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織霧(三)

郭之奇此言,張孝起當然明白其深意爲何。哪怕,這彈劾看上去顯得頗爲荒誕,而且就算真的送到了朝廷那裡,以着朝廷現在的情況大概也不會對陳凱如何,也不能對陳凱如何,但是有了這份彈章在,就總能讓人投鼠忌器一些。無論是陳凱,還是鄭氏集團,亦或是其他明軍。

張孝起心領神會,這份彈章的內容很快就流傳了出去,與此同時,郭之奇連夜啓程趕往恩平縣去尋王興——連城璧一死,王興那邊就更需要他抓緊時間聯絡起來,才能保證這一臂助不至流失。

消息,從張孝起的高廉雷瓊四府巡撫衙門中傳了出去,如風一般向着廣東地面兒傳播開來。

粵西文官集團與陳凱之間的不睦是兩廣官場上的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雙方不和歸不和,哪怕是當面鑼對面鼓的不給對方面子的事情也有,可是卻從來沒有過向朝廷彈劾對方過的,而且彈劾的理由竟然還會是這麼奇怪的。

駐防高州府的張月和郭登第二人首當其衝,尷尬、疑惑、不安,總而言之是沒有一種能夠算是正面的感觸因此出現。

此二人,一個駐紮石城縣,一個駐紮神電衛,一西一東,間隔是整個高州府的中部地區,但卻不約而同的加強了防衛等級,並且向高州府城和鄰近的府縣派出了細作,以備不測。

他們,確實正在與李建捷、郝尚久和馬寶聯絡着,雖說還沒有到李光恩那般直接投效的地步,但是這些傢伙本就都是李成棟的舊部,比之分散各處,他們自然也更願意在狡詐多智且財大氣粗的陳凱那裡抱團取暖。尤其是那張月,當年和李建捷、李元泰一起逃出廣州城的,曾親眼見識過陳凱的手段,早前是清軍看得緊了,不敢輕舉妄動,現今既然也融不進粵西明軍的圈子,不如早做打算。

高州府的衆人聞訊各懷鬼胎,消息迅速的向着廣東腹地擴散,很快就傳到了陳凱的耳朵裡。對此,陳凱並沒有太過在意,該做什麼繼續做什麼,就連通過李建捷和馬寶與張月、郭登第二人的聯絡也沒有就此停止,全然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模樣。

“彈劾我?在朝廷眼裡我是鄭氏集團的人,說我吞併友軍,不就是在提醒當朝諸公警惕鄭氏集團的急劇擴張的嗎?聽了這消息該撓頭的不是我,應該是鄭氏集團纔是。”

提起筆,陳凱將這份彈劾的風傳寫下,直接派人送到了福州的招討大將軍府。這時候,鄭成功正在城外的大營裡巡視新建營頭的情況,如董酉姑、鄭經這樣的妻兒倒是在家,但卻並沒有資格拆開陳凱寫給鄭成功的私信。

鄭經還在做着功課,佈置功課的馮澄世則仍在自家的書房裡準備明日的教案。最近的這段時間,隨着他在鄭經的老師的位置上越坐越穩,原本跌入谷底的人望也在穩步提升,尤其是在鄭成功設立六官之後,鄭氏集團內部的一些人更是對鄭經這個繼承人抱有了更多的期寄,使得馮澄世也自然而然的出現了水漲船高的跡象。

外間,風風火火的跑了回來,馮錫範臨了書房,卻立刻停了下來,舒緩了呼吸,也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把那股子急急忙忙的勁兒過去了,他才踏着輕緩的步子敲開了書房的房門。

“父親大人,孩兒聽說,陳凱派去南贛的那些人都是受一個叫做天地會的組織約束的。”

隨着南贛地區的收復,天地會的存在便不可避免的暴露在了有心人的眼裡。現階段,知曉這些存在的其實也並不算太多,而馮錫範從其他途徑也聽聞了一些,只是具體內容極少,無非是隻言片語罷了。

如猴兒獻寶似的,馮錫範將他打探到這個秘密告知了馮澄世,結果馮澄世對此卻是不以爲意,只說是已然知道了,就繼續忙着明日授課的事情。

“父親大人,您說,這天地會,陳凱到底是個什麼心思?”

心思,這個話題聽在耳中,馮澄世卻不由得擡起了頭來:“大概是又一個閹黨吧。”

“閹黨?”以着馮錫範的年歲,對於閹黨更多的還是來源於他的父親的話語之中。此番聽得這個詞來,記憶開始迴流,隨後更是猛的一驚:“他是奔着日後的內閣首輔大臣去的?可是,他連個功名都沒有,怎麼入閣?”

