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江寧變

(新書艱難!您的每一個推薦、每一個收藏對於《鐵血宏圖》而言,都是極爲珍貴的!新書不易,拜謝!《鐵血宏圖》小說羣:150536833,歡迎書友加入,一起討論劇情!嘿嘿!再次重申,新書不會影響老書!老書會正常更新。ps:這推薦是爲新書求的!大家可不要投錯了!)

“回顧1902的那個中秋,對於那激盪的幾天中,中國大地上上演着什麼,歷史學家們有着這樣那樣的爭論,但是有一點卻是無可否認的,幾乎每一個歷史學家——無論是其立場如何,觀點如何,都不會去否認一個事實——既東北軍取得“濱海戰役”勝利之後,實際上,全中國就再也沒有可以阻擋東北統一中國的事實。

也正是如從那時起,對於掌握有超過兩百五十萬軍隊的皇帝陛下而言,統一隻是時間與方式問題。這是衆所周知的事實。

在一定程度上,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儘管我們會讚揚“愚忠”,但是實際上,傳統文化卻是輕視那種“孤忠”,“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識時務者爲俊傑”諸如此類的言語,影響着幾乎每一箇中國人,而國人往往極爲聰明,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他們往往會作出人意料的選擇。正如在那激盪的幾天裡,那些“聰明人們”做出的選擇一般!”

《歷史之擇》

江寧!

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此時的江寧已經處於一種無政府狀態——儘管軍隊在維持着秩序,但是這裡的官員、警察大都停止辦公,甚至不少人走上了街頭,與青年學生站在一起。十年來,人們早已打骨子厭惡滿清,無意再受其奴役,而在江寧的滿城門外,江寧的上千名警察,更是手持武器,警惕着城中的八旗兵。

不過那些八旗兵面對城內的激盪的風雲,除去於心底瑟瑟發抖之外,幾乎無人敢言抵抗,即便是對於江寧將軍崇善而言,也只是一次又一次的派人打探情況,詢問兩江總督劉砷一的態度,現在對於這些滿城中的八旗而言,最緊要的就是劉坤一的態度。

而對於此時的劉坤一而言,處於風暴中的他,在過去的幾天裡,一直借病“拖”着,試圖“拖”出一個所以然來,也正像他想的那樣,不過只是短短兩天,風雲便是突變,從京城發來的電報,更是打亂了劉坤一的陣腳。

“……太后爲亂民所殺,皇上於西暖閣自縊……”

聽兒子把京裡拍來的秘電唸到這裡,劉坤一隻覺兩眼頓時一黑,哇地又吐出一口血來。整個兩江總督府上下頓時一片慌亂,大夫握着他的手,半天找不到脈息,遂悄悄地將大公子拉到一旁說:

“老大人怕是不行了,快去準備一下吧。”

準確,準備什麼呢?

在劉能紀着手準備父親的後世時,劉坤一再次醒了過來,這時天色已黑。在醒來的第一時間,他開口詢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東北如何?

在得知唐浩然於瀋陽受萬民所請“黃袍加身”之後,劉坤一沉默了半晌,好一會才說道。

“哦,終於登基了……”

在道出這句話之後,劉坤一又沉默不語了,似乎像是在想着什麼,似乎又像是在做着什麼決定。

“去,派人把崇善請過來,讓他自己來!”

再一次打破沉默之後,劉坤一便對兒子吩咐道,那渙散的目光卻又極爲堅定。在他的心底已經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若是不來,就直接告訴他,老夫就派兵請他來!就拿他的腦袋當成給唐子然的投頭狀!”

劉坤一的話讓衆人的心一寒,但同樣也讓衆人的心頭一鬆,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每一個人都會作出選擇,可每一個人都非常清楚,兩江是扛不住兵強馬壯的東北軍,若是莊帥“負隅頑抗”的話,那麼大傢伙可不都得陪葬,甚至在私下裡,這兩日已經有不少官員與東北進行秘密接觸了。現在莊帥的一句話,倒是讓他們鬆了口氣,至少,莊帥也看出了時局。

不過,爲什麼要叫崇善?

