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逐龍鎮虎(中)

也正是因爲如此,早前的那些感染風寒的“帖到病除”,摔斷了腿腳的一個個也都瞬間就生龍活虎,不僅能小跑了,還能大跳了,弄得收到了消息的陳凱都忍不得笑罵了句“國姓真乃當世神醫也”的酸話。

說到底,一是時移世易,但更重要的還是,陳凱是文官,地方官和大族族長、士紳富戶們之間總要有往還的餘地,但是碰上了武將,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這還是有機會講道理的情況下呢,否則萬一碰上的是個如左良玉那般的貨色,連講理的機會大多也不給他們一個。

當然,這裡面也有陳凱的一些責任。私底下,潮州的士紳富戶們對於陳凱的評價就多少帶着些許畏懼,畢竟陳凱是個能誅殺車任重、生擒黃夢麟的狠角色。現在又來了個國姓爺,還是陳凱的上官,由此及彼,那自然而然的就更是不好招惹的人物了。

到了晚上,鄭成功在總兵府裡內設宴款待,一是拉攏本地士紳、大族,其二也是爲了震懾這些人,使其能夠真正爲明軍所用。

不似陳凱,後世酒桌上的那些手段還不太敢隨便拿出來用,鄭成功本就是豪富之家出身,這樣的場面不過是小兒科罷了,席間推杯換盞,高談闊論,實在是一個遊刃有餘。甚至就在席間,都有人直接掏出了銀票要襄贊軍需,只求鄭成功能夠保住他們束髮和傳承祖宗衣冠文明的權利。

潮州總兵府的飲宴,稱得上是一個賓主盡歡。鄭成功收穫了擁戴,士紳富戶和大族族長們則得到了明軍的承諾,就連陳凱也狠狠的從鄭成功身上學了一手這個時代上層階級飲宴時的一些套路來。

宴會結束,衆人散去,鄭成功和陳凱飲瞭解酒的茶湯,便再度開始了關於潮州攻略的籌劃。只是談着談着,鄭成功突然想起了一事。

“定國公?”

“正是,吾思前想後,還是決定請定國叔來潮,與我軍並肩作戰。”

鄭成功邀請了鄭鴻逵,當然時間太短,鄭鴻逵也還沒有回信兒。但是按照陳凱的推演,福建現在正在鬧糧荒,鄭鴻逵在那裡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爲,如果鄭成功能夠在潮州打下一顆釘子來,那麼兩軍聯手,其擴張力度也會更大一些。

這件事情,鄭成功在此前並沒有與陳凱商議過,完完全全的“乾綱獨斷”,甚至是不容置疑。

陳凱對鄭成功的性格早有心理準備,他能夠得到鄭成功的信任,也完完全全是憑藉着他真的能夠做出成績,且從未讓鄭成功失望過。但是若論信任,從他七歲起便對他愛護有加的鄭鴻逵或許是鄭成功最爲信任的人了,這一點甚至可能連他的父親鄭芝龍都比不了,陳凱自也沒有自討沒趣的打算。

“久聞定國公大名,如雷貫耳。”

除此之外,陳凱也不再多言。說多了,若是讓鄭成功誤解,甚至僅僅是在鄭成功的心裡面留下個疙瘩來,對他來說也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更重要的是,鄭成功的實力確實太弱,而這個時代的潮州地域廣闊,大抵是後世潮州市、梅州市、揭陽市、汕頭市四個行政區加在一起的大小,甚至還要更大一些,光憑鄭成功這麼一支部隊,確實是略顯心有餘而力不足。況且就算是鄭成功不請,歷史上鄭鴻逵在這一年意識到福建沒有機會,也會選擇經營潮州,無非是早晚而已。這番處置,卻也沒有太大的毛病。

“來的不是鄭彩,就行。”對於那位表面兄弟,陳凱還是心有餘悸的,估計鄭成功應該也有這麼個疙瘩在,只是想到這裡,他卻不住的冷笑了起來:“不對,這時候,鄭彩大抵還在和魯王撕逼呢吧,估計人家也沒這閒工夫。”

