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空中霸主

雖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空軍發展成爲全球頭號空軍,到戰爭結束時擁有的戰術飛機超過了其他國家的總和,而且擁有世界上性能最先進的螺旋槳戰鬥機,戰術航空兵更是成爲了地面部隊的主要支援力量,但是與之相比,中國空軍的戰略航空兵更加令人畏懼,而且優勢更加明顯。

戰後,很多人都認爲,強大的戰略航空兵是中國打贏大戰的三大軍事支柱之一。

相反,並沒有人給中國空軍的戰術航空兵這麼高的評價。

到大戰結束的時候,中國空軍擁有二萬八千多架中型與重型轟炸機,僅“超級空中霸王”式重型轟炸機就多達八千架,而“空中霸王”等重型轟炸機超過了一萬架,反而是中型轟炸機只有不到一萬架。

這支強大的空中力量,足夠讓任何一個國家感到畏懼。

說白了,如果當時再次爆發戰爭的話,哪怕是與德意志第二帝國的戰爭,中國空軍的戰略航空兵都能把敵國炸到投降。

當然,中國空軍的戰略航空兵在戰後也進行了大規模裁軍。

到一九五四年的時候,中國空軍的轟炸機數量縮減到了一千六百架,其中包括一千二百架重型轟炸機與四百架中型轟炸機。

因爲中國政府限制重型轟炸機出口,所以只有部分退役的中型轟炸機被當做過剩軍事物資出售或者是贈送給了友好國家,而所有裁減下來的重型轟炸機部分直接銷燬,更多的則是被送往西北的飛機墳場。

只是,相對而言,戰略航空兵在戰後最初幾年裡的日子過得最爲輕鬆。

這就是。在戰略彈道導彈問世之前,戰略航空兵是中國軍隊僅有的戰略打擊能力。而重型轟炸機是當時唯一的核武器運載與投擲工具,所以就算中國空軍大規模裁軍,都保留下了一支規模足夠大的轟炸機隊伍。

當然,受到大裁軍影響,戰略航空兵也在戰後迅速淪落爲了核武器投擲部隊。

說白了,當時戰略轟炸機的唯一價值就是用來向敵國投擲核炸彈,即作爲最後的戰略打擊手段而存在。

顯然,在戰後最初幾年,因爲核彈頭數量有限。所以沒有必要保留太多的轟炸機。

更重要的是,動力革命也影響到了轟炸機,即宣告了以活塞式發動機爲動力的轟炸機即將退出戰爭舞臺。

在此情況下,中國空軍自然沒有理由保留太多的轟炸機。

最典型的就是。中國空軍在一九五四年取消了HX項目。當時。該項目已經完成了工程試製,即已經制造出了第一架樣機。這種配備了八臺六千千瓦級活塞發動機的超級轟炸機計劃用於取代“超級空中霸王”,能夠在攜帶十八噸炸彈的情況下飛行二萬二千公里。即能夠從中國中部地區的空軍基地起飛,直接飛往德意志第二帝國,在投下了下帶的十二枚核炸彈之後返回出發基地。問題是,這種轟炸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只有每小時六百六十公里,巡航速度爲每小時五百四十公里,最大升限只有一萬三千米。根本不可能在戰鬥中應付敵人的防空戰鬥機。要知道,第一代噴氣式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都超過了每小時八百五十公里。升限更是在一萬五千米以上。

HX下馬之後,中國空軍立即啓動了噴氣式轟炸機的研製工程。

因爲轟炸機是當時僅有的戰略打擊力量,所以噴氣式轟炸機項目備受重視,成爲裁軍浪潮中少數得到政府與國民議會全力支持的軍備項目,而且也是整個五零年代投資最大的軍備項目。

可以說,中國空軍的戰略航空兵在戰後贏來了黃金髮展時期。

在五零年代,中國空軍總共有十多個轟炸機項目,而且很多在後來看來都讓人覺得匪夷所思。

比如,在一九五二年,中國空軍就啓動了一個混合動力轟炸項目,即爲轟炸機同時配備活塞發動機與噴氣發動機,而且以活塞發動機爲主,噴氣發動機只在起飛與加速的時候提供動力。