崇善是江寧將軍,是滿城內的幾千旗兵的頭領,不過對於那些旗兵,他們倒是沒有放在眼裡——雖說多年來莊帥並未將滿城內的旗兵驅離,但那些旗兵卻早已經是名存實亡,即便是其槍炮,也不過是十幾年前的舊貨,早已殘破不堪。

掌燈時分,膽戰心驚的崇善終於來了。此時兩江總督府內外已是一片肅靜,悲痛沉重地壓在每個人的心頭。大家無聲地給崇善讓路。

“老帥要見下官,只,只需言上一聲,何,何需如此……”

一臉戚然的崇善,來到劉坤一的病榻前,懦懦的說道。

實際上,若不是劉坤一說派兵請他,打死他,崇善也不會來這裡,誰知道這姓劉的是不是想拿他當投名狀?

“坐!”

劉坤一看了一眼崇善,在心底便是長嘆一口氣,自己這是在幹什麼啊?都到了這個時候……罷了,罷了……

連忙坐下來,崇善望着面如死灰、雙目無神的兩江總督,弄不清楚其用意的他有些緊張的說道:

“大帥公忠體國有名望,好好保養。”

崇善之所以會這麼說,其目的到也簡單,無非是想借這句話提醒他,您老做了一輩子忠臣,這一生的名節可別毀於一旦。

可,這時候,說什麼都沒有用,崇善已經知道了京城的變故,知道了兩宮的下場,他之所以會來這,無非是爲了保命,雖說他貪生怕死,可是他卻能看得清局勢,在東北的唐子然登基之後,這些個總督大人們傾國而投只是早晚的事情,沒有誰能擋得住東北軍的猛攻,畢竟,人家連幾十萬洋鬼子都能打敗。

劉坤一聲氣微弱地說。

“公忠體國……這四個字,我是不敢當了,這大清國,現在沒有一個漢臣,願意當這四個字……”

是的,現在那個漢臣再敢當這四個字,那可就是漢奸了。劉坤一的這句話,頓時只讓崇善的心頭一顫,那臉色頓時變得蒼白,緊張的甚至都說不出話來,難道,難道他,他劉坤一要,要造反……

這會崇善甚至連想死的心都有了,並在心裡不斷的罵着自己,罵自己是豬腦子,非得來什麼兩江總督府,不來這,不來這……那不還是一個死?

“莊、莊帥,小,小人……”

“你別怕,若是老夫想殺你等,又豈容你們活到現在?”

雖感到命如遊絲,但劉坤一頭腦還是清醒的。在這次病倒之後,他就想到許多,儘管想到的最多的還是劉家的將來,但是許是讀了一輩子的聖賢書,使得他在考慮劉家將來的時候,同樣也在爲朝廷考慮着,不過對於京城,他甚至連想都未想,他明白,那些事情不是他所能想的,京城他管不了,也不敢管,但是江寧他卻能管得了。

想辦法保住這江寧城中上萬旗人的性命吧!這也算是他這個當臣子的爲大清國所做的最後貢獻,也是他劉坤一爲報答皇恩的最後一着了。

“你是想死,還是想活!”

勉強撐起身子,劉坤一盯着崇善問道。

“活,活,小人自然是想活!”

“那你現在就回去,回去用你江寧將軍的名義,擁立唐子然爲帝……”

“啊!”

驚愕的看着劉坤一,崇善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莊,莊帥……”

“怎麼,難不成你想和兩宮一樣嗎?想讓這江寧的滿城,像京城的滿城一樣嗎?”

劉坤一瞧着毫無擔當的崇善繼續說道。

“只要你發了這通電,別的不敢說,老夫總歸儘量保下你和江寧滿城諸人的性命,好了,你回吧,電報,發與不發,全憑你了。老夫言盡於此……”

“多,多謝老,老大人活我數萬旗人之恩……”

終於,明白了劉坤一用意的崇善,淚流滿面的他跪下衝着劉坤一跪下叩了一個頭後,便悄悄地退了出來,出門在總督府護兵的保護下離開了總督府。一直呆在門邊的易順鼎兩人急忙進來問道:

“老大人,還有什麼吩咐”

張之洞張開眼睛,看着面的幕友,相當於當年自己由一清貧秀才入幕而今日亦成封疆大吏,而今這大清國……萬千話語涌上心頭,卻不知從何說起。他也無力說什麼了。只是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國運盡矣。把,把電報給陛下發去吧!”

