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對攻(上)

溯流而上,從潭西鎮趕回南安府城,而後走陸路,至南雄府城,接下來便可以順流而下了。

兩個鎮的規模,廣東撫標四營外加上直屬營甲隊,驃騎鎮三個營,加一起不到四千戰兵的規模,對於繼續向贛州府城推進的大軍和龜縮在贛州府城的清軍而言是不足以改變其力量對比的。

這正是陳凱所需要的,可是對於他自己而言,僅僅帶着不足四千戰兵南下與洪承疇的上萬西南經標交鋒,卻顯然是要面臨更加艱難,甚至是危險的處境。然而,陳凱依舊是這麼做了,沒有半點兒猶豫。這,並非是他真的託大,因爲他很清楚洪承疇的目的,更加清楚他當下能夠做的事情,以及能夠集結起來的力量到底有多少。

腹地行軍,陳凱趕在援軍大隊人馬的前面便趕回了南雄府。這裡是由護衛後鎮陳魁的部隊負責鎮守的,陳凱此間抽調了護衛後鎮的左協隨軍,待他繼續南下,趕到韶州府城的時候,將護衛後鎮的左協留下守衛城池,蕭拱宸的護衛左鎮就可以騰出了手腳。

又是兩千戰兵,不足六千兵馬的規模依舊處於嚴重的劣勢。而到了韶州府城,左近已經沒有可以抽調的部隊了——要嘛有正在執行且軍事任務,要嘛被清軍阻隔開來,而對陳凱來說,更大的問題在於時間,因爲他們根本不知道英德縣城到底能夠守上多久。

韶州府城與英德縣城之間相距兩百里,有北江水道連通,明軍的這三鎮人馬就可以以着比之洪承疇藉助湟水水道更加快速的抵達。清軍控制了洸口,但卻並沒有徹底阻遏北江水道,但是控制着兩岸碼頭,使得明軍的糧船依舊難以通過此間。

“陳凱此番來援的目的是驅逐官軍,重新貫通北江水道的軍需糧草供給。所以如果官軍奪佔了城池,並且徹底以沉船、鐵索等法實現長期的對北江水道的阻遏的話,他就會選擇其他路徑運輸糧草,哪怕要付出更多的代價。而現在,只要驅逐了官軍,糧道就可以重新貫通,所以他一定會來與官軍決戰,設法一戰逐退……”

“洪承疇要玩圍城打援,就是瞅準了我要設法驅逐虜師。所以他們一定會設法阻隔我軍與英德縣城之間的聯繫。只要兩部人馬沒辦法會師,我軍在兵力上就始終處於劣勢。甚至就算是兩軍會合了,只要控制着洸口,他們也一樣可以達成他們的目的……”

在韶州府城沒有等待個一時半刻,廣東撫標與驃騎鎮就先後趕到了。接下來,三鎮兵馬順流而下,船在江上飛馳,一晃眼的功夫就消失在了視線的盡頭。清軍初次進攻英德縣城的第四天,大軍在坑口咀一帶的碼頭下船,安營紮寨。這裡,距離英德縣城已經近的可以看到清軍的遊騎在左近盤桓,似乎正在等待着他們的到來。

雙方在英德縣北遙遙相望,洪承疇和陳凱分別在各自的中軍大帳進行了最後的軍議。通過水道,陳凱已經與城內的明軍實現了聯絡,城池尚在明軍之手,這不可謂不是一大幸事。但是,陳凱也看得出來,清軍是不打算在攻城上耗費太大的氣力,他們等的是他的這支援軍。這幾乎是擺在明面兒上的,可是問題在於,他的目的是恢復軍需供給通道,這是必須儘快解決的。

經過了半日的休整,去了去舟車勞頓,第二天一早,明軍的三鎮援軍就啓程南下,直撲英德縣城。

值此時,英德縣城已然被圍的是一個水泄不通了,江面上有清軍的船隻巡邏,城池的西、南兩面早已被清軍包圍,而北面也已經有一支大軍堵在明軍必經的道路上。看規模,甚至比其他兩個方向的清軍還要多上不少。

洪承疇的大旗依舊在城西,城北數裡,經標右鎮、經標後鎮以及右蝦營的三支兵馬匯聚於此,經標右鎮提督張勇、經標後鎮提督胡茂禎以及右蝦營總兵官大內侍衛王輔臣三帥早已按照洪承疇的計劃分配好了各自的任務,只待明軍的援兵抵達。

