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天舞之卷_二十  天翻地覆(1)(二)

陸明夷眼裡閃爍了一下,看了看傅雁書道:“果然。傅將軍若看不到這一點,便是名過其實了。”

傅雁書皺了皺眉。他越來越佩服陸明夷,卻也越來越不喜歡這個人。陸明夷處心積慮,其實首先要對付便是自己。也許陸明夷的能力與自己不相上下,但有一點兩人卻是徹底的不同。傅雁書把國家看得高於一切,陸明夷卻是把自己放在了第一位,所以纔會有意錯失了這個用武力結束南北之戰的機會,同時又把傅雁書從最高軍事指揮官的位置上趕了下來。他也看了看陸明夷,沉聲道:“陸將軍,現在已是你的天下了,還要問我這麼多做什麼?”

陸明夷頓了頓,忽然問道:“傅將軍,以你之見,大統制是個什麼樣的人?”

傅雁書知道他說的大統制自非馮德清。馮德清這個大統制,大概用不了幾年,就會被人忘記了。這個問題卻有點不好回答,他想了想,才說道:“治亂兩途,皆此一人。”

大統制在一般民衆心目中,有如神聖,即使他現在已不在人世,人們還是這麼想。傅雁書對大統制也一直極爲崇敬,但自從師尊死後,他卻有點異樣的看法了。師母與大統制是兄妹,但師母很少說起大統制,偶有說到,多的甚至是懼意。想起這一場曠日持久的戰事,說到底也是因爲大統制一意孤行引起的。想來,大統制既有治世之才,也是亂世之由。

聽得傅雁書這般說,陸明夷笑了笑道:“果然。傅將軍,那你定然以爲要由亂入治者,非大統制現在這樣的人物不可擔當。但今日若大統制復生,尚有可爲否?”

傅雁書心裡動了一下。陸明夷這話自是話中有話,他難道是以大統制自詡麼?他道:“大統制不啻天人,今日若能復生……”說到這兒,他卻停住了。大統制復生又能如何?大統制在世的時候,南北雙方一直在對峙,現在這副爛攤子實際上就是大統制留下的。他接道:“只不過亂像已成,就算大統制復生,亦非輕易可以平息的。”

陸明夷的眼裡閃過了一絲寒光,突然問道:“若有人能平息天下大亂,傅將軍以爲如何?”

陸明夷的眼裡帶着一股咄咄逼人的的氣焰,傅雁書只覺氣都喘不上來了,他知道陸明夷是要對付自己,也成功將陸明夷逼了出來,但陸明夷的這番話卻讓他無從招架。他一直有一個用武力結束南北紛爭的信念,可是顯然,再打下去,即使能消滅南方,對北方來說忚是無法承受的。現在傅雁書已經陷入了一個死局,打,最終是兩敗俱傷,南北都成一片廢墟,不打,又不知該如何收場。半晌,他頹然道:“不知陸將軍有何高見?”

陸明夷暗暗笑了。直到這時候,他才真正鬆了一口氣。對他來說,眼前最大的敵人,不是鄭司楚,而是傅雁書。如果傅雁書不能歸順自己,那麼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白廢。

兩人這一番密談,足有大半個時辰。待陸明夷出來時,傅雁書仍然坐在那兒一動不動。

陸明夷描繪的這幅前景,傅雁書想都不曾想到。在他看來,現在雖然和談爲上,可是究竟和談從何入手卻想不出頭緒。而陸明夷的計劃,對他來說根本不曾有過心理準備,乍一聽,他差點拍案而起,怒斥陸明夷狂悖。但這股怒火他還是壓下去了,平下心來想想,陸明夷的這個計劃,可能是目前唯一可行之道了。

當下,北方面臨的兩大困境,一是如何平息漸趨洶涌的不滿民意,二是如何着手與南方和談。前者因爲今年收成很差,百姓幾乎看不到將來,又要面臨着大批量的徵糧,這種不滿已是一觸即發。戴誠孝軍團意外地奪取了南安城,纔算稍解燃眉之急,否則爲了向戴誠孝軍團運糧,向來有糧倉之稱的天水省都必定會爆發民變了。至於第二點,更是無從下手。兩邊都宣稱自己纔是共和正統,對峙時自然無所謂,如果和談的話,當然要分出個甲乙來。可哪邊一退讓,一步讓就得步步讓,最終就只能自認是叛逆,這一點哪一邊都不可能承認。因此這兩點幾乎無解,以傅雁書之能,也覺得實在沒有辦法可想,只有用武功來解決了。

然而,陸明夷說了另一條路。北方放棄共和制。這句話一說出來,傅雁書就差點要怒斥爲胡言亂語,但陸明夷娓娓道來,北方放棄共和制後,一是分地召兵之議便名正言順,不會被議府駁回了,而且民衆有了自己的地,不滿情緒便會散去。同時土地私有,又能重獲民衆的支持。同時,放棄了共和制,與南方的正統之爭也就不復存在,和談也就能順利進行了,所以此事實屬一舉三得。雖然傅雁書覺得這種理由未免有點強詞奪理,卻又無法批駁。

恢復帝制,確實可以打破僵局。但打破僵局是不是非得放棄共和制?傅雁書想不出更好的主意了。只是,他知道,陸明夷所說的這條路,遠比自己設想的武力解決可行。也許,也只能如此吧。

這一天,他才被允許去拜見可娜夫人。

坐在可娜夫人面前,行過了大禮,傅雁書久久不語。半晌,可娜夫人才打破了沉默:“雁書,是陸明夷將軍把你召回來的吧?”

