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問道中淮上(下)

高俊踏上南朝土地的時候,前鋒馮達已經傳來消息:楚州幾乎是不戰而克,生擒守官真德秀,按照高俊事前的吩咐,馮達對真德秀恭敬備至,並且安排了細謹的士兵加以服侍,千萬不能讓真先生不滿意,也要防止他尋死覓活。

這確實是高俊事前的佈置,對於真德秀這樣的一等大儒,還是有尊重的必要的。按照高俊的想法,最好將真德秀趕出楚州,免除他被俘的惡名,但是如果真德秀未能走的話,就一定要加以善待。而且要做好消息保密工作,以免真德秀的名譽受損。

高俊一方面佈置這些事情,一面在岸上略微做了一些活動,讓自己的血液循環快點恢復。自從向陳州張從正先生那裡輸送醫學生以來,太平軍在消炎殺菌方面已經獲得了長足的進步,內外炎症的處理能力大爲提高。再加上長期戰爭的供養,解剖學和外科也一日千里,但依舊有很多最基本的醫學原理懸而未決,對於血液的作用和消化系統也不大清楚,神經系統是聞所未聞,心理衛生更是無從談起。

“這次還要找一找淮南的名醫,就算不能強行帶走,也至少要有所增益。”高俊心裡想着,進入了楚州城。

潘正已經提前約束了軍隊,整個街道上除了路口有站崗的軍兵以外,根本就沒有軍兵聚衆喧譁,到處秩序井然。中午的時候,楚州城內的大小商販,都重新開業了,似乎是發覺前來的這支北軍並不壞。

高俊去見真德秀先生,這位三四十多歲的大儒果然氣度非凡,言談之間讓高俊如沐春風,對於高俊所說的倒史大業,真德秀嗤之以鼻,但是對於北軍進城來的表現,這位先生還是不吝讚賞,並且表示了對高俊的感謝。

高俊也不指望自己立刻能收服這位大宋名臣的心,他不激烈反抗已經是最好的結果,馮達傳來報告,先鋒已經過了平河橋,抵達寶應縣,覘騎已到達界首鎮,高郵軍方面似乎仍沒有防備,大軍可以沿運河行進,數日之內就可以攻下高郵。

而洪澤湖以西的另一路大軍也傳來消息,彭義斌和孫庭率聯軍東西夾擊,已經攻克了盱眙軍,並且向天長縣行進。

等到高俊這一路打下高郵軍之後,另一路大致也能越過橫山,抵達大儀鎮。

按照高俊的設想,兩軍並不會師,而是繼續分兵合進,自己率領這一路直抵五里堂,包圍揚州城,而西路大軍則在彭義斌的率領下,越過真州,直逼黃天蕩。

這樣的話,相當於雙方在長江最狹窄的地方從北往南拓開了一道數十公里寬的戰場,一旦攻打下揚州、真州、六合中的任何一座城市,長江就都會暴露在聯軍面前,至此則南宋朝廷永無寧日。

高俊親自率軍出擊,沿運河南下,在兩日內就抵達了高郵軍,而此時高郵軍上下居然還毫無反應。高俊再次利用宋軍部隊作爲先導,直接賺開城門一舉攻克,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這座控扼運河的重要城市。

雖然前線進展迅速,但高俊心中還有兩件事非常擔心:其一,南宋還有些兵馬可以調用,殘餘的建康府都統司和建康馬軍行司的兵馬,以及已經馳援過來的池州都統司和湖南飛虎軍,這些宋軍的力量依舊不可小視。

其二,就是遠在臨安的趙昉是否來得及逃出來,他早已命人傳信趙昉迅速離開臨安,但是此時尚無迴音。

此時,被高俊心心念念關切不止的趙昉正坐在胡牀上一動不動,而在他旁邊,慕迪正小心翼翼的爲他上妝。

“趙先生小心些,千萬不要動,免得畫歪了,我將你扮作優伶,代替我出去,一會兒我就坐在這牀上假扮是你,等到史彌遠的人來了,必然不知真僞。”

這就是趙昉商議的金蟬脫殼的計劃,爲了擺脫史彌遠的監視,只能出此計。

等到趙昉出去,與茶商衆兄弟劫了太倉剩下的糧食,街上混亂的時候,史彌遠就沒有足夠的力量盯梢,以慕迪的本事,三五個人攔不住她。

趙昉會帶領糧船出涌金門,雙方在郊外會合。

然而趙昉現在非常難受,一張美麗細膩的臉貼到自己不到半寸的距離,呼吸出來的香氣噴到自己臉上,讓他不由得血脈賁張,幾乎失了士子的體面。

好歹是捱過了這段時間,趙昉扭扭捏捏換上一身女裝,一步三扭的走出了府門。而蔡寧則假裝送客,帶着趙昉離開之後轉入小巷,迅速的換了行頭,直奔勾欄而去,茶商的衆位頭領已經等在那裡。