雙方的騎兵在這兩處之間互相試探、壓制着彼此的軍情蒐集,輕騎狗斗的場面隨處可見。經過了多年的積累,明軍的騎兵已經形成了規模,這一規模說起來雖然也不過是尋常綠營的比例,如廣東撫標和護衛左鎮俱是四百騎兵,照着廣東綠營那等騎二步八的比例組建,但是在南方也已經追平了不少地方的清軍。

此間,雙方探馬的規模相差無幾,看上去清軍似乎更加精銳一些,使得明軍的哨騎難以將軍情屏蔽的界限繼續擴大出去,可能夠做到現在這個樣子,確保大軍可以不受干擾的前進,已經是與曾經大有不同了。

隨着明軍的不斷推進,雙方大軍的距離越來越近,屬於兩軍騎兵的空間在不斷的壓縮,壓縮,再壓縮,一直到了雙方相隔一里的地方,輕騎狗鬥依舊,但明軍卻停了下來,轉而開始重整陣型。

不斷的試探中,清軍大陣的動向明軍所知甚少。不過,幾支軍隊的列陣狀況還是靠着探馬的不斷冒險從而實現了在陳凱腦海中的呈現。

“來了兩鎮一協,韃子的建制比咱們大,這就已經是七千有餘了。洪承疇,蠻看得起我的嘛。”

手裡面只有不足六千戰兵,不過騎兵的比例卻是比較大的——驃騎鎮的一千五百騎兵,外加上兩鎮各自四百騎兵,這邊是兩千三百的騎兵。

清軍那邊,兩鎮的比例都是按照湖廣那邊的標準設置的,亦是如廣東綠營的那般馬二步八,也就是一千兩百騎兵。於那右蝦營,即是洪承疇的親兵隊,其俱是騎兵的編制,也有一千餘衆。算起來,雙方的騎兵規模基本相同,而清軍的步兵規模更勝一籌。

陣型漸漸的形成,明軍的驃騎鎮和清軍的右蝦營都被步兵的厚重隱藏在了後方。南下的明軍左翼是廣東撫標,右翼則是護衛左鎮;而清軍那般,正對着廣東撫標的右翼是爲經標後鎮,左翼則是經標右鎮。

見得明軍出現在戰場的另一側,清軍這邊開始披甲列陣。與此同時,對面的明軍一如他們那般開始給士卒們披上制式的棉甲,宛如是鏡子的對照一般。唯獨是,他們在披甲完畢之後,戰鼓陡然敲響,伴隨着節奏稍顯緩慢的鼓點兒,清軍的大陣便直接動了。

他們是以逸待勞,顯然是不想給明軍以任何喘息的時機。一里的距離,是爲了防止暴露在對方火炮的射程之內,此番野戰,雙方來得皆是匆忙,都是一些小炮而已,此間大喇喇的壓了上來,負責指揮的張勇可謂是毫無顧忌。

清軍如斯,盡皆看在了陳凱的眼中。繼續披甲,隨後便是原地不動,明軍的士卒們也多是征戰多年的老卒,這些年在潮州、在惠州、在瓊州、在廣州、在韶州和南雄府,乃至是曾經在福建打過的仗也不在少數,很清楚每一份的體力,哪怕是再少也不能輕易耗費,因爲那會是生與死之間的區別。

明軍抓緊一切時間積蓄體力,倒是清軍那邊,前進得有條不紊,每隔一段距離就要稍作停頓,以便於重新將陣型拉平,隨後便繼續前進。

透過望遠鏡,陳凱清晰的觀測着清軍的每一分動向。掐指估算着時間,眺望着彼此距離的縮減,他的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轉而看向尚未返回本陣的蕭拱宸,後者似乎也看到了同樣的東西,亦是如他那般,流露出了些許憂慮來。

“這節奏,把控得如此恰到好處,足見其訓練有素了。”

與英德縣城之間的消息往來,陳凱心裡面已經有了對於對手較爲難纏的底子,此間見得,如是想來,也未有將其說出口。而蕭拱宸那邊,原本就是他的岳父麾下的首席大將,作戰經驗豐富,看到陳凱如斯,他也沒有將心中的想法付之於口,僅僅是拱手一禮,便策馬返回了護衛左鎮那裡。

雙方之間的距離在不斷的拉近,三百米、兩百米、一百米,行進的清軍與原地列陣的明軍,雙方的步弓手們彷彿是想到了一起似的,將箭矢搭在弓上,只待着各自軍官們的一聲令下,步弓斜舉,拉動弓弦,隨即扣住弓弦的手只此一鬆,箭矢便如驚林之鳥一般騰空而起,隨後又如狂風暴雨般掃蕩着對手的戰陣。

