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願(上)

“元帥欲以兵抗制使耶?待罪之禮恐不如此,使者還奏,獄能竟乎。”

——馮壁斥責不伏法的悍將紇石烈志

在行進的隊列邊上,不時會出現幾名駐足交談的軍兵,或者是正在傳遞命令的使者,或者是正在商量要事的軍官,時不時還會看到一個紮好的擋風的帷帳,一隊軍兵正坐在下面休息。

帷帳上面畫着不同的符號,每個隊正都發到了本隊的標記,看到帷帳上的標記與本隊相等,就可以坐下休息,直到下一個相等的隊伍過來換班。

孫庭費力的走着,突然看到李銘正靠在樹邊休息。他慢慢挪了過去,從背後拍了拍李銘的肩膀。

“孫副指揮?”

孫庭無力的笑笑,也靠在樹邊休息:“李軍使走累了嗎?”

“腿腳上還不太累,但是心裡實在累的慌,如果當初咱們早早坐船離開,好多弟兄就不會死了。”李銘對於高俊的選擇還是耿耿於懷。

“李軍使,”孫庭費力的靠在一棵樹上,感覺自己的腰痠的不得了。“你不理解指揮,正是指揮比你高明的地方呢。”

“我真看不出有什麼高明的,咱們如果坐船回去的話,現在早就回到了壽張縣,然後就可以養精蓄銳,和黑韃真刀真槍拼一場。哪像現在這樣,靠腳板從河北迴山東,一路上還要招納這麼多流民,咱們的軍兵沒有貼軍,全靠自己動手安營紮寨埋竈做飯,還要打伏擊!大家都累得受不了,我以前就沒打過這麼累的仗。”

孫庭做了一個咧嘴笑的動作,“你看看你,光想着打仗,你既然這麼說,那我問你,你以前見沒見過哪個將軍敢領着軍兵跑這麼遠的路,軍兵不反抗,不惰怠,反而跟着指揮一路走的?”

李銘搖搖頭,“早就起反了,哪怕抗命也不願意走,”

“那你說說指揮不過是八品武弁,爲什麼大家都死心塌地的跟着指揮,無論是受凍,飢餓還是拼命,辛苦,卻不背棄指揮呢?”

李銘一下被問住了,愣了半天才低聲說了一句,:“指揮還是很好的人的,我哪裡會背棄指揮,就是不明白爲什麼指揮一定要帶着這些災民走。”

“難道你忘了指揮告訴咱們,咱們可不僅僅是要保衛鄉梓,以後是要縱橫九州,馳騁天下的。”

“那又怎麼樣?”

“那又怎麼樣,兵源啊,你看看這些災民,哪個不是對指揮五體投地、感恩戴德的,咱們未來三五年的軍兵,都要從這些人裡面出了。”

李銘眼睛一亮,連忙直起身子,“你是說指揮這是要收納難民,募集軍兵?”

孫庭哈哈一笑:“恐怕還不止如此呢,我感覺高指揮的心裡面有一盤棋,咱們打仗的軍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開荒種地、興建水利、收養老幼、設立學校、懲治貪污,尤其是製作玻璃器和香皂,還有衛生運動,高志輝的心裡自有計較,打仗只是一部分而已。”

李銘低聲嘟囔了一句,還不是很接受,用力握了握她的肩膀:“好啦好啦,現在這種時候,軍兵要忍耐。”

兩個人不再說話,繼續向前走去,經過這片樹林,又是廣大的原野,前方的休息點是一個村子,在村口,一名虞侯正在向軍兵們宣講。

“駐紮在村子裡面,一定要勤快,指揮說過,勤快的人能打勝仗,懶的人就要丟掉性命,不要嫌麻煩,一定把村子裡裡外外都看過,村子裡面有幾條路,有幾戶人家,誰家是深牆大院,誰家有溝槽地窖,周圍有什麼山頭,村裡有幾口水井,全都要知道的明明白白。”

“不少人都參加過之前幾場伏擊戰吧,那幫黑韃爲什麼被咱們輕輕鬆鬆消滅了,就是因爲懶惰散漫,不去探查村子裡面的情況,光顧着搶老百姓的雞鴨,咱們只要偷偷靠近,就能一舉幹掉,你們想如他們一般送掉性命嗎?不想的話,現在就趕緊動手把村子裡的情況摸清楚,但是要記住一點,不準騷擾百姓!誰要是犯了這個規矩,軍典饒不了你們!”