說罷,劉坤一又閉上了眼睛。衆人皆知他所指的國爲何,亦知其所指的陛下爲何人。

深夜,劉坤一再次從昏迷中醒過來,四周望了一遍。劉能紀知道父親將要留下遺言了,帶着衆弟妹子侄走上前來,彎腰聆聽。只見劉坤一一字一頓地輕輕說道:

“人總有一死,你們無須悲痛。我生平學術治術,所行者,不過十之四五,所幸心術則大中至正。爲官四十多年,勤奮做事,不謀私利。到死,房不增一間,地不加一畝,可以無愧祖宗。望你們勿負國恩,勿墜家風,必明君子小人之辨,勿爭財產,勿入下流……”

見父親意似未盡,但卻沒有再說下去了,劉能紀含着眼淚說:

“父親放心,兒孫們將謹記您的教誨!”

守候在四周的親人友朋都以爲劉坤一已過去了,不料,過一會,他的嘴脣又動了起來。

“實甫……”

“易先生,家父請您過去!”

劉能紀對站在劉家子孫後面的易順鼎說道。

易順鼎連忙走了過來,握起東翁的手說道:

“莊帥,我來了。”

“你啊,你們……都,都選錯了人了……”

看着易順鼎,看着這位少時受過湘中大名士王闓運的點撥的幕友,劉坤一的眼中似有無限的眷戀和遺憾,好久,才囁嚅着,但已發不清聲音了。

“劉家,拜託了老弟了……”

將耳朵貼近他的嘴脣,努力地聽着。待劉坤一的嘴脣閉住後,劉能紀連忙問道:

“易先生,家父說了些什麼”

“呃……”

面對大公子的問題,易順鼎卻是一陣茫然,心緒沉重的他看着躺於榻上氣息越發虛弱的莊帥,再看着滿屋神情悽然的人們,他的心緒越發的沉重起來,

“都選錯了人……”

莊帥的話裡是什麼意思?

想到恩師當年的教導,還有師兄弟們這些年於各幕中的努力,再到……終究,還是選擇錯了人啊!

爲着自己的人生目標,在努力奮鬥二十幾個春秋後,面對這樣的結果,他整個人頓時心灰意冷。但易順鼎實在不想把他所聽到的劉坤一留給人世的最後一句話說出來,經不住劉能紀的再次詢問,只得低沉地開了口。

“莊帥說,這,這日月重開了……”

是啊,日月重開了!

易順鼎搖搖頭,在他走出臥室的時候,擡頭望着天空的明白,心頭沉重的他卻又覺一鬆,好一會才說道。

“莊錯,不是我們選錯了,而是……我們都錯了!”

是的,每一個人都錯了,錯得離譜至極,他們總以爲這帝王術無非就擇主而從,進而促主而成,可他們都錯了,他們錯就錯在這裡,他們只看到了帝王的“術”,而沒有看到“道”,沒有看到真正的人間正道!

什麼是人間正道?

“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

於脣間念着這句近七百年前,洪武皇帝於此地樹起的招兵旗上所寫之詩,易順鼎明白了自己錯在了什麼地方,也明白了當年的老師錯於何處,錯就錯在他們都沒有看到一個事實——清是清,漢是漢,清非中華,何來愚忠。

“莊帥啊!”

搖頭長嘆一聲,易順鼎苦笑道。

“如此您焉能不負於此人之手!”

何止一個莊帥,李鴻章、張之洞,他們一個個,一位位看似宦海沉浮這麼多年,看似精明至極,可卻一切負於唐浩然之手,誰能想到,終其一生,卻又爲那一晚輩了做了嫁衣?爲何會如此?

其實道理再簡單不過,只是因爲唐浩然比他們所有人都清楚,什麼是人間正道!

