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1)(一)

十二 以死報之

必須搶到時間!

鄭司楚心裡只有這一個念頭。這一場冒險到了這地步,眼看就要成功,絕對不能功虧一簣。他咬了咬牙,從袖中取出如意鉤。

四三錦鱗都是些步下短打的高手,遇上了騎兵的話,便要吃大虧。想要靠一人之力擋住衝鋒弓隊,鄭司楚知道那是妄想,唯一的辦法就是先下手爲強,希望能鎮住他們。

曾幾何時,我希望自己的手上不要再沾血腥。但這個願望,終究不可能。

鄭司楚心裡一陣陣地隱隱作痛。他又想起了在母親墳前所立下的誓言,那時他立誓,一定要儘快結束戰爭。然而兩年多過去了,戰事反而越來越激烈,自己更是被推到了這場戰爭的最中心,成了戰爭的關鍵。回想起來,一切都如諷刺,現實證明的僅僅是自己的虛僞。

虛僞也罷,真誠也罷,到了這地步,唯有努力向前,不可能回頭了。鄭司楚右手輕輕一抖,如意鉤一下伸長到五尺。眼見一個敵人拍馬舞槍直衝過來,他迎面搶上,如意鉤一揚,便刺向來人。

如意鉤不過手指粗細,看起來似乎易折易斷,但這件兵器實是珍物,其實伸長後堅韌異常,吊上三四個鄭司楚都不在話下。那衝在最前的衝鋒弓隊員見有人擋路,敵人用的又是一根細細的杆子,毫不在意,大喝一聲,手中長槍直取鄭司楚前心,避都沒去避鄭司楚的攻擊。在他看來,自己這長槍比敵人的杆子長多了,又借戰馬前衝之力,不等那細杆戳到自己,自己的長槍已先刺敵人一個透明窟窿。其實這人若知道迎向自己的乃是鄭司楚,便不敢如此託大,只是天色既黑,雨又下得大,他哪裡看得出對手是誰。

這人的槍馬在人才濟濟的衝鋒弓隊裡也算得非常出色了,一支長槍比尋常的要粗得一號。見鄭司楚將如意鉤撥向自己槍尖,這人毫不在意,大槍仍是直直刺來,心想就算你挑中我的槍尖,這般細細一根杆子怎麼挑得開?

說時遲,那時快,如意鉤已然一下點中了大槍的槍頭。出乎意料之外,這人只覺如遭電殛,手中的大槍更是活了一般,竟然要脫手而出,兩手的虎口立時裂開。只是這人卻也堅忍過人,雖然雙手都已受傷,仍然咬牙握住大槍,奮力向上挑來。他的力氣也不小,雖然一時大意落了下風,但此時把渾身之力都用了出來。哪知他剛一上挑,卻覺槍上的力量一下變小了,卻是鄭司楚借他一挑之勢一躍而起,腳在槍尖上一踩,人沖天直上,竟跳得比騎在馬上的他還高。

鄭司楚已佔了上風,想也沒想便將如意鉤向下刺去。如意鉤藉着下墜之勢,只怕能將這衝鋒弓隊員連人帶馬刺成一串。但刺出之際,鄭司楚心裡不知怎麼便是一軟,明明知道現在是在生死相搏,手下留情那是跟自己的性命過不去,可是他還是將手腕一翻,如意鉤的尖端避開了那人的咽喉要害,刺向了他的肩膀。

這如意鉤本來有尖有鉤,用法變幻莫測,不過鄭司楚並不會用鉤,有鉤子反而不得力,因此他把鉤拆了,只剩一個尖。鄭司楚的槍馬本來就遠在那衝鋒弓隊員之上,又跟着宣鳴雷學斬影刀和斬鐵拳,身法更快,一起一落,快若閃電,那人本領雖強,終比鄭司楚差了許多。眼見鄭司楚落到他的鞍前,他只來得及將身體側了側,可如意鉤還是一下刺入他的左肩。

當如意鉤傳入刺入人體的感覺時,鄭司楚一腳已踩在了馬鞍上。他右手奮力一提,將如意鉤抽出了對手的肩膀。這一下其實比刺中那人難得太多,人本來從空中落下,如意鉤又在疾刺,要將如意鉤抽回來,付出的力量遠比刺下去要大。鄭司楚並不想濫殺無辜,只想着刺傷了那人的肩膀,然後將他踢下馬去便足夠了。哪知他一腳正待將那人掃下馬去,那人卻悶喝一聲,一把抱住了鄭司楚的腳。

如果再掃過去,那人摔下馬後定然要將鄭司楚也拖下去。鄭司楚沒想到這敵人受了重傷後還會如此堅忍,他本來並不想殺了對手,只想讓他失去反抗能力就行,但現在已無法再留手,若不殺了他,別的衝鋒弓隊一上來,自己的雙腳又被他抱住,鐵定便要被殺。他心一橫,如意鉤剛拔出那人肩頭,便又是向下一刺。因爲那人抱住了鄭司楚的腳,這一下正從此人的後背扎入,直透前心,連心臟都被扎穿。那人縱有決死之心,終究不能再抱住鄭司楚,連慘叫都發不出,身子一軟便從馬上直摔下去。

