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擠壓(二)

永曆十二年,浙江,這個在全國範圍內論起富庶都是最冒尖兒的省份,如今已然變成了一個隨時可能爆炸的火藥桶。

舟山、台州府以及閩北的明軍重病集結,內地也有本地的抗清勢力蠢蠢欲動。而他們的對手,清廷各級官府和綠營建制大體完好,濟度和伊爾德統領的兩支八旗軍以及杭州駐防八旗分別坐鎮金衢、寧紹和杭州,扼守要衝之地。

雙方几乎已經是一個捉對廝殺的局面,甚至,小規模的衝突從明軍開始蠶食浙江以來就沒有停止過。只是饒是如此,也不似今時今日這般,隨着時間的推移,衝突越加頻仍不說,就連規模也在不斷地擴大。照着這個趨勢下去,只怕用不了幾個月,決定浙東,乃至是整個江浙大地命運的大決戰就將徹底爆發!

閩北的仙霞關,此間素來是爲閩浙兩省的鎖鑰之地,明軍佔據此處以來,起初是保持一個守勢,待到閩地漸安,便轉守爲攻,以此作爲前進陣地。

已經有數個鎮的明軍越過了此地,於那一山之隔的衢州府江山縣境內與坐鎮金衢的清軍對峙,並試圖不斷地擴大控制區,爲後續部隊跟進提供便利。而對面的清軍亦是在不斷地發動反擊,以此來擠壓明軍在仙霞關北的空間,遏制明軍的兵力展開。

戰報每天都要送到仙霞關的招討大將軍行營,甚至往往是一日數遞。兩頭巨獸你一口、我一爪的,彼此試探着、撕咬着,但卻始終沒有真正到了那等拼個魚死網破的境地。

行營已經佔據了關隘,居高臨下,鄭成功可以清晰的看到明軍越關而出的昂揚,同樣也可以看到那些傷兵和戰沒者由袍澤護送回到閩地養傷和安葬。這都是戰爭中最不可避免的事情,起兵抗清十年有餘,鄭成功早已不是當年的那個網巾襴衫的儒生,能隱忍,亦可果決,此間眺望着那日日如斯,彷彿已經成爲了關隘一景的鐵流,腦海中浮現着的則是那些不斷彙報上來的傷亡數字,以及這背後的一切。

“昨日陣亡百餘人,傷近三百。今日,應該也差不太多。”

這樣的數字,對比明清兩軍在金衢、閩北集結的重兵集團實在連九牛一毛都算不得。不過,日日如此,持續性的消耗也同樣是難以承受的。等到雙方都耗不下去了,或是一方先耗不下去了的時候,決戰的日子應該就到了。

回到了衙署,集結於仙霞關南北的衆將大多已然抵達,餘者皆是有軍務在身的,難以成行。鄭成功入得衙署,衆將起身行禮,待到他端坐於節堂之上,衆將方重新落座。

“福州的後續糧草運輸還算順利?”

“回稟殿下,糧草仍舊是沿閩江、建江的航道運輸,日夜不停。船隻、民夫都是事先安排妥當的,當不會有所耽擱。另外,盧撫軍來信言及,說是發往廣東的公文已經收到了回覆,糧草正在從潮州的庫房向福州發運,當可確保大軍用度。”

軍無糧則散,大軍出征,最關鍵的便是糧草二字,甚至軍餉有所不足都可以靠着諸如畫餅之類的手段來解決一時之困厄,可人一頓飯不吃,就難免心中發慌,一日不食,士氣就要跌落大半,若是多來幾天,仗是不用打了,能不鬧出兵變都是好的。

這一遭,明軍集結了十四個鎮的戰兵,後續還有部隊在陸續趕來,比如從廣東調來的那幾個鎮,現在就都還在福州休整。戰兵的規模已經超過了四萬之衆,輔兵和民夫的數量更甚,每日的糧草消耗更是一個天文數字。

