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一)

“這個盧照辭也怕了。前些天派他的妻子去見大長公主了。”長春宮內。李世民手握着長孫無垢寫來的書信哈哈大笑道。

“他不是怕了,而是沒有辦法,誰讓他上次被裴寂擺了一道呢,想來這被削去了軍權的滋味也不好受。所以迫不得已就找殿下來結盟來了。”長孫無忌嘴角露出一絲冷笑。道:“他以爲他是何人,居然也想跟殿下結盟。”

“不可,不可。”杜如晦連連擺手道:“別忘了殿下是如何到這長春宮來的。”

衆人聞言,面色一變。大殿內頓時默默不語。幾年以來,隨着李世民的軍功高漲,尤其是去年接替李建成圍困東都,打的王世充是無可奈何,只得龜縮在城中不出之後,李世民的威望大漲,風頭甚至已經蓋過了李建成了。這下好了,隨着李世民的威望大漲,長安城內的百官門又紛紛上門拜訪,尤其是上元節那天,拜訪李世民的官員達數百人,這下好了,就算李世民沒有打算結交百官的心思,也被李淵認爲李世民在結交百官。若是再這樣繼續下去,恐怕李建成的位置就坐不穩了。昔日楊堅兩子奪嫡之事乃是前車之鑑。纔過去多少年啊。李淵是不會允許這件事情發生的,如是又重翻老賬,接着劉文靜之事,將李世民趕到長春宮來,做了鎮守。

“盧照辭雖然沒有軍權,但是不要忘記了,他的弟弟尚主掌左翊衛大軍,屈突通等降將也爲他搖旗吶喊,這個盧照辭在朝中還是有一定實力的。這樣一來,殿下在外,盧照辭在內,倒是不怕太子殿下如何了。”杜如晦又說道。

“世家啊世家。”李世民忽然臉上露出一憤恨之色來,怒道:“這些世家就是如此,家國天下,小家永遠是在國之前。這盧照辭也是如此,爲了保住自己的權勢,一面讓五郎結交東宮,在裴寂讒言撤了盧照辭軍權之後,又來結交孤。兩邊討好,就是爲了保住他的盧家的利益。他日孤必消弱這些世家大族。”

“君權和貴族世家之間都是相互依存的,但是又是相互敵對的。每當君權弱的時候,世家大族的權力必定大漲,每當君權強的時候,也就是世家衰弱之時。殿下雖然想法很好,但是不要忘記了五百年來,世家貴族已經深入了朝廷內部,豈能有剷除的道理。就是想消弱,也不是三五年能辦到的事情,殿下不要忘記,楊廣之所以有今天,與天下的世家門閥大有關聯。”杜如晦淡淡的說道。

“克明之言孤記下了。”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又苦笑道:“孤雖然有大志向,可惜的勢不在我啊!連東宮的一個小小的洗馬也想要孤的性命。”

“殿下說的是魏徵?”長孫無忌笑道:“殿下不必擔心,魏徵雖然是一位能臣,但是卻不是一位好的臣子,雖然爲東宮洗馬,但是恐怕說的話不會爲東宮太子所接受的,更加不會爲裴寂他們所接受的。”

“此話怎講?”李世民驚訝的說道:“聽說魏徵在李密手中可是出色的謀士啊!”

“此人雖然有才,但是生性耿直。不爲人所喜。”杜如晦淡淡的解釋道,言語之中充斥着一絲惋惜。

“如此人才卻到了東宮之手,真是可惜了。”李世民搖頭嘆息道。這個時候能夠看出李世民是李建成的潛在威脅的人許多,但是能鼓動李建成殺掉自己的人卻是沒有。這個魏徵不但生性耿直,更重要的是辦事果斷。爲了達到目標,而不心慈手軟。這樣的人才,在自己的麾下也是能與杜如晦相提並論的。