離開了潮州總兵府,陳凱回到了府衙的後宅。林家兄弟已經將他們的父母接了過來,兩個姐姐早已出嫁,卻也用不着他們來管。如今,他們二人被陳凱交給了杜輝,作爲下級軍官先培養着,至於陳凱什麼時候要用他們,杜輝也會隨時做好交接手續。

追隨鄭成功將近一年,軍器工坊衆人皆爲其馬首是瞻,在軍中也有杜輝、柯家兄弟這樣的奧援,但是真正的心腹,卻少之又少。林家兄弟是他來到這個時代最初見過的活人,一路走來,觀察下來人品也是靠得住的,原本他還打算過等到手中有些權利了,再派人去尋,豈料這二位竟然先找到了他,這不得不說是緣分二字。

陳凱回了府衙,看了看書便休息了。與此同時,潮州東南方向的南洋寨中,南洋寨許氏宗族的族長許龍卻是沒辦法入睡了。不爲別的,就是因爲陳凱和鄭成功玩的這麼一手。

“前些日子,那兩批打着福建巡撫衙門旗號的沙船咱們就沒有在意。昨天還聽派到澄海縣城裡的探子回報,說是有一支明軍溯流而上,也沒有想太多。現在可好了,合着那些福建水師都是假的,不光是把潮州拿下來了,還等來了援兵,現在人家站住了腳,肯定是要清理咱們這些人的。”

身爲族長,許龍其實僅僅是個中年人而已。能夠接掌南洋寨許家這樣的強宗豪右,除了血統,更重要的還是其人在能力上也是族中,乃至是整個澄海縣都算的上是最爲出挑的。

只是此時此刻,許龍的呼吸沉重,在大堂之中來回來去的踱着步子,一副鷹視狼顧之相,更是鎮得在座的族中長輩、兄弟、子侄們連大氣都不敢喘。

“族長,都是楊虎那廝鼠目寸光,若是他出兵攔截,援兵怎麼會那麼順利就趕到潮州。說不得,若是得了消息,咱們沒準也是有希望拿下府城的。”

一個平日裡甚是得用的堂弟言及,登時便引來了幾個兄弟子侄的附和。然則,只待許龍瞅了他們一眼,這些平日裡好勇鬥狠之徒,便立刻閉上了嘴巴,一雙雙眸子甚至都不太敢去對上那陰狠毒辣的光芒。

“現在說這些已經晚了!更何況,楊虎,他也敢出城,他就不怕我在背後捅他一刀嗎?”

許龍搖了搖頭,他對澄海縣城早有企圖,若非是楊虎早先佔下,其人又長於守禦,只怕早就落入其手了。可是現在看來,他們這些潮州人搞內訌,最後卻偏偏是鄭成功這麼個閩人率先拿下了潮州府城,確實大跌了所有人的眼鏡。

“這個朱成功,他夾帶裡面是有能人吶。”

府城那邊的消息隨着城門的開合恢復正常,也飛快的向周遭區域傳播。許龍得到的消息不算太過確切,但是明軍如何拿下的城池,他也估摸出了個大概。這個騙局,看似冒險,但這左近區域卻也只有鄭成功做得到,不說陳凱的口音和如簧巧舌,只說福建巡撫衙門的假公文,想要僞造得和真的一樣,大抵也就是鄭家這樣的大海商纔有那份能耐。

“不能再等了,鄭家的南澳和潮州全憑韓江水道聯絡,他們下一步的目標肯定是咱們。派人向楊虎修好,同時聯絡海山島的朱堯和鷗汀寨的陳君諤,協力抗敵。別的都不用提,就說咱們潮州人不能放任那些福建佬在咱們的地盤上撒野!”

