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打蛇七寸

沿海的島嶼、礁石、珊瑚構成了防波的屏障,沿海所見波濤自是無法與無風三尺浪的外海相比。哪怕是廣東腹心之處的珠江口,零丁洋如此巨大的凹陷,由於冷汀山、翁鞋山、老萬山,乃至是內裡的香港島、大奚山等一系列島嶼的阻隔,也使得此處不似外海那般波濤洶涌。

羣島沿海,食料來源充足,乃是良好漁場。漁船往來,漁夫撒網,使得此處百姓的飲食結構不似內陸那般的單一,亦是本地百姓賴以生存的一項最重要的食物來源。

小巧的漁船,其背景不僅僅是島嶼,是陸地,更多的還有往來巡遊的明軍戰艦,由香港島啓程,直抵十字門到浪白外洋一線,再由那裡返回,如此往復,保此間航道安全,藉此收取牌餉,同時也堵死了尚耿二藩的海貿路線,可謂是一舉多得。

這份活計,江美鰲已經有多年未做過了。想當年,還是鄭彩爲浯銅遊擊時,他跟着鄭彩巡航中左所及其周邊水道開始,直至鄭成功奪島,鄭彩遠遁。

算起來,也有近三年的光景了,尤其是永曆五年下半年時陳凱說服了鄭彩,他便跟了陳凱,從水師轉爲陸師,到了前不久才重新改回水師的編制,不說所部官兵,就算是他這個走海走老了的將主對這些海上的勾當也免不了感到生疏。所幸,這經驗尚在,接替了林察所部的工作也在慢慢的適應過來,所需無非是時間罷了。

“稟報大帥,前面俘獲了一艘使用舊牌,逾期未繳納牌餉的海船。”

“嗯,按照定製,押送回香港島。其他的事情,讓香港島的官員去處理。”

江美鰲大手一揮,軍官退下。香港島說起來是陳凱收復的,但此間最大的收入牌餉卻是中左所那邊派來的官吏負責。這是彼此間的默契,一方面陳凱本就是鄭氏集團的一員,地位極高的一員,另一方面陳凱使用的是從中左所那裡調來的水師,自然要分中左所那邊一杯羹。

這些,都是擺在明面兒上的東西。私底下,江美鰲也知道,鄭家的那些子弟對陳凱並不友善,這裡面存着對外姓人的敵意。而陳凱這邊,也並非沒有自成派系的打算,能夠把他安排在這麼重要的所在,本就是有着這方面的考量。所以,越是因爲如此,他就越是要謹言慎行,不能讓人挑出半點兒毛病來。

船被押回了香港島,停泊在專門的碼頭。海船、貨物沒收,船主、舵工羈押。官吏斥責了一番求饒的船主和舵工,便是一揮手,自有兵丁將他們押送到大牢。與此同時,官吏帶着碼頭的力役去將船上的貨物盡數搬下來,在備案之後送往倉庫,這也是香港島的一份生髮。

搬運的工作還在繼續,在遠處,碼頭的茶肆裡,幾個船主、海商遠遠看着,回憶着上一次繳納牌餉的時間,距離還有多久,或如釋重負,或暗道僥倖,不一而足。

“說來,王師的艦隊在海上還是威風,我聽說,陳撫軍和林侯帶着艦隊向西去了,弄不好別是去打瓊州了吧。”

“這倒有可能的,瓊州海島,有水師屏蔽海峽,足以御虜師於門外。”

海商捻着鬍子,把話說出口,他便琢磨起了瓊州和香港的利弊來。細想下去,無非是能夠收購到的貨物不同,牌餉還是免不了的。倒是那些貨物運回去如何販賣,總要再聯絡相關的貿易伙伴。

不過不管怎樣,瓊州府的混亂即將平復,有明軍的艦隊在,無論是清軍,還是海盜都免不了要被開刀。海上更爲安全了,也是一種好事。唯有那方纔第一個注意到明軍押解海船回港的船主卻幽幽的道了句“王師海上稱雄,可卻還是不太敢與韃子在陸上爭鋒”的話來。

這是個現實問題,明軍進駐香港島以來,艦隊駐紮於此,可卻始終沒有進駐鎮一級的陸師,守島的無非是水師,以及鎮子旁的軍營裡的那個守備,僅此而已。

缺乏有力的陸師,就沒辦法對清軍佔領區展開有效的襲擊。甚至不說遠了的,香港島對岸的九龍半島,在那裡,清軍的營寨蓋起來很久了,哪怕是林察還在的時候也沒有對此進行過突襲和拆除,現在這波明軍水師的規模要遠遜於林察的艦隊,就更是沒那閒心了。