弓箭不似火銃那般需要長時間的裝填,一箭射出,從箭壺裡抽出下一支利箭就可以重新拈弓搭箭。不時的有驚鳥起而冰雹落,不時有中箭的士卒倒下,而後面的士卒在輔兵將傷者拉到陣後的同時補上空缺。

雙方的距離不斷的拉近,很快,火銃也派上了用場。只是不比那些步弓,火銃手在陣後裝填完畢,隨後越衆而出,直到陣前射出那一擊便立刻退回陣中。他們的攻擊也並非是由斜上而下,乃是直愣愣的打在對方的最前排。

空間在不斷的壓縮,行至約莫五十步時,明軍的戰鼓敲響,陣型緩緩啓動,繼而大步向前。雙的距離以着更快的速度拉近,射擊的密度隨着急速射擊命令的下達也立刻就提上了一個新的水平。就這麼又走了二十來步,前排的明軍刀盾兵反手從背後抽出了標槍,繼而便對着已經不遠的清軍便直接投了出去。

箭矢還在空中划着高起高落的拋物線,標槍已經以着更加平滑的弧度急速飛來。三十步的距離,標槍直投,轉瞬即至,清軍的刀盾兵早已是嚴陣以待,直聽得噼裡啪啦的聲響,盾牌上便標得滿是標槍。能夠擋下所有標槍的刀盾兵哪怕是憑藉着多年的經驗也不可謂不是個中的幸運兒,更多的時候,卻是那些標槍刺破了盾牌進而紮在清軍的手上,或是擦着盾牌的邊緣,亦或是根本就刺向了盾牌顧及不到的部位,只要一根標槍就足以讓一個清軍喪失戰鬥力,甚至是命喪當場。

稀稀拉拉的倒下一批,陣型變得狼牙狗啃的,轉瞬間,後排的清軍補上,陣型就重新恢復了整齊。而此時,當面的明軍已經在抽取下一根標槍,自要如方纔那般稍作助跑便投擲出去。不過,也恰恰是這麼個間隙,清軍那邊的已然飛來了一批標槍、飛斧,亦是直愣愣的就掃過了明軍的戰線。

又是一陣的苦痛哀嚎,從雙方開始射出第一根箭矢開始就漸漸地變大,沒有片刻的安寧。明軍被掃蕩了一番,本要投擲下一枚標槍的部分明軍在這期間頹然倒地,就連下一輪的投擲都變得稀疏了不少。但是,清軍的投擲完畢,未及重新舉盾,明軍這邊的投擲又重新到來,傷亡反倒是比之方纔更甚。

如此往復,雙方對擲了三輪,距離已經拉近到了不足十步而已。藉着助跑的餘力,先頭的銳士當即便衝過了這狹小的距離,一瞬間便撲在了一起。瘋狂的廝殺瞬間展開,清軍的兇悍當即便打了那些明軍銳士一個下馬威。這,不過是轉瞬而已,雙方的戰陣藉着這一剎那的功夫做出了最後的調整,進而便碰撞在了一起。

列陣而戰,明軍三人一組的盾陣一旦形成,對上單個兒的清軍,攻守兼具,便立刻讓對方疲於招架——攻左則右出、攻右則左出,間或還有中間的明軍在出刀襲擾,長久的操練使得他們配合默契,宛如一人,於清軍而言,對上的就等同於是那三頭六臂的怪物似的。

片刻的措手不及,清軍的前陣便付出了大量的傷亡。然而,沒等明軍繼續壓上去擴大戰果之際,清軍的長槍手們卻不約而同的越過了前排的刀盾兵,嚮明軍的刀盾兵猛刺,旋即便遏制住了明軍的攻勢。隨即,前排的清軍亦是開始三五成羣的結成密集陣型,與當前的明軍重新廝殺了起來,碰撞之初時明軍的優勢便立刻被化解了不少。

“這些清軍,果然是洪承疇千挑萬選出來的老卒,真是不一樣啊。”

望遠鏡將前方的激鬥展現在了陳凱的眼前,鄭成功的新戰法已經開始運用多年了,但是之前對上廣東和福建的清軍卻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過的。他很清楚,這些清軍無疑是這個時代戰鬥力最爲強悍的綠營兵了。

“告訴林德忠,殺手鐗要放在最合適的時候。”