第一百零六章 季孫之憂(完)第一百一十五章 驅狼吞虎(四)第六十一章 內憂外患(一)第八十一章 夯築第六十章 叮囑第四章 山賊(下)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九十章 恍如昨夜(上)第四十二章 求變(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十四章 隱患(下)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一百零一章 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禮尚往來(上)第八十九章 意義第七十八章 厚積薄發(上)第八十六章 崩潰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試水(四)第五十八章 合流(上)第九十三章 舊事(五)第二章 永曆十一年(一)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戰(下)第五十五章 撕裂(上)第六十二章 吉兆第三章 四府巡撫(下)(二合一大章)第九十三章 舊事(五)第三十一章 栽花插柳(六)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四十三章 路客與刀客(四)第二十章 竊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串聯(四)第二十五章 禮尚往來(下)第十四章 野心第五十一章 蓄力(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六十七章 初見(中)第四十章 獻策(下)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六十二章 內憂外患(二)第二章 漣漪(下)第四十章 獻策(下)第三十六章 雙贏第十三章 新官上任(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第八十五章 破軍(下)第十二章 波及(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七十九章 厚積薄發(中)第二百一十章 文官守城法(六)第六章 波及(一)第四十七章 併購(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二百零三章 爆發(下)第九章 永曆十一年(八)第十七章 楸枰三局(三)第三十六章 雙贏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三十六章 雙贏第七十六章 烈火烹油(中)第二百零三章 爆發(下)第六十二章 逐龍鎮虎(下)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十三章 隱患(中)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七十三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五十一章 蓄力(一)第四十七章 早春時節(二)第四十九章 早春時節(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驅狼吞虎(四)第十九章 加碼(一)第六十九章 新會之戰(下)第八十章 遲到(四)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一章 期限第五十五章 隱憂第十章 放狂言(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三十七章 無恥之尤(二)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七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上)第五十二章 擠壓(八)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四十二章 明日之血(中)第十八章 順治十四年(五)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十七章 壓榨(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蝴蝶(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
第一百零六章 季孫之憂(完)第一百一十五章 驅狼吞虎(四)第六十一章 內憂外患(一)第八十一章 夯築第六十章 叮囑第四章 山賊(下)第二百零五章 文官守城法(一)第九十章 恍如昨夜(上)第四十二章 求變(三)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十四章 隱患(下)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一百零一章 反擊(下)第二十三章 禮尚往來(上)第八十九章 意義第七十八章 厚積薄發(上)第八十六章 崩潰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唆(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試水(四)第五十八章 合流(上)第九十三章 舊事(五)第二章 永曆十一年(一)第一百零二章 桂林之戰(下)第五十五章 撕裂(上)第六十二章 吉兆第三章 四府巡撫(下)(二合一大章)第九十三章 舊事(五)第三十一章 栽花插柳(六)第七十三章 埋人第四十三章 路客與刀客(四)第二十章 竊取第一百六十二章 串聯(四)第二十五章 禮尚往來(下)第十四章 野心第五十一章 蓄力(一)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活(一)第六十七章 初見(中)第四十章 獻策(下)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六十二章 內憂外患(二)第二章 漣漪(下)第四十章 獻策(下)第三十六章 雙贏第十三章 新官上任(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第八十五章 破軍(下)第十二章 波及(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展望(五)第五十三章 定位第七十九章 厚積薄發(中)第二百一十章 文官守城法(六)第六章 波及(一)第四十七章 併購(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鷗汀寨(下)第二百零三章 爆發(下)第九章 永曆十一年(八)第十七章 楸枰三局(三)第三十六章 雙贏第一百六十章 串聯(二)第三十章 加速(十)第三十六章 雙贏第七十六章 烈火烹油(中)第二百零三章 爆發(下)第六十二章 逐龍鎮虎(下)第八十二章 不速之客(二)第十三章 隱患(中)第四十七章 漸變(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清算第七十三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完)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五十一章 蓄力(一)第四十七章 早春時節(二)第四十九章 早春時節(四)第一百一十五章 驅狼吞虎(四)第十九章 加碼(一)第六十九章 新會之戰(下)第八十章 遲到(四)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一章 期限第五十五章 隱憂第十章 放狂言(上)第九十五章 高估(二)第三十七章 無恥之尤(二)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七章 當局者與旁觀者(上)第五十二章 擠壓(八)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四十二章 明日之血(中)第十八章 順治十四年(五)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四十一章 求變(二)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一百九十二章 展望(三)第十七章 壓榨(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蝴蝶(下)第一百三十二章 陷阱(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第二百一十六章 家與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