鄭司楚一刺死這人,身子在鞍前一旋,人一下轉過來,坐到了鞍上,左手抓住了繮繩,右手從死屍身上拔出如意鉤。也恰在此時,又有一個衝鋒弓隊員衝上來,那人是見同伴遇險,想衝上來救人,出槍已大是迅捷。衝到近前,卻見鄭司楚刺死了他的同伴,已奪得了馬。他心中大慟,挺槍便向鄭司楚刺來,正想着將這個敵人刺個對穿。鄭司楚出手快極,在馬上還不曾坐穩,一擡頭,如意鉤便已針鋒相對刺去。

他一擡頭,那衝鋒隊員纔看得清楚,驚叫道:“鄭參謀!”原來此人在選入衝鋒弓隊之前,正是當時沈揚翼麾下,還曾與鄭司楚一同奇襲楚都城過。鄭司楚自然已不記得這個士兵了,但他還記得。即使鄭司楚已是敵人,但從那一次開始,他就極爲敬服鄭司楚,覺得鄭司楚智勇雙全,實是昌都軍出來的軍人中最爲了不起的人物。衝過來的時候他只知這人是南方叛軍,待看見竟是鄭司楚,驚叫之下,下意識地將長槍一收。

這是戰場上搏命之際,鄭司楚已殺一人,眼見又有一人攻過來,出槍頗有威力,因此如意鉤刺出時已用全力,真個如電閃雷鳴,想收都收不住。那人的槍術本來就遠不及鄭司楚,加上還緩了緩,相去更大,他剛叫得一聲,如意鉤已然如流星般掠過,正中他的咽喉,將他的脖子都刺穿了,“鄭參謀”這三字只說得一個“鄭”便戛然而止,屍體頓時栽落馬下。

一瞬間鄭司楚已連殺二人,讓勇悍出名的衝鋒弓隊亦是大驚失色。本來他們都在衝上前來,但此時也不由不約而同勒住了馬。突然,人羣中發出了一個聲音:“他是鄭司楚!”

說話的,是個衝鋒弓隊的老兵。衝鋒弓隊自畢煒戰死以來,成員已更新了大半,但還有幾十個從畢煒那時一路下來的老兵。說話的,正是個老兵,而且是昔年在朗月之戰時隨衝鋒弓隊統領商君廣一起衝在前面的老兵。那一戰是鄭司楚頭一次立功,也因此役得到了共和國二等勳章,那老兵對這位武勇過人的行軍參謀大爲佩服。現在雖已過去了好幾年,又是夜色朦朧,但藉着越來越多的火把燈籠,他已然看清了對手居然就是鄭司楚,不禁失聲叫了起來。

拜當初申公北的報國宣講團所賜,鄭司楚的名聲在北方堪堪與鄭昭、申士圖並列,比餘成功還更響亮些。一聽得這人竟是南軍主帥鄭司楚,齊亮都嚇了一大跳,心道:別認錯了人吧?身爲一軍主帥,居然冒這等奇險,齊亮實在不敢相信。但如果真是鄭司楚,能夠拿下他的話,這功勞也足以震驚世人了。他從馬鞍前摘下長槍,喝道:“衝鋒弓隊,隨我衝!”

衝鋒弓隊的軍紀向來就以嚴謹出名,歷代統領一向都身先士卒,不畏箭矢,衝鋒在前。到了齊亮這一代,雖說個人能力較前幾代都差一點,但整軍之嚴,卻也絲毫不遜。隨着齊亮一聲厲喝,他已率先衝了過去,十餘個衝鋒弓隊跟着他上前。

這兒有百餘個衝鋒弓隊,後面的也在源源不斷地牽出戰馬衝過來。鄭司楚向來不願濫殺,方纔迫不得已連殺二人,只盼能立威震懾敵人,不讓他們上前,但顯然敵人並沒有震懾住,衝上前的反而越來越多,心中暗暗叫苦。衝鋒弓隊滿員有六百人,又是清一色的騎兵,四三錦鱗若是被衝鋒弓隊列陣一衝,只怕立刻會潰不成軍。他咬了咬牙,雙腿一夾戰馬,手中如意鉤已然刺出,喝道:“快點火!”

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3)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3)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二)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4)(一)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3)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4)(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一)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二)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3)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1)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4)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1)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3)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一)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4)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一)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4)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一)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1)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2)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3)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4)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1)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一)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3)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5)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4)(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二)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二)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 (2)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1)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2)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5)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3)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一)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3)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2)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
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3)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3)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二)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4)(一)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3)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4)(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一)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二)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3)卷二:海嘯之卷_四 破網而走(2)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二)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4)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3)(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1)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4)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1)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3)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一)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4)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4)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 (3)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一)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4)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一)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1)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二:海嘯之卷_尾聲(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2)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3)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4)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1)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一)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3)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4)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5)卷五:天舞之卷_二  脣槍舌劍(3)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4)(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2)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二)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2)(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3)(二)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 (2)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1)卷二:海嘯之卷_九 俯仰之間(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2)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5)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3)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三:地裂之卷_五  樂逢知音(5)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一)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3)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2)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1)(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一  奇兵突襲(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3)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