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回 長孫無忌的頓悟

“臣長孫無忌拜見監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長孫府邸,盧承烈的鑾駕剛剛到達正門外,就見正門打開,長孫無忌一臉憔悴的走了出來,拜倒在地。

“舅舅不必多禮。”盧承烈望着長孫無忌深深的嘆了口氣。眼前的這個人原本是可以作爲他的最佳輔佐者,可惜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在他的智慧,在他的幹練掩藏之下,居然是對權力的貪婪,對自己的壓制,這是他接受不了的。恐怕也是任何一個帝王都不能接受的,外甥固然是外甥,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大唐帝國的太子殿下,日後這個國家的主人,那麼長孫無忌這麼做就顯的有點不尊敬了。所以盧承烈毫不猶豫的將長孫無忌排除在自己的核心集團之外,選擇了更好的,智謀不相上下的,更適合謀主的狄仁傑。但是此刻見到長孫無忌,看着他那憔悴的模樣,盧承烈不由的嘆了口氣。本來準備稱呼他爲長孫大人的言語又改成了舅舅,就好像是當年一樣。

“多謝太子殿下。”長孫無忌神情一鬆,嘴脣抖動了一下,方纔站起身來。

“見過長孫家主。”一邊陪同而來的狄仁傑見狀,也上前拱手說道。畢竟盧照辭已經下旨,剝奪長孫無忌一切爵位、官位,如今的長孫無忌不過是一個長孫世家的家主而已,連國公都不是了。說白了,就是一個平民百姓而已,若非他是太子的舅舅,恐怕還輪不到狄仁傑上前行禮,而是長孫無忌上前行禮了。

“老朽見過狄大人。”長孫無忌默默的看着狄仁傑一眼,臉上閃爍着複雜的神色,但是很快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眼前的年輕人就是繼承自己位置的人物,但是與自己不一樣的是,此人恪守做臣子的本分,既然能來到自己府上,說明他深的太子的信賴。一想到這裡,不由的嘆了口氣,做了一個請的姿勢。

“太子殿下,請。”

“舅舅請。”盧承烈點了點頭,上前走去,領着衆人就進了長孫府邸。

“舅舅,承烈此來,此來。”三人在大廳內坐了半響,但是盧承烈卻是不知道如何開口,只是坐在那裡吃茶,好半響盧承烈才輕輕的嘆了口氣,臉上的爲難之色更甚了。

“殿下不必爲難,不知道陛下可是有什麼旨意?殿下儘管說就是了。”長孫無忌笑呵呵的擺了擺手,滿不在乎的說道:“老朽早有預料了。陛下能饒過老朽一命,已經是天恩浩蕩了,這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的道理,臣還是理解的。”

“哎,舅舅明白就好。”盧承烈不知道說什麼就好,說道:“承烈此來,是想將衝郎押入大牢的。還請舅舅見諒。”

長孫無忌聞言神情一動,思索了片刻,嘴角露出一絲苦澀之色,擺了擺手,說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衝兒生性莽撞,在長安城內也不知道做了多少的壞事,陛下懲處他也是應該的。”長孫衝雖然是名臣長孫無忌的兒子,可是他並沒有繼承長孫無忌的任何智慧,或者說長孫家族的子弟都是如此長孫衝唯一能拿的出手的,大概就是他的書畫了,當然還有他的酒量。這樣的人適合守成。長孫無忌在無奈之下只得將他考慮爲自己的繼承人,這也是矮子中選一個高個子而已,長孫無忌其他的兒子缺點突出,都是沒有腦子的人物,或者根本不是那些權謀之士的對手,可以想象,長孫家族若是讓這些傢伙來執掌,恐怕長孫無忌死後,也只有衰敗一途了。實際上,長孫世家也只有長孫晟、長孫無忌、長孫無垢在歷史上出名,長孫無忌死後,長孫族就衰敗下來。有沒有盧照辭的做法實際上都是一樣。只是此刻在長孫無忌心裡可不是這麼想的。