傅雁書擡起了頭,有點吃驚:“師母,您怎麼知道?”

“他也來見過我。”

“見過您?”傅雁書又吃了一驚,但馬上釋然。作爲南武大統制的妹妹,鄧帥的未亡人,陸明夷有這樣的大志,定然想來謀求可娜夫人的支持。他道:“師母,真如他所說,只有這條路可走了?”

可娜夫人苦笑了一下道:“當別的路都被堵死,只剩這一條路時,你說還能走哪條路?”

傅雁書又沉默了。好一陣,他低聲道:“難道,他的能力就大到這等地步?”

可娜夫人道:“我也不曾料到。在這個人身上,我常常能看到大統制的影子。雁書,你覺得,你能夠和他一樣,以快刀亂麻之勢排除異己,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獨攬大權麼?”

傅雁書想也不想便道:“不能。”

“他掌握了大權,卻保留了議府,而且議府也並非只是事事聽命於他。這一點便讓我也不得不佩服,此人的能力可能還不能超越大統制,但這份胸襟,卻已遠遠超越了。”

是的。他比我要看得遠。傅雁書有些沮喪地想着。他道:“那麼,我也只有聽命於他了?”

可娜夫人嘆了口氣:“雁書,你別看不起你自己。水上,你已是無下無雙,比你師尊都強了,所以陸將軍也會有求於你。一時的臣服,並不算什麼,何況,”可娜夫人眼中突然閃過一絲蒼涼,“陸將軍要搞的,其實正是立憲。”

傅雁書道:“立憲麼?那其實也就是共和吧?”

他一直在心裡糾纏着帝制與共和的區分,總覺復辟帝制乃是倒退。聽師母這麼說,其實陸明夷實行的是另一種樣式的共和,那麼也並非是倒退。彷彿解開了心頭一個疙瘩,他一下輕鬆了許多。共和走到盡頭了,連可娜夫人這個共和的締造者,也對共和失去了信心。也許,被視若神明的大統制,其實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統制者?這個疑問以前只在傅雁書心頭隱隱出現過,現在卻似一株越長越大的植物,再也繞不過去。一條路走到了絕處,也許是該試試另一條了。陸明夷所說的恢復帝制,卻並不是照搬昔年的成例。也許,陸明夷真的能走出一條前人未能走通的路來?只是他並不知道,可娜夫人心中想的並不是這些,而是想到了很久以前,那一次失敗的立憲嘗試。

當時的立憲,正是可娜夫人的弟子郡主提出的設想。最終,當時的立憲失敗了。但彷彿輪迴,現在又將重現,並且會取代共和。冥冥中,真的有什麼在註定一切吧。

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一)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3)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1)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三)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2)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三)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2)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2)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2)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二)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二)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4)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二)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2)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4)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一)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2)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5)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4)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一)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2)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2)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3)(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4)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一)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二)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1)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2)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
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一)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1)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3)卷一:風起之卷_一 追擊千里(下)(一)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3)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3)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1)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三)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2)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4)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三)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三  風雪之夜(2)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2)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2)卷三:地裂之卷_十九  唯心不易(2)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四:雲飛之卷_二  調虎離山(3)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2)(二)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1)(一)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4)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2)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一  血火飛迸(1)(二)卷二:海嘯之卷_三 天命在我(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1)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4)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4)(二)卷五:天舞之卷_四  風雲突變(1)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2)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3)(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1)(二)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二:海嘯之卷_八 最後關頭(4)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一)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5)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2)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一 一觸即發(4)卷一:風起之卷_十二 計出必絕(2)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1)卷一:風起之卷_十三 人人平等(3)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5)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4)卷三:地裂之卷_十四  各展其能(3)卷一:風起之卷_十六 兵貴神速(5)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一)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2)卷四:雲飛之卷_八  慈母之心(3)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2)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2)(二)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3)(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3)(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4)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2)卷四:雲飛之卷_十四  東征中原(1)(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一)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三)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5)(二)卷二:海嘯之卷_六 酒中豪傑(4)(二)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九 燃海之火(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4)(二)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2)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上)(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三)卷五:天舞之卷_十七  天命有歸(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二  燃眉之急(1)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一  以瞻家邦(1)(一)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2)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