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二)

就在他們準備向馮德清遞交匯報的同時,一個親兵突然來報:“傅將軍,馮大統制來了。”

屋裡的兩人都是一怔,傅雁書問道:“是馮大統制?”

“是,就在門外。”

馮德清坐在馬車裡,車簾拉得死死的。這一趟是秘密跟着運糧隊前來,他輕車簡從,坐的馬車亦是樸實無華。

就在最後勝利指日可待,“馮德清”這個名字將要與結束內戰,重建和平密不可分之際,突然在一向號稱“以人爲尚,以民爲本”的共和國,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民變,實在令馮德清不敢相信。而且,各省的民變顯然並不是孤立的,接二連三,顯然連成了一體,那幾省還都沒有駐軍,單靠一點本省衛戍根本無法控制局面。甚至有消息說,因爲衛戍基本上也是本省人,與鬧事的沾親帶故,因此大抵都不肯真正出力。照這樣下去,傅雁書所定下的全面攻擊計劃要泡湯不說,整個北方都將會根基不穩。他這一次緊急趕赴前線,就是要向傅雁書與陸明夷這兩個前線指揮官面授機宜。

馬車在院子裡停下了,外面傳來了傅雁書的聲音:“稟大統制,末將傅雁書,與陸明夷將軍恭迎大統制。”

馮德清推開了車門。陸明夷也在此處他有點出乎意料之外,本來還要派人叫他來,這回倒是不必了。他道:“好,好,兩位將軍都在便好,進去吧。”

他下了車,向一隊隨從道:“我要與傅陸兩位將軍議事,你們在外守着,不要讓人進來打擾。”

以前大統制很少在公衆前露面,馮德清繼任大統制後,別的都謹守成規,唯獨這一條大爲不同,經常到各處視察,以示親民。隨從中的首領答應一聲,等馮德清與傅雁書、陸明夷進了屋,便帶人立在外面。

一到屋裡,馮德清在上座坐下了,說道:“兩位將軍不必拘禮,請坐。”

馮德清和傅雁書、陸明夷的密談並沒有多久,談晚後,馮德清便匆匆離去。他來得匆忙,走得也急,甚至連軍中都沒有幾個人知曉。等送走了馮德清,傅雁書和陸明夷兩人都默默無語了良久。

馮德清此來,其實就一件事。馮德清說,雖然現在有小醜跳樑,但不必顧慮,軍隊的補給定然有保障,所以仍然按原定的八月二十三日發起總攻。

雖然馮德清胸脯拍得山響,但有句話卻讓傅陸兩人都有點惴惴不安。馮德清問他們,能不能在十一月前結束戰爭。顯然,馮德清也覺得如果十一月還不能結束戰爭的話,民變只怕就壓不下去了。這個要求讓傅雁書與陸明夷都很是不安。戰事瞬息萬變,雖然按估計,總攻發起後,只消攻破東平城防線,一個月內定能掃滅所有南方殘餘勢力,可這到底僅僅是一個估計,馮德清大概是把戰略評估當成了鐵板釘釘的日辰表了。傅雁書說一般如此,還沒來得及別說的,馮德清馬上就說一定要在十一月前結束,再不由分說。

陸明夷聽到這話,心已涼了半截。先前他向馮德清上書,被馮德清駁回後就已經覺得馮大統制有點自以爲是,現在看起來,馮德清比大統制能力自然遠遠不及,唯獨剛愎自用這一點上卻是青出於藍。他並不知兵,又根本不肯聽從將領的建議,如此下去,實是前景叵測。

送走了馮德清,傅雁書看了看一邊的陸明夷。陸明夷抿着嘴,也不說話。

“陸將軍,你說兩個月能夠結束這場戰爭麼?”

陸明夷擡起頭,看了看天道:“恕我無能,實在說不上來。”

如果沒有發生這樣的事,總攻發起後,兩個月結束戰鬥應該可以。在馮德清想來,他肯定會竭盡全力保證軍隊的供給,所以不會有什麼變化。但馮德清漏算了一點,就是北方民變對南軍士氣的影響。南軍得知北方民變不斷,很有可能會士氣大振,因爲他們在必死的局中看到了一線生機。人的士氣是最不好說的事,不要說南軍仍然保留着相當的實力,就算是一支殘兵敗將,一旦衆志成城,就會如鐵石之固。就如上一次薛庭軒已經攻到了西靖城的東門,馬上就要將昌都軍盡數殲滅,就是因爲自己的援軍趕到,而西原楚都營已是強弩之末,最終竟然來了個大翻盤,西原軍反而被趕出了西靖城。這件事,很有可能就在東平城重演。可是方纔傅雁書說了這事時,馮德清根本不以爲意,說這是過慮。