“多謝舅舅。”盧承烈心裡鬆了一口氣,輕輕的說道。

“觸犯國法,就是王子也要按照國法來懲處,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做臣子的。”長孫無忌掃了盧承烈一眼,心中一動,眼珠微微轉動,最後臉上現出一絲笑容來,擺了擺手說道:“殿下,臣最近在家中閒坐,得到一個上等的孤本,就放在書房內,特進奉給殿下,還請殿下收下。”說着就看了狄仁傑一眼。

“哦!懷英,你也隨孤去看看。”盧承烈將長孫無忌的表情看在心裡,但是並沒有按照長孫無忌說的那樣做,而是招呼狄仁傑說道。

“殿下,臣內急,想去更衣。”狄仁傑卻是狄仁傑,自然看出了,這並不是什麼孤本,而是長孫無忌有事要單獨與盧承烈討論。儘管自己深得盧承烈信賴,可是有些事情,卻是不能參與的,尤其是涉及到帝王家的私事。長孫無忌既然看出了自己在盧承烈心上的地位,還做出這種暗示來,顯然此事自己是真的不能摻和在其中,當下哪裡還敢停留,趕緊說道。果然話音一落,只見長孫無忌臉上露出一絲讚賞之色,頓時知道自己做出了正確決定。

“好吧!”盧承烈看了長孫無忌一眼,最後點了點頭。狄仁傑不敢怠慢,趕緊招呼一個下人領着自己出了大廳。

“舅舅,這裡沒有其他人,有什麼話就說吧!”盧承烈輕輕的拿起瓷杯,吹了一口,然後輕輕的喝了一點。

“此子識進退,比老夫強多了。”長孫無忌卻沒有回答盧承烈的話來,而是望着狄仁傑的背影輕輕的說道。長孫無忌這個時候也明白自己是錯在什麼地方,只是他是沒有辦法更改而已,這是他的本性,在任何時候都是一樣的。

一邊的盧承烈聞言輕輕的嘆了口氣,搖了搖頭,心中暗思道:“早知道如此,又何必當初呢?若是你也知進退,恐怕此刻宣德殿的那個位置還是你的。以後自己繼位之後,還能逃的過宣德殿首輔大臣的位置嗎?”

“承烈,身在其位,有的時候,不得不如此而已。”長孫無忌看了盧承烈一眼,好像明白他心中所想一樣,輕輕的說道:“舅舅當年不過是長孫世家的旁支,你的外祖父去世的早,我和你母妃被人欺凌,所以我才投靠李世民的麾下,以準備藉助他的力量幫助自己,不但是實現自己的理想,更是要掌控長孫世家,後來李世民敗了,敗在你父皇的手下,我正在彷徨之際,你的父皇又提拔了我,讓我做了長孫家族的主人,那個時候,我一心想着幫助你的父皇開創一個盛世來,所以我不惜與世家相抗衡,做了許多不利於世家的事情。弄的還有人想刺殺我。可是這些我都挺過來了,在你父皇勵精圖治之下,大唐威名遠播,堪稱盛世,老夫心中很欣慰,但是在欣慰的同時,也感到自滿,因爲往日看不上老夫的那些關中世家家主紛紛圍在我身邊。承烈,你不知道當時我心裡的感受。”

“承烈知道,那就是得意。承烈也曾經有過。”盧承烈點了點頭說道。

長孫無忌聞言一愣,也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正是得意。內廷有你母妃支撐,外面有我的謀劃,後來,你登上了太子之位,整個關隴世家都是俯首聽命,長孫家族也因此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遠超你外祖父在世的日子,老夫在得意之餘,忽然發現,長孫家族也成了關隴世家的一份子,所有的一切都與關隴世家息息相關。”

“所以你也就成了關隴世家的一員?”盧承烈心中發冷。

“權勢讓人迷茫,讓人沉醉啊!”長孫無忌擺了擺手,忽然長嘆道:“承烈,你不在這個位置不知道。任何人都迷戀權勢,我是如此,岑文本也是如此,還有帝王也是如此。古往今來,哪個帝王不是如此,他們都想着長生不老,真的是在享受長生不老嗎?不是,他們享受的是永久的執掌手中的權力。”

