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三)

陸明夷暗暗點頭,心想沈揚翼的看法確實很獨到。沈揚翼的父親是舊帝國官員,當時還能改良糧種,雖然功勞後來也被人冒了,可做出來的實績仍然造福蒼生,直至今日。但改良糧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大筆資金不說,還要有長年累月的積澱。現在卻事事急功近利,更何況戰事曠日持久,本來工部司還會撥款對這些有關民生的事進行精研改良,現在工部司卻幾乎成爲了一個兵工廠,全員都在研發戰具,哪還會有人做這種事。

應該馬上向馮大統制上書,要求工部司多關注民生。陸明夷想着,共和的信念是以民爲本,以人爲尚,如果連民生都不能保證,別的都只是一句空話,戰爭想取得勝利也更難了。

這一日,陸明夷與沈揚翼談了很久。沈揚翼說得越多,就越對這個年輕的軍區長佩服不已。以前的陸明夷也並沒有想到這些,他想的只是在戰場上如何戰勝敵人,可是從這一天起,他突然發現,想要戰勝敵人,最關鍵的其實還不是戰場上的勝利,而是一個穩定與繁榮的後方。

只有後方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補充,就算戰場上百戰百敗,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只是現在,他突然發現,兵役製表面上似乎解決了兵源問題,事實上卻是飲鴆止渴,已傷害了共和國的根基。如果不能與沈揚翼說的那樣在糧種改良上取得突破,兵役制實是得不償失,今天那樣來搶軍糧的亂軍也只會越來越多。雖然還在行軍途中,陸明夷馬上就修成一本上書,讓人火急送往霧雲城。

這封上書的內容主要也就是三點,一是兵役制的弊端很大,不宜過於強行推廣,否則會使得民衆生計艱難,傷害到國家根本。二是工部應該撥專款專人,保證民生方面的研究。第三點,則是最重要的一點,陸明夷說綜合前代各項措施來看,現在這種土地國有,讓民衆耕種,按收成繳納賦稅的做法實是最沒效率的一種。他提議,現在可以從權,將土地代替入伍安家費分發給軍人家屬。這樣一來,這部份土地因爲不需繳納賦稅,民衆耕種肯定會極其上心,另一方面連安家費也省了,而市面上只要有餘糧流通,從中也完全可以賺取差價以彌補賦稅的損失,因此兩全其美。同時軍人得到軍功後,也以土地作爲獎賞,如此也會鼓勵軍人立功,而戰後軍人的安置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第三點陸明夷是和沈揚翼談了很久所達成的共識。他們兩人雖然都不是仕人,但都是好學多思之人,這一點雖然只是兩人交談,卻翻閱了大量書籍,最終覺得這樣種,目前是最好的辦法。一方面這部份私有的土地並不多,不至於動搖共和國的根本,但以分地來徵兵,肯定有很大的吸引力。而分出的地成爲私有,那些人耕種時也會盡心盡力。當了兵,就有了私有土地,不必再繳賦稅,如此一來徵兵的難度也大大降低,遠比現行的強制兵役法要有效率得多。陸明夷這些年一帆風順,已是共和國最年輕的軍區長,現在更是有意增加自己的政治經驗。因爲他覺得,現在共和國的三元帥都已去世,五上將也僅存了兩個,自己資歷雖然不夠,但軍政兩邊都有建樹,戰爭結束後,下一任大統制更是非己莫屬。只要自己當上了大統制,定能一展拳腳,讓這個國家真正蒸蒸日上。

軍隊一路南行,陸明夷也是躊躇滿志。六月初,天氣開始熱起來,剛聽得到蟬聲的時候,昌都軍平安抵達東陽城。而這時候,馮德清對陸明夷上書的批示也隨着到了。

只是,與陸明夷預想的不同,馮德清在批示中逐條駁斥了陸明夷。第一條兵役制的事,馮德清斥其爲危言聳聽。因爲實行兵役制後,軍隊一下子補充了很多,解決了兵源的難題。第二點則是以“事有輕重緩急”來批駁。馮德清說現在南北戰事正酣,已是最爲關鍵的時候,南方有了鐵甲艦後,戰力更已佔據優勢。民生雖然重要,但用非其時,和平時期和戰爭時期的側重點自是不同。對第三點,更是嚴厲駁斥,說陸明夷“恣意妄爲,信口雌黃”。因爲土地公有是共和國最大的信念,被認爲是與帝國的本質不同。帝國時期,王公大臣佔有大片土地,有些人更是坐擁良田萬畝,就算荒年也能驕奢*,因此一進入共和國,索性把土地全部收歸國有,不允許私有,以防再出現這種擁有大量土地的人出現。馮德清這人雖然恬淡,但對共和的信念卻是堅固無比,陸明夷說的分地實是觸動了他心底這個不可侵犯的信念,因此馮德清一反常態,斥責極爲嚴厲。若不是正值戰時,陸明夷正帶着昌都軍前往東陽城,馮德清只怕要將他的軍區長都給撤了。

看到這封批示,陸明夷的心裡涼了半截。不僅是一封上書被駁回,那種苦心孤詣作出的設想被斥得一文不值的失落感更讓陸明夷心底難受。明明馮德清做出的決策效果並不好,卻毫無轉寰餘地。難道,真如一輛馬車上的乘客,清楚知道車子正駛向萬丈深淵,卻因爲不是駕車人,就完全沒有辦法麼?

陸明夷拿着這封批示呆了很久。一直順利到現在,這次的打擊讓他有點茫然不知所措了。

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1)(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一)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二)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一)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5)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1)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1)(一)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三)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4)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3)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一)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3)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一)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3)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1)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1)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1)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2)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1)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4)(二)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3)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2)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3)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5)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3)(一)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2)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4)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一)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4)(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5)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3)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4)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二)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2)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一)
卷三:地裂之卷_十五  殺人有道(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1)(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一)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上)(二)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一)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5)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1)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5)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4)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2)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1)(一)卷三:地裂之卷_七  逃出生天(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三)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4)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1)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4)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5)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3)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二)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2)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一)卷三:地裂之卷_六  絕後之計(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4)卷一:風起之卷_十四 曲中鋒芒(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3)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一)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3)卷四:雲飛之卷_十六  句羅水軍(1)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1)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1)卷五:天舞之卷_五  血戰大江(2)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1)卷三:地裂之卷_十六  劈波斬浪(5)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三:地裂之卷_二十  生死關頭(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4)(二)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4)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1)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3)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2)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3)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3)卷四:雲飛之卷_十三  遠赴西原(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2)卷二:海嘯之卷_十四 風暴將至(5)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3)(一)卷三:地裂之卷_八  軍中譁變(2)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2)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4)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2)(一)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 自立門戶(4)(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5)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3)卷二:海嘯之卷_十六 碧波紅血(3)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4)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4)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二)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2)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1)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2)(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