“去歲陳老大人兩敗靖南藩,據說也是防禦戰。今年那位西寧王東進,昨天聽說是敗了,看來這韃子還是不容小覷啊。”

“是啊,聽說韃子騎兵多,野地浪戰,王師不佔便宜的。”

“而且,福建那邊的韃子也在玩命增兵,好像還是想和國姓爺決一死戰的。這時候,陳老大人怕是就算想對廣州有大動靜,也未必敢冒這個險。”

“哎,韃子還是勢大啊。”

一聲嘆息,卻也道出了此間現實。清軍南下,南京的弘光朝、杭州的潞王監國、浙東的魯監國、福京的隆武朝廷乃至是廣州的紹武朝廷,這些地方丟得太快了,一下子把明軍擠到了邊邊沿沿的地方,再想打回去,談何容易。

不過,現今的局勢還是在持續轉好的。西寧王不提,廣東這邊在陳凱的努力下不光是守住了根據地,現在又奪佔了瓊州,也算是收復失地了。無非的,就是還需要時間慢慢恢復,等待良機罷了,他們對於素來穩紮穩打的陳凱還是很有些信心的。

瓊州的收復,不似其他府縣,因其海島的特殊存在,使得人們對此懷有着更大的長期堅守下去的信心。

那些海商、船主們如此,明軍亦是如此。傷病所裡,泡病號的兩個傢伙已經滾蛋了,但總有新的傷病將士入住,使得此間總也是閒不下來的。聶一娘前來巡視,內裡關於明軍收復瓊州府的熱烈討論還在繼續着。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但是這些明軍將士對此的興致依舊不減,說起來,更多的還是看到了希望,而且還是實打實的收復失地。

“三年,永曆五年的年底時,你說過三年之內收復廣州的。現在已經是永曆七年了,香港,以及瓊州,這就算是個開始了嗎?”

聶一孃的心思飛出很遠,遠到了視線早已觸之不及的所在。嘴角上露出了淺淺的笑意,內裡的熱鬧則在漸漸的被她屏蔽在外。直到,片刻之後,軍營裡的一陣嘈雜卻將她重新喚醒,順着那些士卒所指的方向,擡眼看去,依稀的可以看到狼煙直衝雲霄。

“大奚山的烽火臺!是韃子的廣東水師!”

………………

爲了確保對珠江口的實際控制,明軍在這一系列島嶼上每間隔一段便設置了瞭望臺和烽火臺。瞭望臺是用來觀察周邊情狀的,而烽火臺自然便是在發現敵情後向明軍的艦隊進行預警的,日用狼煙,夜用烽火。

大奚山,並非是明軍控制的珠江口列島的最北端。在大奚山以北,內伶仃島、龍鼓洲、沙洲島上皆有明軍的瞭望臺和烽火臺,他們纔是監控珠江口情狀的第一線。而此刻,大奚山的烽火臺點燃,那便意味着內伶仃島、龍鼓洲以及沙洲島已經預警了,狼煙會如傳染一般將危險的信號送到明軍在珠江口的核心領地——香港島。

林察所部的水師左軍隨陳凱出征瓊州,接掌此地防務的是江美鰲的珠江水師。珠江水師乃是新近從粵東總制標營改建的部隊,這一點且不提,只說艦船上也遠遠無法與水師左軍相比。

控扼珠江口,水師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陳凱還在從福建那邊抽調艦船和水師過來,但是時日尚短,現今此地只有這支水師,平日裡按照班次分批巡航,此間巡航水師多已在外,江美鰲的副將眼看着狼煙躥起,連忙按照林察留下來的章程帶着在港的艦隊傾巢而出,迎戰清軍水師。

艦隊揚帆起航,自水道而出,根據狼煙的方向選擇航道,繞過大奚山,很快就發現了清軍的水師。

瞭望的水手極目遠眺,將所見報知副將,副將回憶着他們蒐集來的情報,顯然是清軍廣東水師全軍出動,這一下子就是個大手筆。

“四十多艘戰船,還有一些商船和漁船,打着廣東水師總兵蓋一鵬的旗號……”

“就這點兒東西也敢出來顯眼,尚可喜老賊是吃撐着了嗎?”

