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令人疑惑的情報(下)

冒着泡沫的燒酒就是開啓靈魂的鑰匙,每多倒一碗就多掏出一份秘密,講出了一大堆蒙古人內部雞毛蒜腸的小事之後,此人倒也講到了重點:蒙古軍隊正在策劃一場新的攻勢,主要目標是打擊光軍佔據的盂縣南面的芍藥坡。

這是最重要的消息,保衛典史很快就意識到了此事不比尋常,立刻反饋給高俊等人,當天中午的時候,全體軍將就集中在大帳內開會,商討有關俘虜口供的問題。

目前,蒙軍和光軍的主力部隊都佈置在北線,光軍也趨向於認爲蒙古下一階段的進攻也將發生在北面的某座山脈上,很有可能是打算圍攻洪崖,這距離他們的主力部隊很近,調動很方便,而且還可以得到外圍騎兵的援助,一旦將此處拿下,就可以嚴重的威脅河底鎮,對高俊後勤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

但是反過來講,正因爲這裡如此重要,所以高俊也是重兵屯集,強攻這裡不一定能夠戰勝,蒙古人顯然也知道這一點。那麼,避實就虛,聲東擊西,突然發動對南線的進攻同樣不失是一種思路,難不成蒙古人確實已經偷偷將北面山上的主力部隊轉移到南面,發動對芍藥坡的突襲嗎?

一旦芍藥坡被拿下,光軍在南面的山頭就被釘入了一個釘子,隨後,蒙古人可以憑藉海量的騎兵衝開山間道路,迫使南路山間的光軍各保山頭,同樣會嚴重威脅高俊的後路安全。

有一些人提出這是假情報的可能,畢竟從頭到尾事件都顯得有些離奇,這情報更像是蒙古人刻意送過來的。

保衛典史支論成對此持反對意見,作爲審問俘虜的老手,他認爲自己有八成把握認爲對方說的是真話,仔細梳理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也不能發現有僞造情報送來的明確證據。但是他也不無擔心的指出,如果蒙古人知道他們手下的將領被捉,很有可能意識到計劃已經泄露,會改變戰術,甚至是將計就計。

高俊在主席座上,把玩着手中的毛筆,一言不發的聽着將領們的爭論,確實,如果梳理整件事件,就會發覺此事來得實在是過於離奇,讓人相信也不是不相信也不是。

情報工作確實不好做,指揮官是否相信得來的情報也非常關鍵,一個不小心,半個月後,全軍盡墨、走投無路的高俊會後悔今天中午所做的決定。

“我趨向於相信這是敵人的打算,而且短時間內未必會繼續改變,但是,這可能只是敵人計劃的一小部分,應該注意尋找更多情報。”這是高俊的全部結論。

光軍立刻開始了針對性的偵查,與此同時,高俊也開始領導樞機部門作出相關預案。但結論是顯而易見的,芍藥坡雖然也是山脈,但相對來說易攻難守,如果敵軍真的能集中較多兵力打起突然戰役的話,光軍很難保證此地周全。

最後樞機部門商量出甲乙丙三個方案,供高俊來選擇。

甲方案:增加芍藥坡周邊松樹坳、大陳村、北峪等地的兵力,等敵軍攻下芍藥坡之後,這些兵力立刻從潛伏的山間出發,進攻敵軍的出發陣地(經推測應該是陳家坡到香爐石),把剛剛攻下芍藥坡的敵軍反向包圍起來,來一個關門打狗。

這個計劃如果能夠成功,收益明顯是最大的,不過風險也不容忽視。高俊在反覆考慮之後,放棄了這個計劃,決心在盂山前線還是求穩。

乙方案則主張在芍藥坡建立更堅固的工事,砍伐原木修築營寨,並囤積足量的火藥武器,到目前爲止,光軍的火槍部隊可確認戰果已經超過五百,只要一出馬就是所向披靡,將他們佈置在芍藥坡,弄點鐵核桃給敵軍嚐嚐,敵軍攻不下來自然會後撤,只動用火槍部隊,也不會使防線調整太嚴重,造成無謂的消耗。

