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人心難測(上)

“我速報司也!汝何敢以我孫女爲倡?限汝十日,不嫁之良家,吾滅汝門矣!”

——一位女巫用“降神”的辦法嚇住了想把女婢賣進娼家的主人

這些天晚上的文化課越來越露骨了,高俊已經透露出要重新分配土地的想法,大部分軍兵都是支持的,高俊唯一比較擔心的是紇石烈師靖、周虎這樣的猛安謀克戶會不會有想法。

周虎作爲漢人猛安謀克戶,在押剌百戶裡面一直比較受排擠,田地也不多,高俊心裡最擔心的是紇石烈師靖,這個人是紇石烈端的親戚,自己有的田地也不少,他要是發難,在都裡的影響極壞。

但是今天,紇石烈師靖的表態卻讓高俊大吃一驚,他全盤支持高俊的計劃,還放出話來,要讓完顏白撒、女奚烈東這等人瞧瞧厲害。至於自己的土地,師靖則表示“我家這點兒地,能給我留十幾畝就行,剩下的都不要了。”

“你?”之前高俊吃驚的話,現在簡直就是懷疑了,世上還有這麼傻的人?

“反正高百戶有本事,我就跟着高百戶幹了。”紇石烈師靖事後才透露出自己的想法:“我想當上軍佐這樣的官。”

高俊得知這件事之後纔在心裡面偷偷點點頭,這個想法他能夠理解,但還是很高興,從這點來看,紇石烈師靖是真心覺得押剌百戶有前途,也願意爲此效命。高俊也知道自己不能再要求別的了。

和軍兵們全力備戰,思想逐步統一相比,百戶村內的大戶人家們卻絲毫沒有察覺,他們還在慶幸新來的百戶竟敢免除了兵役。今年的戰爭殺死了很多人,從戰場上活下來的人都想着及時行樂,女真人本就很少節儉度日,到了冬天更是日夜冶遊,飲酒無度。

女奚烈東重陽節宰了一頭豬,又從壽張買了兩罈好酒,連續幾天都喝的醉醺醺的,金朝下令禁止女真人農忙時節飲酒,所以一到冬天,大家都想搶着把一年的分量補足。重陽節之後的半個月,女奚烈東的杯子就沒空過。

“父親!父親!”小女兒女奚烈茶茶費力的把爛醉的父親扶坐在軟榻上,迷迷糊糊的女奚烈東睜開眼睛,看見是小女兒茶茶,嘿嘿笑出聲來。

“茶茶越來越漂亮了,該給你找戶人家了。”

“父親,你喝醉了。”茶茶利索的收拾好女奚烈東的房間,轉身去廚房煮茶,女奚烈東大着舌頭的聲音還不斷從臥房傳來。

“紇石烈師靖這小子不錯,但是人太散漫,個子又矮。完顏白撒的二兒子雖說長得一表人才,可惜不是長子,嫁過去受氣。我女兒出落的這麼好,勤儉持家還會讀書,這押剌百戶裡面的後生沒人配得上!”

“行了,父親。”茶茶已經煮好了茶,端過來給女奚烈東醒酒。“父親,我們村裡有人傳說,高百戶要帶着軍兵們,把打仗死了的人的地全都重新分了呢。”

“放屁,怎麼可能!他高俊算什麼東西呀?一個驅口而已,要不是撞了狗屎運,現在能當上百戶?他還想分我們的地,怎麼可能,女人家不要瞎說。”

“父親之前還誇高百戶是人才,怎麼現在又這麼說了。”

“人才怎麼啦?他就算兩榜高中狀元,在我眼裡也不過是個驅口。”女奚烈東一口氣把事前已經微微吹涼的茶喝盡,杯子丟還給茶茶。“要是沒有我和完顏白撒給他撐腰,這小子能有今天,他到死也得念着我的好,放心吧,你爹心裡不糊塗,高俊要幹些什麼我清楚着呢。”

九月二十二日,高俊帶領士兵進行了第一次披甲訓練。

陸續送來修繕的鎧甲已經有98副,除去三名訓練受傷的軍兵,所有人都可以人手一副鎧甲了。這其中有些盔甲不少看上去很是老舊,高俊甚至找到一面頭盔,裡面鏨文是“大中祥符二年河東路監製”,高俊掐指一算,足足有二百年了。

工匠們已經儘可能的打磨的盔甲,但是穿上之後,高俊總覺得自己的人馬像是木乃伊軍團。這一身鏽跡斑斑的盔甲,還不如原來穿嶄新的黑袍有氣勢。

當然也有十幾副賣相比較好的盔甲,基本上都被各位軍吏和隊正穿上了,盔甲是放在一起自行挑選分配的,潘正在人羣裡眼巴巴的看着,指望出來兩個人爭奪盔甲,好讓他這個軍典出來主持公道,但是小團體好在人們都清楚自己所處的位置,該拿什麼盔甲大家心裡都有數。

