吐蕃第20章 上當了第5章 各自盤算第75章 張易之第1章 後突厥汗國第4章 武承嗣第58章 大唐憾事第15章 踏上征程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16章 中亞明珠第17章 誰傳誰兵法?第30章 張昌宗第15章 進軍撒馬爾罕第85章 大決戰(下)第47章 教子有方第6章 徵吐蕃第62章 武則天的提議第67章 波斯王子第24章 望風而降第8章 李隆基獻計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21章 大破吐蕃(上)第84章 霓裳羽衣第59章 巨患第45章 自食惡果第74章 楚王萬歲第71章 設伏第31章 好小子!第71章 醉握美人膝第86章 狗屁詩文第68章 強硬迴應第54章 精兵第8章 西域盛況第79章 東宮風光第83章 大唐名將:王孝傑第34章 投楚王第11章 不信?第28章 治理吐蕃第24章 活捉默棘連第17章 吐你一臉第83章 大軍齊至第13章 毀滅日第64章 有孫若此,夫復何憾!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63章 妙解名題(下)第35章 陰謀第47章 武則天的決斷第49章 灰頭土腦第71章 醉握美人膝第10章 默啜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