珠江水師規模不大,但也有百來艘的大小戰艦,哪怕是副將留守在港口的這支,也有三十多艘。數量上是劣勢,可是明軍的艦船形制上比清軍的那些沙船和小型的廣船、福船要大上不少,尤其是旗艦的水艍船,清軍可沒有這種大傢伙。此刻莫看着清軍船多,但是明軍毫無懼意,反倒是清軍那邊更顯出了些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慷慨悲壯。

“要不要向大帥求援呢。”副將想了想,還是覺得應該求穩一些,請江美鰲回援,到時候兩部水師合力,清軍艦隊就更沒有跑的了。

想到此處,副將下達命令,艦隊當即便直撲了上去,宛如是一隻虎鯊衝向了沙丁魚羣。船首炮當先開火,濺起一個又一個水柱,雙方的艦船飛速拉近,清軍仗着順流而下的優勢顯得更快一些,但是明軍這邊也不甘示弱,只在艦隊交錯,兩側的舷窗打開,火炮便噼裡啪啦的掃向了清軍的清軍的艦船。

炮彈橫掃,只見左舷那一側的清軍戰艦當即便被打斷了桅杆,連帶着外板也被打出了一個窟窿來。

這麼近的距離,居然還打飛了不少,實在是大失水準的了。奈何這支珠江水師轉回水師編制還不足兩個月的時間,戰鬥力尚在恢復之中,卻也沒有什麼辦法。所幸,艦船佔優,明軍居高臨下,火銃、箭矢,乃至是那些火毬、火磚一古腦的便投射了過去,當即便點燃了那艘清軍戰艦多處,待艦隊掠過,那裡已然變成了一團水上火海,清軍忙不迭的跳水求活,倉皇狼狽得簡直不成樣子。

明軍仗着戰艦更大,火炮更多,外板更爲堅固,只在甫一交鋒,便打出了一個不錯的交換比來。

清軍的船小,而且比起明軍來是小得太多了,也難怪歷史上鄭成功所清軍的大艦比他的艦隊中的中號艦船都大有不及。這是沒辦法的事情,鄭氏集團的水師本就是明末清初中國海上的霸主,尤其是在沿海,而清軍那邊在遼東時其缺乏對水師的重視,入關之後更是如此,雖說現今在陸上卻有統治力,但是到了海上被打個滿頭包也是少不了的。

此刻,哪怕清軍水師傾巢而出,但是對上這支明軍艦隊卻依舊並非敵手。無非是這些明軍轉爲陸師久矣,現在還不甚熟練,想要徹底將這支清軍艦隊解決掉顯然還需要更多的時間。

“竟然不跑?”

交鋒的片刻,清軍的損失便可以用肉眼來觀測到了,而明軍的損失則微乎其微。雙方的戰鬥力根本就不在一個等級線上,可是清軍卻依舊揪着明軍的艦隊纏鬥,那份送死的精神實在讓副將看得疑竇叢生。

果不其然,這邊開始交火時就已經熄滅的大奚山狼煙再度升起。這一次,初起的狼煙並非是從北面的內伶仃島升起,反倒是從艦隊起航的香港島那裡率先騰空而起。

香港島的碼頭上,船工們目瞪口呆的看着對岸的九龍半島,清軍的輔兵擡着一艘艘只能裝載數人的小船,從那些營寨跑來,徑直的衝到海邊。接下來,輔兵退後,戰兵登船,隨即輔兵們又協力將那一艘艘的小船推入海中,任由清軍戰兵搖着擼、划着槳,緩緩的向這邊兒駛來。

清軍選的一處九龍半島與香港島之間最近的水道,相隔也就兩三裡地的樣子,密密麻麻的小船就像是一羣蚊子似的蜂擁而來,可島上已無艦隊,那些前來貿易和繳納牌餉的商船倒是不少,可誰也想不到這些,竟任由着清軍劃了過來。

“老王爺有令,盡屠香港島男女,繳獲銀錢皆歸爾等所有!”