盔甲自行分配,是高俊和何志也事先商量好的,看到士兵們毫無矛盾的自行分配好盔甲,高俊面色舒展了不少,情況比他想象的還要好。當初從大營到現在,兩個多月的工作終於初步顯露效果。

把猛安謀克客戶送來修理的盔甲分配給軍兵,這其中的含義大家都明白,當全體軍兵穿戴盔甲整齊列隊的時候,每個人的心情都是一種壓抑着的狂熱與激動,十數年來一成不變的痛苦生活,讓他們都無比憧憬接下來將會發生的事情。

看不見在荒原裡整齊列隊的軍兵,卻大談什麼瞭解高俊的動向,女奚烈東爲首的猛安謀克戶們終將證明,他們的自信必然是個悲劇。

高俊最近沒有什麼大動作,一個巨大的陷阱已經挖好,他在默默等待發難的時機,每一個步驟都進行的很慢很從容。

但是,這個時機確實以他最不期望的方式到來了。

九月二十六日清晨,小鶯的屍身被發現在小山墩堡外的樹林裡。

最先發現屍體的是李小七的少年軍們,那天早上,他們去給軍營打水,遠遠的看見鐵青的樹林裡面混雜着一絲月牙一樣的白色,小鶯被一絲不掛地綁在樹幹上,失神的雙眼望向天空,凍僵了的臉上是臨死前極度恐懼和崩潰的樣子,她的下身淌出一股濃稠的黑血,順着樹幹流下來,匯進黑色的泥土裡。

當高俊得知消息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是不相信。

軍兵們沉默的把東西送到何志也面前,上百人在現場圍成了一個無聲的圈,高俊趕到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麼一副場景,軍兵們脫下自己的范陽笠,一個個垂頭喪氣的樣子,上百名士兵籠罩在冬季暗淡的陽光下,壓抑着的悲傷與憤怒就像一道鐵環攏向中央像是被獻祭的屍體。

軍兵們並不知道小鶯的底細,他們一直以爲女子們都是來自礬山的繡工,就是縫製他們現在身上穿着的軍服的人。軍兵們和繡工們一起從宣德州回到山東,現如今卻有人如此悽慘的死在這裡。

拿起那方滿是污血的手帕,高俊可以想象,在昨夜的寒風裡,小鶯是多麼想呼救,她咬破了嘴脣,奮力掙扎着,但是,但是……

高俊出離憤怒了,軍兵們也出離憤怒了,怒火在蔓延,他需要發泄!

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二章 羊(下)第十章 燕(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七章 願(上)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尾聲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九章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章 匯(下)尾聲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尾聲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尾聲
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六章 掌新兵軍馬同西走,隔長河魯豫大交兵(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十六章 血簿(下)第十五章 血簿(上)第十章 欲涉者,待其定也(下)第二十章 溏濼磐石馮叔至(下)第九章 四方館(上)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二章 羊(下)第十章 燕(下)第七章 故?新?追(上)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十八章 人口(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二十二章 文資與武職(下)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一章 風雲斷,日月昏(上)第二十二章 戰鬥到底(下)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一章 霧重重(上)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五章 知吾卒之可以擊,而不知敵之不可擊(上)第七章 願(上)第十一章 鬥百草(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四章 身前身後事莫猜(下)第十一章 狂風過去孤梟啼(上)第一章 武學(上)第二十三章 諸神的黃昏(上)第十二章 新?訊?文(下)第三章 商業(上)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八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十七章 民兵(上)第十九章 鹽糧事發,高畢相競(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九章 血酬(上)第十九章 奮戰的軍兵(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六章 叱吒灤河張實濟(下)第一章 炮手就位(上)第十五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上)第十一章 共赴勝利(上)第十章 北院(下)第二十章 一些微妙變化(下)第五章 辛勞的家主(上)第三章 雅俗共賞:元好問改良文藝(上)尾聲第五章 河橋爭奪戰(上)第七章 軍隊(上)第十八章 閃電部隊在前進(下)第十九章 武器(上)第九章 暗流如潮涌(上)第六章 二郎君遇險州城外(下)第四章 衆將士灑淚別親,大本營圖畫中原(下)第二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下)第六章 自杞的挽馬(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二十章 生活像等待創作的黏土(下)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十七章 莊園(上)第十二章 胡山堡(下)第二十二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下)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二章 風雨欲來(下)第十三章 魚(上)第十六章 金鞭溪突圍戰(下)第三章 伏(上)第十九章第十五章 震驚的知府(上)第三章 三段連環高郡王(上)第十章 尋找道德,但別扔掉法律(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十章 飛針走線(下)第二十三章 秋風烈烈(上)第十六章 潘正(下)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十五章 張開手起飛 讓年輕無極限(上)第二十章 匯(下)尾聲第十八章 段鍾(下)第二十四章 戰爭與和平(下)第九章 人南渡(上)第十八章 僧虔溯往事(下)第十二章 今與來(下)第十四章 邢州的結局(下)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三章 南宋的混亂(上)第五章 迷霧隱隱兇徒手(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尾聲第十一章 寨使大起舞(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二十一章 破釜沉舟,拼死一搏(上)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