“他日殿下有機會,再收服他不遲。”長孫無忌淡淡的說道。心中卻是皺了一下眉頭,聽說這魏徵與關東世家關係很好。這種人物,秦王麾下不能有太多。

“要不,讓臣去見見盧照辭?”長孫無忌忽然說道。

“不必了。那盧照辭只不過是讓他的夫人出面。這已經可以了,輔機就不必過去了。”李世民面上露出一絲笑意。這聰明人說話辦事就是很簡單,稍微**意向就可以了。只是不知道兩人聯合起來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威力。李世民心中居然有一絲渴望來,居然渴望這個時候有人來進犯大唐。

遠在後宮與尹妃、張妃吃酒玩樂的李淵若是知道自家兒子居然是這種想法的話,恐怕早就從兩妃懷裡跳起來,一道聖旨送到長春宮,賜死李世民得了。這個時候的李淵還是沉浸在得意之中。終於將自己兒子之間的矛盾處理了,更爲重要的是,遠在西涼卻又傳來了好消息。、自從盧照辭平定了薛仁杲,西涼大部都歸了大唐。被封做涼王的李軌也趁機派出了臣子前來長安覲見李淵。而這個時候,李淵手下的一個叫安興貴後宮採辦卻從其中看到了機會,當下自告奮勇的前往西涼招降李軌,哪裡知道李軌在西涼稱王稱霸慣了,更何況這裡離長安有十萬八千里,大唐若是派遣軍隊來,最起碼也要半年的時間,李軌他是有信心抵擋李淵的大唐軍隊。對於安興貴的建議絲毫不放在心上。可是他不放在心上,並不是代表着安興貴不放在心上,當下就找到在西涼當差的弟弟安修仁。兄弟兩人召集當地的少數民族,像當年的班超一樣,衝入皇宮之中,將李軌擒獲,交送到長安。李淵也毫無顧忌的殺了他的從弟,對外卻宣稱李軌殘暴不仁,濫殺功臣、奢侈過度,有違大唐宗室名聲等等。

這殺了李軌之後。大唐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那個在江南的蕭銑正在忙着以休兵耕種爲名消弱手下將領的兵權呢。如今能跟李淵爭鋒的只有竇建德和王世充了。一時間能與李淵爭鋒的只有竇建德和王世充了,其餘的都不過是土雞瓦狗而已。李淵的皇位終於是坐穩了,如此一來,李淵豈有不高興的道理。

只可惜,這種高興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因爲劉武周打了過來。早在大業十三年的時候,李淵兵臨霍邑,就有消息說劉武周要攻打太原,李淵爲此好差點放棄進軍關中的策略呢。劉武周終究還是沒有進攻太原,直到他得到了宋金剛。武德二年三月,上元節還沒有過去幾天,邊關就傳來警報,劉武周率領兩萬精兵進攻幷州。更爲重要的是,作爲昔日的盟友,東突厥這次支持了劉武周,並且冊封劉武周爲定楊可汗,賜予大量的戰馬,還派遣突厥士兵前來支援。

四月,劉武周和東突厥的聯軍抵擋黃蛇嶺,聲勢浩大。這個時候,李淵倒還沒有將這數萬大軍放在心上,因爲他在自己的老巢太原還有近十萬大軍。太原城高池深,儲存有大量的糧草,他有信心將劉武周擋在太原城下。但是直到車騎將軍張達全軍覆沒的時候,他纔有了一絲恐慌。這個時候,整個關中又震動起來了。

東宮太子府,李建成掃了衆人一眼,最後目光落在裴寂身上。淡淡的說道:“裴監,你看這次何人出戰?”

“秦王是不能派了。”裴寂臉上也露出一絲尷尬來,早知道有今日的話,當初就不應該拾掇着讓李淵削了盧照辭的兵權了,這下好了。劉武周進犯過來,更爲重要的是,還帶着東突厥的兵馬,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抵擋的。東宮人才濟濟是不假的,但是同樣也有弱點,那就是沒有真正的統兵人才。

“德彝,你怎麼看?”李建成聞言眉頭皺的更厲害了。他問的人叫封倫,字德彝,是前隋大臣,跟隨李神通來到長安。

“既然秦王不能派,大將軍更是不能派。當初好不容易纔去了大將軍的兵權,那個時候大將軍並無防備,這個時候,若是再給大將軍兵權,若是下次再想奪他的兵權就十分的困難了。”封德彝沉思片刻,方說道:“其實殿下爲儲君,即是爲君,爲君者朝廷的諸多將領都是殿下的臣子,到時候,殿下隨便在其中選上一位就是了。”