盧承烈心中更冷了。沒想到這些話居然從長孫無忌口中說出來,一想到自己的父皇所說的話,心中不由的有一陣明悟,長孫無忌是一個智者,這一點滿朝文武沒有人是不承認的。如此一個智者都承認權力的強大之處,更何況其他人了。只是父皇爲什麼能夠抵擋權力的誘惑呢?盧承烈雙眼一陣迷茫。

“權力是什麼?沒有人理解它,但是所有人都想擁有它。”長孫無忌笑呵呵的說道。、

“舅舅,若是有人手中有滔天的權力,能主宰天下的生死,但是他心裡卻想着如何限制自己的權力,有這樣的人嗎?”盧承烈輕輕的問道。

“不可能。”長孫無忌想也不想,就搖頭說道:“就是聖人也不可能的。人只要有慾望,就有權欲之心,這是不可能改變的。都說孔子是聖人,可是孔子也是有權欲之心的,否則的話,他不會拉着自己的弟子們行走列國,求取官位了。儘管他是實現自己的理想,可是也是有權欲之心的。”

“那舅舅以爲承烈能做到的嗎?”盧承烈忽然問道。

“老臣是看不到了。”長孫無忌嘴巴張了張,忽然搖了搖頭說道。

“承烈是做不到的。”盧承烈擺了擺手,說道:“父皇即將下聖旨,爲相者不超過十年,爲帝者不超過二十年。父皇是可以做到的。”

長孫無忌聞言雙目圓睜,驚訝的望着盧承烈,最後深深的吸了口氣,說道:“陛下乃是非常人也!天下無人能及也!只是恕臣直言,這是陛下的理想,可是現實卻是不可能實現的。在大唐一兩代也許可以實現這個規矩,但是三代之後恐怕是很難了,看,就是殿下自己都承認自己做不到,更何況其他的帝王了。”

“做不到也要做啊!”盧承烈忽然笑了笑,擺了擺手,說道:“看。連舅舅都認爲自己是爲權勢所侵蝕,由此可見權勢在威嚴的同時,也腐蝕着人的心靈。非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父皇能以大毅力定下這門規矩,就是犧牲自己,來成全大唐江山,以後將這一條寫入祖制之中。能管幾代就是幾代代吧!反正孤這一代是他要遵守了。舅舅,父皇有一點沒有說錯,那就是沒有限制的皇權是不能持久的。大唐江山社稷決定着只有限制了皇權,才能延續的更久一點。否則就算不同於前隋,但是與其他的王朝又有什麼區別呢?”

“呵呵!其實限制皇權,陛下一直都是這麼做的,否則的話,也不會有宣德殿的存在了。”長孫無忌恢復了正常,笑呵呵的說道:“宣德殿的五位大學士不就是如此般的存在嗎?殿下日後執掌江山,想來也不會也不能改變什麼了。陛下謀劃之深,非我等能夠比擬的,可笑的是我們這些關隴世家們以爲高看了陛下一眼,但是實際上,還是小瞧了陛下的魄力。我長孫無忌輸的不冤。”