儘管史彌遠已經禁止王斌繼續賣糧,但是有錢的滋味真好,剛剛被斷了一年俸祿的王斌正想補回這次大失血,和趙昉簡直是一拍即合,瞞着史彌遠繼續開倉做交易。

但他萬萬想不到的是,趙昉這個人一點做生意的誠信都沒有,此番開倉之後,趙昉的計劃是將南宋倉內的糧食能帶走的全部帶走,而不是原本說好的二十萬石。

王斌對此一無所知,他已經提前制定好了計劃,並且打了招呼,整個臨安城上下的人都知道,今夜會有一批糧船運糧出去,只道是支援淮河戰場,誰能想到是王斌倒賣軍糧,假公濟私呢?

鄭昭先的手下倒是略微注意了一些,然而也未能瞧出端倪。這簡直就是天助趙昉,讓他實施這個頗爲貪婪的計劃。

史彌遠此時還不知道消息,終於壓下了倒賣軍糧的案子,他的心情實在是不錯,正準備等着淮河戰場的情報,只要高俊再打一次勝仗,那麼事情就算是完美,就連彈劾鄭昭先主戰誤國的奏表他都已經寫好了。

薛極哆嗦得根本說不出話來,伸手顫顫巍巍的從懷裡掏出一封謄抄好的信件,正是賈涉等人上奏給趙擴的陳情,敘述他們爲何要聯合高俊發動兵諫。

史彌遠好奇的接過這封信,只讀了一半兒,就一頭栽倒在牀上,暈了過去。

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九章 燕(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前言前言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尾聲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六章 貨物(下)尾聲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尾聲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五章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金朝的國朝文派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
第三章 延伸殺傷(上)第十九章 國子監(上)第二十三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上)第十章 符金刀的標槍(下)第九章 身當恩遇恆輕敵(上)第十八章 從天之義:手把手教你帶節奏(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二十一章 住房(上)第十九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上)第十三章 苦鬥營州孫總裁(上)第二十三章 蛆(上)第一章 數數鈔票永遠都比標籤少(上)第二十章 狼(下)第十六章 愛恨河坊街(下)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十一章 中戰整頓(上)第三章 獨騎能當百萬兵(上)第九章 燕(上)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九章 上平西(上)第十四章 成敗轉眼判若雲泥(下)第九章 弓騎兵(上)第十六章 亂紛紛(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二十四章 血冤(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二十章 人情冷暖共高低(下)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四章 大青山(下)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九章 勾腸債務(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五章 東與西(上)第十七章 三軍大呼陰山動(上)前言前言第一章 忽聞疊鼓一聲飛(上)第十六章 左翼壘(下)第二十一章 馬(上)第十五章 游龍調(上)尾聲第十八章 烽火揚州路(下)第二十一章 文資與武職(上)第十三章 小鷹原(上)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二十三章 天淨沙(上)第六章 貨物(下)尾聲第十九章 意離離(上)第十二章 嘆聲聲(下)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二十二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下)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六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下)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尾聲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七章 徐參軍六裡敗退,完顏珣一下金牌(上)第二十一章 金朝的陰謀(上)金朝末期的關河爭奪戰第十六章 合(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二十四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九章 全面穩中求進(上)第十四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下)第十五章第五章 省中啼鳥吏人稀(上)第十三章 身體力行:宣傳之道(上)第二十一章 反擊贊州(上)第十二章 千鈞一髮的行動(下)第十二章 中戰整頓(下)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四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下)第十六章 孤懸敵後,危機四伏(下)第二十章 風起雲涌(下)第一章 意外的故人(上)第二十二章 燒不盡的野火(下)第二章 交兵黃河岸(下)第十九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上)第十二章 回鶻的士兵(下)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五章 和議成(上)第十三章 方向調整(上)第十一章 宣徽院(上)第八章 商業法令(下)第二十一章 痛苦的頭領(上)第六章 事重重(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二十三章 行六部(上)第十三章 老將知兵,宿臣善政(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金朝的國朝文派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一章 劉家渡突襲戰(上)第十六章 輕銳檢山林(下)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