“老臣保舉兩人必定能抵擋的住劉武周。”裴寂聞言,朝封德彝望了一眼,方拱手道:“左武衛大將軍姜寶誼,此人跟隨陛下甚久,其父遠曾是秦州刺史,朝邑縣公,名門之後,當可做爲主帥,工部尚書獨孤懷恩爲行軍總管,必能擊敗劉武周。”

“如此甚好。”李建成深深的嘆息道:“若是照辭再此,哪裡需要如此的。”說着就揮了揮手,衆人只得退了下去。

待出了東宮,裴寂才拱手朝封德彝笑道:“封大人奏的好事啊!以後太子殿下身邊有封大人這般的人物,我等也能省心了。只是我朝不同於前朝,封公還是莫要將前朝之事帶入新朝來。”封德彝面上忽然露出一絲笑容來來,連連稱是,裴寂如此方哈哈大笑而去。其餘王珪等人也朝封德彝點了點頭,才告辭而去。片刻之間。東宮門前僅有封德彝一人。

“快去長春宮。”封德彝一見衆人離去之後,臉上露出一絲羞惱之色,忽然快速的登上馬車,吩咐前面的下人喝道。

“是。”下人不敢怠慢,趕緊驅趕這馬車朝長春宮飛奔而去。

“殿下,封德彝來了。”長春宮內,李世民正在推演着劉武周的行軍路徑,忽聽的長孫無忌飛奔而來。

“封德彝,他來幹什麼?”李世民臉上露出一絲驚訝之色。封德彝乃是東宮之人,並且李建成對他也十分的看重,這個時候跑到長春宮來見李世民,這是所謂何事。不過,李世民還是說了一個請自。

片刻之後,果見封德彝身着紫袍,緩步而來,這位曾經在楊廣麾下混的風生水起的內史舍人面前李世民卻絲毫不緊張,行走之間,自有一副風範。

“臣見過秦王殿下。”

“封大人,請。”李世民好奇的看着這位降臣。

“謝秦王。”封德彝不慌不忙的拱手謝過,道:“臣這次來是想告訴秦王殿下,朝廷不日將派遣左武衛大將軍姜寶誼、行軍總管獨孤懷恩出戰劉武周。”

“姜寶誼?獨孤懷恩?”李世民皺了皺眉頭,看了看一邊的長孫無忌一眼,卻見長孫無忌也好奇的盯着封德彝,顯然也不明白爲什麼封德彝會將這個消息提前告訴李世民。難道他心向着秦王殿下?

“哦,孤知道了。”李世民點了點頭,臉上並沒有任何的驚訝之色。

“殿下還需耐心等候,劉武周氣勢洶洶,又有東突厥爲其後援,恐怕不是一個姜寶誼和獨孤懷恩可以抵擋的。”封德彝低眉順眼,淡淡的說道:“想來不久之後,陛下還會讓殿下出徵的。臣不宜在此久留,先行告辭了。”說着也不待李世民有任何反應,自顧自的就告辭而去,消失在長春宮內。

“輔機,你說這封德彝,這是?”李世民一臉的疑問,望着長孫無忌,那長孫無忌也搖了搖頭。

“崔郎,你怎麼看這個封德彝,嘿嘿,名爲東宮效命,實際上卻跑到長春宮去告密,確實有意思。”盧照辭看着手中的情報,上面記載的正是封德彝出了東宮後,朝長春宮的情況。可以說,在長安城內,沒有什麼事情盧照辭是不能知道的。

“封德彝陰持兩端,這並沒什麼奇怪的。”坐在盧照辭對面的乃是一箇中年儒生,面容俊雅,正是崔瑩瑩的旁支族兄崔仁師。在盧照辭和崔瑩瑩的說服下,終於做了左翊衛大軍的錄事參軍,實際上卻是盧照辭的幕僚。

“此話怎講?”盧照辭好奇的問道。

“他怕死。他生怕日後若是秦王上位,會找他們這些跟隨太子的人算賬,所以他纔會暗通秦王。”崔仁師冷笑道。

“難道他就不怕太子知道此事?”盧照辭驚訝的問道。

“他既然這樣做了,肯定有他的後手,想想,他在楊廣手下幹了這麼多年的內史舍人,和虞世基、裴矩等人狼狽爲奸,然後能在宇文化及手下逃命,由此可見此人的一般了。”崔仁師淡淡的說道:“倒是這裡面,透着大將軍的機會啊!”

