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大豆

在廣州,禁軍約有三萬,若是加上元從軍以及宮廷侍衛,大概有四萬,若是遷都,這些人必定要北上,背井離鄉。

與湖南兵卒淮南兵相比,這些禁軍歸順他已經有兩三年了,歸屬感比較強烈,忠誠度也是可以。

而且,這些年不間斷地訓練,養精蓄銳,可以說,除了經受幾場戰爭,與一般的精兵並無兩樣。

李嘉不會讓這股強大的軍事力量留下,長久的脫離中央,必定會離心,留下萬八千人,鎮壓嶺東就行了。

於是,嶺東府成立數月後,嶺東衛成立,約一萬五千人,都是有家眷的,身體較爲孱弱的,這些人將留下嶺東。

wWW ●тт kдn ●¢ o

爲了相以制衡,防止一家獨大,廣州的承天府,也將設八千人,守護這座嶺南最大的城市。

號稱“廣州衛”。

如此,真正去往湖南的,就不到兩萬人,屬於真正的精銳中的精銳。

考慮到北遷之苦,這羣中央禁軍,每月的糧餉,從五百錢,加到八百錢,相當於三石糧,已然屬於極其豐厚的。

由此,禁軍從此分兩部,分爲中央禁軍和地方禁軍,最明顯的,就是薪酬多上三百錢。

至此,遷都已經完全成爲定局,所有人已經不再抱有幻想。

政事堂也只能順應帝心,況且,天下豈有居嶺南而統天下者?

遷都北上,順應天下大勢,作爲政治家,哪裡不曉得湖南的重要性。

於是,繼少府寺修葺楚王宮,朝廷也下撥約二十萬貫,用於長沙城的加固,修繕,擴建,整修。

六部九卿衙門,五軍都督府,乃是重中之重。

那些貴族公卿們,則早就得到消息,派遣家僕管家進行購房,時刻跟着朝廷走,位居權力中心,纔是他們所追求的。

而且,長沙城比起擴建繁榮的廣州城,料定更爲狹窄,所以,及早的定居,能省不少錢。

囤積居奇,這不是貴族公卿所能做的,丟面子,也沒有人敢囤積居奇,能北上的,大都是有錢有勢的,敢高價賣,也沒命花。

後宮內,也是一片議論聲,幾個剛生下皇子的妃嬪,捨不得讓幾個月的子嗣長途跋涉,去往長沙。

而且,懷孕的皇后、寶嬪,也不想北上,產期與北上是衝突的,一不小心流產了,可真是後悔不已。

對此,皇帝只能現身解釋,懷孕的,以及皇子幼小的,明年開春之際可去往湖南,押後數個月。

如此,才稍稍安靜了些。

前兩天巡視禁軍,李嘉發覺,由於禁軍基本上天天操練,消耗很大,肉食隔三差五的供應,但糧食的消耗,依舊是平常百姓的三倍。

他親眼看見,一個普通的瘦個兵卒,臉盆大小的碗,能吃兩碗,一日三餐,那是極爲誇張的。

每餐半斤飯,只是等閒,一天兩斤米,實屬正常,每一滴汗水,都能消耗數粒大米,三四萬禁軍,一個月能吃掉兩萬石大米。

如此可怕的消耗,平日裡也就罷了,若是在行軍,或者是戰爭時,後勤稍微出點問題,那就真的完蛋了。

哪怕設置了輜重營,有專屬的後期兵,但後勤依舊是軍隊的薄弱處。

“不行,龐大的食量,哪怕提升了後勤能力,已然抵消了,與其他國家相差不離!”