“呵呵!舅舅妄自菲薄了,您也只是碰見了父皇,若是碰到了其他人,舅舅的智慧不在任何人之下。就是岑先生也只是一時瑜亮而已。”盧承烈忽然輕輕的說道。

“殿下說笑了。”長孫無忌搖了搖頭,說道:“殿下,你以爲陛下能留下臣是因爲岑文本的緣故嗎?絕對不是,岑文本老奸巨猾,就算他貪戀權勢,可是也只是在其他皇帝在位的時候,在陛下這個開國之君眼裡,什麼都不用提。因爲陛下的威嚴足以震懾任何宵小。任何權臣、奸臣也只是陛下的一道聖旨而已。從當年關中的叛軍一聽說陛下還朝就煙飛雲散就能看的出來,陛下掌控天下憑藉的就是聲望。殿下只要將陛下那句爲相者不過十年的話語傳播出去,無忌可以猜到明日岑文本就會辭相。在陛下朝,任何人想貪權都是不可能的。若是陛下不說這句話,老臣也可以預見,陛下這次南征還朝之日,就是岑文本辭官的時候。他可不想到時候殿下趕他走。更何況,現在王珪已死,殿下的兩名妃子之中,岑清影一人獨大了,王娟已經不能與之相抗衡,加上岑清影的智慧,殿下的後宮豈能安定的下來,陛下只有撤掉岑文本才能讓殿下後宮平衡,纔不會漢末時期的模樣出現。最起碼不會出現當年獨孤皇后的事情。”

“原來如此。”盧承烈這個時候才明白這裡面的勾當,心中一驚,自己的父皇所謀劃的確實是常人不能想的。看來自己要想超越自己的父皇還是很困難的。

“殿下,如今長安之事已經得到解決,南征也是必然的事情,殿下若是想成爲陛下一般的人物,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軍制。”長孫無忌又指點道:“馬上的皇帝雖然不能治理天下,但是卻是能震懾天下。當年楊廣若不是出了昏招,天下間何人敢反。殿下卻是不同,宣德殿內的五位大學士相互制衡,足以將朝中大事處理的妥當。就算出現奸佞之徒,那些御史言官們也不會放過他們的。這一點殿下可以放心。”

“舅舅所言甚是。承烈多謝舅舅指點了。”盧承烈點了點頭,暗自鬆了一口氣,這次來長孫府邸倒是得到了不少的好處。

“此事過後,舅舅恐怕要去洛陽了。我長孫家族本身就是洛陽人。這次恰好要遷都,所以就落葉歸根了。”長孫無忌望着遠處天空,輕輕的說道。雙目中隱隱有一絲落寞之色。掙扎半生,爲的就是要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如今卻要被趕出朝廷了,讓長孫無忌心中空蕩蕩的。

“舅舅爲我大唐也曾立下功勳,承烈銘記在心。”盧承烈好像能感受到長孫無忌心中所想一樣,輕輕的說道。

“老臣多謝太子殿下厚愛了。”長孫無忌哈哈大笑說道:“我長孫無忌能輔佐當今天子已經是一件榮幸的事情了,最起碼在大唐草創的時候,我長孫無忌也曾一展抱負,哪裡還有什麼可以遺憾的呢?這個時候急流勇退,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長孫大人所言甚是。”也不知道在外面等候多久的狄仁傑聞言哈哈大笑,說道:“殿下也曾經詢問過下官,爲相多少年適合,下官回答說十年足以,十年足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只要如此,作爲一個人來說,哪裡還有什麼遺憾的呢?最起碼在青史上,自己也能留下濃濃的一筆。這一點,下官可是要恭喜長孫大人,從此可以逍遙自在了,倒是我等還要早名利中掙扎了。”

“懷英啊!殿下能得你,是你的幸事,也是殿下的幸事。”長孫無忌這個時候才認真的打量着狄仁傑一眼,點了點頭說道:“你確實很不凡,難怪陛下能讓你來輔佐太子殿下。”