這話說出口來,馮錫範立刻就意識到了他的錯誤。今時不同往日,承平時也有非庶吉士入閣的例子,現今的朝堂之上,庶吉士更是成爲了稀罕物。規矩,本就是人定的,若是大明中興,以着陳凱的功勳完全可以無視科舉功名。甚至就算是物議紛紛,天子爲了拉攏如此能臣,以牽制必然做大的藩鎮也一定會賜予陳凱以足夠入閣的功名,這本就不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馮錫範如斯,馮澄世擡頭看了一眼,當然也明白了其子的恍然大悟,便沒有繼續解釋這個。但是,在他看來,這天地會恐怕是還有另一層深意,卻是馮錫範未必能夠看得出來的。

“陳凱在打造他自己的閹黨,不光是爲了日後的朝堂能夠搶佔身位,在國姓這裡,只怕也是在擴大自身勢力的。”

這,本就是同時存在的。依照馮澄世所見,陳凱在行政口的力量的提升,在朝堂、在鄭氏集團都是受益的。朝堂的內閣首輔大臣,這是明朝讀書人的最高理想,而在鄭氏集團內部,陳凱現在仍舊是二號人物,未必沒有心思在鄭成功百年之後與鄭經爭上一爭。

“不出意外的話,陳凱接下來會嘗試着將更多的天地會會員任命到地方的官職上面,同時拉攏更多的官員入會。國姓設立六官以集中權利的今天,這是他最好的辦法。”

有句話,叫做只有對手纔是真正彼此瞭解的。自從被任命管軍器局以來,馮澄世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與陳凱之間的隔閡。如今,這份隔閡早已變成了敵對的態度,是故當陳凱的每一個動作呈現在他的面前,他都會不斷的解讀着。如此番,親眼看着陳凱拿下南贛,成爲了那一個尾大不掉,親眼看着鄭成功的加強集權,又親眼看着陳凱的天地會佈局,馮澄世預估着未來的同時,也在思考着日後該當如何與陳凱較量,樂此不疲。

“錫範,你知道閹黨最大的弱點是什麼嗎?”

“父親大人的意思是……”

“對,閹黨的強大是源於悊皇帝對魏忠賢的寵信,等到悊皇帝駕崩,等到烈皇即位,魏忠賢身死,閹黨亦是土崩瓦解。同理,只要陳凱沒有了靠山,他和他的天地會也就不足爲慮了。”

這一點,放在馮錫範的眼中顯然依舊存在了。旁的不說,鄭成功設立六官本就已經削弱了陳凱的實力,這是毋庸置疑的。那麼也就是說,陳凱的靠山鄭成功日後未必會繼續力挺着他在朝堂上縱橫拼殺,那麼陳凱的天地會勢力再強,也同樣是難逃閹黨的結局了。

六官制度的確立,對於鄭氏集團存在着深刻的影響。陳凱是首當其衝的,其他人也無不是會受到或重或輕的影響。這一制度在清廷細作的打探之下也很快就傳到了那些原本的福建官員、大帥們的耳中。

永曆八年,明軍對福建的大反攻使得清廷幾乎是徹底被驅逐出了福建大地。淪陷一省,按道理來說清廷是必然要治罪的,但是一方面戰事尚未結束,福建清軍依舊控制着一些關隘以威脅明軍控制的府縣,另一方面隨着劉清泰、佟國器的一波又一波的信使來往於衢州與北京之間,朝中權貴對於福建文武的喊打喊殺的調門也越來越低,到了後來更是有不少人提出來福建之失,源於天災,並非人禍,不如讓他們戴罪立功云云。

伴隨着調門降低的是賄賂的提升,招撫銀回扣和藉着招撫銀名義盤剝的民脂民膏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的充實着親貴們的庫房。

首先解套的便是福建提督楊名高、右路總兵施福等那一批轉進江西的武將,原因很現實,因爲清廷需要用他們防禦江西與福建之間的那些隘口,防止福建明軍攻入江西。接下來,劉清泰沒能守住建寧府,還把仙霞關給弄丟了,自然是革職回京等待處置,倒是那佟國器,佟家畢竟是底蘊深厚,巡撫沒得做了,但是在軍前效力,戴罪立功還是有的。等到這兩批大人物們暫且定下了處置,剩下的布政使周亮工,以及以下的知府、知縣們也基本上都解了套了。大部分是革職回鄉,剩下的也有跟着佟國器、周亮工軍前效力的。