“崔郎請指教。”盧照辭驚訝的拱手道。

“劉武周來勢洶洶,身後還有突厥軍隊,這不是這個姜寶誼和獨孤懷恩能抵擋的。所以這二人必敗。到時候,將軍可以上書讓秦王和自己一起出兵,陛下肯定是不會願意了,而裴寂作爲皇上的肱骨之臣,自然明白這一點,更何況,這姜寶誼二人是他所薦,如此,無論是爲了阻止將軍和秦王主掌軍權,還是爲了自己的名聲,他都會主動請令出兵。他裴寂才能低下,戰略目光短淺,豈是劉武周的對手,到時候,大軍再次戰敗,關中必然震動,陛下肯定會派將軍和秦王聯手,抵擋劉武周的,這就是將軍的機會。”崔仁師雙眼中閃爍着一道精光,這是他來盧照辭麾下的第一謀,不容有失。

“既然如此,本將就等着姜寶誼失敗了。”盧照辭深深的嘆了一口氣,他是見不得失敗,但是卻又無能爲力,誰讓他現在手中無一兵一卒呢?

“將軍可知道當初您爲什麼被免了兵權?”崔仁師望了盧照辭一眼,淡淡的說道。

“這個自然知道,就是本將軍功甚大,但是年紀又輕,若是以後再立功勞,恐怕是無官可授,功高震主了。”盧照辭淡淡的說道。

“不,將軍只說了其中一點。”崔仁師默默的搖了搖頭,道:“將軍之所以被免了兵權,其中的原因有三,其一,就是將軍所說的,將軍的軍功甚大,陛下爲了保護將軍,所以才奪了你的兵權;其二,就是怕將軍的實力影響到東宮和秦王之間的平衡。將軍隱隱爲外軍將領之首,只要有將軍在,屈突通這些人會給將軍幾分情面,若是將軍投靠了東宮或者秦王之中的一位,就會讓另一位毫無翻身的力量。陛下是不會同意的。太子得了將軍,就能在軍中佔據一席之位,就是提前繼位也是有可能的,若是秦王得了將軍,那足可以逼迫皇上廢了東宮,立他爲太子。陛下是不會允許這種情況出現的。那怕這只是猜測,也是不會允許的。其三,就是陛下如今依靠的還是關隴世家,一旦關隴世家與將軍發生衝突的時候,他還是會站在關隴世家這邊的。更何況,將軍只是他的女婿,而不是他的兒子,您的軍功越大,陛下心中不能不有點忌憚。”

“本將是明白了。這麼說,就算這次能與秦王聯手,大戰結束之後,恐怕還是沒剝奪了軍權了。”盧照辭面色一僵。

“那是自然了。”崔仁師毫不懷疑的點了點頭,道:“不過,將軍只要小心經營,有一天,就是當今皇上,想剝奪將軍的軍權也是不可能的了。不要忘記了,將軍還有四將軍,和三十名弟子呢。這些人才是將軍的立身之本。可以說,將軍當初下了一步好棋。”