傅雁書是當世名將,豈有不知,陸明夷說他說不上來,這意思不言而喻。他嘆道:“希望,這一戰能夠順利。”

馮大統制親自到前線來,就爲了發這條密令,顯然他是鐵了心,無論如何都要儘快解決南方。只要結束了戰爭,什麼乏糧,什麼民變,全部迎刃而解。馮德清自然是這麼想了,北方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亦到了支撐的極點,與期再這樣南北對峙,拖到軍民兩邊都疲於奔命,索性就把民這一頭再壓一壓,給南北天平北方這面增添一顆砝碼,結束了戰爭後,再對受苦的平民以補償。這種想法也不能算錯,甚至可以說是目前最好的辦法了。

陸明夷道:“傅將軍,八月二十三日仍要發起總攻麼?”

“是。”

陸明夷沒再說什麼,只是行了一禮,說道:“那我即刻回去準備。另外,這兩日必須準備至少十天的補給,請傅將軍務必要保證。”

現在昌都軍還在王除城裡,又剛得到一批補給,近期尚不必發愁。但大軍一旦推進,糧草必須跟上。一旦糧草不濟,攻擊勢必成爲泡影。傅雁書道:“這個自然,祝陸將軍一切順利。”

到了碼頭,傅雁書正想讓之江號送陸明夷回王除城,陸明夷卻道:“傅將軍,不必了,軍情緊急,只需以翼舟一艘送我即可。”

雖然路程也並不算長,但陸明夷來時是搭之江號隨同送糧隊一起來的。因爲北軍有了之江號,南軍的天市號已不敢輕出,只能嚴守東平城,但如果僅僅是一艘翼舟,萬一碰上了南軍什麼巡視艦,陸明夷這個軍區長豈不是要白白送死?傅雁書還在猶豫,陸明夷已然道:“傅將軍,現在這當口,南軍也在隨時窺視我方。如果陣仗擺得太快,只會引起他們注意。請放心,翼舟的速度很快,現在是最合適的。”

翼舟雖快,但坐着可是極不舒服,因爲連船篷都沒有。只是看陸明夷如此堅持,傅雁書也暗暗讚歎。雖然覺得坐翼舟有點冒險,但也佩服他的自律與刻苦,而且上一次陸明夷提醒自己而自己沒當一回事,事實證明陸明夷是正確的。現在傅雁書明白這個比自己小一點的同僚實是比自己想得更爲周全,不知不覺對陸明夷已有了三分敬意,下意識總覺得他說的定然是對的,便道:“那也好。陸將軍,請千萬小心,靜候好音。”

坐上了翼舟,陸明夷站在船尾向傅雁書拱了拱手道:“傅將軍,有一言還請將軍千萬著意。”

傅雁書見陸明夷臨別還有贈言,忙上前幾步道:“陸將軍請說。”

陸明夷猶豫了一瞬,說道:“士卒皆我兄弟,人命無價,還望傅將軍不可急於求成,過於貪勝。”

這話實是說入了傅雁書的內心。他道:“多謝陸將軍良言。”心中卻有點苦澀。愛惜士兵,他何嘗不知這個道理,但馮德清微服前來,強令他們按時出兵,傅雁書不得不從。只消一出兵,每個人的生死就由不得自己了。何況勿論士卒,名將又如何?畢上將軍大敗後身死,胡上將軍大勝後身死,師尊則是看到了鐵甲艦後吐血去世。這些不可一世的名將,也一樣轉瞬間就成爲古人,再不可見。

送走了陸明夷夷,傅雁書回到帥府,挑亮了燈,開始寫信。

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一)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5)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二)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5)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1)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2)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4)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一)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2)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2)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2)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一)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2)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5)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一)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5)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三)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1)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二)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3)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3)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2)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2)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3)(二)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3)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4)卷三:地裂之卷_尾聲(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4)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二)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1)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三)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3)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二)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1)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3)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4)
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一)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5)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二)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5)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1)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2)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卷四:雲飛之卷_三  隻手回瀾(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4)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一)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2)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4)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2)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一)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2)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一)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2)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5)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一)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5)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三)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1)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3)(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二)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3)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3)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2)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2)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3)(二)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1)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3)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5)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4)卷三:地裂之卷_尾聲(二)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4)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二)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1)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三)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3)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6)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二)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1)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1)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1)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3)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