這樣的處置,說起來並非是順治所樂於看到的,但是清初政治,議政王會議的權威猶在,親貴們的意見是這般,他也不好爲了幾個奴才跟那些買賣公道、童叟無欺的親貴們對着幹,這樣不符合君臣之間、八旗內部的默契。

這已經是永曆九年年底的事情了,結果沒等幾個月下來,南贛也丟了,那些親貴們又對南贛的文武們喊打喊殺了起來,這一次卻是調門一浪高過一浪,彷彿是不把南贛文武都殺光了便不足以平民憤的。

“還有蘇克薩哈那個狗奴才,帶着那麼多的滿洲八旗,結果竟然被陳凱擊敗了,他是吃屎長大的嗎?這等廢物,還留着幹什麼!”

記得先前的常德之戰,蘇克薩哈憑着優異的表現獲得了八旗親貴們的一致好評。奈何官場上從來都是那麼現實,勝利者是英雄,失敗者自然是狗熊,除非背景深厚、欺上瞞下的手段達到了足以顛倒黑白的程度,否則一夜之間跌落神壇的事情是從來沒少過的。

蘇克薩哈如今尚在吉安府城主持軍務,但是照着現在看來,仕途上已經是完蛋了,除非他能夠戴罪立功,但是照着現在的狀況,只怕是未必能夠輕易達成的了。

“奴才以爲,內大臣章佳*達素乃是曾追隨先帝的悍將,足堪大用!”

滿洲鑲黃旗的達素當年是與鰲拜一起給皇太極做侍衛,二人相交莫逆。這些年,鰲拜憑着當年對多爾袞亮刀子的忠勇迅速攀升,成爲了順治最親近的重臣。在官途上,達素顯然要比他坎坷很多,但是鰲拜並沒有忘記這個老同僚,此番損失了那麼多的滿洲八旗,蘇克薩哈是必然要被調回來治罪的,倒是接替蘇克薩哈的人選上,由於洪承疇建議設立南昌駐防八旗,現在八旗內部反倒是你爭我奪了起來。

親貴重臣們先後提出了幾個人選,到了最後,鰲拜直接將達素提了出來,比之其他人,尤其是之前有人提議讓已經在即將抵達浙江的伊爾德轉道南昌顯然是不夠看的。但是,這事情上面既然出現了膠着,那麼順治的決定權反倒就會變得更大了起來。

“伊爾德繼續南下吧,天知道海寇會不會繼續攻打浙江,這時候不宜輕動。至於南昌駐防八旗的安南將軍,就讓達素去吧。”

快刀斬亂麻的解決了當前的問題,剩下的就交由親貴重臣,以及朝中的官員去做。退了朝,順治便直接趕回後宮,那個前不久才被納入宮中的董鄂氏早已奉旨在御書房等候。

這位董鄂氏,因其父鄂碩常年在江南爲官,使得其人自幼受到江南漢族文化的影響和薰染。天資聰慧,好讀史書,精書法,有一種獨特的風韻溫柔而善解人意的嫺靜氣質美,而且悟性極高,這在清初的滿洲世家女子之中可謂是寥若晨星,只一眼就被順治引爲知音而寵愛倍加。

此刻佳人在側,順治與其暢談了一番,旋即便重新投入到了批閱奏摺的工作之中。值此時,董鄂氏在旁服侍,但卻不去看那些奏摺一眼。就這樣一直到了順治翻過了一份前福建巡撫佟國器發來的奏摺,覺着有趣兒,便叫來了董鄂氏共閱。

“後宮不得干政,這是祖宗的規矩。”

董鄂氏跪倒在地,順治也是無計可施,只得由着她,自行回到了那份有趣兒的奏摺之中。

“……奴才所見,海寇擅設者名爲六官,實爲六部,其篡僞朝自立之心昭然若揭。而六官設立,逆賊陳凱勢力必然大削。屆時,陳逆必與海寇決裂,一如李逆之於孫逆無二……”

“但願如此吧。”