鄭氏集團這幾年的積累確實不少,尤其是在佔據兩省三地的情況下,但是日常耗用也着實是個大數字。存蓄,都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如此鉅額的支出,就連鄭氏集團的財神爺鄭泰都免不了要在暗地裡抱怨兩句大手大腳。

不過,糧草充足,傷亡的撫卹,戰功的獎挹,這些都是按部就班的做着,現階段的軍心就是大爲穩定。而軍心穩定了,其他的細枝末節鄭成功也就不怎麼在意了。

“殿下,洪伯爺和甘侯爺發來書信,已有多支義軍願爲王師前驅。他們都是照着殿下的意思,讓他們暫且潛伏,以待後命。”

“嗯,好鋼用在刀刃上,現在還不是時候。”

好鋼,那些義軍在鄭成功的眼裡實在稱不上這個名詞。明清之間在浙江的戰事規模之大,早已不是他們能夠左右得了的了。不過,戰事若是順遂,後續還需要他們出來做事,與其現在平白“浪費”了,實在不如留待後用得好。

這都是既定好的戰略,聽罷了,鄭成功迴應一二,也就過去了。相較之下,當下更重要的還是對手的動向,總要知己知彼方能有勝算二字。

“根據細作打探,韃子這幾日又新增了幾個牛錄,基本上都是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另外,江浙的抗清人士有消息送來,說是韃子還在持續增兵,有一支由滿洲、蒙古和漢軍八旗混編的援軍正在路上,兵力爲數不少。”

滿洲八旗名聲在外,有長於騎兵的蒙古八旗和擅用火器的漢軍八旗相佐,實在不是個可以輕忽的對手。就像是他們當面的濟度所部,本就有着萬餘大軍,具是如此,明軍在他們面前實在難以佔到什麼便宜,日常傷亡的交換比上面,也是隱隱吃了些虧的。而且這還是在浙東丘陵密佈、水網縱橫的地理環境之下,清軍的騎兵優勢難以徹底發揮。

本就實力強勁,這兩年清廷也有所增兵,否則也不會至今仍舊將明軍堵在了江山縣一帶而無法大步躍進。此番又來強援,衆將無不是將注意力傾注到了這上面。倒是鄭成功,對此卻並不十分在意。

“張侍郎剛剛有書信送抵,說是他通過寧紹的義士打探,駐紮那裡的固山額真伊爾德即將率部調防。具體去哪還無從得知,但是這支援軍,應該是過來換防的。當然,也不能保證這支虜師中沒有繼續南下支援濟度小兒的。”

這樣說來,衆將倒是不由得鬆了口氣。說到底,正如同當年陳凱在潮州時分析過的那般,清廷的核心兵員匱乏,需要支撐的地域又實在不少,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想要不斷地增兵總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尤其是在於,按照陳凱前不久送來的書信表示,清廷當下正在專力於西南,東南方面就更是難以獲得足夠的支援了。

這是大好時機,也是最後的良機。鄭成功與衆將彙總軍情,商討對策,只是落到了應對上面,卻顯得並非那麼急切。

“只要孤的王旗在仙霞關,濟度小兒就絕對不敢輕視。等他真的反應過來了,看清楚了孤的意圖所在,那時候,就已經晚了。”