心底這般沉着,易順鼎默默的走出了兩江總督府,心灰意冷的他,在出府的時候,看到了總督府轅門外到處都是神情激動的人羣,此時,他聽不清這些人在喊什麼,同樣也不知道,他們在說什麼,但是他知道,也許,他們是在慶祝,慶祝着新皇帝的登基,慶祝着這日月重開的一天。(。)

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305章 驚雷第42章 大清國的希望第9章 生意第94章 江南義第21章 朝使第316章 浙江風潮第352章 劃時代的驚駭第135章 成軍第34章 革命第147章 壞消息第54章 清爲中否第356章 未來第9章 仁川第180章 激戰第190章 俘補第96章 日本的命運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36章 常熟第2章 心思第216章 交易(中)第80章 牧場第42章 恭王第23章 譚嗣同第284章 尾聲(二)第124章 人才第23章 譚嗣同第242章 夜戰第210章 好天氣第3章 募勇第54章 鹿兒島第2章 心思第274章 出擊第148章 事務新官第78章 梅花第41章 面聖(下)第15章 宮平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178章 紛亂第122章 父子第21章 特警第35章 信唐某第89章 謀略第63章 權威第291章 決戰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278章 勒梅爾大海戰(一)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22章 應對之策第60章 東南雨第141章 星洲第271章 偶然第6章 入幕爲賓方立足第304章 天津雨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157章 潛伏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第185章 遼陽戰役(四)第13章 連環套第109章 尊重何來第371章 新聞事件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65章 夏威夷第300章 革命第18章 不簡單第276章 海峽驚濤第36章 平壤第69章 海軍島第36章 翅膀第9章 田野上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18章 軍田第23章 東京之變第137章 礦區事第209章 牛刀小試第37章 新生之地第197章 心思第196章 手腕第24章 盛氏之憂第34章 革命第181章 重創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129章 法國第163章 叔嫂第88章 何人第54章 鹿兒島第44章 差遣第73章 工地第315章 在湖廣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229章 生死線第98章 恰同學少年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20章 督府夜話第57章 華之萬東第195章 突襲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173章 山倒之時
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305章 驚雷第42章 大清國的希望第9章 生意第94章 江南義第21章 朝使第316章 浙江風潮第352章 劃時代的驚駭第135章 成軍第34章 革命第147章 壞消息第54章 清爲中否第356章 未來第9章 仁川第180章 激戰第190章 俘補第96章 日本的命運第116章 興亡百姓苦第36章 常熟第2章 心思第216章 交易(中)第80章 牧場第42章 恭王第23章 譚嗣同第284章 尾聲(二)第124章 人才第23章 譚嗣同第242章 夜戰第210章 好天氣第3章 募勇第54章 鹿兒島第2章 心思第274章 出擊第148章 事務新官第78章 梅花第41章 面聖(下)第15章 宮平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178章 紛亂第122章 父子第21章 特警第35章 信唐某第89章 謀略第63章 權威第291章 決戰第39章 李合肥的主意第278章 勒梅爾大海戰(一)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22章 應對之策第60章 東南雨第141章 星洲第271章 偶然第6章 入幕爲賓方立足第304章 天津雨第170章 海軍的大腦第157章 潛伏第5章 跨越時代的教範第185章 遼陽戰役(四)第13章 連環套第109章 尊重何來第371章 新聞事件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第65章 夏威夷第300章 革命第18章 不簡單第276章 海峽驚濤第36章 平壤第69章 海軍島第36章 翅膀第9章 田野上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18章 軍田第23章 東京之變第137章 礦區事第209章 牛刀小試第37章 新生之地第197章 心思第196章 手腕第24章 盛氏之憂第34章 革命第181章 重創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129章 法國第163章 叔嫂第88章 何人第54章 鹿兒島第44章 差遣第73章 工地第315章 在湖廣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229章 生死線第98章 恰同學少年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託克第186章 遼陽戰役(五)第20章 督府夜話第57章 華之萬東第195章 突襲第121章 遠慮近憂第173章 山倒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