經過連續幾天的行軍,高俊提前一步趕到了觀州。

觀州,原名景州,爲了避金章宗完顏璟的諱而改爲觀州,此地是漳河與運河會合之處,金朝在此設立漕運司,由觀州刺史兼任,監管將黃河中下游的糧食運往中都。

讓高俊有些感動意外的是,觀州刺史高守約居然親自出城來迎,還在城門下設下酒宴,爲高俊等人接風洗塵。

“卑職的軍兵尚且飢寒,卑職不敢受宴。”雖然高守約給的規格確實夠高,但高俊心裡想的是你個傻狍子怎麼還不跑啊,現在就應該把城內的糧食銀兩一把燒掉,打開城門,讓居民四散躲避,高刺史你率領船隊沿運河南下避難去,雖然失守城池,但多少也算保住自己和百姓的性命啊。

但是高守約比高俊想象的樂觀得多,一點沒有打算逃跑的意思,一再邀請高俊入席,商討一下如何堅守觀州,最好能夠破敵制勝、陣斬敵酋的事。

“高校尉的部屬紇石烈郎君來到我觀州,本官召其問對,端的是後生可畏,熟知兵事,聽紇石烈郎君說,高校尉軍功出身,在山東屢立戰功,掃蕩紅襖賊寇無數,本官未能相見,深爲遺憾。今日有校尉來此,我觀州可確保無虞。”

高俊一下子有點懵,合着這位主還覺得自己能堅守觀州不是?

高俊非常直白的對高守約提出撤退的建議,但是高守約卻有一種迷之自信,對高俊的勸告不以爲然:“黑韃不過是粗蠢蠻夷,怎能幹我中國天威?”

“你對面不是粗蠢蠻夷,是三圍999的五星神將加屠城狂魔人類剋星的軍隊啊!!!你們金人祖上就是黑龍江大興安嶺的野人,你現在好意思認爲別的‘蠻夷’打不過你們嗎!!!”高俊差點罵了出來。

耐着性子吃完宴席,高俊召集諸將:“高守約空有報國之心而無智,觀州度不可守,爲一州軍民百姓計,我等要做件大事!”

第二章 糧(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尾聲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五章 潘正(上)無標題章節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七章 失敗(上)第二十章 節鎮(下)尾聲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尾聲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七章 鑄爐(上)尾聲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尾聲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尾聲第七章 失敗(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四章 金麥(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
第二章 糧(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二十一章 留守司(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章 後遼的陷阱(下)第十一章 也王爺掘地三尺,真定府毀家輸軍(上)第十九章 掙不脫的鎖鏈(上)第二章 博州的大炮(下)第十二章 堅持(下)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九章 秩序與混亂(上)第十五章 峰迴路轉的反擊(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十八章 親軍司(下)尾聲第四章 轉運司(下)第十四章 彙集四方猛銳(下)第十八章 深化軍事改革(下)第十九章 雲裡帝城雙鳳闕(上)第十九章 霸州的阻滯(上)第十章 四邊擾(下)第十三章 喚醒勇虎(上)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十三章 血案(上)第二十二章 血情(下)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十五章 潘正(上)無標題章節第十九章 深情寄(上)第十八章 星轉鬥,駕回龍(下)第七章 撤退與堅持(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六章 血銀(下)第十八章 血雨腥風(下)第十一章 林一舟的石砲(上)第二十一章 錯轂短兵(上)第十七章 復仇的女子(上)第二十二章 獻州的收復(下)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十七章 再度交兵,反敗爲勝(上)第一章 山重水複(上)第二十四章 飛狐壩(下)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七章 失敗(上)第二十章 節鎮(下)尾聲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二章 必須注意經濟工作(下)第十一章 辟舉(上)第十三章 餌與誘(上)第八章 戰與和(下)第十章 地裂莒州(下)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二十二章 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下)第二章 船隊(下)第十三章 誓?隱?網(上)第四章 三州野戰(下)第三章 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上)尾聲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第七章 鑄爐(上)尾聲第九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上)尾聲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六章 和議成(下)第十二章 鄭昭先兩覲見聖主(下)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十二章 堅持(下)尾聲第七章 失敗(上)第六章 步兵進攻(,卡)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二十三章 天蒼蒼(上)第十一章 不管淚水多鹹 有一天我會告別從前(上)第十八章 理不清的變亂(下)第十二章 宣徽院(下)第二十四章 蛆(下)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二十三章 物資(上)第四章 金麥(下)第二十一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上)第五章 東頭村(上)第二十三章 懸崖勒馬也王爺(上)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十八章 莊園(下)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十六章 游龍調(下)第六章 玉碎瓦全(下)第二章 詩人高唱而至(下)第十二章 按部就班(下)第十九章 屹立千仞的守軍(上)第十三章 單于已在金山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