壓着性子,陳凱將話說與傳令兵,其實也是在說給他自己。只不過,話音方落,清軍的陣後,似乎又有了新的動靜。顯然,清軍那邊是沒打算這麼耗下去的。

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綁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驅狼吞虎(五)第一百零八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一百八十六章 回家(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三十三章 各方(一)第四十二章 明日之血(中)第八十三章 會獵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第一章 分贓(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織霧(七)第一百零八章 數學(下)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水(三)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五十七章 歸來(一)第六十一章 藏頭露尾(六)第七十六章 定計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驅狼吞虎(二)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四十五章 擠壓(一)第二章 分贓(中)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進宮(中)第十五章 站隊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十四章 隱患(下)第九章 揚帆第一百八十三章 怒吼(五)第六十八章 新會之戰(上)第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三章 加碼(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風(三)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第九十六章 高估(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怒吼(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聯(五)第七十四章 築基(六)第六十一章 藏頭露尾(六)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四十七章 併購(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鉅變第十一章 永曆十一年(十)第四十三章 求變(四)第一百零九章 先行者(上)第三十章 永曆七年的夏(上)第三章 四府巡撫(下)(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六十三章 藏頭露尾(完)第一百零六章 季孫之憂(完)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一百零九章 織霧(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遠方(一)第九十六章 永曆六年的夏(中)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冬月(下)第十五章 楸枰三局(一)第四十六章 加塞(下)第十九章 順治十四年(完)第一百二十二章 霧盡花開(完)第二十一章 加速(一)第十九章 壓榨(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串聯(四)第十八章 肇慶之戰(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進宮(上)第六十一章 逐龍鎮虎(中)第五十一章 擠壓(七)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二十二章 微瀾(中)第三十九章 力從地起(九)第一百九十六章 誘導(上)第六章 永曆十一年(五)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寫在卷尾的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蝴蝶(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驅狼吞虎(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三十五章 聯結(下)第二百零二章 爆發(上)第六十五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良第七章 波及(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掙扎(一)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寫在卷尾的話第二十九章 破立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二百二十一章 狗咬狗(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家與國(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四十四章 求變(五)
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綁第二百三十五章 退(五)第一百一十六章 驅狼吞虎(五)第一百零八章 擺事實,講道理第一百八十六章 回家(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岔口(二)第三十三章 各方(一)第四十二章 明日之血(中)第八十三章 會獵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第一章 分贓(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織霧(七)第一百零八章 數學(下)第三十四章 栽花插柳(九)第一百四十六章 試水(三)第四十八章 漸變(三)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五十七章 歸來(一)第六十一章 藏頭露尾(六)第七十六章 定計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驅狼吞虎(二)第七十九章 英德(上)第四十五章 擠壓(一)第二章 分贓(中)第四十四章 定策(上)第一百五十二章 二進宮(中)第十五章 站隊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十四章 隱患(下)第九章 揚帆第一百八十三章 怒吼(五)第六十八章 新會之戰(上)第十一章 甕中捉鱉第二十三章 加碼(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風(三)第四十六章 定策(下)第九十六章 高估(三)第一百八十一章 怒吼(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串聯(五)第七十四章 築基(六)第六十一章 藏頭露尾(六)第七十五章 烈火烹油(上)第四十七章 併購(上)第一百二十六章 鉅變第十一章 永曆十一年(十)第四十三章 求變(四)第一百零九章 先行者(上)第三十章 永曆七年的夏(上)第三章 四府巡撫(下)(二合一大章)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六十三章 藏頭露尾(完)第一百零六章 季孫之憂(完)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一百零九章 織霧(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遠方(一)第九十六章 永曆六年的夏(中)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一百三十六章 冬月(下)第十五章 楸枰三局(一)第四十六章 加塞(下)第十九章 順治十四年(完)第一百二十二章 霧盡花開(完)第二十一章 加速(一)第十九章 壓榨(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串聯(四)第十八章 肇慶之戰(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進宮(上)第六十一章 逐龍鎮虎(中)第五十一章 擠壓(七)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二十二章 微瀾(中)第三十九章 力從地起(九)第一百九十六章 誘導(上)第六章 永曆十一年(五)第一百五十章 定情寫在卷尾的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蝴蝶(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驅狼吞虎(五)第一百一十九章 物是人非(中)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三十五章 聯結(下)第二百零二章 爆發(上)第六十五章 螳螂與黃雀(一)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忠良第七章 波及(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掙扎(一)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寫在卷尾的話第二十九章 破立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二百二十一章 狗咬狗(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家與國(四)第一百三十三章 三岔口(完)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四十四章 求變(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