這個方案確實充分利用了光軍的長處,但高俊不願意讓火槍兵這麼冒險,考慮之後也放棄了這個方案。

丙方案則認爲,既然芍藥坡很難堅持,就應該在敵軍出現進攻預兆的時候搶先一步發動進攻,拿下易守難攻的香爐石等地,保護住芍藥坡。

這個計劃有一定積極進取的意義,所牽扯的兵力也不算太多,最要緊的是,就算這計劃執行失敗,也不會造成災難性後果,大不了退一步繼續考慮其他方案。

高俊最終批准了這個作戰計劃。

直到此時,高俊依舊認爲芍藥坡之戰可以控制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不會傷筋動骨,他自己都沒想到的是,即將發生的戰役將會寫進日後的歷史課本和語文課本之中,將會是高俊此生最難忘懷的一場戰役。

就在雙方氣氛日漸緊張的時候,高俊得知了從南邊來的好消息,馮達火燒好義堡,在介山東路大破敵軍七千,已經開始着手佈置攻打霍州。

這是一記捅在木華黎腰眼上的老拳,現如今,平陽、石州等地的蒙軍都無法支援盂山戰場,全都要被緊急調動到介山優先防禦馮達。

而李銘在南線也打得風生水起,已經率軍北上,嚴重威脅着蒙古太原軍團的安全。

但是高俊想要的消息還沒有來,直到臘月二十,上氣不接下氣的信使騎着快要跑死的馬,一路趕赴到了前線戰場。

這封信自延安出發,穿越半屬敵佔區的關中平原,自潼關坐船順流東下,在彰德上岸,一路向北經真定才傳遞到高俊這裡。

消息也非常簡單,僧虔已經率軍南下支援潘正,陝西情況正在向有利方向扭轉!

結合目前的戰場信息來做分析,高俊也有理由相信,蒙古人是一定會主動挑起下一輪的戰役的,因爲他們已經拖不起了,木華黎只能指望在盂山戰場上擊敗高俊,這樣才能騰出手來對付其它方向的光軍。李銘和馮達已經勢頭難治,如果再加上潘正,蒙古人必輸無疑。

既然如此,高俊也絕對不能讓他們如此了了心願,就在這盂山戰場上牢牢堅持下去,頂多是一兩個月的功夫,高俊就能看到蒙古人屍橫遍野的景象!

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尾聲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一章 糧(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十九章第五章 工廠(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三章 高中(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七章 願(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尾聲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尾聲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尾聲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尾聲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八章 願(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四章 伏(下)
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二十一章 洶涌澎湃的追擊(上)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二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下)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二十章 梁山鏖戰(下)第九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尾聲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一章 攻?防?學(上)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一章 堅持(上)第二章 混戰泰西(下)第二十三章 虛景實情(上)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第十九章 馮叔至豪取堅城,鹹得不青田喪命(上)第一章 糧(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第十七章 新顏換(上)第四章 商業(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二十二章 出擊擾亂敵軍(下)第十九章第五章 工廠(上)第一卷 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上)第一章 彭義斌元氏就義,高太尉開州點兵(上)第十一章 掙不脫的束縛(上)第十三章 土地工作(上)第三章 高中(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十章 衝鋒與後撤(下)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十二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下)第五章 散漫與果決(上)第八章 東真的遺產(下)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十三章 大練兵高俊衛山東,短言語潘正說西夏(上)第十章 顧留鎮保衛戰(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四章 散(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董二十一章 廣開言路:治國不靠奴才!(上)第七章 願(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七章 遵循良心的義務(上)第二章 尚書省(下)第二十一章 總有一天 我的謎底會揭開(上)第二十章 西夏的新生(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五章 玉碎瓦全(上)第一章 破壞與建設(上)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一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上)第八章 血染邊關路(下)尾聲第十章 金光殊途:敗軍會講大實話(下)第八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兵(下)第十八章 血嶺(下)第六章 揭秘利國寨(下)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八章 撤退與堅持(下)第七章 憧憬的災民(上)尾聲第十七章 我得則利,彼得亦利者,爲爭地(上)第七章 邢州的首戰(上)尾聲第九章 賀?祝?傲(上)第一章 風雨欲來(上)第十九章 西夏的新生(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六章 豬(下)第二十二章 那知一叱立破散(下)第二十三章 消失的敵人(上)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四章 學校(下)第二章 瘴雲滾滾(下)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第六章 不想負責的就無解(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四章 兩縣和(下)尾聲第五章 號角復,烽堠舉(上)第二十二章 覺醒的巨人(下)第六章 東與西(下)第八章 願(下)第二十章 間隙生同牀(下)第七章 說不出的想法(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四章 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