又比如,在一九五三年啓動的Z53項目中,採用了飛翼佈局,四臺噴氣式發動機全部安裝在機翼裡面,而彈艙則設置在機翼中央,飛行員座艙在機翼中央前端,飛機通過十二對水平氣動翼面加以控制。

受五零年代大發展影響,中國空軍的轟炸機部隊在六零年代迎來了收穫時期。

在六零年代的十年裡,中國空軍總共接受了八種不同型號的轟炸機,其中七種轟炸機的服役時間均沒有超過十年!

可以說,這也正是五零年代全面投資的必然後果。

當時,受經費不受嚴格限制影響,中國空軍幾乎採購了所有通過完成試飛的轟炸機,而且每一種轟炸機的採購數量都在一百架以上。問題是,每當獲得了性能更好的轟炸機,中國空軍就會毫不猶豫的淘汰掉之前採購的轟炸機,哪怕只服役了短短几年,甚至是在兩年前才正式裝備部隊。

顯然,這是極大的浪費。

這樣的情況,別說在冷戰結束之後,即便在冷戰時期也不多見。

當然,這也可以理解。

原因就是,中國在五零年代根本就沒有研製出性能足夠先進、也足夠可靠的戰略彈道導彈,也就沒有取代轟炸機的戰略打擊工具,從而不得不把重點放在轟炸機上,希望通過巨大的投入獲得可靠的戰略打擊力量。

顯然,到了六零年代,這種發展方式就無法維持下去了。

關鍵就是,第一種性能可靠的固體燃料戰略彈道導彈在六零年代研製成功,而且中國海軍也完成了戰略核潛艇的建造工作,並且研製出了射程足夠遠的潛射彈道導彈,打破了空軍在戰略打擊能力上的壟斷地位,讓中國軍方、政府與國民議會有了第二個選擇,也就不會繼續支持空軍在轟炸機上浪費資源。

事實上,在六零年代末,甚至有人提出應該讓轟炸機退役。

原因就是,轟炸機需要飛行十多個小時才能把核彈頭投到敵國領土上,而戰略彈道導彈與潛射彈道導彈只需要半個小時就能毀滅敵國。如此一來,在全面核戰爭中,沒等轟炸機投下核彈,戰爭就已經結束了。

所幸的是,中國軍方堅決反對讓轟炸機退役,還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理由。

這就是,轟炸機的靈活性,爲政府當局在做出戰略決策的時候提供了充足的時間,而這是其他任何一種戰略武器都不具備的能力。要知道,導彈發射出去之後就無法控制,而轟炸機在起飛之後依然可以返回。也就是說,在遇到重大戰略威脅的時候,中國當局可以首先讓攜帶核武器的轟炸機起飛,以此向對手傳達戰略信號,而接下來的十多個小時,足夠讓雙方的決策層認清戰略對抗的後果,也就獲得了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危機的機會,而使用戰略彈道導彈則不具備這樣的可能性。

這一點,在菲律賓導彈危機期間表現得淋漓盡致。

此外,轟炸機能夠保留下來,也與一種在五零年代開始研製,於一九六零年開始大規模裝備中國空軍的戰略轟炸機有關。

這就是在危地馬拉戰爭期間大規模參戰的H56型轟炸機。

事實上,H56型轟炸機能夠在同時代的八種轟炸機中倖存下來,得到中國空軍的認可與大規模採購,不是其性能有多麼先進,而是過於平庸,沒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以及由此帶來的低廉價格。

當然,H56的成功,也與危地馬拉戰爭有關。

這種配備了八臺渦輪噴氣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二百四十噸,能夠運載三十噸炸彈飛行一萬八千公里,最大作戰半徑達到一萬一千公里的轟炸機在六零年代就製造了一千二百多架。在危地馬拉戰爭爆發時,H56最先參戰,並且通過地毯式轟炸,充分展現了其強大的彈藥投擲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危地馬拉戰爭期間的表現,證明了H56執行常規打擊任務的價值。