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吼(四)第十一章 遺澤(下)第十五章 壓榨(一)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五十六章 奪城第二章 求生路(中)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遠方(一)第二十六章 加碼(完)第一百四十二章 見面禮(中)第十九章 加碼(一)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一百章 季孫之憂(三)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遠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三十五章 聯結(下)第十五章 順治十四年(二)第四十五章 求變(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織霧(七)第五十六章 藏頭露尾(一)第一百二十章 物是人非(下)第十七章 佈局(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求活(五)第三十一章 永曆七年的夏(中)第三十五章 力從地起(五)第五十章 味道(下)第四十四章 力從地起(完)第七十一章 螳螂與黃雀(完)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一百七十章 求活(二)第四章 永曆十一年(三)第五十七章 祭奠第二十二章 撕扯第八十九章 意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誘導(下)第三章 分贓(下)第十章 放狂言(上)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六十九章 新會之戰(下)第九章 揚帆第二十四章 孤忠第六章 永曆十一年(五)第五十三章 圖窮匕見(三)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上)第四十三章 力從地起(十三)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四十五章 求變(六)第四十一章 力從地起(十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二十五章 禮尚往來(下)第六十四章 相見(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在遠方(完)(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三十七章 力從地起(七)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舊局(上)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十三章 隱患(中)第八十九章 舊事(一)第二十四章 錢山之戰(下)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十五章 楸枰三局(一)第六十八章 初見(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掙扎(五)第七十二章 築基(四)第七十一章 築基(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序幕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十章 永曆十一年(九)第九十四章 高估(一)第十六章 壓榨(二)第十一章 遺澤(下)第十七章 楸枰三局(三)第七十五章 築基(七)第十九章 順治十四年(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惡化(下)第八十九章 收網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九十二章 質變時刻(下)第四十章 路客與刀客(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岔口(六)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五十一章 擠壓(七)第四十九章 早春時節(四)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狗咬狗(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見面禮(中)第十五章 瓊州府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四章 交融第三十一章 永曆七年的夏(中)第二十一章 加碼(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風(四)第八十三章 堅城(上)
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吼(四)第十一章 遺澤(下)第十五章 壓榨(一)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五十六章 奪城第二章 求生路(中)第八十七章 落子無悔(二)第一百零四章 十倍之限第一百三十六章 在遠方(一)第二十六章 加碼(完)第一百四十二章 見面禮(中)第十九章 加碼(一)第七十四章 理由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一百章 季孫之憂(三)第十一章 放狂言(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在遠方(三)(二合一大章)第三十五章 聯結(下)第十五章 順治十四年(二)第四十五章 求變(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織霧(七)第五十六章 藏頭露尾(一)第一百二十章 物是人非(下)第十七章 佈局(中)第一百七十三章 求活(五)第三十一章 永曆七年的夏(中)第三十五章 力從地起(五)第五十章 味道(下)第四十四章 力從地起(完)第七十一章 螳螂與黃雀(完)第二十二章 打蛇七寸(下)第一百七十章 求活(二)第四章 永曆十一年(三)第五十七章 祭奠第二十二章 撕扯第八十九章 意義第一百九十七章 誘導(下)第三章 分贓(下)第十章 放狂言(上)第九十八章 高估(五)第一百九十八章 寒梅(上)第一百三十四章 爆炸(下)第六十九章 新會之戰(下)第九章 揚帆第二十四章 孤忠第六章 永曆十一年(五)第五十三章 圖窮匕見(三)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誠的讚歌(上)第四十三章 力從地起(十三)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四十五章 求變(六)第四十一章 力從地起(十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二十五章 禮尚往來(下)第六十四章 相見(上)第一百四十一章 在遠方(完)(二合一大章)第二百三十一章 退(一)第三十七章 力從地起(七)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舊局(上)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十三章 隱患(中)第八十九章 舊事(一)第二十四章 錢山之戰(下)第七十四章 小盈嶺之戰第十五章 楸枰三局(一)第六十八章 初見(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掙扎(五)第七十二章 築基(四)第七十一章 築基(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序幕第七十二章 不一樣的新會之戰(下)第十章 永曆十一年(九)第九十四章 高估(一)第十六章 壓榨(二)第十一章 遺澤(下)第十七章 楸枰三局(三)第七十五章 築基(七)第十九章 順治十四年(完)第一百三十九章 惡化(下)第八十九章 收網第一百二十三章 默契(中)第八十二章 遲到(完)第九十二章 質變時刻(下)第四十章 路客與刀客(一)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岔口(六)第三十四章 力從地起(四)第五十一章 擠壓(七)第四十九章 早春時節(四)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八十六章 不速之客(六)第二百二十一章 狗咬狗(上)第一百四十二章 見面禮(中)第十五章 瓊州府第九十一章 恍如昨夜(中)第四章 交融第三十一章 永曆七年的夏(中)第二十一章 加碼(三)第一百二十四章 秋風(四)第八十三章 堅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