“你…”盧照辭面色一變。

第278回 蜀王威風(二)第11回 獻霍邑(四)第317回 澤州之事第42回 抉擇(三)第15回 奪糧(一)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二)第183回 後宮諸女第194回 詐第559回 迫不及待了第38回 定關中(二)第567回 謀劃第402回 不,叫父親第512回 草原明珠第69回 誘餌第590回 盧恪也害怕了第197回 各自的算計第448回 楊萬春第9回 搭救第216回 爭論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210回 杜姬第68回 李淵的真正心思第274回 蜀王心思第375回 夏州風雲第675回 密旨第689回 天子出玉門第686回 帝王家事第323回 打草驚蛇第17回 取霍邑(一)第440回 爲難第638回 南王第76回 天策上將和臨汾郡王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165回 邸報第50回 楊廣之死(一)第113回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676 佛音繞樑上,佛光照長安第39回 臨汾郡公第468回 輔機歸來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435回 高奸已經練成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27回 離間(一)第36回 房玄齡第11回 獻霍邑(五)第184回 人太多了第54回 薛舉再犯(三)第686回 帝王家事第551回 君臣第267回 本官很忙第34回 六花陣(三)第629回 松贊干布第33回 李靖用兵(三)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10回 宋老生(二)第214回 背後一槍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三)第397回 配享太廟的李靖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242回 拋棄第228回 李靖出征第1回 我要活下去第394回 出使新羅第119回 奪兵權第508回 天可汗第485回 懷英第326回 請君入甕第8回 奪權(二)第609回 收網第322回 黑衣人第669回 引虎第595回 引蛇出洞第27回 離間(一)第679回 洛陽迦葉寺第299回 老成謀國陳叔達第621回 唐漢第628回 長孫無忌的頓悟第301回 早朝變故第628回 長孫無忌的頓悟第23回 收羣雄(四)第348回 徐世績成了香餑餑了第652回 狼狽而逃第66回 密謀第42回 抉擇(三)第498回 楊胄第379回 功臣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626回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248回 使臣人選第209回 闞陵屈死第152回 李淵最後的請求第519回 守淮安(四)第261回 千古君臣第707回 火燒巨尺谷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二)第433回 什麼是高奸第397回 配享太廟的李靖第120回 昔爲崔家女第62回 李密之死(二)第265回 禮部郎中竇義
第278回 蜀王威風(二)第11回 獻霍邑(四)第317回 澤州之事第42回 抉擇(三)第15回 奪糧(一)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二)第183回 後宮諸女第194回 詐第559回 迫不及待了第38回 定關中(二)第567回 謀劃第402回 不,叫父親第512回 草原明珠第69回 誘餌第590回 盧恪也害怕了第197回 各自的算計第448回 楊萬春第9回 搭救第216回 爭論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210回 杜姬第68回 李淵的真正心思第274回 蜀王心思第375回 夏州風雲第675回 密旨第689回 天子出玉門第686回 帝王家事第323回 打草驚蛇第17回 取霍邑(一)第440回 爲難第638回 南王第76回 天策上將和臨汾郡王第283回 職業軍隊的設想第165回 邸報第50回 楊廣之死(一)第113回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676 佛音繞樑上,佛光照長安第39回 臨汾郡公第468回 輔機歸來第335回 越王心思第435回 高奸已經練成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27回 離間(一)第36回 房玄齡第11回 獻霍邑(五)第184回 人太多了第54回 薛舉再犯(三)第686回 帝王家事第551回 君臣第267回 本官很忙第34回 六花陣(三)第629回 松贊干布第33回 李靖用兵(三)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10回 宋老生(二)第214回 背後一槍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三)第397回 配享太廟的李靖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242回 拋棄第228回 李靖出征第1回 我要活下去第394回 出使新羅第119回 奪兵權第508回 天可汗第485回 懷英第326回 請君入甕第8回 奪權(二)第609回 收網第322回 黑衣人第669回 引虎第595回 引蛇出洞第27回 離間(一)第679回 洛陽迦葉寺第299回 老成謀國陳叔達第621回 唐漢第628回 長孫無忌的頓悟第301回 早朝變故第628回 長孫無忌的頓悟第23回 收羣雄(四)第348回 徐世績成了香餑餑了第652回 狼狽而逃第66回 密謀第42回 抉擇(三)第498回 楊胄第379回 功臣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626回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248回 使臣人選第209回 闞陵屈死第152回 李淵最後的請求第519回 守淮安(四)第261回 千古君臣第707回 火燒巨尺谷第57回 再戰淺水原(二)第433回 什麼是高奸第397回 配享太廟的李靖第120回 昔爲崔家女第62回 李密之死(二)第265回 禮部郎中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