寫在卷尾的話第九十二章 舊事(四)第九十四章 落子無悔(九)第九十三章 舊事(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家與國(一)第九十二章 舊事(四)第十六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序幕第二十四章 錢山之戰(下)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展望(四)第六十二章 逐龍鎮虎(下)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第三十五章 一場戲(二)第一百零六章 季孫之憂(完)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二十一章 打蛇七寸(中)第二十七章 盤剝第三十五章 栽花插柳(完)第三十章 揭盅(完)第六章 波及(一)第九章 在江西(四)第五章 戰端再啓(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展望(二)第三十章 揭盅(完)第十七章 順治十四年(四)第四十四章 力從地起(完)第一百二十章 物是人非(下)第六十八章 初見(下)第二十章 壓榨(六)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六十七章 相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惡化(下)第一百零九章 織霧(三)第六十二章 內憂外患(二)第九十九章 反擊(上)第八十章 英德(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誘導(下)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十六章 佈局第七十六章 築基(八)第五十七章 歸來(一)第六十四章 內憂外患(四)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三十七章 一場戲(四)第一百零五章 再見(四)第九十章 舊事(二)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二十二章 微瀾(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贈言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霧盡花開(二)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一百零六章 與民爭利第十八章 順治十四年(五)第六章 永曆十一年(五)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五十五章 隱憂第二十章 加碼(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岔口(六)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串聯(一)第七章 波及(二)第九十二章 質變時刻(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霧盡花開(二)第五章 舊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綁第四十七章 併購(上)第十四章 順治十四年(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三十五章 各方(三)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一百七十章 求活(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掙扎(一)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三)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第十二章 隱患(上)第二十七章 揭盅(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風(二)第十四章 野心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十九章 加碼(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霧盡花開(完)第六十三章 藏頭露尾(完)第三十七章 進寶(上)第二十七章 先兆第十四章 順治十四年(一)第三十五章 一場戲(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返舊地(上)第三十九章 力從地起(九)第十四章 新官上任(下)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三十六章 雙贏
寫在卷尾的話第九十二章 舊事(四)第九十四章 落子無悔(九)第九十三章 舊事(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家與國(一)第九十二章 舊事(四)第十六章 佈局第一百二十五章 序幕第二十四章 錢山之戰(下)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五十四章 蓄力(四)第一百九十三章 展望(四)第六十二章 逐龍鎮虎(下)第一百零一章 季孫之憂(四)第三十五章 一場戲(二)第一百零六章 季孫之憂(完)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八十章 怒吼(二)第二十一章 打蛇七寸(中)第二十七章 盤剝第三十五章 栽花插柳(完)第三十章 揭盅(完)第六章 波及(一)第九章 在江西(四)第五章 戰端再啓(下)第一百九十一章 展望(二)第三十章 揭盅(完)第十七章 順治十四年(四)第四十四章 力從地起(完)第一百二十章 物是人非(下)第六十八章 初見(下)第二十章 壓榨(六)第九十二章 恍如昨夜(下)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六十三章 向西第六十七章 相爭第一百三十九章 惡化(下)第一百零九章 織霧(三)第六十二章 內憂外患(二)第九十九章 反擊(上)第八十章 英德(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誘導(下)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第十六章 佈局第七十六章 築基(八)第五十七章 歸來(一)第六十四章 內憂外患(四)第三十一章 底牌第三十七章 一場戲(四)第一百零五章 再見(四)第九十章 舊事(二)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二百二十七章 義絕第二十二章 微瀾(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贈言第四章 戰端再啓(上)第一百一十五章 霧盡花開(二)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第一百二十章 霧盡花開(七)第一百零六章 與民爭利第十八章 順治十四年(五)第六章 永曆十一年(五)第五十九章 合流(下)第五十五章 隱憂第二十章 加碼(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岔口(六)第三章 求生路(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串聯(一)第七章 波及(二)第九十二章 質變時刻(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霧盡花開(二)第五章 舊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捆綁第四十七章 併購(上)第十四章 順治十四年(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岔口(三)第三十五章 各方(三)第八十一章 遲到(五)第一百七十章 求活(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掙扎(一)第六十六章 明修棧道(下)第六十三章 內憂外患(三)第三十七章 各方(五)第十二章 隱患(上)第二十七章 揭盅(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秋風(二)第十四章 野心第八十三章 不速之客(三)第十九章 加碼(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霧盡花開(完)第六十三章 藏頭露尾(完)第三十七章 進寶(上)第二十七章 先兆第十四章 順治十四年(一)第三十五章 一場戲(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返舊地(上)第三十九章 力從地起(九)第十四章 新官上任(下)第八十一章 不速之客(一)第三十六章 雙贏