第一艘的小船登上碼頭附近的一片沙灘,廣東水師副將強世爵豎起了旗號,大手一揮,登陸的清軍紛紛越過了他的帥旗,吶喊着殺向了遠處的港口和小鎮。

第四十七章 早春時節(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二十九章 破立第四十七章 擠壓(三)第十八章 佈局(下)第三十七章 一場戲(四)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九章 效馬骨(四)第三十五章 栽花插柳(完)第七十一章 築基(三)第八十八章 鐵壁(下)第一百零七章 織霧(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退(二)第七章 波及(二)第一百零三章 季孫之憂(六)第五十五章 撕裂(上)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物是人非(上)第二十八章 農工商(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綁第二十六章 加速(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三十章 慕名第四十二章 明日之血(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開裂第一百二十八章 舊局(中)第三十二章 魔鬼(下)第三十章 慕名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十一章 永曆十一年(十)第五十四章 恣意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一百一十六章 驅狼吞虎(五)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八十章 遲到(四)第九十四章 落子無悔(九)第二百三十章 陰謀(下)(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4/4)第三十章 慕名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上)第一百零八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風(二)第五十五章 爆發(上)第二十章 打蛇七寸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返舊地(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聯(三)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二百三十章 陰謀(下)(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4/4)第一百一十二章 織霧(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驅狼吞虎(三)第五十一章 蓄力(一)第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中)第一百零二章 季孫之憂(五)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誘導(上)第七章 永曆十一年(六)第五十四章 恣意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九十章 落子無悔(五)第六十二章 內憂外患(二)第六十七章 螳螂與黃雀(三)第七十章 螳螂與黃雀(六)第五章 戰端再啓(下)第三十八章 無恥之尤(三)第五十一章 蓄力(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鉅變第二百零七章 文官守城法(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七十三章 築基(五)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九十五章 永曆六年的夏(上)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八十八章 鐵壁(下)第二十七章 先兆第一百六十七章 狂飆(三)第九十二章 落子無悔(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怒吼(一)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退(三)第五十二章 擠壓(八)第二百一十章 文官守城法(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驅狼吞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霧盡花開(一)第十九章 順治十四年(完)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二十章 暗流(上)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舊局(上)
第四十七章 早春時節(二)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二十九章 破立第四十七章 擠壓(三)第十八章 佈局(下)第三十七章 一場戲(四)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九章 效馬骨(四)第三十五章 栽花插柳(完)第七十一章 築基(三)第八十八章 鐵壁(下)第一百零七章 織霧(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七十八章 分水(上)第二百三十二章 退(二)第七章 波及(二)第一百零三章 季孫之憂(六)第五十五章 撕裂(上)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物是人非(上)第二十八章 農工商(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綁第二十六章 加速(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三十章 慕名第四十二章 明日之血(中)第一百九十五章 開裂第一百二十八章 舊局(中)第三十二章 魔鬼(下)第三十章 慕名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十一章 永曆十一年(十)第五十四章 恣意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三十二章 栽花插柳(七)第一百一十六章 驅狼吞虎(五)第八十五章 棋局(下)第八十章 遲到(四)第九十四章 落子無悔(九)第二百三十章 陰謀(下)(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4/4)第三十章 慕名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回家(上)第一百零八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風(二)第五十五章 爆發(上)第二十章 打蛇七寸第二十八章 加速(八)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返舊地(上)第一百六十一章 串聯(三)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二百三十章 陰謀(下)(爲盟主龍戰於野加更4/4)第一百一十二章 織霧(六)第一百一十四章 驅狼吞虎(三)第五十一章 蓄力(一)第六十五章 明修棧道(中)第一百零二章 季孫之憂(五)第一章 四府巡撫(上)(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九十六章 誘導(上)第七章 永曆十一年(六)第五十四章 恣意第八十五章 不速之客(五)第九十章 落子無悔(五)第六十二章 內憂外患(二)第六十七章 螳螂與黃雀(三)第七十章 螳螂與黃雀(六)第五章 戰端再啓(下)第三十八章 無恥之尤(三)第五十一章 蓄力(一)第一百二十六章 鉅變第二百零七章 文官守城法(三)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七十三章 築基(五)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九十五章 永曆六年的夏(上)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八十八章 鐵壁(下)第二十七章 先兆第一百六十七章 狂飆(三)第九十二章 落子無悔(七)第一百七十九章 怒吼(一)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戰(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退(三)第五十二章 擠壓(八)第二百一十章 文官守城法(六)第一百三十三章 爆炸(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驅狼吞虎(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霧盡花開(一)第十九章 順治十四年(完)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二十章 暗流(上)第五十二章 奪魄(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舊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