李嘉搖搖頭,爲了提升勝率,讓統一大業更順暢一些,他真是絞盡腦汁。

尤其是目標定爲南唐,江西可到處是山地,後勤困難多了。

“來人,擺駕皇莊,遠一個近點的!”皇帝耐不住,隨口吩咐道。

“諾——”雖然不清楚皇帝到底什麼心思,但田忠依舊應下,然後去吩咐人找少府寺安排,又找人去射聲司安排,內侍省也需安排官官、侍女鑾駕等隨從。

皇帝出行,除去侍衛,光是其他隨從就有數百人。

幾百貫錢,就那麼撒水般去了。

這次出宮,不是微服私訪,也不是光明正大,反正就是介於兩者之間,默默地出行,百官們知道,百姓不知道。

少府寺聽說皇帝要去皇莊,連忙安排就近的,偏僻的,所有人都要篩選一遍。

所有人都爲皇帝操心,只有皇帝則悠然地坐在馬車上,享受着冰塊帶來的涼爽,走了約半個時辰,來到了一處小山。

小山不高,約莫百來米,綠綠蔥蔥,是個納涼的好去處。

“我可不是納涼的來着!”李嘉笑了笑,這倒是貼心,手裡搖着把紙扇。

“哪裡敢欺瞞陛下,這山腳下,可不就是一個皇莊,一千來畝,七八十戶人家,都家室清白!”田忠笑着答道。

“哦?這裡倒是不錯!”李嘉看了一眼山上的參天大樹,說道。

進了莊,幾十間木屋參次不齊的坐落在田地邊,一道山泉從山上泄下,十幾頭水牛被孩子們牽引着,在小河邊吃草,頗有些田園風情。

“莊中可曾種了大豆?”田忠撐着傘,皇帝倒是不怎麼熱。

“回稟陛下,咱們這並沒有種大豆,都是那些農戶們屋後空地種了一些,平日裡做些豆腐!”

莊裡的管事何曾見過皇帝,顫顫巍巍地說道。

“大豆好啊!五穀之一!”李嘉感嘆道,他這次來,就是想找大豆的。

豆,又稱作菽,是古中國重要的穀物,中國也是最早也是最久種植大豆腐國家,早在《詩經·國風·豳風·七月》中有這樣的記載: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種植大豆,約有五個月左右,大約在七八月份成熟。

果然,李嘉去往看時大豆已然成熟,與後世改良的不一般,更小一些,豆莢也少一些,高低不齊,用來自我吃食倒是不錯。

“你們吃豆,除了拌飯,做豆腐,還怎麼吃?”

小農夫什麼時候見過皇帝,雖然知曉種的是皇帝的田,但卻第一次見皇帝,低着頭,顫抖着身體,不敢說話。

“陛下問你話呢?怎麼不說?”管事壯着膽子,訓斥道,生怕皇帝不滿。

“回,回陛下,我們還做豆醬吃!”農夫三四十歲模樣,黑黝黝的皮膚有些乾裂,顫抖地說道。

“哦?豆油呢?不吃嗎?”

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1213章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1289章心情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九百九十一章第1292章事件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一千零六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九十四章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1343章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1314章凜然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114章利刃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六百八十七章第1348章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1366章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八百章度田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八百章度田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1344章封王?第1360章談話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九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七十九章活計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1144章後宮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197章想法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1397章一步到位
第七百九十八章洛語第八百九十章官媒第三百六十九章呵斥第兩百九十章爲謀光景第1213章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兩百三十一章陰謀詭計第1289章心情第五百零三章宣戰第三百四十六章道觀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一百四十八章話裡有話第五百零一章躁動第九百二十八章阻糧第五百六十九章夔州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重發的那章,晚上我會重新填充的第九百九十一章第1292章事件第兩百九十九章蠻兵悍勇第一千零六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九十四章第1297章正旦之事第1343章第六百八十二章結果第八百零三章動靜第1314章凜然第1154章睡王之死第四百零三章赦免第七百二十四章晉陵縣第六百八十一章爭奪第1322章婺源胡氏第1258章偷樑換柱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七章御史與鹽第六百八十八章民變第1373章兩勝一敗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動作第五百三十八章狠人第三十四章欽州事務第一千零四十八章深思第兩百一十九章從容自若第1114章利刃第一百三十九章菜市口行刑第兩百三十八章天子重文章第兩百五十六章宗室問題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兩百零四章撫卹安排第六百八十七章第1348章第兩百三十四章大興科舉(下)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第四百零七章舞弊第五百四十六章波瀾第1366章第兩百一十八章宮廷日常第五百八十九章心思第兩百零六章洞庭水師第八百章度田第1215章阿斯蘭汗第一千零六十一章第九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四十四章吐血第九百五十七章信步第1412章龍馭賓天第十五章春風爽人第五百一十四章舟山島第一千零五十二章錢荒第八百章度田第八百三十九章軍制(上)被屏蔽了一章,明天應該能解禁第1344章封王?第1360章談話第五百一十五章刺探第九百一十六章第四百二十八章大理第一千零二十一章清掃第兩百零九章陳橋兵變(下)第七十九章活計第八百三十一章踏腳石第九百六十九章鑾駕第一千零七章伯爵第一百五十六章信仰整合(下)第六百三十七章恩典第1247章洛陽危機第三百三十三章軍隊第五百五十九章遷徙第一千零一十八章第一百六十章衣帶詔(上)第兩百七十一章相助平叛第1144章後宮第五百一十二章虎頭蛇尾第兩百三十七章大興科舉(續)第1197章想法第一千零五十章疑惑第三百八十九章黑水都護第一百三十二章西北軍中第1280章那曲盟會第1397章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