“那是陛下的聖恩。”狄仁傑趕緊說道。

“能得懷英的輔佐,也是承烈的榮幸。”盧承烈點了點頭說道。RO

第525回 武夷書院第642回 狡詐如狐狸第27回 離間(二)第112回 稱帝乎第500回 摧枯拉朽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659回 疑兵第324回 引蛇出洞第152回 李淵最後的請求第116回 李淵的反撲(二)第30回 李靖(三)第194回 詐第49回 風聲鶴唳(一)第65回 李淳風第701回 父子相仇第621回 唐漢第212回 強佔杜姬第50回 楊廣之死(一)第202回 貞觀律第84回 福將程咬金第27回 離間(一)第279回 兄弟相爭第95回 慶州之反(一)第210回 杜姬第567回 謀劃第231回 六親不認第540回 離間第653回 事件擴大化第99回 杯具的陰明空第7回 偶遇(二)第233回 勝州失陷(一)第609回 收網第371回 迷局第60回 西秦霸王第323回 打草驚蛇第690回 神秘的崔統領第62回 李密之死第18回 玄甲鐵騎(一)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169回 少林棍僧救唐皇第190回 詭異第604回 天子在哪裡第20回 柴紹之死(二)第23回 收羣雄(五)第469回 動靜第110回 玄武門之變(二)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309回 滎陽刺史第232回 陣斬雅爾斤第92回 長林軍(二)第341回 那一箭的風情第483回 太子當家第358回 頡利的算計第186回 妥協第514回 腐其心志第11回 獻霍邑(四)第52回 壓海棠(三)第223回 李靖一生謹慎(二)第302回 暗戰(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二)第459回 無邊滾木蕭蕭下第294回 懷疑第38回 定關中(三)第66回 密謀第161回 盧承祖第638回 南王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521回 風捲殘雲第268回 朝議第25回 漣漪(一)第362回 突厥劇變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三)第342回 兵臨城下第348回 徐世績成了香餑餑了第296回 宣德殿大學士第440回 爲難第272回 相迎弟四百九十三回夜宴二第131回 分歧第371回 迷局第677回 揭穿第454回 壓抑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445回 破城第363回 叢林法則第32回 漁翁(一)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332回 佈局第675回 密旨第378回 還朝第54回 薛舉再犯(一)第564回 小人物劉產第55回 潰敗(二)第499回 機會第422回 新羅劇變第172回 決戰虎牢關(一)第361回 頡利上當了第708回 火燒巨尺谷(二)
第525回 武夷書院第642回 狡詐如狐狸第27回 離間(二)第112回 稱帝乎第500回 摧枯拉朽第50回 楊廣之死(三)第659回 疑兵第324回 引蛇出洞第152回 李淵最後的請求第116回 李淵的反撲(二)第30回 李靖(三)第194回 詐第49回 風聲鶴唳(一)第65回 李淳風第701回 父子相仇第621回 唐漢第212回 強佔杜姬第50回 楊廣之死(一)第202回 貞觀律第84回 福將程咬金第27回 離間(一)第279回 兄弟相爭第95回 慶州之反(一)第210回 杜姬第567回 謀劃第231回 六親不認第540回 離間第653回 事件擴大化第99回 杯具的陰明空第7回 偶遇(二)第233回 勝州失陷(一)第609回 收網第371回 迷局第60回 西秦霸王第323回 打草驚蛇第690回 神秘的崔統領第62回 李密之死第18回 玄甲鐵騎(一)第260回 韋府神秘人第169回 少林棍僧救唐皇第190回 詭異第604回 天子在哪裡第20回 柴紹之死(二)第23回 收羣雄(五)第469回 動靜第110回 玄武門之變(二)第227回 勝州事變第309回 滎陽刺史第232回 陣斬雅爾斤第92回 長林軍(二)第341回 那一箭的風情第483回 太子當家第358回 頡利的算計第186回 妥協第514回 腐其心志第11回 獻霍邑(四)第52回 壓海棠(三)第223回 李靖一生謹慎(二)第302回 暗戰(一)第20回 柴紹之死(二)第459回 無邊滾木蕭蕭下第294回 懷疑第38回 定關中(三)第66回 密謀第161回 盧承祖第638回 南王第518回 守淮安(三)第521回 風捲殘雲第268回 朝議第25回 漣漪(一)第362回 突厥劇變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三)第342回 兵臨城下第348回 徐世績成了香餑餑了第296回 宣德殿大學士第440回 爲難第272回 相迎弟四百九十三回夜宴二第131回 分歧第371回 迷局第677回 揭穿第454回 壓抑第141回 黑手初現第445回 破城第363回 叢林法則第32回 漁翁(一)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332回 佈局第675回 密旨第378回 還朝第54回 薛舉再犯(一)第564回 小人物劉產第55回 潰敗(二)第499回 機會第422回 新羅劇變第172回 決戰虎牢關(一)第361回 頡利上當了第708回 火燒巨尺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