結果就是,在危地馬拉戰爭之後,中國空軍讓另外三種轟炸機全部退役,只保留了一千二百架H56。

在接下來的近二十年裡,H56是中國空軍唯一的轟炸機。

顯然,對中國空軍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尷尬的局面。

雖然轟炸機在戰略打擊力量中已經退居末席,在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力量中的地位在戰略核潛艇與戰略彈道導彈之後,大部分時候充當的是戰略反擊力量,但是隻要中國維持三位一體的戰略打擊力量,而且重視戰略反擊力量,那麼戰略轟炸機就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也就需要先進的戰略轟炸機。

顧祝同在一九八零就出任國防部長,就啓動了新式轟炸機的研製工作。

當時,中國空軍只希望獲得一種用來替代H56的新式轟炸機,而且對性能沒有過於苛刻的要求。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這將成爲中國空軍轟炸機的絕唱,而且即將誕生的新式轟炸機將徹底改變轟炸機的面貌。(未完待續。。)

第29章 驟起波瀾第50章 歐戰風雲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108章 備戰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92章 等待機會第263章 參謀長第78章 不得不戰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6章 慢半拍第45章 特立獨行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599章 談判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159章 反擊第599章 談判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63章 體能極限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546章 協商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584章 死衚衕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98章 伏擊圈第585章 威脅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431章 冒險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95章 偶然遭遇第451章 登陸前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30章 開打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585章 威脅第401章 將才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75章 夜戰第206章 閃擊戰第541章 大潰退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5章 開拓者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69章 恩仇第15章 熱身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6章 整裝待發第33章 遠東起火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129章 據點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119章 賭注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28章 皇儲給力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104章 撤退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431章 冒險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29章 據點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
第29章 驟起波瀾第50章 歐戰風雲第276章 爾虞我詐第153章 求生的本能第108章 備戰第139章 坐以待斃第92章 等待機會第263章 參謀長第78章 不得不戰第80章 多此一舉第16章 慢半拍第45章 特立獨行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195章 科技進步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599章 談判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201章 禮貌的外衣第502章 最後一戰第159章 反擊第599章 談判第244章 最後的努力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548章 獨木難支第248章 最後的錯誤第515章 苦戰的收穫第206章 出奇制勝第63章 體能極限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125章 參戰前談判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546章 協商第47章 摩洛哥危機第208章 唯一的機會第584章 死衚衕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34章 黔驢技窮第123章 空中對手第98章 伏擊圈第585章 威脅第48章 獵人與獵物第431章 冒險第452章 直取要害第102章 反客爲主第95章 偶然遭遇第451章 登陸前第186章 炮戰革命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130章 開打第31章 一舉定乾坤第222章 最後的攻擊第131章 帝國末日第597章 鼎立之勢第236章 奇襲與反奇襲第223章 集中攻擊第250章 後繼乏力第140章 有心無力第12章 皇帝的回報第322章 最後的機會第523章 轟炸與封鎖第585章 威脅第401章 將才第262章 疲於奔命第77章 胸有成竹第137章 火急火燎第175章 夜戰第206章 閃擊戰第541章 大潰退第139章 戰略方向第344章 問題依舊第15章 開拓者第151章 箭已離弦第147章 最後機會第69章 恩仇第15章 熱身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433章 最後的機會第495章 穿梭轟炸第6章 整裝待發第33章 遠東起火第540章 兵敗如山倒第620章 現代海軍之父第129章 據點第283章 離經叛道第42章 自以爲是第125章 特殊任務第297章 傳奇將領第119章 賭注第350章 俄國的結局第28章 皇儲給力第342章 戰戰兢兢第104章 撤退第150章 爭分奪秒第325章 好運壞運第431章 冒險第221章 垂死掙扎第129章 據點第440章 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